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現在網紅臉和流量讓大家膩了,演技好的演員碰上好時光了

2020-11-28 騰訊網

·

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後,張藝謀的《一秒鐘》終於得以上映。這部電影跟他過往以及未來的《懸崖之上》《堅如磐石》《最冷的槍》等所有電影都不一樣,它更私人,更像是張藝謀對膠片時代光影世界一些記憶的留存。張藝謀形容它就像是自己寫的一份情書,有一種深厚的寄托在裡面,到最後如果大家不知道,挺可惜的。所以,他的心願其實很簡單,只要能跟觀眾見面,所有的遺憾就都不當回事了。

電影上映前,我們跟張藝謀進行了一次長談,不止聊了《一秒鐘》的拍攝初衷、選角上的考慮、裡面的一些劇情和細節,還聊到了電影技術的革新、大銀幕跟網絡的未來之爭、好演員與流量明星的不同、導演的堅守和與時俱進等很多話題。作為一個主動想跟上時代和觀眾的導演,他對電影行業,對當下的流行,都有自己的關注和思考。

「突然人類的一個時代結束了」

我有拍《一秒鐘》這部電影的想法很早了。覺著自己很多(關於電影的)記憶將來整理一下,都挺有意思。

在2018年,突然感覺膠片時代就非常快的結束了。2017年、2018年的時候,還有一些國際大導演,像諾蘭呀,像昆汀·塔倫蒂諾呀,像史匹柏呀,還用膠片拍一種標誌性的電影,還表示了對膠片的某種迷戀,某種推崇,後來就沒有了。因為生產、洗印的工廠都沒有了,要重啟這些工廠,很複雜,甚至在美國本土都重啟不了了。所以這些大導演們也就不再做最後的堅持了。

我那時候去美國見史匹柏的時候跟他聊,他問我你開始拍數字了嗎,我說我早就開始了,我是中國拍的最早的。他說我一直都沒有下決心我要不要拍數字。我說數字不錯,但是我一直還是很喜歡膠片。

但是2018年的時候,中國的影院迅速地就調整了,已經全盤數位化了。我們是世界上更換最快的。美國的院線,沒人統計過啊,現在大約還有10%-20%是膠片,它那個更換慢,需要成本。所以美國你現在要發一個好萊塢大片,還要印一部分傳統拷貝給那些院線。

我們國家換得很快,所以我就是突然感覺全都沒有了,一個膠片時代結束了。因為我們從學電影開始,就講盧米埃爾兄弟,講膠片怎麼回事,突然人類的一個時代結束了,當時有很強烈的一種「哎呀,就沒有了!」的感覺。

所以我就覺得,要不然就把這個故事拍出來吧,一些點點滴滴的記憶,只是套一個故事而已。

「能上映就很開心了,所有的遺憾就都不當回事了」

這個故事很簡單,小製作,但是在我拍電影的生涯中,我自己有很強的一個情感跟它在一起。我其實就是對那個時代人們仰望星空,在那個精神非常貧瘠的時代,人們看電影那個呼朋喚友,四裡八鄉,來了之後的一種狂歡,哪怕看新聞簡報,那都磨成那樣了,大家都不走,範電影說你放一晚上他們看一晚上,就人的那種精神的東西,是非常可貴的。

其實不管隨著物質多麼發達,多麼充足,多麼富裕,精神的這種東西永遠是特別有意思的。我們並不是懷念那個時代看電影的情況,是懷念那個時代光影世界帶給我們夢幻般的那種情感,哪怕都是革命的題材,那種記憶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能跟大家見面就行了,不然你寫了一封情書,到最後大家不知道,還挺可惜的。這個作品雖然故事簡單,也許沒有什麼商業性,也許離年輕人比較遠,但是對於我來說,有一種深厚的寄託,那是不一樣的,我給我自己做一個回憶,一個紀念。所以對我來說,這部電影能跟大家見面,就已經很開心了,所有的遺憾,就都不當回事了。

「現在網紅臉和流量讓大家膩了,演技好的演員碰上好時光了」

這部電影選了張譯、劉浩存、範偉、餘皚磊來演。

其實說起來最早有創意的時候,我是給黃渤和徐崢打的招呼,讓徐崢演放映員,我們把他叫「大上海」,徐崢是上海人,一口上海話,那個年代上海人在西北說上海話很吃香的,馬上就高看,洋氣的厲害。讓黃渤演勞改犯。

