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隨著《視界》雜誌社一起參加由中國眼鏡協會主辦的「助力航天眼界無限」公益活動,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及合作單位免費驗光配鏡。我雖然是第一次參加,但是這個活動從2013年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每年,全行業最優秀的驗光、加工技師都會帶著最高端的設備定期來為航天人服務,並宣講愛眼護眼知識。
回看這些年參加和組織的公益活動,有三點感受和大家分享。
眼健康「脫貧」勢在必行
2006年,我參加了由依視路基金、王鵬眼鏡聯辦的「點亮眼睛讓愛遠行」活動。我們走進了雲南省龍陵縣臘勐鄉中心小學,為這裡的同學和周邊4個學校的教師篩查視力,免費配鏡。
課間休息時,我們看到20多個孩子玩一副羽毛球,玩法是這樣的:孩子自由分組在左右兩邊,首先,一個孩子發球,對方如果沒接到,那就會把球拍給隊伍的下一個人。之後發球,接到的就多打一拍,沒接到就再下一個人。我當時看呆了,孩子們卻玩得不亦樂乎。
據老師說,學校就讀的很多是留守兒童,平時家長對孩子的視力健康關注基本為零,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不想學,而是看不清黑板。當我們的專業老師給孩子們驗光時,有個孩子突然哭了,說是害怕,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驗光機,對視力檢查充滿恐懼。
之後的幾年,我們又陸續到了其他山區學校,近視了不配眼鏡、眼鏡度數不足、壞眼鏡依然戴,還有弱視、大散光……這些孩子的眼健康問題讓我們從業者特別心疼。
科普迫在眉睫
有人會說,這只是「邊緣」數據,但事實上,中國超10億人口正遭受不良視力困擾,其中近視與老花問題佔較高比例,青少年近視問題尤為嚴重。《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報告(2019)》數據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已經超過半數,而這個數字有可能還在增加中。
所以,在每次進行公益活動時,我們都會讓我們的專業老師免費上一節愛眼護眼的科普課。很多人知道眼睛很重要,卻不知該如何保護眼睛,甚至一直把一些錯誤的做法認作真理,比如,自己看不見,戴別人的眼鏡就行;戴眼鏡不好,度數會越來越大;戴眼鏡,眼球會突出;戴上眼鏡,就摘不下去了……作為眼鏡人,我們接觸了太多用錯誤理論支撐用眼的人群,所以眼健康宣導迫在眉睫。我們不奢望用一次科普課讓所有人改變觀念,但哪怕改變了一個人,也有可能改變這個人的一生。
持續才是真「EYE」
眼鏡人有句口號,「用一代人的時間消除全世界不良視力」,這不僅是一句口號,也是眼鏡人一直努力的方向。所以,做持續有效的眼健康宣講是我們迫切需要做的「公益」。
為了能夠幫助更多人,2008年,王鵬眼鏡創辦內刊雜誌,讓會員得到第一手愛眼護眼資訊;2019年與吉林日報合作,共同推出了面向大眾的眼健康科普刊物——《視界》;2020年,借網際網路的傳播力,王鵬眼科創建直播平臺,專門邀請視光專家為大眾普及眼健康知識,從青少年到中老年,從角膜塑形術到日常護眼三法,不為帶貨,只為更多人了解自己的眼部狀況,更關注自己的眼睛。
相信在眼鏡行業,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眼健康科普陣地,也呼籲更多的眼鏡人持續做這樣的事,這樣才能夠有更多的EYE真正DO起來!
END
作者簡介:大美,行業一線工作11年的普通人,懷揣媒體夢想的平凡人。志在將身邊的人和事寫成故事,一起享受來自「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