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到底是個啥東西,既然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超光速了嗎?

2020-12-03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光有狹義的光和廣義的光。

狹義的光就是我們人類眼睛能夠看到的光,叫可見光。

廣義的光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這裡面除了可見光,其他的光我們都無法看到,但通過人造的各種儀器設備能夠得到這些光效應影像。

這些光有一個總名稱,叫電磁波。

電磁波的傳播媒介為光子,因此都屬於光的範疇。

電磁波譜有波長和頻率,上述的每一種「光」都有自己的波段和頻段,從無線電波開始到γ射線,波長是從長到短,頻率從低到高。

無線電波波長可達數千米以上,頻率可低至10^6Hz以下;而γ射線波長短至10^-12米以下,頻率可高達10^20Hz以上。

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可見光部分,波長在0.38~0.76μm之間,頻率在4.2×10^14~7.8×10^14Hz之間。

因此,可見光本質是一種處於特定頻段的光子流。

光源發出的光,是因為光源中的電子獲得額外能量,並釋放能量的結果。

電子獲得的能量如果足夠它躍遷到更外層軌道,剛好填補了所在軌道的空位,就會從激發態到達穩定態。這個時候電子不會釋放能量,因此也就不會產生光;

但能量不足以使其躍遷到更外層軌道,到達合適的位置時,電子就會加速運動,並釋放能量;當電子再次躍遷回之前的軌道時,也會釋放能量。

不管是電磁波譜哪個頻段,還是可見光頻段,釋放出的能量都是以光子為傳播媒介,光子的特性就是一出生以光速直線運動。

光速在真空中直線運動速度為299792458米/秒(m/s)。

因此,光的本質是「光子」。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論文,正確的解釋了光電效應,他將光束描述為一群離散的量子,而不是連續性波動。

這個嶄新看法讓人們對光子的量子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給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力學研究提供了支持,對量子波粒二象性提出產生了重大影響。

由此,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3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所有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當然也不例外。

光子沒有靜質量,只有動質量。

根據愛伊斯坦光子理論,光子能量為:E=hγ=hc/λ

根據德布羅意理論,光子動量為:P=h/λ=hγ/c 

式中,h為普朗克常量(h=6.62607015×10^-34J·s),c為真空光速,λ為光的波長,γ為光的頻率。

光速極限、光速恆定是狹義相對論的立論基礎。

這是愛因斯坦給這個世界設定的一條紅線。

現代任何理論都是建立在這個紅線基礎之上的,如果這個紅線被打破,整個現代物理學大廈就要傾倒,科學理論就要在廢墟上重建。

幸運的是這個紅線經歷了100年檢驗,經過科學家們的無數觀測、發現、實驗驗證,都證明是無比正確的,沒有一例反證能夠打破這個紅線。

光速極限就是說,在我們世界,沒有任何有靜質量物體能夠達到真空光速的速度,更不可能超過這個速度;

光速恆定就是說,在任何慣性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的,光速也不可以疊加。

光速極限表達式為:M=m/√[1-(v/c)]

其中M為物質的運動質量,m為物質的靜質量,v為運動速度,c為光速。

光速恆定表達式為:v=(v1+v2)/(1+v1xv2/c)

其中v為物體疊加速度,v1、v2為兩個運動源速度,C為光速。

宇宙膨脹超光速不屬於有質量物體運動速度。

宇宙膨脹是現代大爆炸宇宙標準模型的立論之基。

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埃德溫·哈勃在上世紀早期發現了星系紅移現象,經過長期研究提出了哈勃定律。

這個定律認為,宇宙一直在膨脹,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越遠越快,各向同性,與距離有一個線性關係。

哈勃定律表達式為:V= HD

其中,V為天體離開我們的速度,H為哈勃常數,D為天體與我們的距離。

這些年測得的多次哈勃常數,平均約為75(km/s)/Mpc,可觀測宇宙半徑約465億光年,將這些數據代入,可計算出在可觀測宇宙最遠處,宇宙膨脹的速率達到光速的3倍多。

但宇宙膨脹是時空本身的膨脹,並不是某個具體有靜質量的物質運動達到光速。

而且宇宙膨脹是一種疊加效應,就像吹氣球,氣球表面的點點花紋隨著氣球膨脹而相互分開,近距離的點點分開得很慢,而以一點為坐標,觀測最遠處那個點點,分開速度的離開基點的速度才會很快。

