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能按E=mC把質量轉化為能量,但能用能量生成1g質量?

2020-12-06 宇宙新思維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E=mc深刻揭示了物體的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化和對應關係,不能把能量和質量簡單解釋為物質的一體兩面:從狹義的物質概念說,質量和能量聚於一體時就形成物質,光是純能量狀態時就不是物質,質量是物質的主要特徵。而從廣義的物質概念說,能量是物質的最基本屬性,一個物體可以沒有質量,但不能沒有能量。從以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從狹義還是廣義上理解,能量是物質最本質的東西,可以說沒有能量就沒有物質,能量是客觀實在性的最原始存在體現。我們的一切一切,宇宙的一切一切都是從能量開始,都是從宇宙奇點的大爆炸開始,超高能量通過奇點膨脹而出,創造出了我們這個能夠感受到能量存在的宇宙。

奇點大爆炸

在宇宙膨脹創生過程中,能量或以純空間(廣義上說是一種純能量物質)的方式,或以物質粒子的方式來表達它的存在。可以說宇宙大爆炸的早期過程就是能量生成物質(質量)的過程,也是目前所知,能量大規模生成質量(1g以上)的唯一方式。人類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點。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一下。

一,能量生成質量的兩種方法――超高能和超高溫,宇宙大爆炸早期是能量大規模生成質量的唯一時期。

由能量生成質量確實不容易,很多人只能用一對光子碰撞生成一對正負電子來舉例說明能量生成質量,

光子產生大量正負電子對

但普通光是產生不了電子的,這需要高能γ光子(還必須存在於重原子核或黑洞附近,滿足能量和動量守恆定律)或高輻射溫度兩種方法,這也是任何能量生成質量的兩種方法。先說高能γ光子的波長只有0.1埃米(10^-11米),包括太陽光在內的普通光波長最短也有10^-7米,差了四個數量級,太陽根本產生不了高能γ光子,只有在宇宙射線中才能找到。由宇宙射線中的高能γ光子產生電子是全宇宙概率性的漫長機制,是不能由能量集中產生物質的,也不是人類能夠控制的。至於超高溫是多高?我們下面將要談到。反正目前自然環境下是無法達到這麼高的溫度的,唯有上面所講的宇宙大爆炸初期才能夠達到這麼高的溫度,也正如上面所講的,宇宙大爆炸初期過程是能量大規模生成質量的唯一時期。

發生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超高的溫度,根據量子力學和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

宇宙大爆炸

在宇宙誕生之初的普朗克時間內(10^-44秒數量級),隨著宇宙的暴脹,溫度從最高普朗克溫度(1.416833x10^32K)開始下降,這時沒有任何物質粒子產生,只有輻射。在10^-43秒時,比夸克和電子更基本的粒子產生了,在10^-34秒時,溫度也下降到10^27K數量級,這時夸克和電子產生了。

直到宇宙誕生0.1到1秒時,溫度也下降到1000萬億度到100億度,這時質子、中子和介子等組成物質的粒子種類全部誕生。在宇宙誕生3分鐘時,溫度也下降到10億度,氫、氦、鋰等輕元素產生了,至此物質正式宣告誕生。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能量生成物質的最低溫度至少需要10億度以上,經研究計算表明,由能量生成一個電子所需的閾值溫度為62億度,產生一個質子則需要10萬億度。在自然環境中,只有宇宙大爆炸初期才具有這麼高的溫度,像我們太陽內部核心溫度也只有一千多萬度,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物質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

二,人類目前無法用能量生成1g質量

那在人為環境又如何呢?目前人類創造的最高溫度是4萬億度,是美國座落於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加速器RHIC於2010年創造的,

相對論重離子加速器

當時是把兩束金離子束各自加速到近光速後對撞,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溫度高達4萬億度,2012年時曾瞬間達到5.1萬億度,是太陽內部溫度的30萬倍,

對撞機

物理學家觀察到了宇宙大爆炸短暫時間內出現的「接近完美」的物質形態,這種溫度也只能夠產生電子,但能量有限且維持時間太短暫了,根本無法生成1g的物質,根據E=mC,算得需要8.98755x10^13焦的能量才能生成1g質量的物質,這個能量約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比當年的廣島原子彈14000噸TNT當量都大,因而是不可想像的。

三,質量轉化為能量的真正解釋,物質不滅定律即質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

我們平時看到很多所謂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現象,比如說爆炸、燃燒、取暖等化學反應,嚴格說起來都是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的,儘管放出很大的熱量,但幾乎並沒有減少反應物的質量,只能算是儲藏在物質分子鍵中的化學能向內能的轉化而已,實際上並不能算是質量轉化為物質。我們再來看看核聚變,這是大家公認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典型例子。

物質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大量能量(前提也是必須達到極高溫度),物質確實出現「質量虧損」,但組成物質元素的中子和質子的種類和數目並沒有減少,減少的是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之間起傳遞相互作用的膠子所形成的束縛質量。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核子(中子和質子)都是由三個夸克組成,核子之間以及組成核子的三個夸克之間被傳遞強相互作用的膠子束縛,

