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Mac系列:除了性能爆表,還有更大的意義

2020-11-22 手機鳳凰網

這應該是蘋果今年下半年開的第三場發布會了。

11日凌晨 2 點,趁著大伙兒都在雙十一買買買,蘋果在 Apple Park 發布了自家 Apple Silicon 平臺的第一款晶片—— M1 ,並由 MacBook Air 、 MacBook Pro 以及 Mac Mini 三款產品率先搭載。

這次的發布,或許是蘋果這幾年來最關鍵的一次產品發布,毫不誇張的說,它可能決定了未來個人電腦的發展潮流,開啟了電腦從 X86 架構全面轉向 ARM 架構的大門。。。

關子不多賣,就讓託尼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蘋果這次到底幹了些啥。

M1 晶片

首先閃亮登場的,當然就是這塊蘋果獨家秘制 M1 晶片,它的誕生正式宣告了蘋果從這一天開始,設備上將不止搭載新的英特爾處理器。

這塊 M1 基於 ARM 架構設計,採用了全新的臺積電 5nm 工藝,集成了 160 億個電晶體,是目前為止第三張商用的 5nm 晶片( 前兩張分別是蘋果的 A14 和華為的麒麟 9000 )。

在設計思路上, M1 晶片不同於以往的電腦端的 CPU ,它更像是由CPU 、 GPU 、內存、 PCIE 控制器、雷電接口控制器、神經網絡引擎等一系列功能型的組件 N 合一的一款晶片,從而大大節省了機身內部的空間和功耗。

人有新名字,叫 UMA ( 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 )

而在最關鍵的 CPU 和 GPU 部分, M1 採用的是 4+4+8 的分布設計( 4 個大核心 CPU + 4 個小核心 CPU + 8 核心的 GPU ),官方宣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 CPU 核心。

為了形象的表現這枚晶片的強悍性能,蘋果貼了一張讓人一目了然的圖標,這驚人的曲率不管是誰都能馬上看出這代 M1 的強大。

然而這個所謂的 Lastest PC laptop chip ( 最新的 PC 筆記本晶片 )到底指的是哪一款晶片,我們還不得而知。。。

不過從外面披露的 Geekbench5 跑分來看,不管是單核還是多核成績,都已經能夠吊打上一代蘋果配置使用的 10 代英特爾晶片了。

但這數據也就看著圖一樂,真正的性能到底咋樣,還是要等具體機器上手了才能知道。

在 GPU 部分也是如出一轍, M1 的 8 核圖形處理性能比最新的 PC 筆記本處理器要快出兩倍,同時功耗更低。

根據官方給出的參數來看,這塊 GPU 每秒 2.6 萬億次的浮點運算可以吊打一眾的筆記本顯卡了,不過實際表現會受散熱、供電和內存的影響,在不同的電腦上,會有所差異。

總的來說, M1 這塊晶片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電腦端晶片,依靠著 ARM 架構天生低功耗高性能的特點,蘋果冠以 「 地表最強 U 」 ,也沒啥毛病。

託尼推測, M1 的實際表現大概能和英特爾最新的十一代 EVO 平臺晶片相當,但由於人牙膏廠並不掌握 5nm 的製程技術,所以在發熱方面,還是 M1 的表現要更好一點。

Big Sur

接下來就是那款 Mac 用戶心心念念的 Big Sur 。

對,沒錯,那個在 WWDC 上發布的全新版本 macOS 正式版它終於 lei 了!

在介紹上基本和之前的差不多,全新更換的 UI 設計、自帶 Chrome 功能的 Safari 瀏覽器以及最關鍵的 ARM 三件套, Universal 編譯器、 Rosetta 2 轉譯工具以及虛擬機。

這三個程序保證了搭載了 M1 晶片的 Mac 在前期生態還沒有完善的時候,打通 X86 與 ARM 直接程序不兼容的問題。

由於之前的 WWDC 主要是面對開發者,所以在這次的發布會上,蘋果特意給消費者端帶來了一個歡樂的功能。

根據蘋果的說法,在這次搭載了 M1 晶片的 Mac 設備上,你可以運行 iPhone 、 iPad 上任意一款移動端的軟體。

這就意味著,不管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還是原神,都可以直接在 Mac 上玩了!

