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膨脹速率可以比光速快很多,為什麼愛因斯坦還說光速不可超越

2021-01-15 老胡說科學

科學如此美妙,我想讓你知道。歡迎點進老胡說科學,本篇文章和大家探討一下光速理論。

當你想到宇宙從何而來,你可能會想到熱的大爆炸是我們的起源。根據大爆炸理論,我們從一個早期的、密集的、均勻的高能量物質和輻射狀態開始,然後膨脹、冷卻、聚集成今天我們居住的宇宙。但在大爆炸之前,宇宙經歷了一段宇宙膨脹時期,這為我們今天觀察到的宇宙的誕生創造了初始條件。在膨脹期間,宇宙以指數形式膨脹,短短一秒內將一個極小的空間區域的結構拉伸得非常遠,遠遠大於今天可見的宇宙。任何兩個粒子看到對方後退的速度都會比光速快得多,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如果沒有什麼東西比光速還快,那麼宇宙膨脹是如何發生的呢?答案將會改變你對宇宙的看法。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20世紀最重要的進步之一。它指出宇宙有一個速度極限:光速,沒有任何兩個粒子的運動速度能超過它們之間的速度,即使它們沒有質量。但大多數人都不明白最後一部分,「相對而言」到底是什麼意思。愛因斯坦的理論實際上是說,在時空中,任何兩個觀測者在同一事件上的相對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即真空中的光速。但什麼是事件呢?它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同步的。換句話說,光速的極限只適用於同一時間同一點的兩個物體。

這並不意味著物體可以突破宇宙速度限制!但這確實意味著,除非你在同一時刻處於同一地點,不同的觀察者對於物體移動的速度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兩艘火箭船以60%的光速遠離你,一艘向左,一艘向右,你會看到它們以120%的光速遠離對方。他們會看到你們以60%的光速遠離自己,但他們只會看到另一艘船以88%的光速遠離。如果他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事情就會變得更加不可思議。

由於速度限制只適用於同一時空事件中的兩個物體,因此,由於空間結構本身的變化,比如說相互分離的物體會受到任何額外運動的影響。如果你和你所觀察到的物體之間的空間在膨脹(或收縮),它看起來會更快地遠離你或走向你。無論空間以何種速率擴張(或收縮),都會導致來自它的光紅移或藍移,導致那個物體看起來遠離你,即使它的相對論運動是零。

在我們今天的宇宙中,由於宇宙在膨脹,來自遙遠星系的光出現紅移。因此,離我們更遠的物體後退的速度似乎比單純的膨脹率外推會更快,這是因為我們的宇宙不僅包含物質和輻射,還包含暗能量。膨脹率隨時間變化的方式取決於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在大爆炸後的頭幾千年裡,輻射佔主導地位。在那之後的數十億年裡,物質主宰一切。而今天,是暗能量。但是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以指數級的速度膨脹,這使得宇宙變平,並在任何地方賦予它均勻的性質。這是在宇宙膨脹時期。

指數膨脹意味著膨脹率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慢,當遠處的點以越來越慢的速度相互遠離時,膨脹率不會下降。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遠處的距離會增加一倍,然後是四倍,八倍,十六倍,三十二倍等等。

因為擴張不僅是指數級的,而且速度快得令人難以置信,「倍增」的時間間隔大約是10的負35次方秒。也就是說,經過10的負34次方秒的時間,宇宙大約是它最初大小的1000倍;經過10的負33次方秒,宇宙大約是它最初大小的10的30次方倍;經過過去了10的負32次方秒,宇宙大約是最初大小的10的300次方倍,以此類推。指數函數並不因為它快而強大,;它如此強大,是因為它是不間斷的。

如果兩個粒子在這種膨脹狀態下彼此非常接近,它們仍然必須遵守狹義相對論的定律:它們只能以低於光速的速度相對於另一個粒子運動。但它們之間的空間可以自由地以宇宙規定的任何速度膨脹。如果這意味著你可以通過結合相對運動(狹義相對論)和擴展空間(廣義相對論)的效應來推斷出它們的相對速度大於光速,那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如果你看看今天我們宇宙中的星系,那些超過150億光年的星系離我們的距離似乎比光速還快。如果你今天坐上一艘宇宙飛船,以光速向他們飛去,你永遠也達不到他們。宇宙的膨脹告訴我們,空間結構的拉伸速度比我們在光速下所能覆蓋的距離還要大;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增加了超過1光年。在宇宙的臨界距離之外,所有的星系都永遠無法到達。膨脹率沒有理論界限,因為膨脹率本身不是速度,而是宇宙的性質,它是由宇宙中的能量決定的。如今,這一速度約為70公裡/秒,但在宇宙膨脹期間,可能高出10的50次方倍。