距我們465億光年的天體離開我們的速度達到光速3倍多,而距離我們326萬光年的地方只有75km/s,距離我們1光年處呢?理論計算只有2.3cm/秒,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宇宙膨脹速度不違背光速藩籬。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光速不可超越,為什麼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都比光速快?矛盾嗎?
    光速不可超越源自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任何沒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會以光速進行運動,光子就沒有靜止質量,所以它就以光速運動。而對於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而言,不論它的質量是多少,都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而不可能達到光速。這是為什麼呢?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另一個可能則是速度疊加效應,無論兩個如何相對運動,它們之間的最大速度就是光速,光速始終是一個屏障,它無法被超越。大家認識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了解了光速不可超越,但光速不可超越,並不是愛因斯坦的首先認識到的。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大家認識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了解了光速不可超越,但光速不可超越,並不是愛因斯坦的首先認識到的。宇宙膨脹超光速愛因斯坦總結了麥克斯韋與麥可遜-莫雷,以及洛倫茲與龐加萊的成就,1905年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很空出世,這得益於愛因斯坦敢於打破一切的魄力以及不受傳統約束的個性,當然我們今天不是來誇獎愛因斯坦的,而是狹義相對論關於光速的描述:信息傳遞不能超過光速將物質、能量與信息都歸結為信息其實也沒毛病,
  • 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這些東西都超越了光速
    在茫茫的宇宙當中存在著許多神奇的事情,星系之間相互融合,形成更大的星系團。每一顆恆星消亡的時候會產生耀眼的光芒(這裡面釋放了大量的氧、氖、鈉、鎂等多種生命元素)。宇宙中的黑洞能夠吞噬周圍的一切,包括光。我們都知道光的速度是非常快,那麼在如此浩瀚的宇宙當中有沒有一種速度可以超越光速?
  • 四個宇宙現象超越光速
    所以理論上,物體以超光速運動時,也會產生類似「光爆」的現象。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光爆現象肉眼可見。它被稱為「切倫科夫輻射」,在核反應堆內部呈藍光。切倫科夫輻射之所以發光,是因為反應堆堆芯被置於水裡,以保持冷卻。在水裡,光速是真空光速的75%。然而,堆芯內部反應產生的電子在水裡的運動速度比光快。在水、玻璃等介質中,當粒子運動速度超過光速時,會產生類似音爆的衝擊波。
  • 宇宙在超光速膨脹中?宇宙到底有多大?
    我們的宇宙有多大呢?有科學數據顯示可觀測宇宙半徑約為465億光年,直徑約為930億光年,那我們的宇宙就是930億光年那麼大嗎?但是又有數據告訴我們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那為什麼宇宙會有930億光年那麼大,宇宙大爆炸理論不是說宇宙從奇點爆炸後才產生了宇宙,那為什麼可觀測宇宙會比宇宙年齡還大呢?宇宙模型的由來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也一直在假設,可能是圓的,可能是方的,近代天文學就提出了三種假設:無邊無限靜態宇宙、有限無邊靜態宇宙、無邊無限動態宇宙。
  • 宇宙超光速膨脹!這已經超越了守恆定律,愛因斯坦真的對嗎?
    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很多人都認為在宇宙當中肯定存在一種比光速還要快的傳播方式,而根據愛因斯坦的解釋,光速已經是理論上可以達到的最快速度了,這就有一些矛盾了,難道愛因斯坦真的錯了嗎?其實就小編認為,愛因斯坦本身並沒有錯,相反他還很聰明,愛因斯坦所研究的物質守恆定律在地球上面確實能夠運用,但是地球法則和宇宙法則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這點就不能用物質守恆定律來解釋了。首先沒人能確定宇宙就是在無限膨脹(它也有可能是在無限的收縮)沒有人知道現今宇宙的盡頭到底在哪裡!雖然愛因斯坦的守恆定律可能並不能全面的概括整個宇宙,但誰又能說他就是錯的呢?
  • 光速真的不可超越嗎?科學家在超光速現象中發現了奇妙的藍光!
    如果有人和你說:「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光速是最快的速度,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比光速快」,諸如此類的話術,那麼他一定對科學了解的不夠全面。實際上超光速的現象非常多,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所說的是「真空環境下,不可能有物體的移動速度超過光速」。而在非真空環境下是可以發生超光速現象的,並不違背任何科學理論。
  • 宇宙膨脹速率可以比光速快很多,為什麼愛因斯坦還說光速不可超越
    歡迎點進老胡說科學,本篇文章和大家探討一下光速理論。當你想到宇宙從何而來,你可能會想到熱的大爆炸是我們的起源。根據大爆炸理論,我們從一個早期的、密集的、均勻的高能量物質和輻射狀態開始,然後膨脹、冷卻、聚集成今天我們居住的宇宙。但在大爆炸之前,宇宙經歷了一段宇宙膨脹時期,這為我們今天觀察到的宇宙的誕生創造了初始條件。
  • 光速並非不可超越,這些速度就比光速快!
    甚至有科學家曾說:光在宇宙中像蝸牛一樣爬行!於是便有科學家猜測,光速真的是宇宙最快的速度嗎?雖然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描述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根據現代科學家們的研究,還是有一些速度能夠超過光速的!所以一些科學家認為,黑洞內部的物質是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進入到了另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未知空間,而且光速也並不是宇宙最快的速度,而是宇宙的極限速度。如果超越了光速,物質本身很可能會進入另一個空間,或是另一個維度更高的宇宙。