後來換了劇本,演員檔期各種問題,我對張譯那時候不太熟,還是徐崢推薦的,我知道張譯但是沒合作過,他說張譯很好,這樣我就和他合作了

餘皚磊是我在別的電影上看到了,覺得他很會演戲。

他倆和我合作了以後,我《懸崖之上》也繼續找他們,他們都是很好的。

因為現在網紅臉、流量讓大家膩了,所以普通觀眾也在說演技好壞了,包括綜藝,你看這多好。這其實是演員的福利,有人可以看你的演技了,不再看你的顏值了,這個轉變已經是很好了,現在演技好的演員是碰上好時光了。

對於流量演員,我覺得首先你演員要真拿得起來,第二導演也要扛得住社會的眼光,看大家怎麼看。另外製片人也要扛得住,看這票房是不是能帶得起來,這就不好說了。

我們當然首先是挑演技了。因為演技好的演員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電影是一個集體創作,不是說靠導演一個人。尤其是塑造人物上,演技好的演員他不光是演技好,他生活閱歷和他的職業操守都很高,所以他會對這個人物有更多縱深的開掘,有很多很多細節是靠演員在現場發掘出來的,他提很多意見,他做很多修改,因為他要把他變成活生生的人,他不能直接「預備!開始!」。他就會想很多很多,這個角色的前世今生他都會想,他有很多很多細節把它補充進去,變得很鮮活。導演都有這樣的經驗,演技好的演員都會給劇本加分,所以用他們導演也會省點勁。

「一張大銀幕的臉就是臉得小,眼睛要會說話」

其實我們經常選擇受過專業訓練的演員。新人也一樣。我們首先是在中戲、北電、上戲三大院校裡挑,這就是黃埔系,先在這些學校裡選,而後會放到一些像重慶美視,北師大、中傳的表演系,然後再放到舞蹈學院等。

我自己認為還是要找專業的,除非是你特殊的需要,比如《一個都不能少》那種,你要追求紀錄片,追求素人,那就去找不像演員的。

原則上表演是一個難度很高的事情,表演沒那麼簡單,不是人人都行的,所以其實它是需要專業的,要不全世界那麼多演員,還是專業的居多嘛,一步登天的素人還是少數。

像浩存是我們幾年以前就選定的,最早她考大學的時候,在考場發現的,很像周冬雨,周冬雨我們是在南京的考場發現的,劉浩存是在北京的考場發現的。

當時覺著這小孩很有靈氣,高三學生嘛,是想讓她演《影》裡關曉彤的那個角色。選了她以後,對她進行了測試覺著不錯,當然人家正忙著考大學呢,還要複習文化課,所以就走了,我們就在這兒想著琢磨著她這個角色,後來突然劇本就改了,改了以後她太小,不符合,就換成關曉彤了。

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我還跟她說,我說你回去好好複習,要考大學了,無論你考上哪個學校,最終我們可能會找你拍電影,所以希望你不要曝光,大概就這麼說了一下。其實這麼一交代,那小孩早估計沒記著,人家忙人家的,這一晃就三年,我們把《影》都拍完了,又有其他的。

到拍《一秒鐘》了,突然想到,我就問副導演,那個小孩還在嗎?打聽一下考哪個學校了?後來一打聽說考北舞了。我說那剛好,趕緊去看一下,是不是已經拍了廣告了,拍了電視劇了,籤了什麼了,然後一去問說啥也沒有,等著我們呢,還很守信譽,我還挺感動的。

但是光這樣其實是不行的,這只是見面的感覺,我們後來還是經過了長達半年多的培訓,還有很多備選人,在一起來PK。每個星期,利用節假日、寒暑假,進行培訓。

其實選演員是個很科學的過程。我從來不相信有時候媒體上寫的,那個導演好像眾裡尋她千百度,一回頭就是她,這有點神化,導演都把自己搞得很神秘,好像覺著自己有過人的本領,其實不是。你一眼看,覺著這個人有意思,還是要經過非常科學的篩選,反覆反覆反覆選,她一直留到最後。

