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如何影響衛星的軌道?土衛六的遠離或許可以給出答案

2020-12-03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就像我們的月球每年離地球的距離稍微遠一點一樣,其他的衛星也在和它們的主行星做著同樣的事情。當衛星繞軌道運行時,它的引力會牽扯住行星,造成行星暫時的隆起。

比水星還要大的巨大衛星土衛六環繞土星運行,土衛六下面是土星光環投下的陰影。2012年5月6日,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拍攝了6張照片,這張自然色彩的照片是由它們組合而成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隆起和下陷所產生的能量從行星轉移到衛星,將其推得越來越遠。我們的月球每年漂離地球1.5英寸(3.8釐米)。

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知道了巨大的衛星土衛六遠離土星的速度,但是他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利用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的數據,他們發現土衛六漂移的速度比之前所知的要快100倍——大約每年4英寸(11釐米)。

土衛六「泰坦」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解決一個古老的問題。雖然科學家們知道土星形成於46億年前的太陽系初期,但對於土星環和土星的80多個衛星系統是何時形成的仍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土衛六目前距離土星75.9萬英裡(120萬公裡),修正後的漂移速度表明,這顆衛星一開始離土星更近,這意味著整個系統擴張的速度比之前認為的要快。

「這一結果為土星系統的年齡以及它的衛星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備受爭議的問題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新謎團,」瓦列裡萊內說,他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在加入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的巴黎天文臺之前,他作為一名科學家在南加州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進行了這項研究。

土衛六漂移速率的發現也為一個新的理論提供了重要的證實,這個理論解釋並預測了行星如何影響其衛星的軌道。

在過去的50年裡,科學家們用同樣的公式來估計月球離開地球的速度,這個速度也可以用來確定月球的年齡。這些公式和它們所依據的經典理論適用於整個太陽系大大小小的衛星。該理論假設,在像土星這樣擁有數十顆衛星的系統中,像土衛六這樣的外衛星向外移動的速度比靠近的衛星要慢,因為它們離主行星的引力更遠。

土星及其部分衛星

四年前,現在任職於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吉姆·富勒發表了一項研究,推翻了那些理論。富勒的理論預測,外衛星能以與內衛星相似的速度向外遷移,因為它們被鎖定在一種不同的軌道模式中,這種模式與行星特定的擺動有關,並使它們向外遷移。

「新的測量暗示這類行星和衛星的相互作用可以比之前預期的更加突出,可以適用於許多系統,如其他行星的衛星系統,系外行星,太陽系以外,甚至雙星系統中。」富勒說,他就是這篇論文的合著者。

為了得到他們的結果,作者們在卡西尼號圖片的背景中繪製了恆星並追蹤了土衛六的位置。為了證實他們的發現,他們將這些數據與卡西尼號收集的一個獨立數據集進行了比較。在2006年至2016年的10次近距離飛越中,該太空飛行器向地球發送了無線電波,科學家們研究了信號的頻率是如何因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而改變的,以估計土衛六的軌道是如何演變的。

「通過使用兩個完全不同的數據集,我們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結果,同時也與吉姆富勒的理論一致,即泰坦的漂移速度要快得多,」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合著者保羅託爾託拉說。託爾託拉是卡西尼號無線電科學小組的成員,並在義大利航天局的支持下從事這項研究。

由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的「卡西尼號」是一個軌道飛行器,在其耗盡燃料之前對土星進行了13年的觀測。卡西尼於2017年9月將探測器送入土星大氣層,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其衛星土衛二,卡西尼發現土衛二可能具備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

卡西尼-惠更斯任務是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合作項目。噴氣推進實驗室是位於帕薩迪納市的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分部,由位於華盛頓的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管理這項任務,噴氣推進實驗室設計、開發和組裝了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