  • 宇宙在137億年時間裡膨脹到1000億光年?超光速膨脹是真的嗎?
    著名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以懷疑和開玩笑的方式將這個宇宙起源理論命名為「大爆炸」,它從一個熾熱、密集的能量點開始,擴展、發展成為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大規模星系集合體。很多人不相信大爆炸理論,尤其是宇宙如何在137.5億年的時間裡膨脹到1000億光年的尺度?這種膨脹速度不是超光速了嗎?光速不是有限的嗎?光速不是不能被超越嗎?
  • 宇宙中光速並非最快,四種超越光速的速度,你會知道幾個?
    如果你想問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什麼,我相信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光」是最快的速度。也是因為光是最快的速度,所以光年通常被用作宇宙尺度中的距離尺度。此外,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光速不能超過」和「真空光速不變」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但是你知道嗎,事實上,從某個角度來看,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許多速度實際上超過了光速。
  • 光速無法超越的宇宙鐵律是真的嗎?在它面前,光速慢如蝸牛
    於是有人提出疑問:光速無法超越的宇宙鐵律是真的嗎?想要知道光速是否可以突破,我們首先需要在宇宙中找到存在的超光速現象,只要確定了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那麼光速無法超越的宇宙鐵律就是錯誤的,人類還是有希望實現探索整個宇宙的夢想。那麼宇宙中存在超光速現象嗎?答案是的。光速在它面前慢如蝸牛。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有四種速度比光速還要快
    那麼光速真的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科學家通過長期大量的宇宙觀測研究,終於發現了有五種速度是超越光速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超光速現象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光速並不是宇宙的最快速度,那麼具備是哪五種速度能夠超越光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不可超越的自然極限:宇宙時空、光速、絕對零度、普朗克長度
    為什麼自然界存在著這些不可超越的極限?這些極限又描繪了哪些關於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宇宙時空「宇宙有多大?」一直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和「我們能看到的宇宙有多大」並不一樣,而且很不一樣。換句話說,即使現今的宇宙是無窮大,我們所能見到的範圍卻永遠是有限大。
  • 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卻達到930億光年
    所以超光速顯然是存在的,只是科學還沒有發展到能夠證明超光速而已。 很多理論都是建立在發現現有理論完全不能解釋的現象後產生的。 可超越光速的現象非常多,但是光速是載信息物體的移動速度上限,並不是信息本身的上限。
  • 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卻達到930億光年?
    這就說明宇宙膨脹肯定是超光速的。量子糾纏不也是超光速的嗎。只是現有物理學中不允許有速度超過光速。但宇宙顯然不僅僅是現有物理學能夠解釋的。所以超光速顯然是存在的,只是科學還沒有發展到能夠證明超光速而已。可超越光速的現象非常多,但是光速是載信息物體的移動速度上限,並不是信息本身的上限。說個例子,量子糾纏,咱們不弄這麼玄乎的,假設有一紅一藍兩頂帽子分別相聚幾萬光年並裝在箱子裡。
  • 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卻達到930億光年
    因為它遠離中心點到速度遠超光速。但是這並不是說這顆恆星自己的速度快,而是說恆星所在的空間,遠離的速度超光速。這就說明宇宙膨脹肯定是超光速的。,宇宙的膨脹會不會把光拉伸。現在測定的標準和最遠星系的波長一樣嗎?和宇宙最初的波長一樣嗎?現在測定的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會不會是一個逐漸衰退的速度。在未知的宇宙中難道就沒有其他因素去改變它嗎?
  • 光速為什麼無法被超越?
    其中關於不能超光速準確的描述如下: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永遠達不到光速,理論上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光子由於沒有靜止質量可以為光速;例如現代的各種通信極限就是光速。我們知道光速約為30萬公裡每秒,為什麼我們無法超越這個速度呢,光速真的無法被超越嗎?
  • 愛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論被推翻, 還有比光速快上萬倍!
    在此之前,科學界一直都信奉愛因斯塔的「光速不可超越」理論,因為他們發現,無論再這麼努力,人類確實沒辦法找出或者是研發出速度比光速還要快的物體。因此,光速就一直作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存在。但是我們的宇宙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宇宙中的能量總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隨著人類科技領域的不斷發展,科學家逐漸發現,光速也並非是無可取代,愛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越」理論似乎也存在著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