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時空膨脹可以比光速還快?

2020-11-22 騰訊網

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中,萬物都需要在既定的物理框架下運行,而這些框架就是我們所說的科學,也是宇宙的基本法則。

其中有一個法則雖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們有時還是會對其產生質疑,而且我們也很樂意挑戰這個所謂的基本法則。

它是由愛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提出,即:宇宙中存在一個終極的速限制,也就是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299,792,458 m/s)。

在物理學中我們認為,任何無質量的粒子在真空中的速度都必須是光速,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光速粒子有三個,分別是光子、膠子和引力子。

任何有質量的粒子都必須在低於光速的速度下運行,哪怕是現在所知最輕的中微子只有1.1eV的質量,比第二輕的電子輕了(5.11×10^5eV)將近1/50萬,它的速度也無法在真空中達到光速。

那麼問題是,宇宙的時空結構為何可以以超光速的速度在膨脹?甚至是導致一些龐大的星系遠離我們速度也超光速了?

這似乎違反了光速不可超越的基本法則?下面我們就說下這個問題。

1905年的時候,愛因斯斯坦提出了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狹義相對論,改變了我們之前對固有時空的看法,例如:尺縮效應和時間膨脹效應。

這兩個效應的神奇程度不亞於魔法一般,其中狹義相對論的誕生來源於愛因斯坦對光的思考,並且提出了三個基本的命題,這也是狹義相對論的奠基石。

1、不論你是誰,不論你處在怎樣的狀態,光速對你來說都是恆定不變的。

2、不論你處在怎樣的位置、不論你以怎樣的方式在運動,你所看到的物理定律都是一樣的。

3、光的傳播不需要任何的介質,有時間和空間足以。

這三個基本命題最令人頭疼的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因為這個原理違背了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還有速度疊加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例如:兩個相向、同向行駛的車,它們之間的速度滿足疊加原理;你騎個自行車,向前扔個小球,在地面上的人看來,小球的速度肯定要加上自行車的速度。

但是光速不是這樣的,它相對於任何事物,都是同樣不變的速度。

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根本無法理解,但是早在1881年科學家阿爾伯特·麥可遜和愛德華·莫雷就通過實驗的手段證實了光速不變。

實驗的基本原理是這樣的,製造一個幹涉儀,在光源處發射一束光,當光經過分束器的時候,會將光線分為兩束互相垂直的相干光,這兩束光具有相同的波長。

接著這兩束光經過相同的傳播距離再次被反射回來,就會形成新的幹涉圖案。這裡有個關鍵點,如果一條分量上的光速發生了變化,那麼它就會相對於另外一個分量上的光發生滯後。

在兩束光相遇的時候幹涉條紋就會發生變化。但是實驗的結果是,即使地球在宇宙中以大約30公裡/秒的速度繞太陽運行,幹涉條紋也沒有發生變化。

這說明不管是哪個分量上的光,都不會因為地球如此快速的運動,而速度發生變化。依然會保持光速。不滿足我們認為的速度疊加原理。

所以光速不變並不是愛因斯坦的憑空想像,而是實驗的結果。雖然光速不滿足於簡單的速度疊加,但是相對於光速的運動,會讓我們看到光線的紅移和藍移現象。

在1916年,愛因斯坦最大的成功就是將引力納入了相對論中,為我們重塑了宇宙的時空結構,在此之前我們用牛頓的引力理論去解釋萬物。

但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在大質量天體或者能量下牛頓引力不夠精準,解釋光線彎曲的問題上也一樣,而廣義相對論的出現就解決了以上的問題,牛頓引力也成為了相對論引力的一個近似值。

廣義相對論將引力解釋為質量/能量對宇宙時空的彎曲,而彎曲的時空又影響著宇宙萬物的運動。水星軌道異常進動問題,以及1919愛丁頓對日食的觀測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

新的引力理論和時空概念,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身處的宇宙不可能是精緻的,它要麼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縮,要麼膨脹,總之愛因斯坦的宇宙是一個動態的宇宙。

其實早在1924年,天文學家就觀測到宇宙中的星系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和星光的紅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雖然星系都在宇宙中相對運動,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但這個相對的速度只有每秒幾千公裡。

而我們觀測到星光紅移量要遠遠大於星系相對於運動所能帶來的紅移效果。並且我們發現這些星系離我們越遠紅移量越大。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科學家們立即就意識到了我們處在一個加速膨脹的宇宙當中,星系退行速度隨著距離的增大是因為整個宇宙的時空在加速膨脹。

