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軍分區司令反思甲午:海防須貫徹「攻勢防禦」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甲午海戰是近現代中國最大的一次海戰,在世界海戰史上也是屈指可數,對世界軍事的影響十分深遠。放眼近代各國歷史,戰勝必國興;戰敗輕則衰退,重則亡國。「不言敗」有賴於多研究失敗。甲午的戰敗,對新形勢下海防建設亦有啟示。

  海防建設必須貫徹「攻勢防禦」戰略思想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上,我們就是一個農耕民族,怕海、禁海、不敢出海,致使有海無防,屢遭外敵入侵。近代歷史上,雖然對海防有所重視,但「重防輕攻、重陸輕海」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耗巨資組建海軍,為中國在海上方向贏得了近20年的和平,但僅滿足於「攻人不足,自衛有餘」,導致甲午戰爭的慘敗。海防對於中國關乎社稷存亡,關乎民族興衰。

  回觀當今,海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戰略博弈的焦點,現代海防的地位作用進一步凸顯。我國擁有1.8萬多公里海岸線,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與多個鄰國存在海洋領土爭議,海上資源受到掠奪、島礁被蠶食、海域被瓜分的現象多次發生。冷戰結束後,部分國家試圖壓縮我海上安全空間,對我國海防安全構成長期威脅。特別是在釣魚島方向,日本更是步步緊逼。可以說,我國海防安全危機四伏、形勢嚴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海防是捍衛海洋權益的前線陣地,是步入國門的最後一道屏障。一味退讓,只會讓入侵者肆無忌憚、得寸進尺。無論是歷史還是當今,實踐證明,海防空間不是讓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海防安全從防禦開始,但絕不能止於防禦。在海防戰略基點上,要著眼實現祖國統一,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海防戰略目標上,要立足於全球的、長遠的、多元系統的海防戰略,國家利益拓展到哪裡,我們的海防就要關注、覆蓋到哪裡。在海防戰略方針上,要貫徹「攻勢防禦」的思想,隨著利益的拓展和力量的壯大應逐步從近岸走向近海,從近海走向遠海。在海防戰略舉措上,要堅持科學統籌、軍民融合、信息主導,同時要運用「底線思維」,要留有「保底」手段。

  海防建設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

  北洋艦隊1875年籌辦,1888年成軍,短短13年成就亞洲第一、世界之強,達到了它的巔峰。然而,「中體西用」的「買辦」措施,缺少與之相配套的工業體系來支撐。沒有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自主生產的能力,僅僅依賴於移植嫁接,長期受制於製造國,使其在誕生之初就註定了無法彌補的先天不足。「折他人之花以縛於庭樹,其美一時耳」。遇到實戰,其脆弱的本質立即顯現,戰敗亦無可避免。

  當前,新軍事變革方興未艾,世界各軍事強國紛紛加大投入,以謀求未來軍事優勢。歷史和現實表明,強大的軍隊對綜合國力的提升具有槓桿效應,抓住機遇推進軍隊改革的國家,往往乘勢而上進入強國行列。反之,則可能淪為落後國家。我們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牢牢把握改革時間窗口,抓住強軍歷史機遇,以強軍助推強國。

  當今我國的海防建設,起步晚、裝備差、技術滯後,與發達國家軍事力量的差距面臨進一步拉大的危險,原有的「技術差」可能擴大為「時代差」。振興海防。要深刻吸取晚清海軍建設的失敗教訓,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牢固確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按照「信息化建防、立體化設防、科學化管防」的總體要求,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形成後發優勢,實現速度與效益的統一。在海防信息化建設上,要按照「遠海能警、近海能控、全域能通」的目標,充分利用國家在深海、外太空科技發展的成果,把我們的預警線前推至專屬經濟區海域之外,構建「陸、海、空、天、電磁」一體的預警體系;在海島建設上,要按照「信息島、火力島、堡壘島」的目標,將「小礁變大礁,大礁變小島,小島變大島,大島建基地」。同時,前置兵力兵器,切實使其成為我海空軍出擊返航的陣地、抗擊外敵侵襲的海上鋼釘;在裝備發展上,要加快高新技術成果向軍事領域的轉化,同時提高裝備的通用化、標準化程度,使海防建設成為帶動和促進全軍武器裝備發展的「孵化器」、「輻射源」,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增強海防的威懾力。