所以後來我們就覺著,這就是命,就屬於你一眼看中的一個小孩,當年很小,但現在幾年以後,經過反覆的測試,還能排第一,那就是她了。

我自己覺著她應該是周冬雨過後的一個接班人吧,很像周冬雨的那種樣子。

選演員還有一個就是,我是從大銀幕的角度去想的,可能跟一般電視劇,還有普通網紅看的角度不同。再加上我是攝影師出身,我常常是用攝影機來鑑定一個演員的臉是不是夠有魅力,夠大銀幕。所以後來我們說,長一個大銀幕的臉是不太能常碰到的。大銀幕的臉是啥樣呢?你也不知道,但是現在感覺就是臉得小,臉大了不行(笑)。

還有就是眼睛,我們俗話講,眼睛要會說話。而且,內心理解力要強,要能表達情感,要充沛,但是能通過眼睛表達出來。

大銀幕的表演跟我們平常看到電視劇的誇張表演是不同的,大銀幕的表演是一點點東西就可以了,因為你想大銀幕把演員臉放的很大,一個近景,微妙的那個心理活動就通過她的眼睛傳達出來,就特別合適。

反倒是其他的可能需要演員誇張一點。我覺著你要演那種綜藝,都需要演員外化一點,像演話劇一樣的,要把它表達出來,然後現場觀眾說哎呀這個演技好,它是另一款。

大銀幕其實是不需要太多太多的東西,而且大銀幕的表演是更精緻的,更內斂的,更要求內心豐富,所以眼睛的傳神非常重要。

其實沒有啥秘訣,每個導演選都差不多,我自己這一方面特別要求,不在眼睛長的大小,在有沒有那個感覺,這你通過測試可以看到,我們有很多測試的方法。我自己很多年總結了我自己的一套東西,很有意思,有一定的科學性。

「導演要跟上時代,觀眾都是年輕人,他不等你啊」

關於電影,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與時俱進。堅守是指對電影的熱愛,對電影講好故事的堅守,對電影塑造好人物的堅守,是對電影品質的堅守,堅守是你自己要敬業,要認真去做這件事。但其實電影常常更需要與時俱進。影像常常是實時的,對於受眾來說,一部電影的生命力,就是三周到四周,就像是瓜果,它的時令性,它的新鮮度,它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所產生的魅力,都在這個新鮮性上。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導演,你要跟上這個時代,在堅守的同時,你要學習新技術、新觀念,你要了解年輕人,你要去看,你要時尚,你要去了解所有的東西,你要講給年輕人聽,要對年輕人產生影響。

尤其是電影又跟技術有關,更要與時俱進。你要去學習,你要去了解,信息、音樂、電腦特效、虛擬實境等等,很多東西,都要求你要與時俱進,這樣電影才能保持它的魅力在。

但是電影情懷、人、人性,這些永恆的主題是不變的。

我會刷短視頻,但就是偶爾看一看,任何成為話題的我都會看一看,我也在網上購物的,我跟大家其實差不多,我對這些東西都願意接受。

我根本不排斥那些商業性、快節奏的東西,我覺得這是正常的。

如果是像《懸崖之上》《堅如磐石》這種當代題材,商業性的東西,一定是要符合這樣的節奏。你看《一秒鐘》我特別把節奏放慢了,我就會回到一部電影大約有500-700個鏡頭的節奏上去,希望有一個味道。那你看我們拍《懸崖之上》,有2800個鏡頭,它的敘述語言不一樣的,因為你要年輕化,你要跟上潮流。

人進入新的時代,節奏都是很快。你看我們現在看老電影,雖然老電影在我們印象中是經典,我們一看上老電影還是覺得比較慢,因為當年和現在不一樣。你自己回憶一下你過了二十年,你腦海中有記憶這是部好電影,但你有多大的興趣再去把那個電影看一遍呢?我自己認為除了專業人員、研究人員、學生,和某種有訴求的人之外,大部分觀眾不會再去重看二十年、三十年之前的某一部電影,他記住它就可以了,有印象,在心裡就可以了。

所以你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影哪怕它影響人的一生,它的功能發酵就是三周四周,一個月以後就下架了。所以它是時令性的產品。所有的公司、導演、創作者,也是希望把這個電影拍出來,馬上跟你見面,沒有導演說我們放十年再拿出來,塵封不可能,所以它非常像新鮮水果,它那個原汁原味的東西才好,它不像酒,真正的放。

所以你的美學、技術,對電影觀念所有的反映,包括反映情感的所有方方面面,你講故事的方式、技術、技巧,其實都是要與時俱進。這並不是庸俗,這也不是媚俗,這其實是需要跟上這個時代,因為電影觀眾都是年輕人,他不等你啊,你一定要這樣子,你跟的越緊,你掌握社會信息越多,你越能跟上這個時代,否則你就被淘汰了。