都說 Mac 上沒啥遊戲可以玩,這下有了 iPad 和 iPhone 的遊戲庫,總算是有了這麼一點 「 娛樂本 」 的味道。

一塊晶片,三臺硬體

這次率先吃上 M1 的,一共有三款硬體,分別是MacBook Air 、 MacBook Pro 13 寸以及Mac Mini 。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這三款 Mac 的 SoC 都是一模一樣的 M1 ,但實際上在性能上還是有差別的,值得肯定的是,這次蘋果終於上了 Wi-Fi6 !

先來看 MacBook Air ,得益於 M1 的低發熱,它沒裝風扇,完全靠被動散熱。

在官網上它分為高低兩個配置,其售價為 7999 的入門款上的 M1 晶片的 GPU 為 7 核心, 9799 元的高配版和新款 MacBook Pro 一樣, GPU 都是 8 核心,同時硬碟來到了 512 GB 。

在續航上,因為 M1 的功耗做得非常低, MacBook Air 提升到了 18 個小時的電池續航。

總結一下, MacBook Air 搭載 M1 晶片以後,可以說完全摁死了早些時候發布的搭載英特爾的前輩。

搭載 M1 晶片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則對標機身自帶兩個 TB4 接口的入門款老 MacBook Pro 13 。

同樣搭載了 M1 晶片, MBP13 是這麼和 MBA 拉開差距的:

13 寸 MacBook Pro 加上了主動散熱風扇,在跑一些對性能要求更高的工作時, 13 寸 MacBook Pro 應該會更有優勢,續航相比英特爾版本的前身也有了成倍的提升。

同時,在發布會時官方還提到了新款 MBP 13 可以在達文西不掉幀播放 8K ProRaw 原素材。

具體的產品線性能差異,還是要等上手之後才能見分曉。

至於這次蘋果為什麼沒上 16 寸的版本,託尼猜測可能是因為目前 ARM 架構下的獨立顯卡還沒有開發完全,所以蘋果暫時沒有把 16 寸納入升級的範圍內。

原本 MacBook Pro 13 寸的高性能英特爾版本,也沒有隨著 M1 版的上架而被替換。

售價 9999 元起。

對於桌面端用戶,蘋果還更新了更便宜的 M1 設備 Mac Mini 。

M1 版本的 Mac mini 除了在性能和功耗上更有進步以外,起售價較英特爾版本砍掉了 1000 元, 5299 元起。

不過可惜的是,同時砍掉的還有兩個 TB 接口以及萬兆網口,這對於影音工作者來說可能是個不小的打擊。

到底應不應該買?

其實託尼覺得,蘋果這一次算是走出了其他廠商都不敢走出的一步。

在推動電腦 ARM 架構化的過程中,谷歌、微軟都有過嘗試,就比如之前微軟出的 Surface X 以及谷歌許久為更新的 ChromeBook 。

他們都想要推動 ARM 筆記本的發展,但奈何 X86 實在太好用,谷歌和微軟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把硬體廠商們限制過去,制約後者的是英特爾和高通。

但蘋果,它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從硬體端去整合,躍進,升級。

這次替換 ARM 看起來只是略微提升入門款 Mac 系列產品的性能與續航,但你仔細一想, 15 - 20 小時續航的筆電幾乎可以像手機一樣出門,同時性能還是電腦級別。。。

如果再猛一點,也許就成了個 " 沒見過的神奇玩意兒 " 了。

如果你想當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託尼認為可以入手一臺 MacBook Air 嘗嘗鮮,在輕娛樂和辦公上沒有大的問題。

但,如果你是一個專業使用者,需要 Mac 電腦提供生產力的那種人群,我覺得還可以再等等。

首先, Adobe 的不少軟體其實需要硬體級別的加速,而在 ARM 上還需要時間去適配,這也是為什麼蘋果官網目前還沒有下架同類產品的英特爾版本。

更別提目前為止搭載 M1 的 Mac 電腦們雖然上了 TB4 接口,但其實它們還無法外接顯卡塢,這次應該也接不了了。

這最後一場開到了入冬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也許沒有公布新 iPhone 那樣絢麗,但我覺得它帶起的影響遠超新 iPhone 。

在發布會最後, Mac 上開機的那聲 「 咣 ~ 」 它又回來了,託尼覺得,蘋果或許對於未來的電腦,又有了一些 Think Different 的東西吧!

