柔性3D鋰離子電池

2020-10-15 柔性電子世界


對於日益增長的柔性電子設備,如可攜式設備,皮膚傳感器,以及可穿戴設備,必須發展與之匹配的柔性儲能系統作為動力源。 在不同類型的儲能系統中,鋰離子電池(LIB)由於其高能量和長期循環性能而被廣泛研究為理想的柔性儲能介質。然而,為了滿足對多功能需求,需要設計具有高能量,高機械強度,以及工業電極製造條件下高的鋰離子電池。許多研究者提出了電極材料和單元結構的修飾。例如,摻雜等方式。
此外,在現有工業電極條件下,製備高活性材料負載的柔性電池尚未證實商業可行性。最近,有研究表明利用現有工藝方案製備的柔性鋰電池在連續測試過程中會明顯失效。拉伸/壓縮試驗期間,觀察到活性材料從集電器分層,增加了電極的接觸電阻。特別是,接觸電阻引起整個陽極表面的金屬鋰沉積,強烈威脅電池的安全性。因此,通過以下常規製造工藝增強電池組件之間的粘附性對於工業可行性是重要的。改善粘合性能的簡單方法之一是電極圖案化工藝。圖案化的一般策略是通過光刻法 或衝壓工藝修飾集流體。圖案化的集流體增加了與活性材料的接觸面積,這進一步增強了電池組件的粘附力。然而,當將預製圖案化的金屬箔集電器引入製造過程時,由於表面粗糙度,難以控制電極負載水平和負載密度。因此,最近在電極塗覆工藝之後提出了後圖案化工藝,其顯著減輕了外部載荷下的應力集中。該方法在簡單的製造工藝方面具有商業潛力,然而,圖案化的陰極和陽極都可能在電池組裝過程中引起電極接觸不匹配。而且,該工藝可能增加製造時間和成本,因為陰極和陽極應分別被圖案化。
因此,蔚山科學技術大學校的研究者設計了相反圖案化的3D互鎖電極配置,通過簡單的步驟保持剛性結構。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3D互鎖結構具有高機械強度,但尚未應用於LIB的電極水平。通過開發了一種3D互鎖鋰離子電池,通過在傳統LIB配置中的額外一步式圖案化工藝來增強電極的機械強度。相比於傳統圖案化方案,互鎖單元電極測試沒有產生任何結構變形。製備的電池在機械應力和工業電極製造條件下的循環性能下表現出改善的電壓穩定性。
同時,實驗結果表明,緊密連接的電池構型可以減輕脫層和金屬鋰沉積,可滿足在安全標準的高水平柔性鋰電池需求。此外,3D聯鎖電池的性能比得上優於傳統柔性電池結構。

圖1 3D互鎖結構的柔性鋰電池製備過程和結構示意圖三維互鎖全細胞和細胞成分的微結構。a)3D互鎖全電池的製備過程示意圖;b)3D圖案化電極和隔膜的照片;c-e)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的表面形態;f)3D互鎖全電池的圖示,顯示電池的詳細特徵組件。


互鎖電池的3D圖案化電極顯著改善了電極材料之間的粘附性。更重要的是,緊密連接和組裝的結構可以在機械應力下保持原始結構。通常,傳統的LIB由堆疊的電極和隔板組成,每個部件具有不同的機械強度; 因此,當電池變形時,可能發生負電極和正電極之間的接觸面積的損失。然而獨特的電池配置可以防止這樣的問題,因為陰極和陽極彼此保持高結構完整性。此外,電極上的互鎖網格圖案可以有效地分布應力並減輕變形期間電極的滑動。改善的機械強度可以產生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圖2. 電化學測試和機械性能測試。:a,b)正常結構的全電池和3D互鎖全電池的在彎曲過程中的降解機制示意圖;c)1C的充放電速率進行200個循環的長期循環測試,以及它們的d)充放電壓曲線;e)彎曲半徑為25mm的彎曲測試照片。f)正常結構的全電池和3D互鎖全電池在每20次充放電後下進行2000次彎曲的循環壽命曲線。


