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進化論,最好的電腦是沒有電腦

2021-01-09 中關村在線

    一切都是摩爾的錯,摩爾定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個人電腦上懸了40年。

    1981年,藍色巨人IBM推出了IBM5150,英特爾的處理器、微軟的作業系統,如今耳熟能詳的個人電腦套裝,在40年前第一次聚齊。

    個人電腦新世界的大門在IBM之前只開出一條縫隙,露出了未來的微光。實際上,在電子管向電晶體變遷的洪流中,小型化的計算機成為普通人的工具是一種必然。IBM發力的五年前,賈伯斯已經在車庫鼓搗出了蘋果的第一款產品Apple-I。

    隨後一切都走在了快車道上,從1973年第一款商業個人電腦Micral問世不到十年間,我們現在電腦上的幾乎所有基礎設備都基本實現了。內置存儲功能在1977年由CommodorePET完成,滑鼠在1974年由施樂完成產品化,緊接著個人電腦上的圖形系統在第二年實現了。

    然而,繁榮背後隱藏著擔憂。個人電腦的百花齊放,帶來的是從硬體到軟體千裡戰線的紛爭。

    無論是蘋果還是施樂,都將個人電腦視為未來的風口,從來不會洩露有關於產品的技術細節,用戶選擇了一臺電腦,就意味著被綁死在單一品牌上,不同電腦上的軟體甚至是作業系統也是無法互通的,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換顯卡、換硬碟更新系統等常規操作,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

    IBM5150能夠迅速在已經是混戰中的混沌個人電腦市場蕩平所有對手,勝負手就在於盯住了開放與擴展性。IBM一反之前推出的大型機產品的習慣,沒有將個人電腦的設計保密,而是製作了詳細的說明書和開發手冊,迅速建立起一系列的個人電腦行業標準。正是在這個階段,IBM還迫使英特爾向AMD開放了X86處理器的設計標準。

    圖1使用MS-DOS的IBM5150

    即使距離第一臺個人電腦的推出已經過去了接近十年,業界仍然認為IBM5150是現代個人電腦的鼻祖,原因就在於這臺電腦確定了個人電腦的原則,開放的硬體和軟體標準成為了業界的主流,英特爾、微軟和戴爾的起點都從這裡開始,成為了未來世界的開端。

    人使用工具,而非工具使用人。

    硬體標準化是現代電腦的開端,沒有了標準化的硬體,我們現在就不會看到即插即用的顯卡、音效卡,攢機黨熟知的PCI-E、雷電等接口更如同天方夜譚。

    圖2早期帶有3D加速功能的顯卡

    在IBM的推動下,個人電腦和傳統的大型計算機迅速劃清了界限,個人電腦從電腦設計公司的一言堂脫離開,和各種標準化組織一起走上了快車道,計算機的技術大爆炸要從計算機飛入尋常百姓家開始。

    圍繞個人電腦的模塊進入技術大爆炸,帶來的是個人電腦的定義逐漸模糊化。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個人電腦從原有的大方殼進化成筆記本、平板電腦以至於智慧型手機的形態。為了滿足不同場景的要求,每個人手上的「個人電腦」開始混亂。

    十年前,個人電腦已經做到了一臺設備完成文檔處理、上網這類輕辦公和遊戲、視頻應用的結合。在個人電腦移動化的推動下,如今我們似乎又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場景中,設計圖紙用工作站,看視頻用手機,辦公用超極本……

    用戶需求的細化,在不斷蠶食摩爾定律的成效,也在不斷掏空用戶的錢包。

    應用需求增長和性能的增長本身是一對矛盾,不充值就不會變強。會存在同時滿足所有應用帶來的性能需求的硬體嗎?

