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2020-11-29 中國經濟網

今年高考中高風險地區考生全程戴口罩

今天上午(6月19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高考防疫及組織實施等工作安排。今年,國家教育統一考試部級聯席會議增補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成員單位。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針對今年高考,已經制定了細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導措施,要求考點入口處設體溫檢測點,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供待檢和復檢人員等候使用。

低風險地區的考生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口罩;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隔離考場的監考員及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

今年高考報名達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

中新網客戶端6月19日電 19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介紹,今年高考報名達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全國將設考點7000餘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可以說,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

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能作為高考考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能作為考點。

賀青華指出,考試前要對考點、考場、通道、門把手、桌椅、宿舍等進行全面環境衛生清潔與消毒。要做好考場降溫和通風。要求對考場考點空調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開展清潔消毒。普通考場可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備用隔離考場須使用分體空調。可使用自然通風、電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

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高考防疫工作,多次組織會議分析研判疫情形勢,提出高考防疫和應急舉措,積極配合教育部做好高考衛生保障工作。聯合教育部制定了防疫組考工作指導意見,針對考務環節防疫措施等方面提出專業性意見,指導地方實施。針對考點、考生、工作人員的考前準備,考生的防護要點,考場防疫、消毒與防護以及考試過程中應急處置等方面,國家衛健委制定了細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導措施,包括以下關鍵舉措。

一是人員的健康監測。對參與組考、監考環節的工作人員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做到每天體溫測量並記錄。

二是異常狀況的評估制度。對考前和考試中監測、檢查發現的考生和工作人員身體異常狀況,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醫療機構指導教育部門做好專業評估,教育主管部門依據專業評估建議,綜合研判評估是否具備參加考試和組織考試工作的條件。

三是進入考點的體溫檢測。要求考點入口處設體溫檢測點,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供待檢和復檢人員等候時使用。

四是備用考場的設置。要求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每考點不得少於3個)。當考試當天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考生,啟用備用隔離考場。原則上須一人一間,備用隔離考場不夠用時,可採取最前排、最後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間(最多不超過4人)。

五是環境衛生和消毒。要求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能作為考點。考試前要對考點、考場、通道、門把手、桌椅、宿舍等進行全面環境衛生清潔與消毒。

六是考場降溫和通風。要求對考場考點空調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開展清潔消毒。普通考場可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備用隔離考場須使用分體空調。可使用自然通風、電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

七是人員的衛生防護。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隔離考場的監考員及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

國家教育考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增加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為做好今年高考工作,各級教育考試機構將拿出戰時狀態、對標戰時標準、實施戰時舉措,狠抓責任落實,確保高考平穩順利進行。具體採取以下措施:

一、以最嚴密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一是全流程設計。教育部與衛健委密切協作,就體溫檢測、開考條件、考場布置、個人防護、消毒通風、防疫物資準備等具體問題多次會商,研究制定並下發了有關組考防疫指導方案,提出了覆蓋考試業務工作全流程組考防疫指導性意見。二是全部門參與。各級國家教育考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增加了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依法、科學、精準、因地制宜制定高考防疫組考方案,實現齊抓共管、聯防聯控。考試期間,各地還將派出衛生、疾控專業人員參與考試防疫工作。三是全系統培訓。會同衛健委開展了面向全系統的示範性培訓,重點增加了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內容。各地在三級考務工作培訓還將增加相關內容。同時,考前還將開展全流程模擬演練,確保考試工作人員全面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考點內處置流程。

二、以最嚴格的標準,確保考試安全。一是完善安全機制。在梳理以往做法的基礎上,根據今年考試的新情況,全面修訂考務工作規定、制定高考安全工作方案,各地將按照規定,對標對表,不少環節,不少動作,照章辦事,一絲不苟。二是嚴控安全措施。在試卷命制、印刷、運送、保管等考試工作環節,實施一崗多控、人技聯防,試卷運轉環節全程無死角視頻監控、無縫連結。三是落實安全責任。嚴格選聘符合條件人員參與考試工作,下大力氣加強監考工作,督促指導監考教師履職盡責。

