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霸州123」關注我們
輸入"電影",查詢霸州數字影院7月精彩電影
拍下身邊大小事,發到123後臺爆料
爆料一經採用,免費送電影票雙人券
文字編輯:金澤
視頻製作:花兒
排版校對:YY
2018年入汛以來,咱大清河、中亭河一帶就成為了焦點,咱霸州及文安的防汛工作非常到位,即便上遊放水了也沒發生任何險情。來水後,河邊重回多年前的模樣,傍水遛彎成為附近很多村民的休閒項目。於是乎,就有了神奇的發現,這個地裡長出的紅色物種,您知道叫什麼嗎?
123的老網友應該還記得,我們曾經對此進行科普,因為網上關於它的相關新聞實在太少。那麼這奇怪的東西,到底在哪發現的呢?
據發現網友「晨*」描述:8月初,我在霸州張崗村到老堤的堤邊遛彎,頭一天傍黑剛下過一陣雨,但天太熱,大部分地方早就幹了。在堤岸樹蔭下,我無意間在一片綠色之中,隱約看到紅色的奇怪東西。等我近前一看,一下就愣了,這究竟是啥?
您瞧,這物種頭部是紅色,為稜柱狀,非常的怪異。
在此我們要告知大家,它的名字更為怪異,還帶個「鬼」字——五稜散尾鬼筆。常年天天看123的朋友們應該記得,多年前我們曾對發現的這種生物進行過播報,在南孟、老堤、武將臺等地均有發現。筆者有遛早的習慣,就在老堤一帶,每逢頭天下雨或溼潤,樹下偶爾都會碰到這種神奇的生物「五稜散尾鬼筆」。
(圖片來自之前123爆料的五稜散尾鬼筆)
之前123根據中科院的科普播報之後,陸續全國各地開始有相關發現報導。據廊坊市農科院林果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一種真菌,學名白鬼筆,俗稱「鬼筆」。白鬼筆的存活時間很短,一般在2~3天。剛剛出土時,它呈圓形或橢圓形,待其生長成熟便會長出菌蓋。菌蓋呈紅色,表面有粘液,也因它形狀像筆而得名「鬼筆」。
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五·土菌》:「鬼筆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名朝生暮落花」。《本草拾遺》等也曾記錄了它關於治療惡瘡、疽等的藥用價值,但在廊坊地區並不常見,不建議市民隨意食用。
這位細心網友的不經意發現,又再一次給咱進行了科普。說實話,在上個世紀經濟不發達時,中亭河、大清河兩岸有很多物種,但隨著開發破壞很多都消失了。但隨著近些年環保的大力度嚴查,生態的逐步恢復,越來越多曾經離開的鳥類動物等、曾消失的物種也將逐漸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您細心觀察周邊的生活,一定能發現這些不經意間細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