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作為南極的標誌性生物,為什麼也在熱帶的赤道上生存?

2020-12-05 環球情報員

熱帶赤道企鵝

作者: 瓶外的花 編輯:Thomas

只要一提到企鵝,總讓人聯想到南極,就像一提到熊貓,總讓人聯想到中國。然而,不同的是,熊貓確實是中國特有的物種,企鵝卻不是南極特有的物種

一直以來,企鵝以一種南極冰川上不會飛的胖鳥形象被世人熟知。但企鵝的生存地域相對來說並不狹隘,除了分布極寒的南極,也可以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甚至可以是20-30攝氏度的赤道附近!

是不是突然感覺顛覆認知了?赤道附近的確有企鵝生存!

一、不會飛的胖鳥

企鵝是一種古老的遊禽類生物,可能在南極冰川形成以前,它們的祖先就已經存在了。

大約6500萬年前,不排除彗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氣候條件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變化,導致一半的物種滅絕,恐龍便是其中一類。

倖存的物種進入下一個演化時期,也就是新生代,企鵝大約起源於此,屬脊索動物、鳥類,但卻不會飛行。

至於為什麼不會飛,目前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企鵝從來都不會飛行。第二種是企鵝最初會飛行,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面臨某種困難,如空中食物缺乏等,被迫放棄了飛行的能力,進行水陸生活。

經年累月的自然淘汰與選擇,使後代的翅膀進化為鰭狀,形成現在的模樣。就目前的化石證據來看,第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15世紀中期,葡萄牙水手在南非境內的好望角首次發現企鵝,但是並沒有太在意它們的存在。

16世紀初期,麥哲倫船隊在阿根廷海岸再次發現企鵝,把它們稱之為「不認識的鵝」。

由於當時人類尚未踏足南極大陸,因此這兩次關於企鵝的最早發現都發生在南半球的溫帶地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企鵝的身影陸續被更多的人們發現,引起了生物學家的興趣,開始了對它們的研究,但往往只限於專業層面的探索,影響十分有限。

19世紀以來,越來越多人開始踏足南極大陸,考察者在冰川地區發現企鵝,數量多到讓人震撼。目前已知的企鵝總數約為1.4億隻,可以分為18種類型。

▲企鵝中的經典代表—帝企鵝,也是體型最大的企鵝

其中,只有帝企鵝、阿德利企鵝兩種類型完全生活在南極,總數將近1.2億隻。也就是說,85%以上的企鵝聚集在南極。特別是在人們的生活中,帝企鵝,阿黛利企鵝是兩種最常出現在媒體上的企鵝種類。

從此,在世人眼中,企鵝成了南極的專屬,因而忽略了其他的生存地域。

▲與帝企鵝的高貴冷豔相比,阿德利企鵝以「呆萌」的形象深入人心,騰訊QQ的企鵝就是以阿德利企鵝為原型的

其實,還有將近2千萬隻企鵝生活在溫帶。另外,有且只有一種類型的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跨越南北兩個半球,因此被稱為「赤道企鵝」。

二、強大的秘魯寒流

科隆群島位於東太平洋海域,距南美大陸約1000公裡,屬厄瓜多。群島包括火山熔巖凝固形成的13座主要島嶼,和許多零星分布的礁巖,海陸總面積約13000平方公裡,人口總數不足3萬。

大約1000萬年前到500萬年前,海底火山爆發,科隆群島浮出水面。許多物種遷徙至此,經歷了漫長的繁衍與進化,仍舊保留了較為原始的風貌。

奇花異草,珍禽怪獸,罕見物種層出不窮,因此被稱為「生物進化的活博物館」,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為「世界自然遺產」。

科隆群島雖然被赤道穿過,但又受到秘魯寒流的影響,導致氣候多樣,悶熱、涼爽、乾燥、潮溼,一應俱全,喜暖、喜寒生物可以共存,形成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型生態系統。

企鵝最早聚居於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相當於現在的寒帶、溫帶。後來,地球經歷了長期的大幅度降溫,南極冰川形成。大部分企鵝逐漸適應了冰川生活,少部分企鵝依然生活在溫帶。

科隆群島是與世隔絕的熱帶孤島,企鵝不可能是當地的本土生物,也不會飛。那麼它們是怎麼遷徙來的?為什麼他們選擇了科隆群島而不是赤道的其他地方?