  海防建設必須構建「統合有力」格局

  甲午戰爭的教訓之一,就是要重視海陸之間的統籌、各個系統的整合。當前,我國海防力量運用也需要統一的海防戰略目標、範圍和戰略指導。在軍兵種之間、軍地之間,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方方面面,目前總體上趨於分散,協調比較困難,甚至尚難達到「線性疊加」的效果。這主要體現在:一,「政出多門,各自為戰」,缺乏權威的指揮領導體制;二,海防基礎設施建設起點低、分布不夠合理、互不銜接、不成體系;三,各海防力量和執法部門的現有編制裝備與遂行海防防衛任務和海洋執法任務不相適應;四,海防理論與海防鬥爭形勢不相適應;五,海防法律、法規尚不完善。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從頂層進行設計規劃,分步系統推進,才能有效提高海防建設水平。

  我們應按照「體制統、力量合、制度全」的思路,著眼貫徹主題主線的軍事需求,整合利用軍地資源優勢,不斷拓展融合的領域和空間,實現「無縫對接」,進而使伸開的「指頭」攥成「拳頭」,形成對強海固防的強大支撐力。

  在領導體制上要「統」,軍地各級自覺牢固地樹立國家利益指導下的「大安全」、「大海防」和「一盤棋」觀念。

  國家和總部應建立權威高效、集中統一的海防信息化建設領導體制,實現組織指揮由「間接、多層」向「直接、統一」轉變。通過立法規、出政策、定措施等手段,從宏觀上把握海防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制定確立指導方針和總體思路。從根本上解決「管什麼」、「怎麼管」、「誰來管」等根本問題。

  在海防力量上要「合」。瀕海戰區應成立戰區方向聯合機構,進一步理順各軍兵種之間、軍地之間的指揮關係,實現力量聯編、人員聯管、科目聯訓,確保軍令和政令暢通、行動統一。平時負責海防執法與管理,戰時負責統一指揮與協同。解決好平時「多頭管理」、戰時「各自為戰」的問題。

  此外,要健全法規制度,建議國家儘快制定出臺海防法規體系,用於規範軍地海防建設、口岸管控和海上執法活動,約束他國在我國海洋國土範圍內的行動。

  海防建設必須樹立「敢打必勝」的勇氣信心

  晚清時期,中國的GDP總量佔世界近五分之一,不可謂不富,海軍實力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六,不可謂不強。甲午戰爭中,海上有堅船利炮,岸上有堅固炮臺,加上近海作戰,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但清軍貪生怕死,臨陣逃脫者比比皆是,無論是陸戰還是海戰,沒打過一個勝仗。平壤之戰,提督葉志超率部倉皇逃竄「一夕狂馳三百裡」,朝鮮戰場全面潰敗;鴨綠江江防之戰,清軍備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金旅之戰,日軍不戰而得大連灣,並僅用6天攻佔旅順;海戰中,「濟遠」、「廣甲」、「揚威」畏戰逃跑,撞毀己艦,擾亂軍心;威海衛之戰,北洋海軍更是發展到集體投降的地步。

  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說:「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刀刃。」回觀我軍的發展歷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以劣勢裝備打敗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軍隊,以弱勢國力獲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頑強的戰鬥精神。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必須樹立軍隊要能打仗、打勝仗的思想,什麼時候都要有帶領部隊打勝仗的觀念,全部心思要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要向打仗用勁。提高我軍實戰化水平,是必須緊緊抓住的一個重大問題,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方面工作,最終都要有利於提高部隊打仗能力。」因此,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背景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強軍夢」,贏得未來戰爭的勝利,就必須提升全軍的戰鬥精神;要強海固防不僅要建設強大的軍力,更要提升全民的凝聚力。

