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每天都要「河東獅吼」?懂「費斯汀格法則」,爭做情緒的主人

2020-12-06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每一個母親在漫長的帶娃過程中都練就了一個好嗓門,我就是這個樣子的。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本來聲音很小的我現在吼孩子的聲音連外面的鄰居家都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有一天我在做家務,孩子就在家裡搗亂。我看也沒把家裡弄得太亂就由他去了,之後才發現孩子把衣服都扒拉出來扔在地上了,於是我就對著孩子開始了日常的"河東獅吼"。她爸爸聽到了就立馬過來護著她說自己在後院都聽到了我在前面的聲音。

我也是感到十分的無奈,帶娃久了之後就經常會被孩子的一些舉動激得情緒激動。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情緒控制住了自己,忍不住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冷靜下來跟孩子講道理。

我們總是以為在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只要你的嗓門夠大孩子就會聽進去你的話,下次就不會這樣了。

但是事實卻總是與我們的想法相反,因為當我們情緒失控的時候說出來的話都是很傷害孩子的,而且孩子們也會被我們的"河東獅吼"激起反抗的情緒。

我們在對孩子大喊大叫之後自己總是感到十分後悔,但是下一次我們還是仍然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

我們明明是最愛孩子們的人,但是當孩子們做出一些我們接受不了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讓事情變得更加的糟糕。這是因為當某個場景發生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機制就會被啟動。

如果我們只是聽說孩子們做壞事的話,我們是不容易被這件事情激怒的,但是當我們親眼目睹孩子們做壞事的這件事情的話,孩子的行為就會直接通過圖像的形式傳輸進我們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一定的應急機制,而這個應急機制就會出發我們的情緒機制,讓我們開始"河東獅吼"的日常生活。

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我們不進行有效的改變的話只會讓孩子們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鬧越僵。

因此對於經常發生這種情況的父母來說,我們需要認識一下下面的這個"費斯汀格法則"。

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呢?

"費斯汀格法則"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來的,他認為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另外90%的事情取決於你如何進行反應。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生活中由10%的事情我們是無法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對剩下的90%的事情做出正確的反應。

我們在對孩子大喊大叫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對對那90%進行很好的掌控,所以才會讓自己的情緒把事情變得更加的糟糕。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運用"費斯汀格法則"做情緒的主人呢?

自己的情緒只有自己才能夠掌控。在面對孩子們的調皮搗亂的時候,我們只有自己去努力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能不讓事情變得那麼的糟糕。

如果你指望別人幫你控制你的情緒,或者是在那發脾氣的時候制止你發洩情緒的話都是沒有用的,而且你還會有很大的可能把怒火轉移到那個人的身上,這樣子的話我們在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傷害的就不止是一個人了。

因此,我們要盡力的在事情很糟糕的時候努力的告訴自己"沒有關係,一切都會過去的"藉此來控制住自己的"河東獅吼"。

我們只有在日常的生活過程中熟練的運用"費斯汀格法則"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得到最佳的效果。

在日常的生活中停止抱怨這種行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對生活進行抱怨,抱怨自己周圍的所有事情。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情況其實本來沒有這麼的嚴重,但是當我們對他進行抱怨的時候,情況就會變得更加糟糕呢?

當我們開始對不懂事的孩子們做出的事情進行抱怨的時候,就會讓我們教育孩子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我們要停止對於生活的抱怨,開始改變自己總是抱怨目前這個自己不喜歡的情況的習慣,而是竭儘自己的全力去改變情況。讓所有的事情都朝著好的方向所發展。

要時刻記住不要把孩子此刻做的事情想得那麼的嚴重。身為父母,我們應該知道很多事情引爆我們脾氣的事情並不是那些十分大的事情,那些事情反而是十分小的。只是因為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去處理這件事情,所以才會讓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弄得越來越僵硬。

當我們吼孩子的時候孩子們不僅不會反思自己,有的時候還會跟我們頂嘴。因此,在事情發生的時候,那10%我們已經無法控制了,我們就要把剩下的90%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如果在孩子們闖禍之後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自己情緒,心平氣和地跟孩子進行交流的話,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就不會在這樣做了。

當我們在發現孩子闖禍之後就立刻對他破口大罵的話,孩子們一開始的時候就會很害怕你,後來就會轉化成一種反抗的情緒。孩子們反抗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自己身為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於是與孩子展開了拉鋸戰。

長久以往的話,孩子就會記得我們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數落孩子們的話語,變得越來越自卑,這對於她們以後的社會生活來說並不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身為孩子們最親近的人。我們只有熟練的運用這個法則,才能夠有效的控制住事情的發展。