這就跟你蒸麵包一樣,麵團裡面的葡萄乾就像是宇宙中的星系,當麵團膨脹變大的時候,裡面的葡萄乾會互相遠離對方,並且最遠的那個葡萄乾似乎遠離的速度更快。

但這不是因為葡萄乾或者星系在運動,它們自認為自己一直處在靜止狀態,而變大的是整個麵包或者是時空。

例如,你現在上海居住,而另外一個人在北京居住,你們一年時間都沒有離開自己所在的城市,你們都認為自己是靜止的,如果地球在膨脹,那麼你們也會認為對方在遠離自己。

星系也是一樣的道理。宇宙中的第一批星系出現在宇宙誕生後的數億年間,它們剛出現的時候,所發出的光線就開始向外傳播。

經過了130億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星系的光才到達地球。這些光線剛被星系發出來的時候,可能在紫外線波段,但由於空間在膨脹,光線已經被拉伸到了紅外線波段。

我們接收到這些光線,經過測量紅移值,我們就得出了星系正在加速遠離我們,而且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

但實際上這些星系根本就沒有動,更沒有相對於空間以光速運動,它們相對於空間的速度估計只有2%的光速,甚至更低。

我們說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意思是萬物相對於空間的運動速度不能超過光速。而這個法則並沒有限制空間本身,空間的膨脹速度並沒有上限,並且它並不會違反因果論,也不會傳遞任何信息。

最主要的是,空間的膨脹並不是我們平時認為的物體的速度,而是單位距離的速度變化率,單位是 km/s/mpc,更像是一個頻率。

空間的加速膨脹導致了宇宙雖說只有138億年,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星系,或者是宇宙的範圍已經達到了461光年的距離。