▲秘魯寒流(右下方)橫跨60個緯度,規模龐大,造成了南美西部沿岸乾旱

這一切都要多虧秘魯寒流。秘魯寒流的規模在世界上絕無僅有,被稱為世界上最強的寒流。

首先,秘魯寒流可以直接把冰冷的南極海水直接推向赤道地區,橫跨將近60個緯度。

▲秘魯寒流會直接影響全球氣候的穩定,寒流勢力減弱則會造成水溫升高,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冰冷的海水導致洋流所經之處,海水溫度比周圍地區要低5℃到10℃,陸地氣溫也低於同緯度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適應寒冷氣候的企鵝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條件。

▲秘魯寒流所經之處,海水要大幅度低於同緯度地區,科隆群島因此相對涼快

其次,由於太平洋東南部缺乏大面積的陸地和島嶼,原本勢力就強大的洋流在漂流途中,不受地理障礙的影響,造成了秘魯寒流流速很快,可加快企鵝的遊速。

▲科隆群島冷季(6-11月)的平均水溫只有18-24度,而同緯度地區的赤道海域則在28-30度左右

企鵝在水中遊動十分迅速,時速最高可達30公裡,且在水中不耽誤覓食、休息,平均算來每天約可遊行160公裡。

科隆群島離南美大陸的最短距離不足1000公裡,加上洋流的助攻,企鵝到達科隆群島也就是不到1周的行程。

再次,由於科隆群島位於秘魯寒流拐彎和結束的位置,冰冷的海水會在此處遇到勢力強大的熱帶海水,再往西部漂流就到了赤道暖流區域,潮溼炎熱的氣候就不再適合企鵝生存了。

▲秘魯寒流所流經之處缺乏大島嶼,科隆群島(上方標記處)是秘魯寒流盡頭最大的島嶼,從南極和美洲西岸遊行過來的企鵝也只能聚集在這裡

因此,原本生活在寒帶、溫帶的企鵝,就隨著洋流漂行到了科隆群島附近,並在此繁衍進化,逐漸成為適應熱帶生活的物種。

赤道企鵝與南極企鵝有許多不同的特質,例如:赤道企鵝體型非常小,只有50釐米高,2.5千克重,眼睛周圍呈粉色,胸部有條紋,腹部有斑點。

雖然秘魯寒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當地的氣溫,但相對於溫帶和寒帶來說,赤道地區當然不會冷到哪裡去,當寒流勢力較弱時,科隆群島的氣溫也會保持在較高水平。

▲科隆群島在熱季(12-5月)的平均水溫為21-26度,雖然相比30度的同緯度地區涼快許多,但對企鵝來說依舊有點難以適應

赤道企鵝為了保持涼爽,白天在海水中覓食,晚上在陸地上棲息,有時會展開雙鰭或者快速喘息來散發熱量。

三、與上帝分手的地方

科隆群島不僅因擁有唯一的赤道企鵝而聞名,島嶼還是生物學聖地,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科隆群島,或許達爾文不會被歷史銘記。

1835年,年輕的英國生物學家、博物學家達爾文,在老師的推薦之下,參加了「小獵犬號」軍艦的環球航行,目的是進行科學考察。回程途中,船長要求在科隆群島停靠,進行航海圖表的更新繪製。

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一隨機的決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造成出乎意料的結果,間接開創了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動了上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達爾文登島以後,被千奇百怪的物種吸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量收集標本並且廣泛探索。

正是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之中,他萌生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為其後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路和素材。

在此基礎之上,達爾文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終於推翻了《聖經》宣揚的上帝創世說,徹底改變了人們長久以來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改變了科隆群島的命運,使它由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變成了生物學家追捧的聖地。

後來,人們把科隆群島稱為「達爾文與上帝說分手的地方」,以此紀念他的偉大貢獻。

四、脆弱的環境和瀕危的企鵝

隨著達爾文的著作被認可,科隆群島也聲名遠揚,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頻繁。

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原有物種被獵捕,許多新鮮外來物種被引入,人為改造和旅遊開發等因素,都嚴重影響了島上的植物群與動物群的生存環境,傳統的生態系統面臨嚴峻的考驗。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上個世紀,島上有人引入了三隻山羊,不料竟然導致生物鏈紊亂,造成了空前的災難,差點使家園毀滅。

山羊因為食物豐富,又沒有天敵,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不受控制的繁衍,數量急劇上升,達到幾十萬隻

島上的草叢幾乎被啃光,不可避免的侵佔了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甚至有些物種因此瀕臨滅絕。

面對如此危急的形勢,厄瓜多政府沉不住氣了,被迫採取了射殺的方式來減少山羊的數量。射殺了90%的山羊以後,想想還是很不放心,畢竟,目前的狼狽局面,最初是由三隻山羊引起的。