  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反映了國際戰略格局的新變化,體現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新需要,適應了軍事變革的新形勢。我們要培育深邃的戰略眼光和勇敢走向戰爭舞臺的膽略勇氣;培養敏銳的戰略思維和洞察未來戰爭走勢的獨特智慧;建立誓死捍衛祖國尊嚴、藐視一切霸權的必勝信念。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既要關注「打不打」、「何時打」的問題,更要解決好「有無把握打」、「能否打贏」的問題。戰鬥精神準備必須立足當前應急作戰準備實踐,充分考慮部隊長遠發展,賦予戰鬥精神新的內涵和標準,並滲透貫穿到軍事鬥爭準備的各個環節和部隊建設的各個層面,把各項工作儘量量化、細化、具體化,做到任務具體、責任明晰、期限明確,可操作、可監控、可評估,以實戰化的軍事鬥爭準備提升部隊戰鬥精神,用過硬戰鬥精神促進軍事鬥爭準備任務完成。

相關焦點

  • 白皮書作者陳舟:中國的積極防禦是攻勢防禦
    中國國防政策的核心是積極防禦  我們知道,國防政策的涵蓋很廣,比如國防動員政策、國防教育政策、兵役制度政策、國防科技工業政策、核政策等等,但這一切的核心、也就是國防政策的核心是軍事戰略。中國的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這是中國一切國防政策的核心。
  • 為應付袁紹的兵力威脅,曹操積極採用,以攻勢代替防禦的戰略
    為應付袁紹的兵力威脅,曹操也積極採用以攻勢代替防禦的戰略。針對袁軍的部署,曹操並不完全在防線上靜候,反而以更主動機警的調動,隨時抓住敵人鬆懈的弱點,作突擊式打了就跑的攻擊,以擾亂袁軍南徵軍團的前哨及先鋒部隊。
  • 錦州軍分區黨委九屆九次全委會議召開
    1月15日,錦州軍分區黨委九屆九次全委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錦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王德佳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團結一心、卯足幹勁,紮實抓好軍分區部隊全面建設,努力在新起點上實現更大進步。
  •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喚醒了仍在沉睡中的中國民眾?
    本以為以此便能讓落後的中國走向強大,然而洋務運動卻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而宣告失敗。洋務運動雖然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的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並沒有讓中國走向富強。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可以說這是中國打的第一場海陸交替的近現代化戰爭。
  • 圍棋死活實戰練習:攻勢逼人,如何防禦?
    黑先 面對白咄咄逼人的攻勢,黑該如何防禦?————————————————————————————————黑1一路跳是防禦的要點
  • 宣城軍分區演講團到寧國進行學習十八大精神演講
    宣城軍分區演講團到寧國進行學習十八大精神演講 2012-12-27 11:34:25   來源:宣城新聞網
  • 威海:化劍為筆寫書香(一城一品)
    從一塊漁耕地,到一座海防城,再到今天的潔淨美麗、經濟充滿活力,環翠樓正是威海歷史的縮影。  在環翠樓腳下的遊客服務中心,我看到一座玲瓏剔透的小巧城市書房——環翠樓分館。刷身份證步入,左手是自助辦圖書證的智能機,右邊是書架和柔軟座椅。左邊高几級的平臺上,書架間有3張乾淨的桌子、一排靠椅。
  • 大反攻-1939年冬季攻勢
    對正面戰場的國軍採取攻勢防禦,以局部性進攻來佔領某些戰略要地及殲滅國軍主力。但是日軍兵力分散配置在佔領區各地,能機動使用的兵力較少;導致每組織一次大戰役,均須從各處調置;這在隨棗會戰和第一次長沙會戰顯露無疑。
  • 威海市長邀您7分鐘遊享威海
    and swans, Weihai is an ideal destination for tourists from home and abroad」,從陽光、藍天、海水、沙灘、天鵝等「5S」旅遊元素,到秦皇漢武東尋、甲午歷史、膠東文化等人文稟賦,再到威海獨具時尚氣息和藝術品味的精緻城市建設,楊麗帶領海內外網友開啟了一場獨具威海特色的濱海休閒度假之旅。
  • 任澤平仍看多春季攻勢 策略上應以防禦為主
    任澤平仍看多春季攻勢。今日滬深兩市在外盤帶動下雙雙高開,市場今日仍未出現主流熱點,早上逆勢拉升的有色稀土板塊個股無一股封漲停板,開盤指數便震蕩走低並一度翻綠。臨近收盤時,指數回升翻紅,截止收盤滬指、創業板指小幅收紅。
  • 周文淵:斯氏秘訣攻勢防禦有絕招 唯相信恆大