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要牢牢的抓住這件事情,正視這件事情的發生,而不是去逃避這件事情。然後去解決這件事情,而不是一直抱怨這件事情的發生,最後就是忘掉這件事情的發生。

也就是說孩子們闖禍之後我們要接受孩子們闖禍這件事情的發生,跟孩子們一起去解決這件事情,而不是一直抱怨孩子們怎麼可以讓這種事情發生。只有這樣子,我們才能夠讓孩子們從小就生活在一種健康愉快的教育環境當中。

讓愛人和孩子監督自己的行為我們在吼孩子的時候自己是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又做出了這種行為的。那麼我們就需要身邊的人來對我們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醒,這樣子才會把處在憤怒狀態的我們喚醒過來。

當我們再一次發脾氣的時候,如果身旁的人進行提醒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繼續開始思考,然後會把他思考的結果作用於我們的情緒機制,這樣子我們的情緒怒火就會開始逐漸的下降了。

我們也會重新理性的思考事情,開始思考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很好的去解決這件引起我們怒火的事情。

除了讓周圍的人監督之外,我們也可以每天反思自己是不是又隨便的對孩子們發脾氣了。

我是尼莫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家裡的「熊孩子」真難管,「費斯汀格法則」在育兒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費斯汀格法則不僅能用於教育,同時還可以處理其他很多方面的問題。家長如果可以將其巧妙運用起來,這能讓孩子以後的發展道路更加順利。費斯汀格法則本身有諸多優點,這也是很多人通過親身實踐得出來的經驗。讓孩子變得更好正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必須要廣泛吸取外界優秀的教育方式,並且結合自身情況將其運用起來。
  • 家有「熊孩子」咋管都不聽,「費斯汀格法則」,能助你一臂之力
    01家有「熊孩子」咋管都不聽,「費斯汀格法則」了解一下這種煩惱可是困擾了好多家長,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怎樣才能不讓孩子再這麼調皮呢?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聽說過「費斯汀格法則」?如果孩子再有調皮搗蛋等行為,此種方法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 費斯汀格法則——生活裡的90%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法則——費斯汀格法則,20世紀在心理學界風靡一時。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這難道不是你的女兒,憑什麼啥都推給我。」情緒上的兩個人,我的膝蓋摔破流血了,似乎沒有他們表達情緒重要。於是,父親沒吃早飯就去公司了,一直有貧血和低血糖的毛病,沒吃早餐導致父親開車途中頭暈,最後追尾了。
  • 學會「費斯汀格法則」,讓你成功掌控孩子
    打完之後,氣是消了,可孩子卻變得更加的膽大妄為了,既然連打都不怕了,他還怕什麼?像小偉母親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面對孩子頑皮的行為,往往都是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打罵,結果事情往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了。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
  • 停止抱怨,好運將從此開始~也談費斯汀格法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叫「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家裡無人,他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急忙從單位往家趕,路上撞翻了水果攤,不得不賠了一筆錢。 而卡斯丁也因此上班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一頓嚴厲批評。因為心情壞到了極點,他下班前又跟同事吵了一架。 卡斯丁的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行為理論,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
  • 原來這叫:費斯汀格法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 每一個悲劇背後,都有活命的機會|心理學:費斯汀格法則
    遠離那些可以避免的悲劇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費斯汀格法則,認為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取決於你對選擇的反應。也就是說,生活中絕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很多時候悲劇的發生,也是自己所導致的。
  • 費斯汀格法則:人生之難在不可控的10%,你的人生,你可以掌控!
    有人說,人生最難平衡的是——心態;人生最難控制的是——情緒;人生最難戰勝的是——自己;人生最難說的話是——真話;人生最難堅持的是——本質;而這種難,更多的是「態度」,是「格局」老方丈說,格局和態度都在乎人的想法,幸福不是獲得多了,而是在乎少了;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
  • 所有親自帶娃的媽媽都是時間管理的「大師」附一天時間表
