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突出時代特色,把握道德要求,進行實踐教育、體驗教育和養成教育。引導青少年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做到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創造性地組織成立了「小蜜蜂」動漫隊,代表合肥市參加安徽電視臺舉辦的首屆嘉年華動漫大賽,一舉摘得桂冠。針對廣大青少年發放了近7000份「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有獎徵集活動,並邀請心理教育專家對獲獎學員的心裡話進行了點評,《合肥晚報》、《安徽商報》等眾多媒體跟蹤報導了此次活動,青少年的這些心裡話也引起了廣大家庭和學校的關注,社會反響較大。我們還把每學期的第一次課作為行為習慣教育課,注重對學員進行養成教育。
4、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和發展要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達到陶冶情操,開闊眼界,提高素質,增強體魄的目的。每年「六一」前夕,組織舉辦「祖國在我心中」、「我們的世界」和「尋找美麗的中華」等為主題的廣場綜合場文藝匯演和現場書畫活動。每年元旦前後,組織舉辦舞蹈或器樂專業迎新年匯課演出活動,暑假組織開展圍棋、象棋和桌球等比賽活動,每學期開課時,都在一樓大廳舉辦器樂專業學員小型演展活動,並積極組織學員參加各級各類文藝匯演和競賽活動。
5、始終唱響「科技創新」和「低碳環保」主旋律,大力開展環保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學員前往中國科技大學和合肥科學島參觀學習,邀請常州恐龍園專家為學員進行科普講座。組織開展「低碳生活從我做起」主題系列活動,舉辦環保創意作品展和圖書交易會活動。把每年八月的第三周作為「科技活動周」,從安徽省和合肥市科技館租借科技展品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積極組織學員參加合肥市和安徽省航模、海模和建模錦標賽,並取得了團體和個人的優異成績。中心先後被授予「省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和「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學校」榮譽稱號。
6、精心打造少兒藝術團這張品牌名片。2009年11月1日,「安徽電視臺紅杜鵑少兒藝術團」少兒藝術培訓中心在合肥市瑤海青少年活動中心掛牌成立。藝術團通過演和藝的培訓、鍛鍊及媒體宣傳等多方面的優勢資源來為有夢想的少年兒童提供最具規模和專業的展示平臺,其領域涉及大型綜藝活動、音樂、影視等諸多領域。經過兩年的歷程,部分團員已初露光芒,藝術培訓成果顯著。舞蹈《哈哈多米諾》獲得安徽省教育廳主辦的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大賽一等獎和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小荷風採」全國展演「小荷之星」獎。
瑤海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中國夢 飛翔"大型廣場系列活動
二、強化使命意識,努力發揮青少年活動中心公共資產的公益屬性和團隊效能,著力打造「服務型」青少年活動中心。
1、不斷研究青少年社會教育規律和青少年特點。針對不同個體的不同需求,每年開設藝術、體育、益智和文化類特長培訓活動項目50多個供學員自主選擇。採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挖掘學員潛能,幫助學員將藝術、體育和益智等方面潛能轉變為特長和優勢,讓每個學員真正找到自信、找準自我,體驗學習的樂趣,為將來成為各行各業的能手打下堅實的基礎。
2、創新以學員為主體、向活動型發展的校外教學模式。努力形成以培養能力和開發智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思想,探索教學過程中構建「自主、嘗試、合作、創新」的新理念。以興趣為紐帶,以志向為橋梁,成立了左岸美術中心、少兒藝術教育中心、通小英語中心、跆拳道俱樂部和好夥伴活動俱樂部等專業教育中心和活動社團,定期開展美術寫生、藝術展演、社團競賽等體驗實踐活動,讓興趣愛好與專業水平不同的學員都有學習和實踐的舞臺,都有成功的體驗。平均每年組織參與的展演、比賽活動有30多場。
3、降低門檻,不收或僅收成本費。讓廣大未成年人能廣泛參加活動中心組織開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科普教育、文體藝術培訓和勞動技能鍛鍊等體驗實踐活動,每年直接惠澤2萬多青少兒。如開展的「優秀影片展映」、「非遺」體驗學習、「學習能力訓練」、「桌球教室定期開放」和「英語故事比賽」等活動,都是公益免費性質。每學期,中心還對來自特困家庭學員的培訓和活動成本費用實行減免。
4、延伸服務手臂。每學期組織周邊和平小學、大通路小學、蚌二小、少兒藝術學校等單位小學生來中心參觀交流,並參加桌球、舞蹈、繪畫、跆拳道和書法等專業的體驗學習活動。堅持組織「送教下校」活動,中心專家教師定期到周邊小學和幼兒園開展家教講座和教學指導活動。每年編輯《金色課堂》3期,年終還製作活動檯曆,印數達6萬多份,直接讀者近7萬人次。2010年中心還對網站進行了更新升級,使新網站不僅更貼近青少年、更貼近時代,還增加了更多的互動與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