參考文獻:Flexible 3D Interlocking Lithium-IonBatteries,Adv. Energy Mater. 2018, 1801917
來源:柔性電子服務平臺

相關焦點

  • 獨特的3D螺旋結構!助力高性能柔性可穿戴鋁離子電池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3D螺旋狀MoSe2陣列,製備了無粘接劑的柔性電極並在鋁離子電池中展現出了極好的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卓越的電化學性能表明硒化物納米結構在鋁離子電池的良好應用前景,並可以擴展到其他柔性可穿戴儲能器件。
  • 3D列印技術製造柔性全纖維鋰離子電池應用技術研究
    圖4 基於具有液體電解質的紐扣電池的半電池和全電池的性能a)LFP纖維半電池的充放電曲線b)LFP纖維半電池的循環穩定性c)LTO維纖半電池的充電和放電曲線d)LTO纖維半電池的循環穩定性e)全電池的充放電曲線f)全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分布圖5 全纖維LIB器件與凝膠電解質的電化學性能
  • 劉忠範院士團隊:高安全、全柔性石墨烯改性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簡稱LIB)是一種可充電電池,最早由埃克森美孚(Exxon)的化學家斯坦利•惠廷漢姆(M Stanley Whittingham)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鋰離子電池通常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並且在軍事和航空航天應用中日益流行。
  •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列印柔性電池 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10倍
    近日,科學家為柔性設備開發出了一種實驗性質的化學電池,聲稱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 10 倍。該技術還能夠讓柔性電池商業化製造更加容易,研究人員表示電池能夠跟隨手機的設計調整,而不是手機設計遷就電池瓶頸。
  • 盧怡君教授團隊:具有超高容量和長循環壽命的柔性鋰離子水系電池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盧怡君教授團隊的工作報告了一種簡便且可擴展的滲透方法,製備出了水系鋰離子電池的3D柔性「LiTi2(PO4)3 (LTP)/LiMn2O (LMO)-石墨氈」電極。同時,所製備的軟包電池展現了優良的機械性能和較高的安全性。1研究背景總所周知:低的面積比容量,低穩定性和安全問題阻礙了柔性電池的實際應用。盧怡君教授團隊的工作報告了一種簡便且可擴展的滲透方法,製造的獨立的三維(3D)柔性電極。
  • 電化學活性隔膜增加鋰離子電池容量
    【引言】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容量受限於正極材料的理論容量。目前,研究人員主要通過開發新型正極材料和改良電極工程技術來提高電池的充放電容量,很少有研究關注在通過改善電池中電極材料之外的部分來改善電池的容量。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製備技術
    此外,這些特殊工藝還無法與當前商業化電池/超級電容器的生產過程相兼容,較難實現規模化製備。材料合成與器件設計示意圖、製備的鋁塑鋰離子電容器及其原位柔性測試>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馬衍偉研究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製備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從材料到器件的協同創新設計,開發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的規模化製備技術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鋰離子電池發展勢頭強勁,但鋰離子電池本身卻開始面臨著增長的極限,尤其是使用壽命與能量密度的提高越來越困難,因此在尋找鋰離子電池替代技術方面,鈉離子電池成為一個新的極具應用潛力的方向。鈉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 1分鐘充滿 斯坦福研發出柔性鋁離子電池
    你手機裡的各種硬體規格每年都在蹭蹭的漲,只有電池沒怎麼漲過,不過近兩年各界也有不少針對手機電池的解決方案提出,或是噱頭或是真正的革新,不一而足;如今一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又推出了一種柔性鋁離子電池,可以隨意彎曲並且能夠在一分多鐘之內充滿電。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到底是個什麼鬼?
    日前有海外媒體報導稱,寶馬正在研發一款更為先進的鋰離子電池,這款電池將用固態電解質代替現有的電解液,更輕、更安全、密度更高。據悉,新電池的量產時間或為2026年。看到這則新聞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BMW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我朝的一貫作風啊?2026年還有9年時間呢,最差也要說(chui)是(niu)2020年量產讓我等先興奮幾分鐘吧?
  • 柔性電池家族再添新成員:柔性鉀電池
