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涔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電機系,獲得美國史丹福碩士、博士學位,並曾任臺灣大學校長曆時八年。
2013年10月8日,李嗣涔教授睽違十年再度蒞臨南大,演講一開始便直接表示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黃金的歲月,而人生有兩個大學問:
一是生存的學問,二是生命的學問。
接著再提出人生三問:
「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人如何活出應活的生命?」這是要費盡一生去尋求與思考的,這三個問題將影響我們的一生、未來的家庭與事業。
李教授說,從1990 年代起我們重複了中國大陸自1979 年起兒童手指訓練及念力研究成果,反覆測量了幾十位 9 到 17歲的青少年手指識字的能力。
證實他們能用手指觸摸內容含有文字或圖案的摺疊紙條,而在腦中看到這些文字或圖案。
文字與圖案的出現有時是一個部份接著一個部份依序出現,有時是整個字或圖形會同時出現在大腦內的一個銀幕上。
手指識字能力訓練嫻熟以後,接著有少部分兒童可以訓練出念力,用意念折彎鐵絲。
我們認為這種手指識字及念力功能的產生是宏觀的心物合一現象。
2012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的三位物理學家,伯馬特, 施密特及瑞斯,表彰他們在研究銀河超新星亮度時發現現宇宙加速膨脹的現象,由此發現佔宇宙能量 73%暗能,具有斥力的性質。
另外從1970 年代宇宙學物理學家從螺旋銀河的旋轉速度到了銀河邊緣仍不下降的現象,發現宇宙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具有引力的性質,佔宇宙能量的23%。
而正常的能量,也就是我們現在已知的科學所能了解的能量只佔 4%。表示我們對大尺度真實宇宙的認知還有有很大的距離。
在微小尺度的量子世界中也發現量子糾纏現象,有聯結的兩量子系統,處於混沌不定疊加的狀態,不論兩者相距多遠,只要其中一個或一部分被儀器測量而確定狀態時,另一個也瞬間被決定。
其間訊息的傳遞是遠超過光速的,與狹義相對論推論光速是所有速度的上限不符。
9到17歲的兒童為什麼具有手指識字的能力?下面的視頻李教授講用視頻為您揭秘!相信對你的宇宙和人生觀一定會產生深深的震撼!
李教授精彩演講視頻第一集(暗物質和暗能量,用WIFI看)
李教授精彩演講視頻第二集(手指識字實驗,請用WIFI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