夸克和膠子

膠子本身雖然沒有質量,但膠子強相互作用產生的束縛能所形成的質量比夸克本身的質量大的多。比如說一個質子的質量為938MeV/C2,而三個價夸克的質量僅為11MeV/C2。大多輕元素原子核的總質量小於組成原子核的各單個質子和中子的質量之和,這個差值就是膠子的部分束縛能質量,而非實物粒子本身的消失和轉化,所以說到底質量在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出現的「質量虧損」,「虧損」的還是能量。

由此可見,不管是由能量轉化為質量,還是由質量轉化為能量都不太容易,它們的條件都是超高溫度或超高能,只有宇宙大爆炸早期才全部滿足這些條件。因此在宇宙大爆炸的早期,即宇宙誕生之初就幾乎生成了全部宇宙物質(質量),而宇宙大爆炸又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以生成的物質不會真正地消失為能量。即物質既不會憑空產生,生成的物質也不會無故消失,物質不滅定律即質量守恆定律還是很有道理的。

四,最後

隨著人類科學水平和技術手段的提高,不排除人類在未來會找到大規模由能量生成質量的機制方法,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可以按照E=mc^2將質量轉化成能量,但能否反過來用能量生成1g質量?
    人類已經能夠按照E=mc^2將質量轉化成能量,但能否反過來用能量生成1g質量呢?愛因斯坦提出來的質能公式,可以說是最偉大的物理公式之一,直接揭示了能量和質量的內在關係。而質能公式的提出,也給核變反應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
  • E=mc^2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但能否用能量生成質量呢?
    很多人對愛因斯坦的E=mc^2存在誤解,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質量轉化為能量或者能量轉化為質量。  它們不存在轉化,就像你叫小紅,你的小名小寶貝,我無論叫小紅還是小寶貝都是在叫你。任何具有能量的系統,當嘗試以某種力加速時,都會表現為質量為E /(C ^ 2)。  舉例子  用一句不太準確的話來說,每次你在燒水,實際上就是在增加它的質量,雖然它太小了,以至於你察覺不到。  同理:太陽輻射曾經是太陽具有的能量的一部分,它經歷了千山萬水來到了地球,傳遞給地球的萬物,這是太陽失去質量的一部分,用來提高地球的質量。
  • E=mc^2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但能否用能量生成質量呢?愛因斯坦:幫我打開棺材,我看誰又在誤讀我的質能方程!
    很多人對愛因斯坦的E=mc^2存在誤解,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質量轉化為能量或者能量轉化為質量。下面我從物體質量是怎麼來的說說:在牛頓力學中質量具有慣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似乎有一種能量在阻止物體改變運動狀態。通過質能公式,我們可以得到系統中包含的靜能量將表現為質量。
  • 問:如何通過E=mc^2將能量轉換為1g質量?為何愛因斯坦無言以對?
    很多人對愛因斯坦的E=mc^2存在誤解,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質量轉化為能量或者能量轉化為質量。這個方程叫做質能等價方程,質量不是真正的實體,它只是能量的另外一種形態,我們測量物體的質量其實都是早測量能量,你也可以理解為能量和質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本質都是硬幣。
  • 依據質能方程可以將質量轉化為能量,能否用能量生成1g的質量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或者親身目睹物體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例子,比如木材的燃燒、通過核裂變釋放能量來發電等等,而我們每天能看到的太陽,其之所以發光發熱,也是由於內部時刻發生著核聚變反應,通過「虧損」的質量形成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 怎麼樣才能將能量轉換成1g的質量?
    人類已經能夠按照E=mc^2將質量轉化成能量,但能否反過來用能量生成1g質量呢?質量轉換成能量的例子很多,距離我們最現實的案例是核裂變,重核裂變-質量虧損-轉換能量!其實計算並不困難,因為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還算下即可計算出來!
  • 愛因斯坦:E=mc^2,能量確實可以轉化為質量,科學家已觀測到
    在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提出之前,當時的科學界普遍都認為質量就是質量,能量就是能量,它們是相互獨立涇渭分明的不能混為一談的兩種東西。但是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卻打破了這一點,根據E=mc^2,我們知道能量和質量本質上是一樣的,它們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屬性,有著明確的數量關係。
  • E=mc^2是否意味著一克質量,就相當於原子彈的能量?
    E=mc^2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質能方程,如果只是單純地理解為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那麼就是沒有真正理解質能方程的含義如何理解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一個運動的物體,經典力學解釋為物體質量為m,速度為v時,物體的動能為mv^2/2。同樣是這個物體,在相對論中動能為Δmc^2,其中Δm為動質量,此時物體總質量為(m+Δm)。
  • 哪些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嗎?
    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來看,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核聚變反應(比如氫彈和恆星)、核裂變反應(原子彈和核電站)、放射性衰變以及正反物質的湮滅反應,這些過程都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既然質能等效,並且質量能夠轉化為能量,反過來,能量也是能夠轉化為質量。在很多高能粒子加速器(比如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就是利用能量來產生新粒子,以驗證理論預言。
