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爸爸去哪第一季》播出,林志穎作為嘉賓帶兒子kimi一起參加了錄製,從那時起,這對父子憑顏值佔了無數頭版頭條。林志穎作為不老男神一直顏值在線,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兒子kimi不僅遺傳了父親的顏,一口軟萌的臺灣腔更是俘獲無數姨母的心。
節目結束後為了讓kimi安心學習,林志穎夫妻二人很少在公共場合曝光兒子長相,微博中僅有的照片也無一例外都打了碼。由於kimi從小帥氣可愛的模樣深入人心,哪怕過去8年,即便父母刻意迴避,也未能阻止網友的好奇心。越來越多網友開始好奇,長大的後的kimi是否還能稱得上最帥富二代?
近日,微博曝光了一張林志穎家的全家福,一家人圍在一起做小蛋糕,大兒子Kimi意外出境,雖然被父親的胳膊擋了一部分臉,但那乖巧可愛的模樣依舊是8年前的那個軟萌小可愛。
隨後就有網友挖出了Kimi近期的單人照,看了照片大部分網友直言:林家三個孩子的顏值都趕不上爸爸!甚至有人還說:閨女像爸,兒子隨媽,我男神的基因就這樣浪費了!
說實話,我倒沒看出林志穎基因浪費,個人感覺他家3個孩子顏值還是很在線的。但「閨女像爸,兒子隨媽」這種說法在民間是很流行的,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閨女更像爸爸,兒子更像媽媽真的存在嗎?
「閨女像爸,兒子隨媽」靠譜嗎?
「閨女像爸,兒子隨媽」好像是很多地方都共用的說法,那麼這種異性之間的交叉遺傳在遺傳學上有沒有依據呢?
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遺傳因子是生物獲取父類基因的主要途徑,孩子通過母親的卵子和父親的精子相結合,獲取父母雙方的各種特徵。這些特徵中就包括孩子的長相,遺傳學家將遺傳分為「絕對嚴格的顯性遺傳」和「相對寬鬆的隱性遺傳」。
經基因檢測大部分決定孩子外貌的都是顯性基因,同一特徵,戰鬥力強的顯性基因會打敗戰鬥力弱的隱性基因,從而讓寶寶的顏值體現出顯性基因的控制狀態。
遺傳學家研究發現人體的顯性基因在男、女生比例中的分布是隨機的。也就是說孩子像誰是隨!機!的!
換句話說:「閨女像爸,兒子隨媽」並沒有嚴格的科學根據。遺傳是一個非常複雜又神秘的事情,寶寶的顏值並不是完全取決於一方,而是由父母雙方的基因共同決定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雖是一母同胞,但孩子的長相卻會差別很大的原因。
遺傳學家統計了主要影響顏值的特徵:膚色、身高、肥胖、眼球顏色、鼻子大小、下顎等。這些特徵在「爸爸很帥,媽媽普通」「媽媽漂亮,爸爸一般」的組合中,到底誰更影響孩子顏值在線?只能取決於父母哪一方顯性基因更多地遺傳給孩子,看父母雙方誰的顯性基因更有「戰鬥力」。
當然,基因也不是萬能的。比如,父母的遺傳雖然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但絕對不是唯一因素。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父親,35%來自母親,而剩下的30%則來自孩子成長的環境、孩子的營養、孩子的運動量等一系列後天因素。在《武漢晚報》上,武漢兒童醫院優生遺傳專家何學蓮主任就曾說:遺傳很重要,但並非遺傳決定一切!
所以畫個重點:「閨女像爸,兒子隨媽」這種論調並不靠譜,孩子的長相是隨機的!孩子長得好不好,就看父母雙方誰的顯性基因更加強大了。
影響孩子顏值的特徵都是怎麼遺傳的?
