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所有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發生調皮淘氣的情況。如果坐視不理,自己就會生悶氣,可管了後孩子反倒像是受到了鼓勵一樣,鬧騰得更兇了。
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小的時候似乎特別喜歡吃手,手指一放到嘴裡就咬個沒完。
做父母的看到孩子這種行為大多都會馬上制止,畢竟手指比較髒,放在嘴裡容易生病。
可是,也不知孩子是不長記性還是怎樣,不管怎麼勸阻都毫無效果。
面對孩子這種屢教不改的情況,家長好多時候也是有苦說不清,這也不是那也不是。
這麼小的孩子,你和他講道理,他又聽不明白;要是動手解決其實也會心疼,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家長可真謂是操碎了心。
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習慣,但父母處理問題時的強硬態度,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後果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認為強硬的態度才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方式,這會形成他們性格中的一項定向思維。
可家長卻只是簡單把其歸為是孩子調皮、愛搗亂,其實這是不全面不理智的。
01家有「熊孩子」咋管都不聽,「費斯汀格法則」了解一下
這種煩惱可是困擾了好多家長,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怎樣才能不讓孩子再這麼調皮呢?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聽說過「費斯汀格法則」?如果孩子再有調皮搗蛋等行為,此種方法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何為「費斯汀格法則」
顧名思義,費斯汀格是個人名,他是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而「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由他提出的。
他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某件事情的10%,才是自己親身經歷構成的,而剩下的90%,則是我們根據發生的不同的事情,做出的不同反應決定的。」
換種簡單的理解,就是一件100%的事情中,其中90%的比重都是我們可以控制和掌握的,但剩下的10%卻不能在意料或計劃之中。
◆費斯汀格還在書中專門舉了一個例子,用來給大家解釋這個判斷法則。
卡斯丁在某天早晨醒來後開始洗漱時,隨手將手錶摘下來放到了洗漱池的邊上。
過了一會兒妻子起床又去洗漱時,因為擔心濺起的水淋溼手錶,就將表移動到了餐桌的上面。
等到兒子過去吃飯時,又不小心將表碰到地上後摔壞了。
卡斯丁看到心愛的手錶損壞後十分鬱悶,就打了兒子幾下,打完之後還不解氣,又把妻子罵了幾句。
妻子被責怪後,心裡也十分不高興,自己本是出於好意,怕水把表淋溼所以才拿走的,儘管卡斯丁的這塊手錶是防水的。
二人又接著鬥了幾句嘴,卡斯丁生氣之下飯也沒吃就去了公司,到了公司又發現忘記帶公文包了,只好再轉回家去取。
可這時,妻子和孩子也都上班、上學出門了,而自己的鑰匙又在公文包裡,只能給妻子打電話求助。
妻子接到電話後急急忙忙往家走,可路上又不小心撞倒了人家的水果攤,賠了點錢後才算解決。
等到卡斯丁順利拿到包並返回公司後,已經遲到了15分鐘,又被領導給批評了。可以說,卡斯丁的這一天極為不順,心情也十分鬱悶。
而妻子又因早退被扣掉了當月的全勤獎金,兒子也因為受到情緒影響,輸掉了當天的棒球比賽。
從費斯汀格的例子來看,其實後面出現的這一系列事情,都是由於卡斯丁沒控制好情緒引發的。
按照費斯汀格法則來解釋,就是這10%的事情沒解決好,又導致了剩下的90%的事情出現負面影響。
換句話說,如果卡斯丁一開始能豁達點說沒關係,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那些事情了?
把這種情況套用到孩子身上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調皮時,學習到費斯汀格法則後,就會更好地解決這類育兒的相關煩惱。
02如何在教育中使用「費斯汀格法則」?
「費斯汀格法則」可以給到我們怎樣的教育啟示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妥當地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呢?
1)及時且正確地控制情緒
其實,孩子調皮搗蛋的那10%就是不可控的,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思維模式,但孩子的思維天馬行空,大人不能也最好不要控制。
因而,在孩子調皮搗蛋時,家長一定要控制好情緒,諸如打罵等方式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而這種傷害可能又會造成其餘的壞結果,導致事情越來越糟。
2)孩子調皮時,等他安靜下來後再講道理或解釋
既然那無法控制的10%已經發生了,就別在孩子情緒還比較激動的時候批評了,這樣起到的效果也不好。
最好等到孩子的情緒和態度穩定下來後,再加以解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告訴孩子這樣做的錯誤之處等。
正在氣頭上的教育,只會導致發生那90%的事情,這時家長很可能也控制不住自己。
3)日常教育中注意方式
那10%雖不受控制,但不代表不能避免。
因而,當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方式方法,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慎重對待。
舉個例子: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他們應該做的,比如使用某樣東西後也要做到物歸原位,不能隨便發脾氣,要正確控制情緒。
從小開始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形成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費斯汀格法則」的有效利用,不僅能有效解決孩子的調皮搗蛋,對於很多其它育兒問題和成人自身的事情,都能起到一個比較好的作用。
03「費斯汀格法則」如何助你解決育兒問題?
1)給孩子樹立清晰明確的榜樣形象
「費斯汀格法則」可以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力量,讓他無形之中受到其中影響。
如果家長可以做到用平常心解決問題,孩子也會學習到心平氣和解決的方式,這種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
等孩子領悟其中道理後,自然也會慢慢減少調皮的行為,從源頭上解決「熊孩子」的問題。
2)讓孩子知道不好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費斯汀格法則」是很好的一個教育孩子的方法,從這個簡單的故事中,孩子可以學到更加具體和現實化的知識。
比如很多連環的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越是處理不好一件事情,越可能讓這件事變得更加嚴重。
而且,費斯汀格法則也可以幫助他們避免成長道路上遇到的麻煩,學會寬容為人、淡定處事。
總而言之,家長也好孩子也罷,保持一個理智的頭腦,儘量解決好那10%,才能避免剩下的90%。
人生中的許多問題如果精簡來看,能省掉不少煩惱,這是種智慧,也要教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