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裡逃離地球的N種方法

2020-11-28 騰訊網

文/馮壹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讓國產科幻迷沸騰了。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掀起了國產科幻的新狂潮。一方面,相似作品接連發力,國產科幻後續或將蓬勃發展;另一邊,觀眾審美水平也隨之提高,糊弄了事的科幻作品更難出頭。

《流浪地球》好在哪兒?從電影本身來說,它值得許多誇耀:特效精湛、細節認真、劇情跌宕、立意新穎……但對於硬科幻痴迷者來說,「帶著地球去流浪」這個東方浪漫主義設定,才是這部電影最具魅力的展開。哪個科幻迷不想探索宇宙呢?

《流浪地球》

這也是本文今天想要探討的問題。假如我們的家園即將滅亡,我們應當如何尋找新家園?在琳琅滿目的科幻影視作品裡,我們能找到各種不同的答案。不過,在細數舉例之前,我們也不妨再來回顧一下《流浪地球》裡頗具想像力的人類逃亡「五步走」計劃:

其一,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其二,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其三,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其四,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其五,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當然,相比起《流浪地球》這種把家搬走的「地球派」,放棄地球的「飛船派」仍是更多科幻作品中的選擇。同為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三體》,走的便是大造飛船的路子。在B站上線的動畫番劇《我的三體》中,觀眾能輕易望見距今兩百年後的大航天時代。

《三體》的背景很簡單。地球人向宇宙發射的信號,被家園破碎的三體星人發現,渴望新家園的三體文明入侵地球,而地球文明為了捍衛家園與之進行了一系列的搏鬥。

由於《我的三體》涉及了冬眠技術,所以劇中航天技術大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的飛船仍以空天飛機(航空太空梭的簡稱)為主,這是基於當前現實的可行性操作。空天飛機是分兩個階段起飛的,先以常規動力進入平流層,而後啟動火箭引擎加速進入太空。

後期的航天技術則以光速飛船為主,這是三體世界中地球文明的三條生路之一(另外兩條為黑域計劃、掩體計劃)。想要飛船達到光速,曲率驅動是關鍵。何為曲率驅動?這是利用時空彎曲來進行飛船加速的操作。時空如何彎曲?這裡來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將我們身處的宇宙比作一張寬布,忽略摩擦力來看,丟在布上的所有物體都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而如果我們在這塊寬布上放置一枚質量較大的物體,那它龐大的質量就足以令時空扭曲。時空一扭曲,小物體就會圍繞大物體做圓周運動。曲率飛船即源於此。

再舉一個例子。用紙折出一隻小船,在船尾部穿個孔,塞入小塊肥皂,放到水中小船就會向前航行。這是由於肥皂溶於水,降低了後方的水面張力,小船則被前方較大的張力拉動。曲率驅動與此相似,減少飛船後方的曲率,飛船便會被前方更大的空間拉動。

《星際迷航》

同樣利用曲率飛船來逃離地球的,還有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片《星際穿越》。在不遠的未來,地球環境愈加惡化,土地不再長出莊稼,沙塵暴鋪天蓋地。無法生存的人們瀕臨滅亡,卻在土星附近發現了12個奇怪的蟲洞。於是,一系列的探索計劃隨之展開。

或因時長所限,對於宇宙飛船的革新方法,《星際穿越》並未給出新鮮解釋。從片中NASA(美國宇航局)的設定來看,本片的重點在於生存繁衍而不是科技爆炸。畢竟,技術就這樣了,想迅速提速也不可能,還是老老實實地看看蟲洞的指向吧。

《星際穿越》

和《三體》相比,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更加有趣。通俗來講,蟲洞即我們所說的時空隧道。在動畫片《哆啦A夢》中,野比大雄家中的抽屜,哆啦A夢的時空環、任意門等道具都可以視為簡易的蟲洞。蟲洞雖好,卻又帶來另外的問題,即怎麼去?怎麼穿?

