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王麗 通訊員 潘晶晶
杭州豆腐裡小區,一個隱藏在繁華武林商圈的老小區,最近接受了一次微整形,一下子,變靚了。
豆腐裡小區的位置很中心,就在武林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斜對著杭州大廈D座。地理位置雖優越,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小區。5幢樓都建於上個世紀80年代,共有居民97戶,其中出租戶54戶。
老小區有老小區共通的很多弊病。路面坑窪不平、自行車亂堆,因為沒有物業,再加上出租戶多、沿街餐飲店多,小區管理不容易。還有雨汙管線老化和管道堵塞,居民意見最大,經常堵塞造成汙水滿溢。「積水的時候,我們要墊著磚頭走,汙水溢到路面上的時候,臭氣燻天,實在難聞!」家住5號門的盧大伯說。原來也請過環衛、房管、市政、街道等多個部門來會診過,但總是一句話,如果不進行管道改造,問題就不能徹底解決好。今年3月,豆腐裡居民還將這些積累已久的問題反映給了下城區委領導。
(▲圖:改造前的小區)
百姓無小事。進社區、訪民情、解民憂,下城區委書記陳衛強親自到實地進行暗訪,要求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天水街道還把豆腐裡小區的改造納入了今年街道為民辦實事項目。
今年5月底,施工隊伍進場,緊盯民生實事,每天,天水街道、環北新村社區幹部都會跟施工現場的施工負責人碰頭,把當天要處理的問題對接處理,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把所有原來理不清、年久老化的地下管線徹底更換了。還將原來樓道外牆的各類雨水管也接入了雨水井裡,同時,沿街店面也都去做了工作,能做隔油池的都做了隔油池,真正做好了截汙納管、雨汙分流。
(▲圖:施工期間)
社區工作人員說,這項民生工程也受到了居民們的大力支持和理解,不僅自覺克服施工帶來的不便,更主動參與推進工程建設。比如幾戶有車的居民自掏腰包,將汽車停在小區外面,為施工騰出空間;有的居民自發為在烈日下趕工的施工人員提供礦泉水,為他們解暑送清涼。
如今,你再走進豆腐裡小區,眼前瀝青路面鋪得平整,停車棚內的自行車擺放整齊,車棚還進行了加固處理。更為貼心的是,小區裡還安裝了長椅,方便不少上了年紀的大伯大媽在小區裡坐坐聊天。接下來,豆腐裡還將安裝兩個充電樁,解決小區電動車充電不便的情況。
(▲圖:小區改造後)
據介紹,包含豆腐裡小區在內的住宅小區雨汙分流項目,天水街道共有13個,目前已完成7處,正在施工5處,1處計劃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