在一個膨脹的宇宙中,任何兩個粒子,只要超過極小的幾分之一秒,就會看到另一個粒子以比光速還快的速度遠離它們。但這並不是因為粒子本身在運動,而是因為它們之間的空間在膨脹。

一旦粒子不再在空間和時間上處於同一位置,它們就可以開始體驗到宇宙膨脹時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在膨脹期間,這種廣義相對論效應很快就支配了它們各自運動的特殊相對論效應。只有當我們忘記廣義相對論和空間的膨脹,而將遙遠粒子運動的全部歸結為狹義相對論時,我們才會欺騙自己相信它比光速還快。然而,宇宙本身並不是靜止的。意識到這很容易。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是最困難的部分。

小夥伴們,你們理解宇宙膨脹速率可以比光速大了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光速不可超越,為什麼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都比光速快?矛盾嗎?
    給運動中的物體輸入能量可以進行加速,但物體的移動速度並不會一直增加,而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就是光速。光速為每秒299792.458千米,代表了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是不可超越的。光速不可超越源自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任何沒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會以光速進行運動,光子就沒有靜止質量,所以它就以光速運動。而對於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而言,不論它的質量是多少,都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而不可能達到光速。這是為什麼呢?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另一個可能則是速度疊加效應,無論兩個如何相對運動,它們之間的最大速度就是光速,光速始終是一個屏障,它無法被超越。大家認識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了解了光速不可超越,但光速不可超越,並不是愛因斯坦的首先認識到的。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大家認識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了解了光速不可超越,但光速不可超越,並不是愛因斯坦的首先認識到的。經典力學時代的伽利略變換對於相對運動我們可簡單粗暴的理解為速度1+速度2或者速度-速度2,這在我們日常中就是這麼解決問題的,當然牛頓有些不太同意這個方式,但大致都繼承了這一變換的精髓,現在我們也很清楚,牛頓經典力學很好用,在絕大部分的時候都可以完美的解決問題,甚至還指導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
  • 愛因斯坦明明說宇宙最快速度是光速,為什麼宇宙可以超光速膨脹?
    而《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是描繪了宇宙膨脹,才有了後來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所以一切的種種都是由於「光速不變原理」的這個假設,如果沒有這個假設,也就沒有後來一大堆反常識的結論,也就不存在那麼多矛盾。麥克斯韋光速不變原理並非愛因斯坦胡編亂造,這還要從另外一個人說起。
  • 愛因斯坦又錯了!光速並非不可超越,這些速度就比光速快!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描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恆定的,並不會因為參照物的改變而改變,雖然這與我們所認知的靜電力學相悖,但卻是已經被證明了的事實。而且愛因斯坦還推測,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甚至有科學家曾說:光在宇宙中像蝸牛一樣爬行!於是便有科學家猜測,光速真的是宇宙最快的速度嗎?雖然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描述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根據現代科學家們的研究,還是有一些速度能夠超過光速的!
  • 為什麼時空膨脹可以比光速還快?
    那麼問題是,宇宙的時空結構為何可以以超光速的速度在膨脹?甚至是導致一些龐大的星系遠離我們速度也超光速了? 這似乎違反了光速不可超越的基本法則?下面我們就說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時空膨脹可以比光速還快?
    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中,萬物都需要在既定的物理框架下運行,而這些框架就是我們所說的科學,也是宇宙的基本法則。其中有一個法則雖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們有時還是會對其產生質疑,而且我們也很樂意挑戰這個所謂的基本法則。
  • 愛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論被推翻, 還有比光速快上萬倍!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他提出,目前自然界中物體運動速度最快的便是光速,而且人類永遠無法超越光速而存在,只能不斷的接近光速。
  • 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這些東西都超越了光速
    在茫茫的宇宙當中存在著許多神奇的事情,星系之間相互融合,形成更大的星系團。每一顆恆星消亡的時候會產生耀眼的光芒(這裡面釋放了大量的氧、氖、鈉、鎂等多種生命元素)。宇宙中的黑洞能夠吞噬周圍的一切,包括光。我們都知道光的速度是非常快,那麼在如此浩瀚的宇宙當中有沒有一種速度可以超越光速?
  • 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真的比光速還快嗎?
    由於為了讓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它需要有一個固定的速度:你可以在一秒內測量出運動的距離有幾千米。但宇宙的膨脹完全不是這樣。相反地,宇宙在以每個距離單元內不同的速度膨脹,通常我的測量是每兆秒差距下每秒的公裡數,其中一個兆秒差距大約是326百萬光年。