相關焦點

  • 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 OS?
    其首次應用在智慧型手機上的64位處理器A7理論上可以提供TB級的內存支持,以至當時就有評論認為A7對手機等移動智能設備而言性能有些過剩了,蘋果可能是為將mac OS X移植到ARM架構中做準備。在SPECint2006和Geekbench等測試中,較新的A12X和A13跑分成績都能媲美X86架構的新款處理器。
  • 蘋果執行力爆表,微軟:將再次擴充自家Windows系統生態
    打開APP 蘋果執行力爆表,微軟:將再次擴充自家Windows系統生態 玩機小子 發表於 2020-11-30 18:15:31
  • 蘋果M1 性能詳細分析:一萬字的總結
    macrumors 連續點擊差不多 20 款蘋果應用,打開速度很快,如下:蘋果在發布會上表示 Adobe Lightroom 將於 12 月適配 M1,Photoshop 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適配,至於 Premiere 的適配計劃我沒有找到。微軟也表示在安排了,mac 版 Office 有望變得更快。因為根據已有的數據,應用適配之後速度提升都很明顯。
  • 11月11日,蘋果迎來「歷史時刻」,iOS有望跨平臺運行!
    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公司的影響力可見一斑,除了在手機硬體領域展現出傲人才華之外,在軟體系統領域也是具備壟斷性的技術優勢,iOS和mac OS被認為是最好用的作業系統,在安全機制和實用性方面都做到最好。
  • 最強手機晶片進化史:蘋果A系列處理器是如何煉成的!
    在這12年間,令蘋果自豪的除了iOS系統之外,還有他們自研的晶片A系列處理器。從iPhone 4首發A4處理器開始,蘋果正式走上了自研晶片的道路。從A4到如今的A13,蘋果已經有整整10代的A系列處理器,而今天,集微網將與大家談談A系列的從古至今。
  • 蘋果終於低頭 下月更新性能限制開關 但蘋果還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此前我們零鏡網幾篇文章分析過,蘋果此次的降頻事件最終結果無非是兩個,允許用戶自由的刷回以前版本的iOS,或者在系統中加入一個可以選擇是否限制性能的開關。目前看來,蘋果選擇了後者。畢竟IOS降級所帶來的管理混亂是非常明顯的,並且這和蘋果的生態布局相違背。
  • 比蘋果還薄1mm 神舟新發布優雅XS系列
    而消費者心中輕薄代表的蘋果MacBook Air系列中13.3英寸機身最厚處17mm,比神舟的14英寸XS系列還厚了1mm。不得不說,這1mm的差距,讓神舟改寫了歷史,也實現了突破。神舟新發布優雅XS系列超輕薄筆記本    發布會現場亮相的優雅XS系列全身以純銀白色打造,搭配超薄機身,給人以刀鋒般犀利感。
  • 蘋果4英寸新iPhone的名字又變了:幹掉「5」!
    多方傳聞顯示,蘋果正在準備一款全新的4英寸iPhone,因為是基於iPhone 5s的升級版本,當時傳聞這款新機的名稱為iPhone 5SE。現在,名字又變了,少了一個字。
  • 蘋果打雞血!A14X性能曝光:性能強悍
    跟以往不同的是,蘋果今年會推出多款A14系列處理器,而即將亮相的應該會是A14X,其會在ARM新Mac上首發,而它的性能怎麼樣呢?另外,如果橫向對比搭載Intel Core-i9處理器的16寸MacBook Pro的話,後者的單核和多核成績分別是1096和6869,這也是之前為什麼有消息稱,A14X性能要超越搭載i9版本MacBook Pro。
  • 蘋果A14處理器性能一騎絕塵
    作為每年科技界的春晚,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備受果粉們的期待。今年大會的主角iPhone12系列曝光的賣點還真不少,比如首次支持5G網絡、加入ToF深感探測器、回歸iPhone4的經典設計以及最高支持120Hz高刷新率等等。除了以上這些升級外,新機搭載的A14處理器更是吊足了很多性能黨的胃口。
  • 蘋果M1 Mac設備無法禁用電池健康管理功能、軟體兼容性怎麼樣?
    最近許多用戶都在使用體驗並親測蘋果M1 處理版的MacBook 系列,我們都知道搭載蘋果 M1 晶片的 Mac 不能通過 Boot Camp 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也不能通過虛擬機安裝 Windows。
  • Mac mini 裝機,從顯示器到燈光我用這些好物