你守著一些古老的東西可以在這兒堅持,沒問題,但是電影畢竟不太一樣。電影本身歷史不長,一百多年,從雜耍開始它就是技術帶來的一個感覺,它更新鮮更潮流,更有現實性,所以它需要我們跟進所有的觀念,總之要學習。

「最終我認為是空氣成像,載體都不要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影像時代,這些技術的東西將來會影響很多很多。現在還拿個手機,將來可能都不需要了,因為我們做很多大型活動的表演,對這種大屏幕傳播影像的東西,我們一直在問,有沒有更新的技術?能不能是軟的穿到身上?那現在有了軟屏。能不能這樣?能不能那樣?常常想的就是能不能。

最終我認為是空氣成像,載體不要了,你就是一個號,然後你抱著這個號,指紋一晃,隨便一個地方都是你的影像,而且它對別人是屏蔽的,就你一人能看見。

就像科幻電影。科幻電影現在基本用的都還是透明屏嘛。其實最終的空氣成像是無形的,到那時候你再看虛擬空間和人的現實空間的交流,到那時候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那個思維完全不是我們這樣了,我都不知道他們將來怎麼談戀愛?真假怎麼分?未來會是怎樣的?

「我會選擇擁抱技術,要堅守的是情懷」

我會選擇擁抱技術,我差不多是中國最早,從《三槍》開始就用數字機了,而且我用四臺數字機。所以我後來拍《山楂樹之戀》的時候才讓周冬雨演了一百遍,因為那是數字機。

我是覺得技術能改變我們所有的東西,尤其是電影就是從技術開始的。3D、4D,包括裸眼、120幀,所有的技術試驗我都很了解,而且我也很願意去學習。

我覺得這方面不必抱殘守缺,要堅守的是另一種,我們俗話說是情懷,是電影要表現什麼,表達什麼。

今天大家可以批判任何一個電影故事沒講好,所以你看大家眼光很高,一般的故事很難打動他,也就是說一般的情感、人物很難打動他。現在的網民見多識廣,包括我們現在要拍戰爭片,我一直跟服化道說網民都是軍迷,他們沒打過仗,但比你還了解,所以你一定要地道。

大家現在見多了,其實什麼樣的技術也都不會新了,今天新明天就舊了,重要的是堅守一種我們自己希望的信念,就是電影到底是什麼?或者藝術到底要表達什麼?這些是核心。其實我們今天看中國觀眾對很多電影不滿意,也是一說就是故事不行,那其實就是說沒有感動他,沒有代入他。

其實大家也都在要求這個東西,雖然你是技術時代、網絡時代了,雖然日新月異的,你們的短視頻這麼泛濫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當導演、剪東西,剪出來非常棒,非常有意思,但是那個最打動你的,除了有趣之外,還是一些情感的東西,這都是人本能的一個訴求和要求。

