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明明說宇宙最快速度是光速,為什麼宇宙可以超光速膨脹?

2020-12-04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十九世紀末,開爾文宣布:「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基本落成,但仍有兩朵烏雲」。然而沒有過多久,其中一朵烏雲就差點拆了這棟以牛頓為首的大廈。物理學從來都不缺跟風的人,偏偏就是愛因斯坦這個打破傳統框架的人締造了物理學神話,更是成了宇宙學的開山鼻祖。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基於光速不變,才有了任何有靜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而《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是描繪了宇宙膨脹,才有了後來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所以一切的種種都是由於「光速不變原理」的這個假設,如果沒有這個假設,也就沒有後來一大堆反常識的結論,也就不存在那麼多矛盾。

麥克斯韋

光速不變原理並非愛因斯坦胡編亂造,這還要從另外一個人說起。費曼曾經被問到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然而他的回答並不是當時正處於風口浪尖的愛因斯坦,他說:

「從人類歷史的長遠角度來看(從現在開始有一萬年前),毫無疑問,十九世紀最重大的事件將被認為是麥克斯韋對電動力學定律的發現。與同一十年的重要科學事件相比,美國內戰將變得微不足道。」

他為什麼會這麼說?還要從偉大的麥克斯韋發表的方程組說起。

看起來像天書?我們並不需要完全搞懂上面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只需要知道這是描繪電磁性質,並了解一些特殊符號的含義,得到我們想要的光速不變原理即可。

光速不變從麥克斯韋方程組中可以求得一個解:真空中電磁波的速度c。光是電磁波,而這個解中實際上是兩個物理測量值的函數:真空的介電常數(ε)和磁導率(μ),而這兩個值是通過測量而得,是客觀性質的值,是常數。這說明光速也是客觀性質的常數,光速的大小取決於測量的精確性,光速是絕對速度。

真空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僅僅只是是描繪介質的性質,因為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如果相信任何物質可以超越光速,那就是相信有什麼物質比真空小,這種介質必須是非常奇特的材料,當時物理界大神們相信一定存在「以太」這種傳播媒介,而尋找「以太」的失敗結果,也就應了愛因斯坦那句「任何有靜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

理論與實驗的基礎麥克斯韋描述真空中電磁場的特性,也是描繪了光在真空中的特性。麥克斯韋方程組發表時間為1861年,1887年「以太」被邁克遜莫雷實驗證實不存在,而狹義相對論的發表時間是1905年,所以愛因斯坦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後來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光速不變原理也不是愛因斯坦信手拈來的,我們也無需從晦澀難懂的《狹義相對論》中去理解光速為什麼是極限速度。

尋找「以太」的反面教材

單單從理論上並無法說明問題,科學講究證據。開爾文說的其中一朵烏雲就是尋找「以太」的失敗。麥可遜與莫雷是以太論的追隨者,一生都在致力於尋找「以太」,然而它們的實驗結果卻是證明了「以太」不存在。邁克遜莫雷實驗原理是利用幹涉儀測量兩垂直光的光速差值。

在他們的預想中,如果光真的是在「以太」介質中傳播,那麼如下圖,當光射出時相對於以太運動,如果實驗設備相對於以太靜止(圖左),那麼兩束光會同時到達,即不會出現幹涉條紋。當實驗設備相對以太運動(圖右),也就說會存在相對速度,那麼兩束光會出現幹涉條紋。

實際情況是如果宇宙中充斥著「以太」,那麼地球在宇宙中運動,也就是地球在相對以太運動。

假設地球相對於以太向右運動,那麼靜止在地球上的實驗結果應該是,光源B應該會先到達,因為地球的移動增加了光源A的運動路程,最終形成幹涉條紋。

然而真正的實驗結果是下圖,無論在何地何時,實驗結果都出奇的一致,A和B永遠都是同時達到,並不會出現幹涉條紋。光速是絕對的,並不會出現相對運動,也就不存在相對的參考介質「以太」。

麥可遜和莫雷的實驗揭示了一個對於當時來說基本的,甚至是瘋狂的宇宙事實:無論你是開著接近光速的飛船,還是靜止在地球上的人,當飛船打開燈,燈光相對於飛船的速度是c,相對於人的速度也是c,於是就出現了相對時間流速不同的結果。