    若不是有這個小屁孩的出生,我還不知道自己的「潛力」能被這樣無窮地發掘出來,其實每個親自帶娃的媽媽都有著自己帶娃的一套方法和規律,說白了,找到了規律和節奏是生完娃月子期需要不斷去適應和學習的事情,找不到規律既煩躁不安也痛苦難耐,睡不好對誰來說都是最致命的考驗。別說我危言聳聽,真的生了娃你就懂了!
  •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累積該怎麼辦?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這種情緒是非常危險的,與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往往會讓人感到煩躁、焦慮、自卑,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種情緒就像病毒可以傳播,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心情,若是被領導發現,也會降低你在他心目中的評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身邊那些優秀的同事,厲害的上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並且臉上長時間都是笑眯眯的。
  • 十二星座的媽媽都是這麼帶娃的?神準!
    英國的《每日郵報》向來是權威媒體的代表,但最近它突然放飛自我,來了一篇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它分析了每個星座的家長的帶娃風格,還搬出了佔星學家坐鎮。  巨蟹6月21日——7月22日  巨蟹座有著與生俱來的母性,就算沒生過娃也知道要怎麼當媽。她們是絕對的奉獻主義者,也很善解人意。當然她們也有一些小缺點,比如很容易情緒化,對孩子容易過度保護等等。
  • 情緒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多麼大的影響——費斯汀格法則告訴你
    卡斯丁看都手錶被摔壞了生氣得打罵了兒子幾下,得知手錶是妻子拿到桌子上的,又怒懟了妻子幾句。原本出於好意的妻子被卡斯丁指責後,也非常生氣。於是早晨一家人都心情非常糟糕。卡斯丁沒吃早飯就出門了。卡斯丁到了單位後,發現自己因為生氣走得匆忙,沒帶公文包。於是回家去取,到家後發現妻子和孩子已經出門了。卡斯丁給妻子打電話,讓妻子趕緊回來幫自己開門,接了電話的妻子急匆匆的趕回家,卻在路上撞翻了一個水果攤,只好道歉賠償。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芽芽媽媽全職在家帶娃,外婆心疼女兒,覺得女兒那邊的菜又貴又不新鮮,於是,她每天都買好新鮮的食材過來,做好一日三餐,再幫女兒打掃、收拾家務。女兒就帶著芽芽遊戲、看繪本、學英語,一心一意帶好孩子。晚上,外婆做完晚飯之後,再回自己家去。 芽芽外婆說,「我不跟他們年輕人住到一起,我自己的房子住著多舒心。芽芽她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我也沒辦法說。
  • 長輩帶娃首先要意識到的三件事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有長輩帶娃的家庭,就存在或多或少的隔代矛盾。 但不管隔代矛盾有多深,出發點都是愛孩子,為孩子好。 與其隔代間互相吐槽,我更想要尋求解決辦法。 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先儲備知識,然後找方法、耐心地傳遞給長輩。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家長不但要以身作則,還要掌握科學的教養方法。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情緒有多少種呢?伊扎德分解出十種基本的情緒:喜悅、興趣—興奮、驚訝、悲傷、憤怒、厭惡、輕視、恐懼、害羞和內疚,他認為其他情緒都是這十種基本情緒的組合。
  • 「佛系爸爸」帶娃曬太陽走紅,網友:父愛如山,一動不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些爸爸在帶娃的時候總是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又非常搞笑的事情。也有一位寶爸在家帶孩子的時候,佛系坐觀孩子大鬧廚房的視頻也在網上火了起來。寶寶在廚房裡把什麼都拿出來玩,鍋蓋,盆,鍋都成為了他的玩具,這些東西就像是新玩具,孩子玩得不亦樂乎,開始大鬧廚房。
  • 主人經常帶狗子去鍛鍊,看背影渾身都是肌肉,主人:連狗都不如
    主人經常帶狗子去鍛鍊,看背影渾身都是肌肉,主人:連狗都不如隨著大家生活的變好,有很多人因為疏於鍛鍊而讓自己的身體變成了亞健康。也正因為如此這幾年,大家都逐漸開始重視起了自己的健康,有不少人開始鍛鍊了起來。
  • 新聞曝光:孩子每天都喝「毒水」,幾乎所有帶娃家庭都人手一個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對於家長們來說,在有了可愛的寶寶之後,每天擔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夠照顧好孩子,給孩子吃的喝的用的夠不夠安全。新聞曝光:孩子每天都喝「毒水」,幾乎所有帶娃家庭都人手一個現在的時代中,幾乎所有人都推崇著「養生學」,那句「人到中年不得不服老,保溫杯裡泡枸杞」也廣為流傳。當家長們發現了喝熱水的好處之後,也會費盡心思地想著說怎麼能夠讓孩子一整天都喝熱水,減少孩子喝冷飲的機率。
  • 外國爹媽曬出「帶娃前後對比照」,人類幼崽的破壞力,中外都一樣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國爹媽帶娃不容易,外國爹媽帶娃是不是容易一些?畢竟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每家都有三四個孩子,外國媽媽帶孩子仿佛特別輕鬆,完全沒有壓力,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看完這組外國爹媽「帶娃前後的對比照」就明白了,原先的想法錯了,他們帶娃也沒輕鬆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