相關焦點

  • 上半年八部國產好劇一覽,流量全滅,演技派熬出頭
    值得一提的是,流量演員幾乎全軍覆沒,實力演技派也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從《隱秘的角落》到《一寸相思》,這些沒有流量明星加盟的誠意之作逐漸為大眾所看到。可見,明珠是不會蒙塵的。《隱秘的角落》/懸疑推理這部劇風很大,過度曝光和解讀引來一定爭議,但絕對是一部喜歡懸疑類型劇作觀眾不能錯過的一部好劇。
  • 從流量到演員的這條路,鹿晗用「顏值」換取的「演技」值嗎?
    這兩年我國的電視劇就像一塊剛被挖開的油田一般噴湧而出,各種口碑好質量高的劇集一部接著一部的上映。特別是今年,兩部女性群像的《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剛剛結束,這邊兩部《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又悄悄開播,作為主演之一的鹿晗這次他收穫的評價又是怎樣的呢?
  • 於正的發言真讓人反感,流量和演技直接並沒有必然聯繫
    於正老師最近挺火的,頻繁上網絡熱搜,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從幕後轉臺前,自己當個流量明星呢。畢竟最近集中在他身上的討論就挺多的,先是跟汪海林的那場罵戰,引發了很多的關注和討論,網友們都想見見那些所謂的文人過招會是怎樣精彩絕倫的場面。
  • 香港實力派扎堆演網大: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中國演員的悲哀?
    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陳凱歌的《無極》,馮小剛的《夜宴》等等。這些華語大片裡面有一半是港臺演員,香港演員尤其多,而且他們是絕對的主角。但是隨著內地影視產業發展,距離現在的時間越近,港臺演員在華語商業大片的佔比數量,也就變得越來越低。
  • 2017年,張藝謀請來了頂流鹿晗,好萊塢巨星馬特達蒙,卻虧了5億
    在這裡,威廉見識了饕餮的兇殘,也見證了無影禁軍的精銳和勇敢,並被這群戰士之間的信任和犧牲所感動,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共同守護人類的戰鬥當中。這個劇情可以嗎?很可以!再來說一說其中導演、演員的經歷。《我是證人》有鹿飯覺得這個不是本色出演,其實我覺得鹿晗只是將性格裡痞子氣的那一面放大了一些表演,對演技的考驗程度依舊不大。3.《長城》有影評人說,鹿晗不是演技好,而是角色人設本身討喜。
  • 張藝謀新作"長城"公布演員表 逆天混搭陣容引熱議
    電影出品方之一的傳奇影業正式在全球公開了這部中外合拍片龐大的演員班底——好萊塢影星馬特·達蒙、威廉·達福、佩德羅·帕斯卡將與中國演員劉德華、張涵予、彭于晏、鹿晗、林更新、鄭愷、陳學冬、黃軒、景甜等一道出演影片。環球影業將以3D格式於2016年11月23日在全球範圍內發行影片。中國上映時間為2016年賀歲檔。大導演一出手,端出來的果然就是一盤好大的棋呀!
  • 繼《主角》後,70歲張藝謀又一部諜戰片來襲,一眾老戲骨加盟飆戲
    現在這部電視劇由於演員的人選,還沒有正式開拍,但是已經官宣只要選好演員之後就開始拍攝,而這部劇主人公不是一個女性角色嗎,所以他們現在暫定的演員就是章子怡和青秦海璐這兩人實力超強的女演員。張藝謀,在演藝圈的地位簡直就是不可撼動,張藝謀之前都是活躍在電影方面的,早年的張藝謀憑一部《紅高粱》獲得了「影帝」的稱號。張藝謀執導的作品都是非常的優秀。譬如《一個都不能少》、《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我的父親母親》等優秀的經典作品。這一次張藝謀再次出山執導這部《懸崖之上》,相信會取得非常好的收視率,那麼,你們知道這部劇中,有哪些演員加入其中嗎?
  • 演技忽高忽低,未播新劇成爛片,從青衣到流量,關曉彤只走錯一步
    作為童星出道的關曉彤,早些年路人緣極好,有著「國民閨女」美譽,《好先生》中的精彩表現讓觀眾看到她的進步,不再單純以小時候的眼光去看待。但是,關曉彤沒能耐得住寂寞一直走青衣路線,在流量時代她還是選擇更快捷、便利的流量明星之路,更是帶來了口碑由好轉衰的轉型三部曲《鳳囚凰》《極光之戀》《甜蜜暴擊》。
  • 《智慧樹》小咕咚「整」成網紅臉,兒時記憶被毀
    「人是容易感傷和懷舊的動物,無一例外。」——畢淑敏4月2日,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曾經陪伴一代人成長的青春記憶——少兒欄目《智慧樹》裡的「小咕咚」形象改版了。這無疑是在很多人心上,猝不及防地插了一把刀。《智慧樹》作為央視的一檔少兒節目,自2003年創辦以來,陪伴了00後整個的童年時光,對00後極其父母而言,小咕咚可不只是人偶那麼簡單。
  • 周冬雨屬於有靈性的演員,她不是演技派,但她比演技派要厲害