任何觀察者,不管一個觀察者相對於另一個觀察者,或相對於光源或相對於光源的相對運動,測量的光速都是相同的。

宇宙膨脹速度

關於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其實從麥克斯韋方程的解就可以理解,光速是由空間中的真空性質所決定的,然而宇宙膨脹代表著空間膨脹的變化,是非正常空間,也就是非正常真空性質,所以不在受光速所制約。除了宇宙膨脹,黑洞內的空間也是極度扭曲的,也屬於非正常空間,或許黑洞內部也可以超越光速,就像《星際穿越》中男主看到了過去了時空,並操縱了過去的事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超光速會有什麼後果?
    光速不但非常快,而且還被認為是宇宙的速度上限。那麼,為什麼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呢?這一切都要從光速不變原理說起。麥克斯韋發現了一個很特殊的光速公式:上述公式右側的兩個參數都是恆定的常數,這意味著光速也是恆定的大小。
  • 醒醒吧,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是最快速度?還有三種速度遠超光速
    光速是科學家們目前發現自然界物體最快速度,它被用來表示許多距離人類萬分遙遠的事物的最快能核實抵達,例如測量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就需要行走384401公裡,而用光速行走,只需要2.5秒,可見,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倘若人們掌握擁有光速的飛行器,前往任意星球、自由探索宇宙奧秘將不再是夢想。但你知道嗎?其實光速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最快的速度,還有其他三種速度要遠遠超過它的均速。
  • 醒醒吧,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是最快速度?還有三種速度遠超光速!
    光速是科學家們目前發現自然界物體最快速度,它被用來表示許多距離人類萬分遙遠的事物的最快能核實抵達,例如測量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就需要行走384401公裡,而用光速行走,只需要2.5秒,可見,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倘若人們掌握擁有光速的飛行器,前往任意星球、自由探索宇宙奧秘將不再是夢想。但你知道嗎?其實光速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最快的速度,還有其他三種速度要遠遠超過它的均速。
  • 醒醒吧,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是最快速度?還有三種速度遠超光速!
    光速是科學家們目前發現自然界物體最快速度,它被用來表示許多距離人類萬分遙遠的事物的最快能核實抵達,例如測量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就需要行走384401公裡,而用光速行走,只需要2.5秒,可見,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倘若人們掌握擁有光速的飛行器,前往任意星球、自由探索宇宙奧秘將不再是夢想。
  • 愛因斯坦說:物質傳播最快速度是光速,為什麼還存在超光速現象?
    超光速實際上是可以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超光速的現象。那為什麼還會有個光速限定,又有什麼是超光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狹義相對論實際上,光速針對信息、能量、物質傳遞而言的。這是上個世紀初才建立起來的觀念。在在此之前,科學家並不這麼認為。這些其實需要從高中物理中的「參考系」說起。
  • 顛覆你的認知,光速不是宇宙最快速度,在它面前光速慢得像蝸牛!
    光速為30萬公裡每秒,是公認的宇宙最快速度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光速可能並非宇宙最快的速度,因為科學家目前至少發現了三個速度比光速還快。第一個超光速:黑洞吞噬速度。蟲洞通道轉移速度比光速快第三個超光速:宇宙膨脹速度。
  • 光速為什麼是宇宙最快速度?如果能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變化?
    光速為什麼是宇宙最快速度?如果能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變化?自從人類開始大力發展科學,就一直有一個充滿野心的夢想,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在一些科幻電影裡面做一點都有體現,但是想要真正的實現星際旅行,我們就要達到宇宙的最快速度,根據目前科學的定義,光速是目前宇宙當中的最快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可是人類目前最快的速度也不過72萬公裡每小時,也就是深入太陽日冕層的帕克探測器。
  • 愛因斯坦光速最快理論被打破,它的速度竟比光速快3倍!
    可是,關於愛因斯坦的光速最快理論,卻一直有不少科學家質疑,同時,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超光速存在的事物,前段時間,終於傳來了新的發現。宇宙仍然在不停的膨脹生長,科學家認為,在宇宙誕生的時候,宇宙從一個奇點開始向外膨脹的速度要比光速快很多,目前,宇宙可觀測到的範圍是930億光年的距離,也就是說,宇宙的半徑是465億光年,而宇宙誕生至今,不過138億年的時間,即使用光速來膨脹,宇宙的半徑也不過是138億光年。
  • 宇宙膨脹速率可以比光速快很多,為什麼愛因斯坦還說光速不可超越
    在膨脹期間,宇宙以指數形式膨脹,短短一秒內將一個極小的空間區域的結構拉伸得非常遠,遠遠大於今天可見的宇宙。任何兩個粒子看到對方後退的速度都會比光速快得多,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如果沒有什麼東西比光速還快,那麼宇宙膨脹是如何發生的呢?答案將會改變你對宇宙的看法。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20世紀最重要的進步之一。
  • 光速不可超越,為什麼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都比光速快?矛盾嗎?
    光速不可超越源自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任何沒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會以光速進行運動,光子就沒有靜止質量,所以它就以光速運動。而對於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而言,不論它的質量是多少,都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而不可能達到光速。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光速被認為是宇宙最快速度?一旦超光速,世界有什麼變化?
