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Ⅰ級瀕危物種|虎斑兜蘭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文:花木君
兜蘭是世界著名蘭科觀賞花卉,因花唇瓣特化成兜狀或拖鞋狀,故又名「拖鞋蘭」。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迄今為止發現有23種原生兜蘭品種。由於兜蘭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區,相對比較偏遠,因而在過去並沒有受到國人重視。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開放的深入,文化的交流增多,人們才發現原來兜蘭受到世界各地園藝界熱捧,並且很多原因品種的親本竟然是產自國內的原生品種。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國外不法販子大肆收購,於是國內資源遭到瘋狂盜採,以至於我國所有原產品種都流失到國外,國內兜蘭資源面臨瀕危境地。
為了宣傳保護和珍惜野生資源,同時也在宣揚中華大地的豐富植物資源,在2001年,國家郵政局曾經發行了一套《兜蘭》4枚特種郵票以茲紀念,其中寬瓣亞屬選擇了麻慄坡兜蘭,兜蘭亞屬選擇了3種,分別為長瓣兜蘭、卷萼兜蘭和虎斑兜蘭,作為我國野生兜蘭的代表,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虎斑兜蘭。
虎斑兜蘭(Paphiopedilum markianum Fowlie),蘭科、兜蘭屬、兜蘭亞屬地生或半附生植物。葉基生,二列,2-3枚,葉片狹長圓形,長15-25釐米,寬2.1-3.5釐米,先端鈍並常有小裂口或灣缺,綠色,背面色略淺,無毛,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互相套疊。
花葶直立,長20-25釐米,紫色,被短柔毛,頂端生1花;花苞片近橢圓形,長3.5-6釐米,寬1-1.5釐米,綠色而具紫點;花梗和子房長3.5-4.5釐米,被短柔毛;花大;中萼片黃綠色而有3條紫褐色粗縱條紋,合萼片淡黃綠色並在基部有紫褐色細紋,花瓣基部至中部黃綠色並在中央有2條紫褐色粗縱條紋,上部淡紫紅色,唇瓣淡黃綠色而有淡褐色暈,退化雄蕊黃綠色但在中央有紫斑。
中萼片寬卵形至極寬的倒卵形,先端常有短尖頭,背面有微柔毛;合萼片橢圓狀卵形,背面亦被毛;花瓣近匙形,邊緣(尤其中部至基部)波狀;唇瓣倒盔狀,基部有寬闊的、長1.5-2釐米的柄;囊近橢圓形,向末端略變狹,囊口極寬闊,兩側各有1個直立的耳,兩耳前方的邊緣不內折,囊底具毛;退化雄蕊近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中央具臍形突起。花期6-8月。
兜蘭分布雲南西部(瀘水)。生於海拔1500-2200米的林下蔭蔽多石處或山谷旁灌叢邊緣。在我國分布的23種野生兜蘭裡面,由於氣候相似,因而相鄰的國家地區也有不少相同的品種,然而其中有兩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兜蘭品種,那就是文山兜蘭和虎斑兜蘭,虎斑兜蘭是其中之一。
(亨利兜蘭)
(虎斑兜蘭)
虎斑兜蘭和亨利兜蘭容易混淆,都屬於兜蘭亞屬,中萼片碩大,並且顏色近似,我們將其區別簡單開列:
1、中萼片花色:亨利兜蘭的中萼片奶油黃色或近綠色,有許多不規則的紫褐色粗斑點,合萼片色澤相近但無斑點或具少數斑點;虎斑兜蘭中萼片黃綠色而有3條紫褐色粗縱條紋,合萼片淡黃綠色並在基部有紫褐色細紋。簡單來說,虎斑兜蘭中萼片3條縱斑紋很明顯,亨利兜蘭是不規則斑點。
2、花瓣花色:亨利兜蘭花瓣玫瑰紅色,基部有紫褐色粗斑點;虎斑兜蘭花瓣基部至中部黃綠色並在中央有2條紫褐色粗縱條紋,上部淡紫紅色。
3、唇瓣花色:亨利兜蘭唇瓣玫瑰紅色並略有黃白色暈與邊緣;虎斑兜蘭唇瓣淡黃綠色而有淡褐色暈,退化雄蕊黃綠色但在中央有紫斑。
4、形狀:亨利兜蘭的中萼片近圓形或扁圓形,上半部邊緣略波狀;虎斑兜蘭中萼片寬卵形至極寬的倒卵形,沒有波浪。亨利兜蘭的花瓣邊緣多少波狀(一直到邊緣);虎斑兜蘭的花瓣邊緣(尤其中部至基部)波狀明顯。
虎斑兜蘭在1990年被發現和命名,並且因為命名還發生巧遇。當時命名P. markianum與命名P. tigrinum均於1990年發表,前者為7-9月號,後者為5-6月號,但因前者的正式列印稿曾於5月24日寄美國與德國的重要學術機構,而後者未指定模式標本採集人、號、日期,故植物界用前者P. markianum作為虎斑兜蘭的拉丁文命名。
虎斑兜蘭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葉片青翠,花葶挺拔直立,花朵碩大,花色豔麗,尤其是中萼片和花瓣的紫褐色斑紋,色彩斑斕,非常靚麗,並且花期為夏季,花期長,因而非常受廣大蘭友青睞。
虎斑兜蘭由於分布地狹窄,僅僅我國有分布,再加上人為盜採,使得虎斑兜蘭面臨滅絕。在1997年,虎斑兜蘭作為兜蘭屬一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中,被列入附錄Ⅰ名單;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單中,虎斑兜蘭為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絕對禁止隨意採挖,並且禁止一切國際間貿易。
2020-08-22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