三、以最嚴厲的手段,打擊考試作弊。一是充分發揮國家教育考試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會同公安、工信、工商、無線電委員會等部門集中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行動、打擊銷售作弊器材行動、打擊替考作弊行動、淨化考點周邊環境行動、清理整頓涉考培訓機構和助考中介行動等五大專項行動。二是強化高考標準化考點建設,實施考生身份識別、考試過程視頻監控,並運用無線電作弊防控、網上巡查等技術手段,以高科技手段反制高科技作弊。三是廣泛宣傳最高法、最高檢關於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司法解釋,通過籤訂誠信考試承諾書、宣傳典型案例等方式,教育和引導廣大考生誠信參加考試。四、以最嚴謹的程序,完善應急預案。一是修訂高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內容,聯合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建立疫情應急處置機制。二是針對7月高考全國將進入洪澇、颱風等多發期,著重細化了《水災預案》《地震預案》等應對自然災害的專項預案。三是指導各地開展應急演練,應對極端突發狀況。

來源:紅網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2020-06-19 09:32:45來源:FX168 【國家衛健委: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考點、考生、工作人員的考前準備,考生的防護要點,考場防疫、消毒與防護以及考試過程中應急處置等方面,國家衛健委制定了細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導措施。
  • 國家衛健委: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高考防疫工作,多次組織會議分析研判疫情形勢,提出高考防疫和應急舉措,積極配合教育部做好高考衛生保障工作。聯合教育部制定了防疫組考工作指導意見,針對考務環節防疫措施等方面提出專業性意見,指導地方實施。
  • 榆中縣考生考前14天需連續監測體溫
    原標題:榆中縣考生考前14天需連續監測體溫 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9日進行。據了解,榆中縣共設榆中第一中學、恩玲中學、榆中師範3個考點,163個考場,全縣將有4659名考生參加高考。所有高考考生,需從考前第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
  • 山西省高考:考生考試前14天需要體溫表監測
    山西省高考:考生考試前14天需要體溫表監測 中國新聞網 | 2020-06-30 15:49:46 20日,記者從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獲悉,參加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含對口升學考生),必須進行考前14日的體溫測量和健康狀況監測,考場內是否佩戴口罩由考生自主決定。
  • 考生考前14天應每天測量記錄體溫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教育部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全國將設考點7000餘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2020年高考是今年首場國家教育考試,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一次高考,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細化高考防疫舉措。
  • 武漢中考考務組織和要求與高考一致,考生自備口罩、考前14天監測...
    武漢市招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所有中考生需從考前第14天開始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考試期間也增加了防疫環節,如考生測量體溫入場,每個考點設3個以上備用隔離考場等,並制定了突發事件處置預案,選聘防疫副主考,專職負責涉疫常規工作和突發事件處置。
  • 山西省2020年專升本考生須提前14天測量記錄體溫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劉亞男)凡參加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專升本選拔考試的考生均須從考前14天開始(6月25日至7月8日),每日體溫測量、記錄並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如實填寫《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專升本選拔考試考生體溫監測表》。這是記者從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獲悉的最新消息。
  • 武漢7.2萬名中考考生7月6日起連續14天監測體溫
    湖北日報訊 (記者朱惠、通訊員鄒永寧)7月4日,從武漢市招考辦獲悉,2020年中考所有考生需從考前第14天(7月6日)開始,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今年,武漢中考相對往年推遲一個月,將在7月20日至21日舉行。中考報名7.2萬人,較去年增加近3000人,在14個區設78個考點。
  • 6月23日起,高三學生連續進行14天體溫監測
    本報長沙訊 離高考只有短短的14天,根據教育部、湖南省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從6月23日起,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和工作人員必須進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各所學校按照要求,統一開始了新一輪的體溫測量和健康狀況情況的數據上報。