於是最終決定,為防後患一隻不留。而後又經過了許多年的發展,島上才逐漸恢復元氣。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此後,厄瓜多政府極其重視科隆群島的生態保護。

政府規定:不允許將任何活的生物帶入、帶出或者由一個島嶼帶去另一個島嶼,也不允許給動物餵食,以免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慣,甚至就連枯枝落葉都不允許隨意挪動。

看來真的是被嚇怕了。也多虧了如此,才使得許多原始物種得以保存下來。

赤道企鵝的生存環境就是如此微妙,複雜又脆弱,某個環節的細小變動,都有可能導致它們失去容身之地。

雖然秘魯寒流在一定程度上為它們提供了一個相對涼快的住所,但現在全球氣候正在急劇變化,氣候變暖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它們的生存難度,1000隻的數量可能還會繼續減少。

不只是赤道企鵝,還有許多物種都處在滅絕的邊緣,人類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

科隆群島風貌

作者:瓶外的花 編輯:Thomas (唐)

—(End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企鵝作為南極的標誌,為什麼也可以在熱帶的赤道上生存?
    熱帶赤道企鵝作者: 瓶外的花  編輯:Thomas只要一提到企鵝,總讓人聯想到南極,就像一提到熊貓,總讓人聯想到中國。然而,不同的是,熊貓確實是中國特有的物種,企鵝卻不是南極特有的物種。一直以來,企鵝以一種南極冰川上不會飛的胖鳥形象被世人熟知。但企鵝的生存地域相對來說並不狹隘,除了分布極寒的南極,也可以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甚至可以是20-30攝氏度的赤道附近!
  • 南極的企鵝都知道,歷史上在赤道生存的企鵝呢?
    說起企鵝這個生物,它們大部分生活在寒冷的地區。大家的腦海中可能會想起他們走路一搖一擺的樣子,非常可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非常喜歡它們。那要問起企鵝生活在哪裡?大家可能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企鵝生活在南極。」很多企鵝確實都是生活在南極的附近。
  • 企鵝不是生活在南極的生物?在赤道周圍,為何會看見它的身影?
    企鵝不是生活在南極的生物?在赤道周圍,為何會看見它的身影?由於環境的不同,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的動物已經成為了一個地區的標誌,說到熊貓想到中國,說到考拉想到澳大利亞,如果說到南極,標誌性的動物肯定就是企鵝了,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企鵝只有在南極才能看見,只能生活在極寒的環境當中,在其他的地方的海洋館中看到企鵝都會感到非常的訝異。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
  • 唯一生活在赤道上的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
    一說起企鵝,人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南極,寒冷的冰雪中站立著成群的黑背白腹的企鵝。但是在南極以外的地區也有企鵝,比如非洲和美洲大陸的南部海岸線上,甚至有一種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這就是加拉帕戈斯企鵝。
  • 為什麼赤道上也有企鵝?
    如有侵權,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有「海洋之舟」的美譽。全世界的企鵝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尤其多數是分布在氣候寒冷的南極地區。企鵝的羽毛間存留有一層空氣,用於保溫,因此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
  • 喜愛低溫的企鵝,為什麼會出現在熱帶?
    在人們的印象裡,企鵝是一種生活在南極的可愛生物,它們在冰天雪地裡自由奔跑、玩耍、覓食,沒有任何憂慮。據統計,世界上共有18種企鵝,它們絕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極地區,但在緯度較低的溫帶甚至熱帶,我們也能看到它們的蹤影。喜愛低溫的企鵝為什麼要遠離南極天堂,轉而前往炎熱的非洲呢?
  • 為什麼地處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會生活著適應寒冷環境的企鵝?
    確實南極地區是企鵝分布最多的地區,目前全球大約有18種企鵝,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南極地區,所以一說到企鵝,我們都會想到寒冷的環境。不過企鵝也並不是一定要生活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在南非開普敦地區也分布有企鵝,不過更為神奇的是在赤道地區居然也有企鵝分布生活。
  • 世界上最「怕冷」的企鵝,一輩子只生活在熱帶與世隔絕的海島上
    企鵝,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它只是生活在遙遠而又寒冷的南極。在電視紀錄片裡,企鵝總是和冰天雪地的場景一同出現。在動物園的企鵝館,企鵝也總是待在配置有空調、裝飾如南極般的環境中。這讓大部分人都不約而同地以為企鵝只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或者企鵝只有南極才有的看法。
  • 企鵝只能生活在南極?不!熱帶企鵝了解一下!