    永遠只用一臺電腦是一個看起來很滑稽的口號。工程師曾經嘗試用軟體工程的辦法繞過這個問題。微軟的UWP設想使用統一的軟體構架,強行縫合行動裝置、輕辦公設備和工作站設備,最終還是敗給了多年生態割裂引發的巨量應用上。

    逃避摩爾定律,擁有一臺性能永遠在增長的個人電腦,看上去很美,實現起來難如登天。

    通過利用伺服器部署雲電腦的設想早已有之。先將應用部署在伺服器端,然後將終端用戶的的滑鼠、鍵盤、觸摸等控制動作抓取,發送至雲端伺服器,雲端伺服器做出反應後,以視頻流的方式返回給終端。也就是說,用戶在操作雲端伺服器,而其看到的是伺服器端傳回來的畫面。

    然而,這樣的設想對於通信速度和伺服器的要求極高。人眼舒適放鬆時可視幀數是每秒24幀,集中精神時不超過30幀,伺服器的延時不能超過41ms,伺服器的延時直接宣告了這種設想的死刑。

    這樣的硬體,將在5G和雲計算的浪潮下實現。

    我們在梳理個人電腦的發展中不難發現,在通信速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使用權和擁有權是一體的。這不難理解,我們的硬體都是物理實現的連接,比如如果要使用更先進的3080顯卡,就必須買到實體硬體,忍痛閒魚出掉一年前斥巨資購買的2080,在主板上插上新的顯卡。

    不過這個常識很快要被新技術顛覆了。摩爾定律和比爾定律是對硬體發展的規律總結,硬體當然不可能突破客觀規律的限制。通信技術與雲計算的發展其實為繞過硬體規律提供了條件。

    阿里雲的雲電腦「無影」實現了在不升級硬體的情況下,不充值也可以變強。雲電腦是一個很早的概念,自伺服器架構提出開始就有了桌面上雲的設想,受限於網絡速度和伺服器架構的落後,應用場景僅限於非圖形類的應用模式。

    「無影」成為雲電腦的起始,是一種必然。「無影」背後的阿里雲,帶來的是成熟的雲資源調配技術,根據實際應用的需求配置對應的性能。無影適用於日常企業辦公、軟體研發等多種場景,不同場景可按需選用。大規模推廣使用後,可以彈性節省全社會50%的計算資源。在不遠的未來,用天貓精靈玩3A大作將會成為可能。

    (gif圖)

    雲電腦帶來的是個人電腦的下一個時代。我們經歷了使用電腦的完整設備,在硬體標準化的變革中轉為使用對應性能的外設,5G和雲計算帶來了未來的一種可能,割裂開硬體和軟體的聯繫,使用戶專注使用軟體本身成為了可能。

http://news.zol.com.cn/752/7527141.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752/7527141.html report 4279     一切都是摩爾的錯,摩爾定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個人電腦上懸了40年。1981年,藍色巨人IBM推出了IBM5150,英特爾的處理器、微軟的作業系統,如今耳熟能詳的個人電腦套裝,在40年前第一次聚齊。個人電腦新世界的大門在IBM之前只開出一條縫隙,露出了未來的微...