在電影裡,主角乘坐的飛船要用8個月到火星,然後通過引力彈弓效應加速,14個月後到達土星。何為引力彈弓?引力彈弓效應又稱繞行星變軌,即利用行星的重力場來給飛船加速或減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

引力彈弓示意圖

當然,光靠飛船是救不了人類的,本片的科技重頭戲還得回到蟲洞上來。從目前來看,蟲洞無疑是高維概念。雖然叫蟲洞,但它並非僅僅是一個洞,而是高維生命放置宇宙中的摺疊空間。處於三維世界的我們,由於思維所限,只能看到一個球形的洞,故稱為蟲洞。

不過,從現實來看,蟲洞依舊是一個遙遠的概念。不說如今的太空望遠鏡能否發現蟲洞,即便發現了蟲洞,如何前往、如何穿梭都難以解決。還是現實一點,再來造個飛船吧。

說起造飛船,2004年加斯·詹寧斯執導的科幻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就不得不提。

《銀河系漫遊指南》

這是一部天馬行空的無釐頭喜劇。片中外星人為了銀河高速公路的工程計劃,強行毀滅了阻礙道路通行的地球。在地球毀滅前的最後一刻,主角被自己的外星人朋友所救,搭上了一條路過地球的外星飛船,開始了一段充滿驚奇的星河冒險之旅。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本片更像是一部腦洞之作。無論是片中造型各異的外星人,還是毛巾是全宇宙最重要的東西、飛彈能變成抹香鯨的情節,都如信手塗鴉,怪誕有餘而邏輯不足。但片中的黃金之心宇宙飛船,卻值得在這裡說一說。

黃金之心宇宙飛船

黃金之心是一架使用無限非概率引擎驅動的飛船,無限非概率驅動器可以使一組原子變成無限非概率狀態,從而使得構成飛船的原子能夠與宇宙任何一個角落的原子互相糾纏,進而使得飛船能夠航行到任意一個遙遠地方。換而言之,它能「科學」地瞬間移動。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同樣的無稽之談卻絕非黃金之心號一個。曾獲艾美獎的美國動畫片《飛出個未來》中,也提及了一個堪稱瞬間移動的飛船——行星快車號。

這艘飛船採用暗物質引擎驅動,飛船前端是巨大的進氣口,可以攝取太空中的暗物質粒子。暗物質粒子彼此接觸發生爆炸,產生的能量被導入飛船尾部的裝置內,推動飛船前進。飛船的速度越快,攝取的暗物質粒子越多,產生的能量越多,飛船的加速度越高。

《飛出個未來》

說起來,這簡直是一本萬利、千秋萬代的買賣。畢竟,暗物質粒子於宇宙之中所佔的比重超過了80%。

當然,這都是理想狀態。如果有一天真的末日將至,真正能逃離的或許沒幾個。飛船承載的人數有限,當絕大多數人被拋棄的時候,生死存亡的戰爭也就開始了。更進一步來說,少數人又如何能拋棄多數人呢?畢竟,傑出人物也得活在地球,才能發揮作用。

