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很多人都知道。黃磷,是一種有毒性的化學物質,其生產加工有嚴格的要求。2009年1月1日,工信部制定了《黃磷行業準入條件》,其中一條明確規定:磷爐尾氣不得直排燃燒。然而,十年過去了,最近,記者跟隨生態環境部華南督察局在貴州、雲南、四川等地採訪時發現,一些黃磷生產企業的生產尾氣仍然在直排燃燒,汙染嚴重。
根據2009年頒布的《黃磷行業準入條件》,當時規定,當年黃磷裝置如在粉塵回收、尾氣利用等方面沒有達到要求的,必須在兩年內,也就是到2011年前要完成改造,並經驗收合格後方可繼續生產。否則,企業所在地、市、縣 人民政府必須依法責令其停產。然而,十年來,這家成功黃磷廠都沒有完成達標改造,卻一直照常生產。
黃磷是劇毒,磷泥池表面大都會覆蓋一層水,使磷泥中的黃磷隔絕空氣不被氧化,而現場,磷泥池中的黃磷跑到了池子外邊。
貴州黔南州甕安縣仙橋村村民:人根本不敢吃這個水,魚死了還有泥鰍呢,泥鰍也死了。
貴州甕安:排放一直不達標 企業依然在擴建
就是這家成功黃磷廠,竟然在2011年,出現在工信部公布的第1批符合《黃磷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公示名單中。
《黃磷行業準入條件》是工信部制定的,到了地方工信部門,卻管不了也不想管。那麼,針對多年來的廢氣、廢水排放,環保部門又做了哪些工作?能達標嗎?
貴州黔南州生態環境局甕安分局負責人:首先,我堅持依法行政,如果要對它關停,我們需要跟地方政府打報告,假如地方政府不同意,你也關不了,那肯定這是實話。
2017年,在成功黃磷廠不具備行業準入條件,環保也不達標的情況下,黔南州環保局竟然批覆了成功黃磷廠三期建設環評報告,也就是廠裡已經投入生產的第三臺電爐。
像貴州甕安成功黃磷廠汙染不達標卻仍然在生產的情況,在雲南、四川等一些地方也都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縱容了企業,放任了汙染,受害的是周邊環境。也正是這樣的態度,使成功磷化公司的汙染多年「整而不改」。目前,當地已經對成功磷化公司實施停產整改。企業要開工,地方要發展,本無可厚非,但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損害百姓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