  • 核武器把質量轉化為能量,我們能反其道而行把能量轉為質量嗎?
    質量和能量是事物的兩個方面,當核武器發生核反應時,不管是聚變反應還是裂變反應,它都將失去質量轉變為巨大的能量輸出。根據質能方程,我們是否能反其道而行,把能量轉換為質量存儲起來呢?能量轉換為質量肯定能實現的,不過要大量做到這一點,目前實踐上還是做不到的。現在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在實驗室中,我們能看到一種能量非常高的射線——伽馬射線很輕易就能轉化為電子和正電子,正電子是電子的一種反物質。這時,我們看到能量和物質的轉換過程就顛倒過來了,能量通過這種方式轉化為質量。
  • 核武器把質量轉化為能量,我們能反其道而行把能量轉為質量嗎?
    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式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莫屬,它是從狹義相對論得出的關於質能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就算是沒學過物理的人,也知道原子彈的巨大威力,而原子彈的理論基礎就是該公式。質量和能量是事物的兩個方面,當核武器發生核反應時,不管是聚變反應還是裂變反應,它都將失去質量轉變為巨大的能量輸出。
  • 質能方程揭示質量可轉化為巨大能量,那麼能量可以轉化為質量嗎?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揭示了物質質量與能量的等效關係,讓讓們知道了質量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著名的質能方程表達式為:E=MC^其中E為能量,單位為焦耳(J);M為質量,單位千克(kg);C為光速,取值約300000000米/秒(m/s)。
  • 質能轉化也有限,能量開發任重道遠,1個粉筆頭夠全人類喝幾壺?
    有人說,根據質能公式,1個粉筆頭的質量轉化為能量就可以供應全球人類喝開水100年。這實在是信口開河,毫無根據。質能轉化也是有限的,不能隨意想像。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一個粉筆頭全部質量轉化為能量,夠世界人民喝幾壺的問題。先來了解一下質能方程是什麼?
  • 都知道E =mc^2,但是質量將從哪裡獲取能量呢?
    我們用來描述宇宙的所有方程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E = mc^2,也是最深刻的。它是100多年前由愛因斯坦首次發現的,它教會了我們許多重要的事實。我們可以把質量轉化為純粹的能量,比如通過核裂變、核聚變或物質反物質湮滅。我們可以從純粹的能量中創造出粒子(和反粒子)。也許最有趣的是,它告訴我們,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無論我們如何冷卻它,使它慢下來,或使它與其他物體隔離,它總會有一定數量的固有能量。
  • 如果愛因斯坦是正確的,並且E =mc,那麼質量從何處獲取能量?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個經典的物理學公式——E =mc。在我們用來描述宇宙的所有方程式中,也許最著名的方程式E = mc也是最深刻的。它是愛因斯坦於100多年前首次發現的,它教會了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我們可以將質量轉化為純能量,例如通過核裂變,核聚變或物質反物質湮滅來完成。
  • 為什麼黑洞是將質量轉化為能量的最有效的方式
    E=mc在物理學上的應用幾乎是無限的。但它最明顯的後果之一,就是即使是少量的質量也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在MinutePhysics 給出的這段視頻中,舉出的例子是,如果一隻貓的能量能夠被完全提取出來,那將可為挪威整個國家提供一年的電力。不幸的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實際上,要從物質中提取能量是非常困難的。
  • 按照質能方程E=mc^2,能量能轉化為物質麼?
    質能方程的由來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把質能方程搞明白。或者說,我們應該搞明白的是物質、質量和能量這三者的關係。這要從1905年說起了,這一年是愛因斯坦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了。在這一年,愛因斯坦接連發表了多篇開創性論文。
  • 物質轉化能量很難,但能量轉化物質卻很簡單,人人都能做到
    而愛因斯坦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他提出的質能方程式了,E=mc,簡單而又神奇,它為我們的科技提供無限的可能,由於地球傳統能源的枯竭,我們的目光總是聚集在物質轉化為能量上面。到今天,我們研究出了很多物質轉化為能量的方法,在這裡強調一下,煤和石油等等物質的燃燒不是物質轉化為能量,物質轉化為能量的方法可以分為三大類。
  • 方程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c 是光速的平方:在這種情況下,其代表一個轉換因子,告訴我們如何將質量(以千克為單位)轉換為能量(以焦耳為單位)。我們可以從核反應中獲取大量能量的直接原因就在於方程 E =mc。埃尼威託克環礁(位於西太平洋)上的核武器測試Mike(產量為10.4 Mt)。該測試是常春藤行動的一部分。Mike是有史以來測試的第一枚氫彈,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將大約500克物質轉化為純能量:如此少的物質發生了驚人的大爆炸。涉及裂變或聚變的核反應(或像Mike這樣的測試)都可能產生非常危險的長期放射性廢物。
  • 根據E=mc^2,是不是一個粉筆頭釋放能量,就足夠人類使用100年?
    E=mc這個簡單的公式十分簡潔地告訴了我們一個靜止的質量物體中包含了多少能量,如果將這些質量全部轉化能釋放多少能量,也告訴了我們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創造出相應質量的物質。我們人類目前所掌握的能量質量之間的相互轉化的方式最多最常見的就是化學反應、核反應和粒子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