雖說大部分影響孩子顏值的基因都是顯示遺傳,但遺傳學又根據顯示基因是否會受到後天影響將其分成了三類:接近100%的「絕對」遺傳、超過50%的「可變」遺傳、以及後天「可塑」型遺傳。這三類不同的遺傳特徵基本就決定了孩子的整體特徵。
1、「絕對」型遺傳
孩子的眼睛:
雙眼皮:雙眼皮是顯性遺傳,一般來說父母如果有一方是雙眼皮,孩子極有可能是雙眼皮。如果父母都是單眼皮,孩子肯定就是單眼皮。而且雙眼皮的基因是有延遲到,也就是說孩子剛生下來是單眼皮,也是有機會長成雙眼皮的。據統計,在嬰幼兒中,雙眼皮的比例不超過20%,中學生是40%,大學生約佔50%。
睫毛:長睫毛對短睫毛而言也是顯性基因。父母中有一人是長睫毛,孩子一般長睫毛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眼球顏色:深顏色的眼球相對於淺顏色的眼球是顯性基因。比如,有一對黑色眼球和藍色眼球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概率會是黑色眼球。
孩子的膚色:人類的膚色遵循相乘後再平方的自然法則,也就是膚色會中和父母雙方的顏色烙印。比如黑人與白人結合,孩子的膚色不會是單一的黑或單一的白,而是中和了父母雙方的一個「不黑不白」的中性色調。就比如:歐巴馬的爸爸是黑人,媽媽是白人,歐巴馬的膚色雖然黑但不像爸爸那般深。
耳朵形狀:大耳朵相對於小耳朵而言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是大耳朵,孩子是大耳朵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小耳朵,孩子一定就會是一個小耳朵。
孩子的鼻子:生優米時最擔心的就是鼻子,因為爸爸是大鼻子,生下來果然不負眾望完全遺傳了爸爸的形狀。大鼻子高鼻梁,寬鼻孔是顯性遺傳特徵。父母雙方有一個人是大鼻子高鼻梁,孩子遺傳的可能性就會很大。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小孩子是塌塌鼻,但長大後卻變成了高鼻梁的原因。一般寶寶長到七八歲,鼻骨會逐漸發育起來,顯得變高、變挺。
孩子的下顎:現在流行「瓜子臉」,不喜歡「國字臉」,但很遺憾「大下巴」相對於「小下巴」而言卻是顯性基因。也就是說只要父母中有一方是大下巴,那麼孩子「瓜子臉」的概率就會很小。就像李小鵬的女兒,在參加《爸爸回來了》時明明還是一個瓜子臉小萌妹,但這幾年公開的照片來看,已經完全遺傳了媽媽李安琪的大下巴了。
2,「可變」型遺傳
孩子的身高:前面我們說了影響身高的因素,除了來自父母的70%,還有30%是來自後天環境。這30%就是可變的因素,如果父母不滿意自己的身高,那麼就需要抓住這30%的外在因素了。
孩子體型:孩子的體型也是有一定的遺傳性的,代謝率較低的人會容易長胖,而代謝率則是由體型遺傳因素決定的。統計顯示,如果父母雙方都很胖,寶寶將來會有53%的概率成為一個小胖子;如果父母雙方一方肥胖,那麼寶寶肥胖的概率會下降到40%。遺傳學家認為寶寶的體型有50%來自遺傳,50%靠後天的努力(飲食、運動)。
青春痘:青春期影響孩子顏值的一大殺手就是「青春痘」。統計顯示,父母雙方都曾有過青春痘經歷的家庭中,孩子長青春痘的概率會比沒有「青春痘」家庭史的孩子高出20倍。也就是說,青春痘也是會遺傳的,但這個遺傳卻並非100%。
3,「可塑」型遺傳
蘿蔔腿:很多家長以為孩子的小蘿蔔腿是遺傳,但事實上,寶寶的腿型完全可以通過運動塑造成好看的腿型。注意我們這裡說的是腿型,而不是腿長。就像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吳昕,通過多年的瑜伽鍛鍊,終於從小粗腿逆襲成了「長直白」。
聲音:孩子的聲音也會受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男孩的音質、聲音大小通常更偏向於父親,女孩的音質則更偏向於母親。但聲音是可以通過後天的發聲訓練而改變的。即便是那些條件不好的孩子,也可以通過科學的聲音訓練讓聲線更優美。
綜上,孩子的顏值除了絕對性遺傳外,後天環境、刻意練習都必不可少。我們這些父母也完全沒有必要用「閨女像爸,兒子隨媽」去給孩子貼標籤,哪怕孩子顏值不高,教會孩子審美、搭配,」人靠衣裝馬靠鞍「好的服飾同樣能給孩子帶來自信。
身邊很多父母認為,小孩子完全沒有必要灌輸「顏值」的概念。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才華固然最重要,但這個看臉的時代,如何讓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記憶深刻,出色的外表絕對是最佳路徑。所以,哪怕優米目前不到3歲,我也會讓她自己去練習搭配衣服,我出門化妝時也會象徵性地給她塗塗抹抹,不是為了臭美,而是想告訴她外表是人生的一部分,這部分與才華一樣需要努力管理。
今日話題,你認為顏值對孩子而言重要嗎?你會贊成孩子「臭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