相關焦點

  • 個人電腦PC即將沒落?為什麼連IBM這傳統電腦企業都不賣電腦了
    然而,IBM不做個人電腦不是多久以前的事情。如果是有一定年齡並且工作和生活都對電腦有需求的人,自己辦公室和家裡或許曾經有過IBM原廠生產的品牌電腦。但是如今,IBM為何會走到這一步呢,IBM這傳統電腦企業都不賣電腦了,難道是個人電腦PC即將沒落?
  • 鳳凰系統--用安卓打造的個人電腦系統
    2016年新年伊始,北京超卓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面向平板、筆記本電腦、臺式機的全新桌面作業系統——「鳳凰作業系統」(PhoenixOS),該系統基於安卓平臺深度研發,不僅延續了已成經典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體驗模式,同時也完全兼容安卓生態的軟硬體產品,給不溫不火的後PC時代的桌面端市場,注入了新年裡的新氣象
  • 第三代個人計算機 碩派超便攜電腦
    第三代個人計算機碩派E70引起巨大轟動,它以功能全、體積小、技術新、價格低迅速佔領時尚與科技前沿,無論是時尚潮人、還是商務精英,都對其青睞有加!被譽為「最佳移動上網設備」。    CES全球電子展專家組:國際上超便攜電腦價格動輒上萬元,最少也得七八千,碩派以超低價打破了這個價格堅冰,它是繼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後第三代計算機的標誌。
  • 選擇筆記本電腦?你可以選擇的最好的,就在這裡!
    儘管如此,如果你堅持,我們已經選擇了最好的MacBook for MacOS die-hards,最好的Chromebook適合那些想要一臺價格實惠的筆記本電腦配備超輕型作業系統的人,以及最好的筆記本電腦,如果花費600美元或更少。我們還選擇了最好的15英寸筆記本電腦 - 儘管它也許不出所料,是戴爾XPS 15和最好的預算遊戲筆記本電腦。
  • 電腦如何保養?如何延長電腦使用壽命
    懂得保養自己電腦的一些注意事項,可以延長電腦的使用壽命。小編下面跟大家分享下關於計算機保養方面的一些提示,希望對大家有用。不定期清潔電腦電腦應該經常擦拭,保持乾淨的狀態。對於筆記本電腦,可以在鍵盤上貼張軟鍵盤貼,不僅可以避免灰塵直接粘附在鍵盤上,也可以避免手上出汗直接接觸鍵盤。清潔的時候,不要直接向顯示屏或者鍵盤上噴灑清潔劑,要先將電腦關機,關閉電源後,使用電腦屏幕清洗劑或者清水噴在布上輕輕擦拭屏幕跟鍵盤。平常吃東西時,也應該跟電腦保持一定距離,以免碎屑落入鍵盤,堵塞鍵盤孔,造成電腦損壞。
  • 電腦終將全面超越人腦?
    第一節 概述 一、電腦是機器進化的產物 電子計算機能模擬人腦的某些思維活動,是人類腦力勞動的工具,被譽為「電腦」。電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進展之一,是人工幹預下機器進化的必然產物。在生產力巨大發展,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飛速進步的條件下,標誌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子計算機產生了。
  • 桌上型電腦什麼品牌好 2016桌上型電腦品牌排行榜
    )  6、宏碁Acer( 於1976年臺灣,全球領先的個人電腦品牌,世界著名PC電腦及行動裝置製造商,宏碁電腦(上海)有限公司 )  7、 神舟 Hasee( 最具價值IT服務企業,中國電腦產業的領導廠商之一,十大PC電腦品牌,深圳市神舟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8、 清華同方 ( 成立於1997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百強,擁有頗多自主知識專利和軟體著作權
  • 工業控制電腦和普通電腦有哪些區別?
    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控電腦(工業控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現在處於研發階段,還未在市場上流通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現階段日常生活中說的電腦即指普通電腦 (personal computer— PC) 即「個人計算機」。現在的個人計算機一詞則泛指所有的個人計算機、如桌上型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
  • 個人電腦是為個人而生的!