作者: Tony Greicius

FY: Tycho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行星如何影響衛星的軌道?土衛六的遠離或許可以給出答案
    就像我們的月球每年離地球的距離稍微遠一點一樣,其他的衛星也在和它們的主行星做著同樣的事情。當衛星繞軌道運行時,它的引力會牽扯住行星,造成行星暫時的隆起。 土衛六漂移速率的發現也為一個新的理論提供了重要的證實,這個理論解釋並預測了行星如何影響其衛星的軌道。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正以快100倍的速度遠離它的行星
    --每日寄語圖片來源:NASA / JPL-Caltech /太空科學研究所根據周一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最新研究,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有大氣層的衛星,它正在以比之前估計快100倍的速度遠離土星。
  • 土衛六衛星從土星漂移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100倍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土星最大的衛星是「出生」在離土星很近的地方,但是在45億年的時間裡,它已經遷移到了目前繞軌道運行的地方,距行星約746,000英裡(120萬公裡) 。土星月球的軌道現在正以比科學家此前預測的速度快100倍的速度從土星向外擴張。
  • 和行星等同大小的衛星存在嗎?科學家第一次證明,它可以形成
    隨著我們對宇宙不斷的探索,我們的新發現也是越來越多了,而數值模擬表明,一顆年輕氣態巨行星周圍氣盤中的溫度梯度,非常有可能對於單一的大衛星主導的衛星系統演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拿我們經常說到的土星系統中的土衛六來說吧,研究人員發現,環行星盤中的塵埃可以形成一個「安全區」,起到了防止衛星在系統演化過程中落入行星的作用。
  • 如果地球有像土星那樣的行星環,那會如何?答案你或許不會想到
    我這枚通透明亮的戒指,或許並不適合你纖纖玉指,土星對地球說道其它的答案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答案仍讓人感到費解,有些解釋則是錯誤的,甚至有些答案同時存在著上述兩個問題。儘管如此,但是行星環確實會遮蔽陽光,因此,網狀效應就有可能減少照射到地球上的陽光,這張圖片就展示了行星環是如何遮蔽陽光的。這張照片是在赤道的位置上模擬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行星環看起來如同一條線一般。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太陽正逐漸地往行星環的左側移動,因此行星環在右側形成了一片陰影。
  • 行星的行星盤原來具有保護其衛星的作用,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盤?
    值得慶幸的是,一組國外的研究人員(日本)最近進行了一系列模擬,得出了一個更好的模型,通過此模型,研究人員們得出了氣體和塵埃盤如何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各種月球或者說衛星系統的結果。在木星,土星等行星周圍,土衛六等大型衛星與數個較小的衛星和數百個微小的衛星配對。
  • 行星的行星盤原來具有保護衛星的作用,那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盤?
    值得慶幸的是,一組國外的研究人員(日本)最近進行了一系列模擬,得出了一個更好的模型,通過此模型,研究人員們得出了氣體和塵埃盤如何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各種月球或者說衛星系統的結果。在木星,土星等行星周圍,土衛六等大型衛星與數個較小的衛星和數百個微小的衛星配對。
  • 土衛六和原始地球極為相像
    土衛六(泰坦,Titan)是土星的最大衛星,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衛星,僅次於木衛三,而且土衛六也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大氣層的衛星,大氣中也有雲層,其表面甚至有甲烷等液體形成的海洋
  • 人類有沒有可能將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改造成一個宜居星球?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擁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個個頭比較小的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距離太陽較遠的四顆氣態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比較多,木星目前已知擁有79顆衛星,土星目前已知擁有82顆衛星,天王星目前已知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目前已知擁有14顆衛星。也就是說目前太陽系的衛星家族總數有205顆,這些衛星的物質組成、體積質量、運行周期等差異巨大。
  • 大氣雄厚的土衛六,它或許比火星更適合人類殖民