The End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變為紅巨星,《流浪地球》中的逃離方法可行嗎?
    我們知道,太陽一直為地球著提供熱量能源,所以地球才能夠蓬勃發展。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因此我們很難想像,太陽終有一天會親手毀滅地球文明。2019年春節電影檔,全國各大影院上映了一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國產科幻片,該片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裡程碑。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中國科幻」帶著家逃離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在《流浪地球》電影之前,「郭帆」這個名字並未被太多人知曉。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科幻片、科幻文學,我對未知的事情特別感興趣。我做導演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想去拍科幻片。」在他工作室的牆上,掛著多部國外經典科幻電影的海報——《星際穿越》《盜夢空間》、1987年版的《機械戰警》,以及《2001太空漫遊》。作為劉慈欣科幻小說的鐵粉,郭帆說他看過「大劉的每一本書」。
  • 《環球衛士》一部外星物種入侵地球的科幻片
    導讀:《環球衛士》一部外星物種入侵地球的科幻片大家好,我是樂哥,歡迎收看本期電影影評,這期給大家介紹一部科幻片,外星物種入侵地球,聽起來聽老套路的,但是不得不說還是挺不錯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部電影怎樣吧。
  • 蟻人被困量子領域,五種可能逃離的方法,網友:我選擇第五種
    下面是小編總結的五種可能讓蟻人回來的方法。第一種方法:蟻人帶了變大飛盤迴來。我們應該還記得蟻人1的結局吧,蟻人去到了量子領域,因為帶了變大飛盤,所以能夠回來了,這一次會不會也是因為這樣回來呢?不過細心的小夥伴應該能夠想到,導演不像是會安排兩次回歸都是同一種方式的,所以這種回歸的方式還是概率比較小的。
  • 80萬年後的地球是怎樣的?被這部科幻片驚豔到了
    我們都很喜歡科幻電影,因為科幻片裡有很多綺麗的科學幻想,給我們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時間旅行的話題可以說長盛不衰,因為我們內心都會有一種期待,可以去看看未來,或者改變令人懊悔的過去。今天小啄就推薦一部關於時間旅行的科幻片,雖然是部老電影,但依然非常精彩。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片的種子終於發芽
    《流浪地球》算是華語片第一部硬核科幻作品,郭帆導演透露,拍攝科幻片的種子早在五年前就已經埋下了。2014年電影局派郭帆等幾位青年導演去美國學習,了解了中美之間電影工業的差距。五年之後,讓郭帆自豪的是,這顆種子終於發芽,《流浪地球》按人數來算,90%都是國內團隊,按照特效來說,四分之三是國內團隊,剩下的是德國和韓國團隊,算是一部純國產電影。新京報記者專訪導演郭帆和主演屈楚蕭,聊這部科幻電影創作的幕後故事。  世界觀 做了3000多張概念圖  拍攝一部科幻片之前,要先構建一個世界觀,這是特別龐大的工程。
  • 《流浪地球》火了!中國軍事科幻片還會遠嗎?
    中國軍事科幻片還會遠嗎今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好評如潮。有觀眾表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的一頁。  《流浪地球》主要講述了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危機;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了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地球流浪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 《流浪地球》明明是科幻片,字體竟然用書法字?真牛!
    這次我去看電影之前,特地參考了幾個大片的豆瓣評分,電影評分均在 6 分-7 分左右,而《流浪地球》達到了 8.0 分!碰巧這兩天也有讀者給我們留言:「《流浪地球》預告片用的什麼字體?」咱們再回到《流浪地球》~
  • 災難大片《2012》,約翰庫薩克帶孩子驚險逃離,可又能逃到哪裡呢
    其實無非表現了面對地球危機,各國的通力合作而已,而這種合作還真不能少了中國。但是我一直沒有去趕這個熱鬧,原因是先前曾觀看過一部也叫《2012》的電影。那也是一部科幻片,同樣表現地球末日,同樣用了瑪雅文化的元素,同樣講述互相幫助渡過難關的過程。
  • 太陽50億年後氦閃,為何科學家是帶著地球逃離,而不是用飛船?
    在《流浪地球》中,我們看到是整個地球被行星發動機推動著在星際中飛行。其中的背景是太陽將發生氦閃,而前往比鄰星的路途遙遠,需要地球龐大且完整的生態系統,人類才能長期生存下去。並且在抵達目的地時,進入宜居地帶就可以了。