    看看顏值巔峰的Surface Laptop 2回頂部[PConline導購]個人電腦作為最主要的生產力工具,不管是用來進行剪輯視頻的重度工作,還是日常寫寫文檔做做PPT,都需要優先考慮性能。但是……電腦除了是工作的生產力工具,同時也是生活中娛樂活動的主要平臺之一。那麼,作為和手機一樣私人的個人電腦,是不是也該更個人化呢?
  • 如何購買筆記本電腦?來看看十大電腦品牌排行榜
    能不能買,當然可以買,看個人需求而定。7、電視續航每款電腦續航時間不一,普遍宣傳有5-8個小時,也有12個小時,實際看個人使用而定,如一直處理視頻轉換、高耗能運算或玩遊戲,耗電就會加快,可以適當降低屏幕亮度省電。
  • 說一說電腦的分類?與電腦常說的計算單位是什麼?
    在個人電腦的性能還沒有提升到目前的狀況之前,工作站電腦的性能/性價比是所有電腦中最佳的,因此在學術研究與工程分析中是最常見的。 工作站 微電腦:個人電腦就屬於這部分的電腦分類,也是我們主要談論的目標。
  • 長期用電腦的危害 電腦對身體的危害有這些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已經普及到家家戶戶了,那你知道長期用電腦對我們的身體會有什麼樣的危害嗎?電腦族長期使用電腦會對頸椎有一定的影響,那你知道在平時電腦族如何保護頸椎嗎?平日裡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電腦輻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誕生在電腦屏幕上的「人工生命」
    當前國際上人工生命的基本研究仍然是構造具有進化特徵的數字生命系統平臺,並在其上實現進化試驗。所謂數字生命專指那些以電腦為工具和媒體,電腦程式為生命個體的人工生命的研究。這方面以Thomas Ray的數字生命世界Tierra系統為代表,也還有一些相關的數字生命平臺的研究。一個「生命」被設計為適合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某種數字代碼程序。
  • 買筆記本電腦要注意什麼?
    很多朋友在購買筆記本電腦時,因為缺乏對筆記本電腦知識的了解,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本期文章就說說該如何選擇筆記本電腦。其實買筆記本電腦的坑有很多,稍不留神,就會掉進商家設置的陷阱內,在購買筆記本電腦時,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地方。
  • 個人電腦搭建微生物組分析平臺(Win/Mac)
    121個人電腦搭建微生物組分析平臺(Win/Mac)本節作者:劉永鑫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版本1.0.3
  • 電腦處理器最高几核_如何查看電腦屬於幾核(方法步驟教程)
    打開APP 電腦處理器最高几核_如何查看電腦屬於幾核(方法步驟教程) 發表於 2018-05-14 11:38:55   隨著電腦硬體的發展
  • 科學家想把人腦上傳到電腦
    舊金山一位發明人公布了他要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電腦的計劃。這位科學家希望,他能夠將人腦複製為一個機械系統。蘭德爾-科尼表示,這個系統的關鍵是一個「基質獨立頭腦」(SIM)。他認為,通過將人腦繪製成圖,將它的能力簡化為計算指令,然後用代碼複製這些指令,人類可無限期活下去。
  • 警惕電腦的副作用
    有了電腦,人們幾乎可以足不出戶,做好購物、存錢、交水電費、買飛機票等生活瑣事,享受到影視、音樂、遊戲等各種娛樂,甚至能夠將會談、炒股等工作轉移至這方寸之間。但與此同時,人們的身體卻在這種快樂中經歷著苦痛。英國倫敦大學教授斯蒂夫·瓊斯在《科學導報》上載文指出,在電腦全面普及的年代,人腦退化的速度已經超乎想像。
  • 電腦基礎知識,新手入門最全電腦知識乾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第1種,因為現在普遍認同機械硬碟是電腦硬體系統中的最後一道性能瓶頸。所以除非你預算特別緊張,否則購買純機械硬碟之後,我強烈建議你加(改)裝固態硬碟。相應的升級方案也有3種:▲第一種:直接拆掉機械硬碟,換固態硬碟。換下來的硬碟可以當移動硬碟用。改裝完了之後就相當於純固態硬碟。這個方案理論上是性能最好的,適合對硬碟容量需求不大的朋友。
  • 科技的今天,你可還記得第一臺個人電腦是什麼樣?
    科技發展迅速,各式各樣的個人電腦層出不窮,但是就在37年前的今天,世界上第一部個人電腦才正式推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個人電腦鼻祖的開端。在37年前的今天,1981年4月24日 (農曆三月二十),IBM公司推出首部個人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