    那企鵝生活在哪呢?但事實上還有一種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加拉帕戈斯企鵝,又名加島環企鵝,科隆企鵝。是一種分布於南美洲科隆群島的企鵝,是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哦!隨著人類活動,企鵝的數量在不斷下降,企鵝的生活環境也在不斷減小,非洲為他們的企鵝定了節日「非洲企鵝節」,其宗旨是宣傳非洲企鵝面臨的生存危機,喚醒人們對保護企鵝的重視。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每年都明顯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保護企鵡的活動。那南極的企鵝呢?他們隨著全球變暖,冰川消融,生存環境也在減小,會不會以後都沒有企鵝了呢?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大家好,我是小萬君,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許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也有不同的說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世界上最神奇的島嶼,地處赤道附近屬於熱帶,卻生活著企鵝
    我們都知道,企鵝是屬於喜寒動物,生活在南極地區 。因為企鵝其實並不喜歡熱天氣,只有在寒冷的氣候中,它們才會快活。但是有一個例外,在赤道附近的一個島上,卻也生活著企鵝,叫做科隆群島。科隆群島是位於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個群島,由19個島及附屬小島及巖礁組成,面積7976平方公裡。科隆群島隸屬於厄瓜多,目前是厄瓜多的一個省。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南極沒有北極熊?專家這樣解釋!
    地殼一直處於不斷的運動中,雖然我們感受不到,但是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板塊的遷移,生物的遷徙,才造就了如此豐富神秘的自然界,我們都知道南北兩極是距離距離最遠的兩個坐標,在寒冷的南北兩極,也都生長著各種生物。南極的企鵝、北極的北極熊,都是兩個地方的代表動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南極沒有北極熊呢?
  • 非洲有企鵝嗎?企鵝的生活圈子不止在南極,赤道……
    非洲有企鵝嗎?企鵝的生活圈子不止在南極,赤道……非洲有企鵝嗎?當然沒有、有的。
  •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它們為何要在極地生存?兩極外還有嗎
    我們這裡單說野生的北極熊和企鵝,為什麼它們會成為北極和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呢?這是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兩極地區,那麼又為什麼它們主要生活在兩極地區呢?無非是它們的生活習性和身體構造都適應了極地的環境,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它們已經習慣了極地生活身體也適應了極地環境,當然就在極地生活了。
  • 為何馬達加斯加沒有企鵝而赤道上卻有?因為寒流和暖流的不同作用
    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擅長遊泳,而且耐力極強,所以能夠長時間呆在海裡。企鵝的活動範圍非常廣,並不局限於南極大陸,而是南太平洋大部分地區,比如澳洲南部、紐西蘭沿岸、南美洲西海岸、大西洋西南部,在非洲南部也有分布,甚至位於赤道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也有企鵝甚至能跨入北半球。下面是企鵝全球分布圖,淡藍色部分就是企鵝分布範圍,可以明顯看到,馬達加斯加島不在其中。
  • 赤道和非洲有企鵝生存?不怕被熱死嗎
    提起南極,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冰天雪地和萌萌的企鵝。很多人認為只有南極才有企鵝,你能想像到,除了南極之外,其他地方也有企鵝嗎?甚至赤道都有企鵝生存,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你去看看。
  • 赤道上有企鵝嗎?
    就拿企鵝來說,它的地盤可不只是在南極,全球最熱的赤道地區,其附近的島嶼居然發現了企鵝的身影。企鵝是怎麼做到的?這得從洋流說起了。一、洋流洋流就是大洋表層海水的定向的大規模流動。洋流的主要動力就是風,當風吹拂洋面,海水就會順風而動。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如果把它們運到北極,可以生存嗎?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如果把它們運到北極,可以生存嗎?在我們的印象裡,北極和南極差不多,都是冰天雪地的,如果條件差不多,那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呢?其實企鵝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企鵝——大海雀在500多年前,歐洲早期航海家在北極附近島嶼發現了一種大鳥。身高將近一米,有一對小翅膀但不會飛翔,走路的時候一搖一擺。他們擅長遊泳,靠捕食海中的魚蝦生存,人們把它們稱為大海雀。因為長得像企鵝,又叫做北極大企鵝。但是,大海雀和南極企鵝之間,並沒有任何親緣關係。
  • 【地理揭秘】企鵝有多少種類?赤道上有沒有企鵝?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划槳」,遊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遊160千米。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企鵝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看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