    斯帥運籌帷幄周文淵/文沒有水銀瀉地般的攻勢軍事學上有一個術語叫攻勢防禦,大意是在戰略上取守勢的某一方,為了更好地達成防禦目的,在戰術上大舉進攻(或全面進攻或重點進攻),以出其不意的主動出擊破解對方計劃,並造成對方混亂。
  • 甲午海戰定遠艦望遠鏡回福州 全國惟一保存至今
    甲午海戰陳兆鏗用過望遠鏡現世福州新聞網(微博)訊 經歷過甲午海戰洗禮的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總管輪單筒長柄望遠鏡,今日以175歲高齡,回到它最後一位使用者陳兆鏘中將曾讀書和長期工作的馬尾1894年 望遠鏡隨陳兆鏘參加甲午海戰陳兆鏘(1862年~1953年),福州螺洲人,1875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二屆管輪班,1884年進入北洋水師,被遴選為當時中國最大最新的戰列艦——「定遠」號機管,後歷任管輪、二管輪、總管輪,今日由其外孫捐贈的這架望遠鏡,就是北洋水師為陳兆鏘配發的,一直緊隨陳兆鏘。
  • 吳海權任十堰軍分區司令員!
    吳海權任十堰軍分區司令員!吳海權任十堰軍分區司令員10月20日,十堰軍分區召開宣布命令大會。根據命令,吳海權任十堰軍分區司令員,軍分區黨委常委、副書記。會上,呂吉雲對十堰軍分區近年來部隊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已轉業地方工作的軍分區原司令員曾彥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十堰軍分區強化政治引領、狠抓練兵備戰、抓好班子建設、統籌當前工作,努力開創軍分區全面建設新局面。軍分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雷勇主持會議,軍分區新任司令員吳海權作表態發言。
  • 【記者見聞】普洱軍分區為苦聰人迎來春天
    苦聰人屬「直過」民族,他們直接從原始社會跨入社會主義社會,是2005年11月2日,溫家寶總理作出「要貫徹對人數較少的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政策,採取切實有力措施使苦聰人早日擺脫貧困」的重要批示後,總部、成都軍區、雲南省軍區、普洱軍分區及鎮沅縣人武部對幫助雲南苦聰人做出了具體部署。苦聰人自稱「鍋銼」,是鎮沅境內世居民族之一,1987年8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歸屬為拉祜族稱謂。
  • 日方借中國擴大軍備攻勢為由增強獨立防禦,中國國防部批駁
    記者: 據報導,日本防衛研究所11月中旬發布《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21》稱,中國正擴大軍備攻勢,試圖加強以科技為核心的軍事力量。日本除了美日同盟威懾力外,還應進一步尋求獨立自主防禦態勢。請問對此有何評論?任國強: 我們注意到日本防衛省智庫的有關報告。
  • 甲午中日戰爭大清緣何失敗,軍閥袁世凱的總結十分到位
    發生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 王東峰: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凝心聚力建設強大穩固的...
    河北日報訊(記者四建磊)12月1日下午,省委書記、省海防委員會主任王東峰主持召開河北省海防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十三五」期間全省海防工作情況報告,審議通過《河北省海防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綱要》《河北省海防委員會工作規則》《河北省海防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細則》,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海防工作。省長、省海防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許勤出席會議。
  • 軍工信息化建設需求不斷增長 中國海防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本報記者 向炎濤近日,中國海防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由於公司軍品生產具有保密性,公開宣傳相對較少,加之目前船舶板塊整體處於低周期運轉,公司電子信息防務裝備的特性未被凸顯等原因,公司估值處於相對較低區間。
  • 威海—大阪,威海機場首次開通日本全貨運航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小禾 通訊員 祝旦帥 威海報導9月22日0點15分,由山東航空執飛的SC2439航班從威海機場順利起飛,標誌著威海首條直飛日本全貨運航線正式開通,填補了威海沒有日本貨運航班的歷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