    土衛六較厚的大氣層有以下幾個優點:氣閘的設計要簡單得多。飛行器或生活環境內部的壓力可以等於外部的壓力。你最需要擔心的是寒冷。而且,你不需要太擔心你的生活環境或太空出艙服增壓的問題。你也不必太擔心空氣洩漏的問題。(一點多餘的氮是無害的,而且人類可以在1.45倍大氣壓下正常生活)。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太陽系衛星家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們,所謂的衛星就是指圍繞著一顆行星做周期性沿封閉軌道運動的天體,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當然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指天然衛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
  • 中高軌道衛星只靠慣性,為何會越來越遠離地球?
    上次的推文中,談到報廢后最終會墜落地面的基本是軌道高度在500公裡之內的各種太空飛行器,包括低軌道衛星。這主要是因為高層大氣的摩擦減速阻力造成。而軌道近地點和遠地點都比較高的中高軌道的衛星,其實絕大部分是永久性的不會墜落地面和海面,除非故意的將其捕獲或者用反衛星武器擊碎。
  • 天文冷知識:土星衛星的十大未解之謎
    尤其是木土星那些較大的衛星,表面布滿了久遠歷史留下的隕石坑。但是最近一個模型則指出土星的一些衛星可能比較年輕,它們僅有1億年甚至是更少的歷史。科學家是依據土星衛星的軌道高度判斷它們的年齡。行星與衛星間的引力猶如拔河賽,經過一段漫長的時光後,衛星軌道會被逐漸推向遠離行星的宇宙空間(比如,每年月球就以指甲生長的速度遠離地球)。
  • 誰是太陽系主宰:木衛二和土衛六之海 離地球最近的外星生命?
    他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說,這些因數中列入了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如何出現的?還有,被認為適宜生存的類地球行星中有多少是真正能夠孕育出智慧生命和文明。但反過來,人類科學也沒有根本性的理由來解釋為何生命就不能在出現在任何遠離恆星的地方,這種地方常常被視為星際空間中的貧瘠荒漠地帶。以下將討論的是這個過程會如何發生。
  • 太陽系中有多少個衛星?答案你絕對不會想到
    從此,天文學家開始認識到,除了地球以外行星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有幾十個或更多。那麼太陽系中有到底有多少個衛星? 事實上,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澄清一點。如果我們談論的是已經確認的任何一顆繞太陽系運行的衛星(即與IAU在2006年採用的定義一致的那些衛星),那麼我們可以說目前已知的衛星有173顆。
  • 一顆倍受關注的太陽系衛星——土衛六
    於是美國的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大行星的衛星上,例如木衛二、木衛三、土衛六等。上次我講了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木衛三,這次我們講第二大衛星土衛六。圖解:由美國,歐洲與義大利聯合的卡西尼惠更斯號飛越土星使拍攝的土星與土衛六基本狀況土衛六是圍繞土星運轉的一顆衛星
  • 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唯一擁有牢固的永久大氣層的衛星
    宇宙中有很多的天體,其中恆星、行星和衛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三類天體,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行星繞著恆星轉,衛星繞著行星轉」。衛星又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兩大類,比如月球就是地球唯一的一個天然衛星,除了月球之外,我們地球擁有數量龐大的人造衛星,這些人造衛星和月球一樣都在不停的圍繞地球運行。
  •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空巨大神秘箭狀...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空巨大神秘箭狀雲層之謎現已揭曉。,美國宇航局卡西尼探測器在土衛六赤道上空拍攝到一個巨大的箭狀風暴雲,當時科學家猜測這可能是土衛六季節性氣候變化所致。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土衛六,及甲烷宜居地
    但這是特意設定的程序,因為將探測器一直留在軌道內,最終會與土星的天然衛星發生碰撞,並有可能造成汙染。卡西尼號任務非常成功,其產生的數據將有助於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內理解土星系統。圖解:卡西尼號探測器土星有很多有意思的衛星,例如土衛六(即Titan,泰坦星),一個可以與太陽系中其他星體區分的衛星。隨著月亮的出現,土衛六表面生物圈的可能性將與我們地球上所存在的完全不同。但它們的水不是生命之源。一說到宇宙中的生命,我們就會想到液態水。
  • 土衛六上擁有豐富的液態水,為何卻讓科學家深感恐懼?
    比方說在上世紀70—80年代之前,美國和前蘇聯的科學家們一直將目光投在金星身上,作為地球的「姊妹行星」,科學家們迫切希望金星可以成為我們的新家園。 同時,土衛六與早期的地球非常相像,一部分科學家也認為,土衛六或許可以作為參照物,幫助我們了解地球早期的情況和地球上生命的誕生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