  • 喜劇人入侵科幻片,誰拯救了誰?
    就像《瘋狂的外星人》裡,外星人最後從地球帶走「百糧醇」。與外星文明握手言和的不是地球文化,而是酒文化。拋開電影的解構主義與底層言說,《瘋狂的外星人》不失為一種「科幻的喜劇化實踐」。劉慈欣原著中的「星際戰爭」「時空躍遷」「恆星蛙跳」等科幻元素,被置換成了「耍猴」「西遊」「鬥酒」等民間包袱。這種「偷梁換柱」的改編,降低了科幻片對電影工業的高門檻。
  • 玉姐電影:一部男子幫助外星人逃離地球的電影《魔鬼山歷險記》
    今天介紹一部男子幫助外星人逃離地球的電影《魔鬼山歷險記》。片子關於正義與邪惡的鬥爭,關於友情與理解的詮釋,以及基本輕鬆愉悅的基調,使片子基本適合兒童觀看。而另一邊指揮官也發現了外星小孩的蹤跡,取款機的攝像頭上顯示他們不用卡,甚至都沒觸摸,取款機就拿到了5萬美金非常的厲害,緊接著攝像頭還捕捉到了外星小孩上男主計程車的畫面,指揮官立刻派手下追了過去,而男主子在外星小孩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偏遠的荒漠,但一過多久指揮官就追了過來,他們二話不說就發起了襲擊,南中以為是自己以前受僱的黑幫來找茬,所以也立刻展開了逃離,小男孩兒眼看情況不妙就使出超能力穿車而過
  • 《流浪地球》票房達44億 中國科幻片迎來最好時期
    許多科幻電影從業者都聽過這樣的論調:中國人不喜歡硬核科幻片;除了一線城市的觀眾,不會有人願意為科幻片買單;只有男性觀眾喜歡看科幻電影……在姬少亭看來,《流浪地球》大獲成功,打破了這些刻板印象,讓人們對中國電影市場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郭帆是這個行業的先行者,他通過艱難的探索,把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帶給大家,對中國科幻電影的推進功不可沒。」姬少亭說。
  • N種方法帶你飛向月球
    先來講一講——飛向月球的N種方法01投擲法原始人望著夜空中明亮的圓盤,它周期性的改變自己的形狀,是那樣的神奇。從遠古社會開始,月球就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對象。09太陽帆推進法風箏飛上天空靠的是風的升力,而在宇宙裡飛行的太陽帆靠的是太陽光的壓力。光雖然沒有質量,但是組成光的每個光子都有一定的動量。當光子撞在帆上被吸收時,按照動量守恆原理,太陽帆就會獲得額外的動量。不過太陽風總是不夠「給力」,那為何不借地球上大功率雷射陣列發射的「東風」呢?
  • 太陽變成紅巨星的時候,我們如何移動地球?這3種方法可以一試
    我們都知道,太陽會在50億年後成為超巨星,體積會不斷膨脹,一直到現在的地球軌道。假如那個時候人類還在,我們肯定無法生存了,要麼尋找新的家園,要麼移動地球。目前我們有三種方式可以移動地球。太陽膨脹成紅巨星的時候,它會掃除軌道上面的一切物質,包括地球在內。
  • 科幻懸疑片《滅絕》將至 曝「逃離末日」版海報
    科幻懸疑片《滅絕》將至 曝「逃離末日」版海報 《滅絕》「逃離末日」版海報1905電影網訊 《降臨》編劇埃裡克·海瑟爾時隔兩年再度操刀的科幻懸疑力作《滅絕》,自曝光物料以來便備受科幻迷們的關注。
  • 監獄裡的犯人都變成怪物,這部新挖到的太空科幻片我給6分
    挖到一部新出的科幻片,「後臺」略吊:由《銀河護衛隊2》《血戰鋼鋸嶺》特效團隊共同打造。出自《銀河護衛隊2》這兩部電影票房口碑都不錯,豆瓣評分也都在8分以上。不過這部新片就沒那麼幸運了。國外去年上映,但聽過的人估計沒幾個――《 歐西裡斯之子》I 2016又叫「星際叛將」這是一部澳大利亞科幻片,似乎是個系列或者翻拍,但關注度極低,其他相關信息一概查不到。甚至連豆瓣評分都沒有,IMDb評分也不算高怕不是又一個蹭熱度的大爛片?君君抱著「反正刷刷又不會懷孕 」 的心情擼了一遍,還有有點意外驚喜。
  • 量子領域是原子的空間,進去就會失去意識,蟻人卻有4種方法逃離
    在電影《蟻人2》的片尾彩蛋中,蟻人斯科特正跟他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在收集量子領域裡的能量,突然跟他們失去了聯繫。原來當時恰好滅霸打了一個響指,導致了蟻人斯科特獨自困在量子領域裡。那麼蟻人將利用什麼方式從中逃脫呢?這是一個令粉絲們困惑的問題,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分析,蟻人逃脫量子空間的幾種方法。
  • 逃離地球計劃 | #安全出口·斷片兒之夜
    人類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了飛機,脫離了土地又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發明了火箭與飛船,企圖真正地逃離地球
  • 斐波那契數列的n種方法
    ; 2){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2.循環function fibonacci(n) { let num1 = 1; let num2 = 1; let sum = num2; for(let n = 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