  • 光速無法超越的宇宙鐵律是真的嗎?在它面前,光速慢如蝸牛
    人類為什麼能夠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人類為什麼能夠走出地球,站在太空中欣賞地球的美麗?我們為什麼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地球的南端走到北端?這一切的根源就是速度。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速度發展史,古時候的人們出門基本靠走,最快的交通工具應該是馬車了,所以古人們的活動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人們一輩子也只能在自己方圓數百裡的範圍內活動。
  • 為什麼光速被限定了?愛因斯坦早已預料,人類無法超越光速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是有限的。物體進行運動,是可以無限地接近光速,但是卻永遠都無法達到光速。科學家表示,由於受到了限制,在宇宙當中,目前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這樣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人類一直無法超越光速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愛因斯坦以簡單的話語,就解釋了這個問題。
  • 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最快?科學家:錯了!這3個速度遠超光速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光速,定義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並一直深信不疑,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示:目前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超越光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 目前光速的極限大約為299,792,458米/秒,根據目前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人類還沒有能力製造出超越光速的任何事物或工具,但是這邊不代表浩瀚的宇宙中沒有。
  • 宇宙超光速膨脹!這已經超越了守恆定律,愛因斯坦真的對嗎?
    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很多人都認為在宇宙當中肯定存在一種比光速還要快的傳播方式,而根據愛因斯坦的解釋,光速已經是理論上可以達到的最快速度了,這就有一些矛盾了,難道愛因斯坦真的錯了嗎?其實就小編認為,愛因斯坦本身並沒有錯,相反他還很聰明,愛因斯坦所研究的物質守恆定律在地球上面確實能夠運用,但是地球法則和宇宙法則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這點就不能用物質守恆定律來解釋了。首先沒人能確定宇宙就是在無限膨脹(它也有可能是在無限的收縮)沒有人知道現今宇宙的盡頭到底在哪裡!雖然愛因斯坦的守恆定律可能並不能全面的概括整個宇宙,但誰又能說他就是錯的呢?
  • 光到底是個啥東西,既然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超光速了嗎?
    光速極限就是說,在我們世界,沒有任何有靜質量物體能夠達到真空光速的速度,更不可能超過這個速度;光速恆定就是說,在任何慣性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的,光速也不可以疊加。宇宙膨脹超光速不屬於有質量物體運動速度。宇宙膨脹是現代大爆炸宇宙標準模型的立論之基。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埃德溫·哈勃在上世紀早期發現了星系紅移現象,經過長期研究提出了哈勃定律。
  • 不可超越的自然極限:宇宙時空、光速、絕對零度、普朗克長度
    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光速;尺寸再小,也小不過普朗克長度;溫度再冷,也冷不過絕對零度;看得再遠,也看不見宇宙的邊界。
  • 愛因斯坦說光速最快,若有人在光速飛船中跑步,他是否超越了光速
    筆者-小文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而光速也是被認為是最為渴望達到的速度,因為一旦達到光速,人類不僅可以縮短飛行所用的時間,而且還有機會星際旅行。而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一個物體一旦達到光速,它的時間就會變慢,就外界看來,這樣物體的時間就如同靜止了一般,這就意味著人類有可能實現穿越,回到過去或者未來。雖然,人類距離光速飛行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要走,但科學家發現,除了光速本身以外,還有一種名為時空曲率引擎的物質將在未來取代光速。
  • 比光速還快,科學家發現宇宙超光速現象,極為震撼!
    光速的概念應該是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很多科學家們才對這個光的速度進行研究。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幫助人類打開了宇宙的大門,使得人類有基礎的科學理論的支持去研究更為深入的宇宙奧秘。在愛因斯坦之前,人類知識覺得光時瞬間到達一個地方的,其是沒有速度的。
  • 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最快?醒醒吧,這四個速度遠超光速
    那為什麼宇宙就是不讓質量粒子超光速呢?其實很簡單,我一開始就說了,宇宙有因果律,如果物質可以超光速,那麼整個宇宙就完全亂套了,而且也會分崩離析。如果一個物質可以跑的比這三個粒子還快,那麼這三個力都追不上這個物質,怎麼能將物質結合在一起呢?萬物是不是分崩離析了?
  • 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最快?醒醒吧,這四個速度遠超光速
    那為什麼宇宙就是不讓質量粒子超光速呢?其實很簡單,我一開始就說了,宇宙有因果律,如果物質可以超光速,那麼整個宇宙就完全亂套了,而且也會分崩離析。如果一個物質可以跑的比這三個粒子還快,那麼這三個力都追不上這個物質,怎麼能將物質結合在一起呢?萬物是不是分崩離析了?因此,有些物理法則是不容得被挑戰的。除非你可以改寫整個宇宙的初始設定。不過,我又說了,宇宙中確實有快於光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