  • 貴州成人高考考生防疫須知發布:考前14天進行自我健康記錄
    為做好我省成人高考防疫組考工作,保障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省招生考試院告知考生防疫注意事項,建議所有在省內的考生考前14天(10月10日至23日)內不要離開貴州省,並需填寫《貴州省成人高考考生體溫測量登記表》,從考前第14天(10月10日)開始,每日自行測量體溫。
  • 英語四六級考生須考前14天監測體溫
    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11月23日發布《2020年12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生告知書》,提醒考生要在考前14天內進行自我體溫監測,如實填寫健康狀況監測登記表,在進入考場時須將該表交給監考老師。健康狀況監測登記表在山西招生考試網下載列印。
  • 考生注意!英語四六級考試須考前14天監測體溫
    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11月23日發布《2020年12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生告知書》,提醒考生要在考前14天內進行自我體溫監測,如實填寫健康狀況監測登記表,在進入考場時須將該表交給監考老師。
  • 考生體溫高於37.3℃能否參加高考?考試途中是否需要戴口罩?貴州...
    問:所有在省內的考生在考前 14 天(6 月 23 日)內不得離開貴州省,所有在省外的考生須在考前 14 天前返回報考地縣級行政區域內,且所有考生從考前第 14 天開始,每日體溫測量並進行健康狀況監測。
  • 全省中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均須進行14天健康狀況監測
    7月9日從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傳來消息,為做好中考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全體考生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全省所有中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均須按要求進行考前或上崗前14天健康狀況監測。  全省中考生中,應屆畢業生的健康狀況監測工作由所在學校負責,從7月6日開始測量體溫並如實記錄有關情況,學生離校後由家長(監護人)負責繼續測量體溫和記錄。
  • 雲南高考生 體溫低於37.3℃方可進考點!紅碼須隔離14天……
    提前了解考試過程中的防疫要求,做好相應準備。2. 考前考生要積極主動配合做好新冠肺炎風險排查和體溫監測,如實報告本人及同住親屬身體健康狀況,在考試前14天申領「雲南省健康碼」,體溫測量記錄以及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異常情況的要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認真閱讀和籤署《雲南省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安全考試承諾書》。
  • 安徽考生考前14天須每日測體溫!還有哪些省是這樣?戳我來看!
    考生須從考前14天開始,做好每日體溫測量並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出現身體異常情況的,要及時進行診療和排查。很多小夥伴很好奇,大家需要每天測溫,但是有沒有記錄表格之類的,目前小蛙了解到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並沒有明確測溫表格,但是在考生健康承諾書裡有明確自己考前14天體溫正常。
  • 山西2020年高考:建議考生獨立赴考 考前14天體溫監測需有家長籤字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將於7月7日—8日舉行,為確保考生平安應考,6月19日,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發布了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告知書,明確由於疫情影響,為避免人群聚集,建議考生獨立赴考
  • 內蒙古要求考前14天監測體溫
    近日,針對考生是否需提前核酸檢測、考場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等問題,多地發布疫情防控考生須知。1內蒙古:考前14天監測體溫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將於2020年12月26日開考,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提示考生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護準備,考生應自備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 考研考生注意:考前14天申領「河南健康碼」,當天體溫低於37.3℃方可
    12月10日,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發布《河南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考試須知》,其中明確,考生需於考前14天申領「河南健康碼」,並堅持每日上下午測量本人體溫、如實記錄健康監測情況,考前7日內核酸檢測報告(陰性)方可參加考試。
  • 今年高考考生體溫低於37.3℃方可進考點,每個考點至少3個備用隔離...
    昨天,國家衛健委公布今年高考防疫關鍵措施,依據疫情防控要求,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得做高考考點,每個考點至少設置3個備用隔離考場,考試中如考生發熱,仍能完成考試者須轉至備用隔離考場應考,轉移過程中所耽誤的時間,經批准後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