    一個是手上已經有一臺macbook pro了,再入手一個,其實除了性能方面的提升之外,並不能帶來更多改變,舊電腦還得麻煩低價出掉。  而256g的mac mini才5299,加上主動散熱風扇,相信性能肯定比air要高上不少,可能比pro還要強。所以,mac mini才是性價比最高的m1機器啊。
  • 從A系列到H系列,蘋果現在究竟有多少種自研晶片?
    bd6ednc而近年蘋果非常喜歡在新產品上採用自己開發設計的晶片,那麼現在蘋果究竟有多少種自研晶片呢?下面來數數看。iPhone可以做得獨一無二,蘋果也不需要受制於其它半導體設計廠商的開發進度,在新晶片上獲得自己想要的功能和性能。
  • A13 晶片開始量產,性能爆炸!
    據彭博社的報導,蘋果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已開始了下一代 A13 晶片的量產,同時其他 iPhone 供應鏈廠商也逐漸開始生產零部件,為新 iPhone 的上市做準備。目前的晶片製造工藝仍然被限制在了 7 納米級別,但臺積電的 7 納米製程工藝將在 A13 晶片上被推至極限。
  • 人體器官價位表發布 蘋果還有「腎」迷們被玩壞了
    人體器官價位表發布 蘋果還有「腎」迷們被玩壞了人體器官價位表  日前,一份「人體器官價位表」在微博上瘋傳,網友紛紛轉發,還稱「只能幫到這了,果粉們你們準備好割哪了嗎?」。該表提供了人體各個器官的詳細報價, 據了解,一個腎價值約合165萬人民幣。「買iphone6 so easy」、「只能幫你們到這了,果粉們想好了割哪兒了嗎?」果粉們都被玩壞了。  原因是昨日凌晨,蘋果公司舉行了iPhone 6的新品發布會,除了iPhone 6還有iPhone6 Plus以及智能手錶iWatch。這是蘋果公司自2012年9月推出iPhone5以來首次大規模發布新品。
  • NVIDIA帶來的性能進化之外還有這個意義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這是任何技術革新的正常邏輯,而在正常的邏輯背後大眾所表現出的選購欲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RTX2060被稱之為整個RTX系列的大甜品,之所以這麼稱呼在於RTX2060將是撬動大眾遊戲設備升級的催化劑。這源於RTX2060僅349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3000元,但卻有著力壓上代GTX1070甚至是趕超GTX1070Ti的性能,而在與DLSS 技術相配合之後,RTX2060也能獲得不錯的光線追蹤效果。
  • iPhone13信號將增強,蘋果摺疊手機已在測試
    目前不少廠商已經推出了新形態的手機,比如三星華為的摺疊手機、小米的環繞屏、OPPO的捲軸屏手機等,根據外媒報導蘋果目前已經在在測試自己的摺疊屏手機,除了摺疊屏,蘋果下一代iPhone,也有了相關的爆料,主要集中在信號、拍照等方面,下面結合最近的資訊爆料詳細地看一些。
  • 蘋果開發新App 取代「查找我的iPhone」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據美國科技媒體9to5mac報導,蘋果公司正在開發新的應用(App),旨在取代「查找我的好友」(Find My Friends)和「查找我的iPhone」(Find My iPhone)應用。
  • 新Mac即將發布 疑似蘋果 A14X 仿生
    11月6日消息 據外媒 AppleInsider 今日報導,蘋果 A14X Bionic 晶片似乎在 Apple Silicon「 A14X 仿生」的 CPU 基準測試顯示這是一個 8 核 1.80GHz 主頻的處理器,最高可提升到 3.10GHz,這標誌著第一個主頻超過 3GHz 的蘋果 SoC 誕生。此外,GPU 測試結果顯示該晶片採用了 8GB 顯存,性能大幅度高於現有 A14。
  • 蘋果,一直努力成為這個時代最好的產品
    縱觀蘋果這幾年的發布會,從iPhone的整體設計越來越「無新意」,到眾說紛紜的「蘋果無法再給人們設計出令人期待的新硬體」,除了這些唱衰的聲音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各大手機廠商奮起直追(Solo虐爆,團戰上天)蘋果為Apple Watch下了一盤很大的棋,現在能看出端倪了全新的watchOS 6除了更新一些更加個性化的錶盤之外,為了讓Apple Watch本身更加獨立而不再依賴於iPhone,蘋果這次下了很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