    柔性電子產品由於其獨特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為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柔性電子器件,大量新興的柔性儲能設備迅速湧現,包括柔性鋰離子電池(LIBs)、鈉離子電池(SIBs)、鋰氧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理論上,鉀離子電池(KIBs)由於鉀資源的低成本和豐富,以及K金屬相對較低的氧化還原電位,預計將對柔性電子產品有所貢獻。
  • 鋰離子電池的特點_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
    鋰離子低昂持工作電壓為3.6V,是鎳氫和鎳鎘電池工作電   壓的3倍。   2.比能量高。鋰離子電池比能量以達到150W·h/kg,是鎳鎘電池的3倍,   鎳氫電池的1.5倍。   3.循環壽命長。目前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已達到1000次以上,在低放電深   度下可達幾萬次,超過了其他幾種二次電池。   4.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斯坦利•威廷漢(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 因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而獲獎。
  • 美國加州研發氧化銀鋅電池 其容量可達鋰離子的20倍
    結果是一種具有高度競爭性電化學特性的柔性電池,並可以通過絲網印刷以低成本進行製造。現在,可以將電池絲網印刷到聚合物薄膜上,使其具有高度的柔韌性,與現有技術的鋰離子電池相比,具有更大的產品設計自由度,並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 新加坡國立大學: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電極材料設計及研究進展
    簡要概述了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的最新進展,從工作機理角度比較了鋅鹼性電池、鋅空氣電池和鋅離子電池的區別和相似性。2. 全面綜述和總結柔性準固態水系鋅基電池的電極材料設計,並詳細地總結從電極材料的基底來設計和優化電極材料的性能,進而得到性能優越的全電池和柔性電池。
  • 川大:固態盤銑法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用於鋰離子電池
    作為陽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LIB)中,研磨10個周期的MoS 2 / GNS,在200 mAg –1的 150次循環後,展現出約654 mAh g –1的高可逆容量,並具有出色的速率容量(418mAhg– 1在2Ag –1)相比於商業MoS2 /石墨。
  • 川大:固態盤銑法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用於鋰離子電池
    作為陽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LIB)中,研磨10個周期的MoS 2 / GNS,在200 mAg –1的 150次循環後,展現出約654 mAh g –1的高可逆容量,並具有出色的速率容量(418mAhg– 1在2Ag –1)相比於商業MoS2 /石墨。本文所述的方法為通過剝落商業晶體材料製備二維材料和複合材料提供了一種簡單而環保的方法。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什麼是鈉離子電池?   要解釋什麼是鈉離子電池,我們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多採用石墨,而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到達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而當放電時,負極固相材料中會發生電化學反應,釋放出鋰離子和電子,鋰離子會進入電解質,穿過隔膜到達正極,電子則通過外部電路到達正極;而在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穿過隔膜,嵌入負極,負極處於富鋰狀態。
  • 鋰離子電池原理
    ,因為在所有這些涉及「鋰」的電池理論中,鋰離子電池原理是一條貫穿三者的紐帶,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由於作為正極材料的含鋰化合物及電解液不同,因而,有基於不同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原理。近年來,人們常說的鋰聚合物電池是在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出現使鋰電池進入到第三個階段,由於鋰聚合物電池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由液態改進到固態或者凝膠態的電池,因而,它的工作機理並沒有脫離鋰離子電池原理體系,而只是改進了鋰離子電池原理。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鋰離子電池,則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由正極、隔膜、負極、集流體(極耳)、電解液組成,以圓柱形的電芯為例,正極,隔膜和負極會像一個三明治一樣疊在一起,隨後整個浸泡在電解質液中,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