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女生研究讓大閘蟹的膏更厚,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
人民資訊 · 都市快報2020-11-07 21:14
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對很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17歲的杭二中女生李依庭卻做到了。
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除了諸多科學家外,從全國遴選的55位科學少年也受邀參加大會,來自杭州第二中學高二(12)班的李依庭就是其中一員。
作為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英才計劃」項目的優秀學員、全國小科學家代表,李依庭憑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出眾的表現,獲得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
從小對科學感興趣進入杭二中決心步入生物領域
昨天中午,記者在學校見到這位長相清秀的新晉「少年科學家」。真誠、大方是李依庭給人的第一印象。
「從小我就對科學比較感興趣,但真正讓我下定決心步入生物這個領域,要感謝學校。」李依婷說,去年暑假,她雖然還沒有正式進入二中學習,但成功報名了學校的生物競賽團隊,跟著團隊提前學習了很多大學生物知識,為自己能完成科研課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求是創新學院,更是給她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有機會能加入浙大教授的團隊,走進實驗室,完成課題。
李依庭口中的課題,就是她在這次科學家大會上展示的科研成果——「中華絨螯蟹精巢連接蛋白innexin的分子克隆與分析」。「這是一個生殖生物學方向的課題,研究無脊椎動物精子發生的安全性,精子如何能正常成熟。中華絨螯蟹就是大家吃的大閘蟹,我研究的是大閘蟹精巢中重要的連接蛋白innexin,它可以選育產膏量多的蟹,讓人吃到更美味的大閘蟹。」
大會期間,她印象最深的是在「小科學家展」環節中,自己用英文與論壇副主席萊維特先生分享了研究成果。
「他建議我可以從innexin蛋白的組織特性和病理藥理等方面做進一步研究,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們不能僅僅是建造基礎科學這一空中樓閣,應該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實用科學中去。」簡單平實的話語道出了這位少年科學家的理想與情懷。
生命科學和文學是她的兩大愛好
才華橫溢的李依庭不僅在生命科學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是位不折不扣的文學少女。「我有兩大愛好,一是生命科學,一是文學。」談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她眼中閃著耀眼的光芒。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四屆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徵文比賽中,李依庭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少年文學之星」稱號,高中組只有三人入選。
初賽期間正值疫情,大家都要呆在家裡,她就把逆流而上的醫務人員作為主角,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創作了一部一萬多字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她說:「我非常推崇的一個寫作的觀點是『文章合為時而著』。」
憑藉這部話劇,李依庭進入現場決賽。「高中組的題目是減法,我對希臘神話特別感興趣,就結合自己之前閱讀的一些神話,和我寫的小說,以雙線並進的形式,揉成了一篇兩千多字的文章,非常有幸能獲獎。」
這並不是李依庭第一次獲將,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她先後四次獲得「少年文學之星」稱號。請她講講寫作秘訣,她低調地表示:「平時學業比較忙,沒有動力去創作一篇比較長的小說,徵文比賽會限定一個範圍,帶著這些『束縛』再去施展我的想法,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成長的契機。」
就像這次徵文大賽,原本對話劇的寫作要求並不了解的李依庭,閱讀了大量的話題作品。《茶館》、《雷雨》、《北京人》、《龍鬚溝》……通過閱讀,她學到了話劇的創作形式、寫作格式和內容精髓。
「二中也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進行文學創作的環境。學校裡有很多與文學相關的社團,像話劇詩社、文學社等等,經常舉辦一些活動,讓我們完全沉浸在文學的氛圍裡。」她特別提到。
女兒的熱愛媽媽義無反顧支持
採訪時,李依庭的媽媽也在現場,記者想請她分享一下「育兒經」,她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和愛人都很忙,平時沒時間管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李依庭就在學校寄宿。我連她平常在上什麼課都不知道。」李依庭媽媽笑著說,因為相處的時間少,她連培訓班也沒報過,每個周末都帶女兒在外面玩,「周邊能去的地方都去跑過了,可以說,她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童年。」
李依庭小學就讀於杭州綠城育華學校,媽媽特別感謝那時的老師,培養了女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她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看原版紅樓夢,不懂得地方就做批註,小學階段看了很多像《悲慘世界》、《百年孤獨》這樣的世界名著,這對她的文學積累有非常大的幫助。」
比起學習成績,李依庭媽媽更關心女兒的情緒。「她性格比較要強,初中升入文瀾,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她也會有壓力。但在我的觀念裡,要允許自己犯錯,經常跟她說,要放輕鬆。」
「我們的相處就像朋友一樣,我想我就是她最信任的人。」從她回憶和女兒相處的點滴中可以感受到,對教育,李依庭媽媽有自己的理解,「記得她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跟我說過,要成為袁隆平先生那樣的人,夠造福人類。她有這樣的理想,我就支持她。」
李依庭要報名參加「英才計劃」,媽媽十分贊同,但她的初衷是把走進實驗室,當作對女兒的考驗。「我擔心她對生物的熱愛停留在幻想當中。有時幾次她自己也說,實驗是很枯燥的,我問她要不要重新選擇,她很堅定地說跟我說,不,媽媽,我熱愛它。她知道真相,還能堅持,那我就義無反顧地支持。」李依庭媽媽堅定地說。
採訪當天是李依庭的生日,校長尚可親手將一本記錄了27位杭二中校友成功軌跡的書送給她,作為生日禮物。他在扉頁上寫道「人文引領,文理融通,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尚校長在祝賀她的同時也表示,三年來,有六十幾位來自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等高校的校長和教授,走進二中開設的前沿科學和人文講座課程,讓學生從小就走近科學家,走進科學研究所,在心中播下一顆種子。
據悉,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的發起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今年還有一個新的舉措,協會將和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在全國範圍內選擇1000所中小學成為聯盟實驗基地校,二中也是基地校之一。對學校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平臺,在科技教育、人文教育,在科技人文的融通中,邁出更大的步子,走出更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