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隸屬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新興傳染病》期刊最新披露一個令人擔憂的案例。
這次研究的樣本是一架韓國撤僑班機。
今年3月疫情在全球大爆發之初,一名身在義大利的28歲女子乘坐撤退飛機從米蘭飛回韓國。她在第三周出現了感染症狀,經檢測,確診新冠病毒陽性,感染途徑很可能是飛機洗手間。
飛機內部空間密閉,乘客密集,如果出現新冠患者沒有做好防疫措施,相當於成為一個大型病毒培養皿,極易傳播病毒。3月,疫情正處於最為嚴峻的時候,韓國包機接在外的國民回國自然是做好萬全的準備。
政府在登機前檢查了每個人的健康情況。該航班原定安排310名乘客登機,但11名乘客在出現症狀後被拒絕登機。
機上全員必須佩戴口罩,除了上廁所,禁止在機艙內隨意走動。
抵達韓國後,所有人都必須按照按照規定強制隔離兩周。
在如此的嚴防死守下,這名女子是如何感染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調查了這名女子的感染途徑後,調查人員發現,她唯一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地點竟然就在飛機上。
這名女子早在行程前3周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義大利的家中獨自隔離。期間未乘坐過任何公共運輸(包括前往機場時),為的就是能順利登機。
在回韓國後,她也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不曾與陌生人或任何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人接觸。
並且,她在飛行的11小時裡,幾乎全程都佩戴著N95口罩。
除了——她在飛機上去廁所時曾短暫地摘下口罩。
並且,在她之前使用廁所的,是一名無症狀新冠感染患者。
據悉,這趟班機共有7名乘客被確診新冠肺炎,其中6人都是無症狀患者。
這名28歲女子在飛機上坐的位置,距離在她最近的無症狀感染者也隔了3排。
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她以為的唯一可以短暫摘下口罩,和他人保持距離的時候,她感染了病毒。
為了確保旅程安全,各大航空公司都加強了殺毒力度、提高清潔頻率。同時也有證據表明,飛機的通風系統可以快速、徹底地清潔空氣。
按理說,在飛機上感染病毒機率不高,然而,狹小逼仄的機艙廁所可能成為了衛生死角,新冠病毒蔓延的溫床。
看到這樣的新聞,是不是頓時更害怕坐飛機,甚至不敢上公共廁所了?
其實,新冠病毒通過糞便傳播,一直以來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其威曾發出警告,如廁之後衝水之時,病毒可能以微顆粒散(氣溶膠)的形式播到空中。為了防止這種形式的病毒傳播,所有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使用過的廁所都必須仔細消毒和通風。
6月21日,北京疾控中心通報了2例在海澱區的病例,感染者為一對夫婦。
據了解,這對夫婦在當地一家超市的二層經營烤肉拌飯店,期間未曾去過任何病毒新發地,也沒有接觸過已知的新冠肺炎或者。
經過反覆排查,調查人員得知在某日超市停電時,夫婦倆曾前往附近的一處公共廁所方便,恰好公共廁所所在樓在不久前出現了確診病例。
更可怕是,在墨爾本,糞便傳播很可能在造成了疫情的二次反彈。
墨爾本當地超過90%的新增病例都可以追溯到一家名為Rydges的酒店。
從海外返回的一家四口在該酒店內隔離,期間,兩個孩子惡作劇,故意在房間內排便,並把排洩物抹在房間的每個角落。
後來清潔房間的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家人、密切接觸者紛紛中招,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在美國,年輕人中還曾流行過一個愚蠢的「Coronavirus Challenge新冠挑戰」,21歲網紅Larz到公共廁所舔馬桶,結果第二天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現在,全球都在復工、複課,公共廁所可能傳染病毒給我們每個人都敲響警鐘!在室內的公共場所,最好不要摘下口罩。我們誰都不知道,我們的身邊,是否存在無症狀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