    人類一直有一個星際旅行夢想,要實現星際旅行夢想最重要的速度,可是目前人類最快的速度才72萬公裡每小時(帕克號探測器的最高速度),距離星際旅行的夢想還很遙遠,為什麼這麼說呢?星際旅行是人類的夢想不過什麼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的來,人類如果要想實現星際旅行,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突破光速,可是光速已經被認為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了,人類根本無法突破,人類無法突破光速,那麼星際旅行就無從談起,不過對於光速是否真的是宇宙最快的速度是存在爭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宇宙在超光速膨脹中?宇宙到底有多大?
    但是又有數據告訴我們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那為什麼宇宙會有930億光年那麼大,宇宙大爆炸理論不是說宇宙從奇點爆炸後才產生了宇宙,那為什麼可觀測宇宙會比宇宙年齡還大呢?宇宙模型的由來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也一直在假設,可能是圓的,可能是方的,近代天文學就提出了三種假設:無邊無限靜態宇宙、有限無邊靜態宇宙、無邊無限動態宇宙。
  • 宇宙中最高的速度真的是光速嗎?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嗎?
    從地球往返月球時間不過3秒,從地球飛到火星需要的時間也不過3分鐘,而號稱人類速度最快的帕克號探測器,它的速度不及光速的1500分之一,由此可見光速是一個極快的速度,儘管如此,光速的快依然是相對的,對於人類來說,光速快的讓人追不上,但是從宇宙角度來看,光速卻慢得像蝸牛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
  • 宇宙膨脹速度可以超光速?狹義相對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裡我重點要說明的是,愛因斯坦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能超光速,即便是光這種靜止質量為0的物質,也只能等於光速而不能超光速,所以光速就是這個宇宙的速度上限。可惜實驗的結果是,所有的天體正在不斷的加速遠離我們,這太不可思議了,而且宇宙整個膨脹的速度,經過科學家精密計算後發現竟然超過光速。這不就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衝突了嗎?其實要解決這個衝突,你必須對速度有一個全新的理解,速度其實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宇宙內物體的運動速度,一個是宇宙膨脹速度。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有四種速度比光速還要快
    科學家通過長期大量的宇宙觀測研究,終於發現了有五種速度是超越光速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超光速現象在宇宙中是存在的,光速並不是宇宙的最快速度,那麼具備是哪五種速度能夠超越光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第一種、宇宙大爆炸瞬間速度,對於宇宙的起源,現代科學普遍的觀點是起源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
  • 宇宙年齡138億年,直徑930億光年,宇宙膨脹超光速了嗎?
    【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也就是半徑為465億光年,這是很多人非常疑問的一點,因為宇宙年齡只有138億歲,換言之也就是給了宇宙138億年的膨脹時間,按照最快光速膨脹,宇宙的乾淨也應該只有138億光年,目前來看宇宙膨脹超光速,那這是否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要求
  • 宇宙最快星系,遠離速度達2.3倍光速,為什麼它沒有違背相對論?
    愛因斯坦也因為相對論的提出,被科學界稱之為近現代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根據相對論,物體的速度並不是無限提升,而是有一個限制,那就是光速。不管物體的速度有多快,它最多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在很多人看來,超光速現象是不存在的,那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
  • 宇宙中光速並非最快,四種超越光速的速度,你會知道幾個?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否意味著法律中存在「光速不能超過」的錯誤?事實上,這部法律並沒有犯任何錯誤,但人們對這部法律的理解卻犯了錯誤,這也可以說是不夠的和深入的。然而,說到光速,我們必須提到一位改變了世界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他打破了固有的時空觀,打開了理解宇宙本質的大門。
  • 愛因斯坦錯了?光速不是最快速度,這3個速度或超光速!
    除此之外它還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有人說正是因為光速限制了人類飛出太陽系,可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光速的速度是一定的,並不會因為周圍的事物而改變,這讓很多人不禁懷疑,光速難道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嗎?沒有其它速度可以超越嗎?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是科學家研究多年後,他們認為光速或不是宇宙最快的速度,這3種速度都比光速快。
  • 宇宙中超光速的困惑:宇宙膨脹與退行速度!
    哈勃定律中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如果宇宙是無限的,當距離大到一定的時候,速度必定要超過光速。事實上,並不需要假設宇宙無限,在現今可觀測的距離範圍,退行速度已經超過光速。光速不變和光速不可超越,是狹義相對論的假設條件。其中涉及的距離及時間概念都需要在平坦的閔可夫斯基時空中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