而且目前180億光年以外的位置,星系推行的速度已經超過光速,即使我們現在以光速追這些星系,也永遠無法到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時空膨脹可以比光速還快?
    那麼問題是,宇宙的時空結構為何可以以超光速的速度在膨脹?甚至是導致一些龐大的星系遠離我們速度也超光速了?這似乎違反了光速不可超越的基本法則?下面我們就說下這個問題。廣義相對論將引力解釋為質量/能量對宇宙時空的彎曲,而彎曲的時空又影響著宇宙萬物的運動。水星軌道異常進動問題,以及1919愛丁頓對日食的觀測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
  • 宇宙膨脹速率可以比光速快很多,為什麼愛因斯坦還說光速不可超越
    在膨脹期間,宇宙以指數形式膨脹,短短一秒內將一個極小的空間區域的結構拉伸得非常遠,遠遠大於今天可見的宇宙。任何兩個粒子看到對方後退的速度都會比光速快得多,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如果沒有什麼東西比光速還快,那麼宇宙膨脹是如何發生的呢?答案將會改變你對宇宙的看法。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20世紀最重要的進步之一。
  • 光速不可超越,為什麼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都比光速快?矛盾嗎?
    給運動中的物體輸入能量可以進行加速,但物體的移動速度並不會一直增加,而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就是光速。光速為每秒299792.458千米,代表了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是不可超越的。光速不可超越源自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任何沒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會以光速進行運動,光子就沒有靜止質量,所以它就以光速運動。而對於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而言,不論它的質量是多少,都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而不可能達到光速。這是為什麼呢?
  • 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真的比光速還快嗎?
    讓我們先回到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並且想想當我們說沒有什麼移動得比光快的時候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有兩個處在相同時空中的物體(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那麼它們相對彼此的移動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即使其中一個在以99%光速的速度朝北運動,而另一個以99%光速的速度朝南移動,它們之間並不是以198%光速的相對速度移動,而是99.995%的光速。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時間膨脹有兩種:在狹義相對論裡面,速度越快,時間流逝越慢,速度時間膨脹遵循的公式表達為:t'=t/√[1-(v/c)]式中,t'是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值;t是低速系觀測者第一個時鐘時間記錄;v是第二個時鐘相對第一個時鐘的移動速度;c為光速
  • 光速不是最快的嗎?那為什麼星系可以超光速遠離我們?
    132.9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發出的光永遠到不了我們地球,因為那個地方的空間膨脹速度相對於地球已經超過光速了。記住是空間在膨脹,並不是星系在膨脹。以上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超過光速的由來。二,光速是最快的嗎?
  • 「暴脹理論」有那麼一段時間,宇宙膨脹的速度是比光速要快
    它們是怎樣找到機會互相混合併且交換能量的,要想相互混合併有同樣的溫度,這些光子交流的速度就應該比光速還要快,以上所有的問題都把我們引向一個答案,這個答案的名字叫做「暴脹」。「暴脹理論」如果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宇宙為什麼這麼大這麼均勻呢?
  • 愛因斯坦明明說宇宙最快速度是光速,為什麼宇宙可以超光速膨脹?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基於光速不變,才有了任何有靜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而《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是描繪了宇宙膨脹,才有了後來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所以一切的種種都是由於「光速不變原理」的這個假設,如果沒有這個假設,也就沒有後來一大堆反常識的結論,也就不存在那麼多矛盾。
  • 達到光速真的可以穿越時空?
    如果人類達到了光速,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一下就達到了歷史最高的一千二百二十七點九九公裡每小時,那麼比這個車還快的就是地球的自轉速度了,赤道自轉速度最快達到了每小時一千七百公裡。那麼比這個速度還要快的,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達到了一萬兩千一百四十四公裡每小時。這是nasa 研發的一個叫飛行器。當然這個飛行器是無人駕駛的。
  • 《福布斯》科技文章:時空結構的擴展如何比光速還要快?
    在昨天的《福布斯》(Forbes)網站上發表有一篇理論天體物理學家、科技作家、伊森·西格爾(Ethan Siegel)題為:「時空結構的擴展如何比光速還要快?」的長篇科技文章,具有參考意義,擇要介紹如下(有點長,耐心看)。文章指出,空間結構的擴大意味著星系越遠,它似乎離開我們越快。
  • 一個物體超過光速可不可以穿越時空?
    ,那這個物體真可以穿越時空。孫悟空一個筋鬥雲才十萬八千裡超越光速為什麼有這麼大「法力」?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m0為物體的靜質量,Ⅴ為物體的運動速度,c為光速,從中可以看出當Vc時,分母0,m+∞,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速度接近光速而變成無窮大,如果宇宙是有限的,全宇宙的能量都不夠這個物體加速的。因而物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更別說超光速。
  • 還認為光速最快?科學家發現兩種速度,比光速快上萬倍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也可以在介質中傳播,其傳播速度就叫做光速。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當屬真空中的光速,約每秒30萬公裡。這一點在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驗證出來的「光速極限」理論中也有所體現,而且該理論從20世紀初到現在一直未被推翻。期間,科學界也一直在努力地探索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只是沒有取得任何的突破而已。
  • 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這些東西都超越了光速
    如果速度增加到光速一樣了,那麼這個物體的質量就會趨於無窮大。愛因斯坦也同樣認為,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想要把物體加速到光速只有質量是0的物體或許才可以做到,有一點質量的物體想要加速到光速是完全不可能的。光速和宇宙膨脹具備超越光速的條件,就是必須0質量的天體,所以想要找到超越光速的天體,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 擁有時空曲速引擎技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
    擁有時空曲速引擎技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光速還快的星際旅行?扭曲時空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知的速度極限,但如果我們能扭曲時空呢?廣義相對論認為,由於有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曲速引擎可以扭曲飛船周圍的時空,收縮前面的空間,延伸後面的空間,這種方式理論上能以比光速快10倍的速度在宇宙中穿行。
  • 你已經達到了光速,正在以光速穿越時空
    可不幸的是,時間這個維度我們深處在三維空間中根本看不見,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維度,但是我們卻可以真實的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而且時間這個維度和空間最大的區別是,在空間中我們不僅可以前進還可以後退,不僅可以上升還可以下降,但是時間的流逝就像是被安上了單向閥一樣,只可以前進,我們無法讓它後退,過去發生的事情也無法再次重現。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快醒醒,這3個速度就碾壓了光速!
    文/行走天涯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快醒醒,這3個速度就碾壓了光速! 光速一直被無數人認為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原因也非常的簡單。
  • 宇宙膨脹速度可以超光速?狹義相對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我前面寫了5篇文章來介紹,如果不懂可以先去看看。這裡我重點要說明的是,愛因斯坦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能超光速,即便是光這種靜止質量為0的物質,也只能等於光速而不能超光速,所以光速就是這個宇宙的速度上限。
  • 為什麼沒有任何飛行器的速度能夠超過光速?
    那為什麼宇宙中光速最快?一,首先是因為光子的靜質量為零。二,其次,光子不但質量為零,它還不帶電荷,它是中性的。象傳遞兩個夸克間強相互作用的膠子,它的靜質量也為零,但它帶有強相互作用的色荷,它不但傳遞強相互作用,還參入強相互作用影響運動速度,因此它的速度達不到光速。中微子雖然也是中性,但它有輕微質量,因此它也達不到光速。
  • 為什麼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超光速會有什麼後果?
    光速不但非常快,而且還被認為是宇宙的速度上限。那麼,為什麼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呢?這一切都要從光速不變原理說起。麥克斯韋發現了一個很特殊的光速公式:上述公式右側的兩個參數都是恆定的常數,這意味著光速也是恆定的大小。
  • 能讓時空彎曲的不僅是質量,還有速度,時間膨脹效應與廣義相對論
    引力可以被描述為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但引力的本質並不是力,而是一種幾何效應,所以引力會導致時空的彎曲,引力越大,時空彎曲效應就越明顯。我們可以將時空彎曲分成時間的彎曲與空間的彎曲來分別討論,引力所引發的空間彎曲是顯而易見的,證據就是引力透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