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專業知識(一)
2021年中藥學專業知識(一)的考試指南仍然共五章內容,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沒有發生變化,仍舊為三、四、五章。
新版指南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表述更加精簡和準確,例如更新了人參、西洋參的農藥殘留量檢查項目,以及需進行黃麴黴毒素限量檢查的藥材和飲片,同時詳細解釋了川烏炮製降毒的作用機理。
第三章中藥化學部分,針對個別化學結構進行了調整,例如:小檗鹼,針對個別成分名稱有所改變,例如:土荊皮。
第四章中藥鑑別部分,彩圖部分變動較大,新增16幅、更新4幅中藥飲片彩圖。中藥文字性狀描述有所精煉,表達更加準確。
第五章中藥製劑與劑型部分中,顆粒劑處刪除了控釋顆粒,同時處方分析中「小建中合劑」的煎煮時間、加糖、濃縮體積等均有改變。
中藥學專業知識(二)
1.2021年指南的整體內容和框架比較2020年並無明顯變化,頁碼與藥物數量、種類沒有發生變化,主要是部分語法、敘述的細微調整以及極個別的知識點修正。
2.部分單味藥性能特點敘述更為具體和科學,對一些措辭進行了修正和改進,例如具備生津滋潤的藥物特點從「不滋膩戀邪」改為「不滋膩斂邪」;同時對藥物的歸經也作出了更為詳細準確的描述,糾正了一些語法上的錯誤。
3.部分單味藥的主治病症描述進行了微調,便於理解和分辨,同時更加利於功效和主治病症相對應,例如紫草的主治病症「防治麻疹」單獨成行。
4.少量知識點出現明顯變動,例如一些毒性藥品的用量出現變動,甘遂從2020年的「入丸散每次0.5~1g」變為2021年的「入丸散0.5~1.5g」,除甘遂以外還有「千金子、貫眾、榧子、硃砂、大蒜」等;巴豆的來源出現變動--從2020年的「大戟科植物巴豆的乾燥成熟種子」變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乾燥成熟果實」。
5.部分單味藥和中成藥的注意事項出現細微變化,例如蟾酥從2020年「孕婦忌用」變為2021年的「孕婦慎用」;安宮牛黃丸從2020年的「孕婦禁用」改為2021年的「孕婦慎用」。
6.部分中成藥的藥物組成描述出現變化,如內科常用中成藥第二節祛暑劑當中十滴水的藥物組成增加了「十滴水中含70%乙醇」。
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2021年中藥綜合大綱整體無大的變化,只是對內容做了細枝末節的小修改,讓指南變得更加合理和嚴謹,內容改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對存在爭議的知識點進行修改和刪除。如:
(1)第一章第三節用藥諮詢與用藥教育服務,原「健胃消食藥宜飯前服」,修改為「健胃消食藥宜飯後服」。原「截瘧藥宜於瘧疾發作前2-4小時服用」,修改為「截瘧藥宜於瘧疾發作前1-2小時服用」。修改後與第十一章的「抗瘧藥宜在發作前1-2小時服用,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宜飯後服」說法保持一致。
(2)第六章第十六節消渴病,原氣陰兩虛證「【症狀】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並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體瘦舌質淡紅,苔白而千、脈弱」,修改為「【症狀】口渴引飲,咽幹口燥,多食善飢,倦怠乏力,便溏溲多,或形體消瘦。舌質淡紅,苔白而幹,脈弱。」修改後更加容易區分消渴病中的脾胃氣虛證的症狀。
(3)第六章第三節喘證,腎不納氣證的治法進行了補充,原「補腎納氣」修改為「補腎納氣平喘」。
(4)第十二章中藥飲片不同炮製品的正確應用中,由原來「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修改為「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對第6-9章常見病的辨證論治中,【方劑應用】、【中成藥應用】裡面的合理用藥和用藥指導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如內科第五節心悸,心脾兩虛證,選方歸脾湯的用藥指導由原來「人參宜另燉,兌入其他藥液」,修改為「人參宜另煎,兌入其他藥液」;外科第三節乳癖,肝鬱痰凝證,選方逍遙蔞貝散的用藥指導由原來「選用制半夏,長於燥溼化痰」,修改為「選用制半夏,可選清半夏,長於燥溼化痰」;婦科第一節月經先期,脾氣虛證,選方補中益氣湯的用藥指導由原來「人參需另燉」,修改為人參需另煎。
3.更正名詞術語。如原來「功能性a或β細胞胰腺腫瘤」,修改為「功能性A或B細胞胰腺腫瘤」;原來「胰島β細胞瘤」,修改為「胰島B細胞瘤」;原來「國務院1988年12月27日頒布《醫療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修改為「國務院1988年12月27日頒布《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
藥學專業知識(一)
2021年藥學專業知識(一)的考試仍然共八章內容,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沒有發生變化,仍舊為二、三、七、八章。
新版指南中藥劑學總體知識都沒有改變,基礎劑型依舊是重點學習內容。
新版大綱中對藥化學知識具體的一些藥物結構從前有錯誤的知識點進行了修改,比如說瑞芬太尼不屬於前藥,現在已進行了更正,對於一些錯誤的化學結構在新大綱中也進行了更正。比如阿扎他定的吡啶環已進行了正確的修改。
新版大綱中對於藥動學比較難的知識點進行了細緻化的解釋。例:藥物消除速率常數k代表體內各種消除途徑速率常數的總和,k具有加和性,是肝代謝速率常數kb、腎排洩速率常數ke、膽汁排洩速率常數kbi及肺排洩速率常數klu等之和。解釋了代謝對應的是肝,排洩對應的是腎。
新版大綱中對藥理毒理學的眾多知識點進行了修正和更改,足見對此部分內容的重視程度。
例: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不同的CSF作用於造血系統的不同細胞,故又分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CSF)、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M-CSF)、多功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ulti-CSF)、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小板生成素(thrompoietin,TPO)和幹細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等。
體現了藥學專業知識一這門科目的專業性。
藥學專業知識(二)
1.總體框架保持不變,細節內容有所調整,部分19年知識點再次編輯入21年指南,知識點更加貼近最新臨床研究,內容較2020年更加完善。
2.第二章第一節非甾體抗炎藥思維導圖有較大變動,cox-2抑制劑新增藥物美洛昔康,且20年歸類為非選擇性cox抑制劑非酸性藥物尼美舒利,21年重新劃分為cox-2抑制劑;對乙醯氨基增加了用於退熱鎮痛和用於骨性關節炎的具體劑量。
3.第七章第一節利尿劑中關於袢利尿劑抵抗的內容整段刪除。
4.第十二章第六節關於曲妥珠單抗的注意事項,將19年指南中知識點重新編輯如21年指南。
5.全身用抗真菌藥物的分類參照19年細化。
6.林旦的特殊人群用藥由原來的2歲禁用調整為4歲禁用。
西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1.改動幅度較小:指南篇幅及框架基本沒有變動,依然是17個章節,471頁內容。
2.注重細節問題:部分段落主旨不變,描述改變,更正20年大綱有爭議的問題,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指標更改,知識點解釋更加全面。
3.語言更加精煉:具體內容描述更加精準。關於慢阻肺穩定期藥物治療的評估級別描述,精簡一半內容,減少百字以上。
4.側重實戰應用:在常見疾病中,藥物治療依然佔主導地位,糖尿病治療中胰島素的分類發生變動,在應用過程中要求更加具體,新增谷賴胰島素和德谷胰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