    周冬雨演技忽高忽低,得看有沒有好劇本好角色,遇到好劇本她就特別好。她戲路倒也不算太窄,但是演美女類文青類的角色估計不行,聲音也是有點受限制。這幾個獎真的挺幸運的,競爭對手的幾個角色都不太行。其實七月與安生能拿兩個獎也是有點虛高,那個電影不太值。
  •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影帝影后是這兩位演員……
    華語影壇的頂尖級導演張藝謀、婁燁、姜文、賈樟柯都有作品入圍,近年來風頭最盛的新導演畢贛、文牧野也都來勢洶洶。演員獎方面更是星光熠熠殺紅了眼。總之,今年應該算是近幾年最熱鬧的金馬獎了。而且,除了張藝謀的《影》以外,其他作品都出自新人導演。其中,《影》和《我不是藥神》因為已經公映過了,是大家最熟悉的兩部。《影》是國師的古裝回歸之作,用水墨畫風講述了一個有關替身的故事。
  • 易烊千璽又被官方表揚:不是偶像而是演員,演技好有三個關鍵
    《少年的你》正在熱映,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演技讓人折服。這部電影聚焦了高考和校園欺凌,話題度和熱度飆升。上映短短幾天就已經達到了差不多7億的票房,各大平臺的評分都很高,給予了這部電影真實的評價。流量明星易烊千璽搭檔影后周冬雨,《少年的你》簡直就是視覺的享受。
  • 金子涵謝可寅李汶翰,《我就是演員》也準備走流量路線?
    雖然《演員的誕生》出來較早,但是從第二季開始卻被《演員請就位》在熱度和口碑上全方位趕超,之後這個節目也進行了多次改名和升級,但是依舊很難做得更好。轉眼間《我就是演員》已經來到了第四季,這一季這件衛視也是可以避開了《演員請就位》的檔期,在對方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這個節目才姍姍來遲。
  • 《我就是演員4》定檔,隨即出現兩大爭議點,章子怡是演技之神嗎
    不少網友表示,再好的演技,也不必稱之為神,因為神就已經到了全民膜拜的程度,而不是任由觀眾點評的程度了每期由演技之神和挑戰嘉賓組成。
  • 劉昊然,彭昱暢,張新成,新生代演技派男演員都有哪些好作品
    #眼下娛樂圈男明星女明星都很多,偶像團體一個賽一個的多,新人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但是真正演技好,實力雄厚的男女演員不多。又或者很多實力派演員都不熱衷於炒作,他們只用實力說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新生代演技派男演員,他們都是誰,都有哪些作品。90後現在正是年輕的時候,正處於一個向上爬的時候,很多實力派男演員已經顯露出巨大的潛力和實力。劉昊然,彭昱暢,張新成,三位90後新生代演技派男星,他們幾乎是最好的代表。
  • 從流量派到演技派,李易峰的轉變全在這部電影中
    」,在最開始的幾部劇集裡,不斷地被人們所詬病: 面癱、眼神空洞的「無實物表演」等一系列堪稱反面教材的表現, 演技不足,不能服眾,和他對戲的演員一般都能輕易「碾壓」他,毫不誇張地說,當年看到那些有李易峰的名字的電影,就已經可以跨過挑選下一部了。
  • 影評人稱張藝謀已死只是「無良知」的表現?
    今天,樂視影業已經發布警告函,要求該影評人立即刪除之前對電影和張導的詆毀、辱罵的所有言論,並在微博顯著文章發表為期30天的道歉文,否則將保留對其追究法律責任。隨後,張藝謀的愛人陳婷也在微博發聲,力挺老公,打出感情牌。稱張導辛辛苦苦為電影業付出這麼多,作為影評人應該要守住職業道德,要有素質和業界良知。〈長城〉老海還沒有看過,不好作評論。不過這位影評人的言辭確實欠妥。
  • 他是《我不是藥神》中的黃毛,一個靠演技說話的演員
    此後,章宇被觀眾所熟知,演技也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肯定。而章宇最擅長的,就是塑造一個又一個的小人物,他的表演毫無痕跡。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章宇的平臺帳號,你會被他的文字和情感所吸引,原來章宇是一座冰山,而我們看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上的一角罷了。
  • 周冬雨演技很不錯,看好!黃曉明和劉德華一樣,演電影不如電視劇
    無論是章子怡、鞏俐,還是後黃渤、徐崢,我都覺得演技可以,其他方面並不關心。至於那些演技不好,還傻白甜的人,基本上看都不會多看一眼。周冬雨,我比較喜歡。論長相,比不上章子怡,也比不上很多很多的傻白甜。但是,人家的演技,真不是網紅臉可以做到的。
  • 注射玻尿酸出來,都是網紅臉?
    注射玻尿酸出來,都是網紅臉? 玻尿酸可謂是人紅是非多 冷不丁就會冒出幾個謠言 就比如 注射玻尿酸出來都是網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