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進入嚴冬
小編就冷得不行了
陰冷陰冷的~~~
▼
於是,小編打開淘寶……
熱水袋
取暖器
電熱毯
進入冬季以來
市場上的電熱毯、電熱水袋之類的
電取暖設備也熱銷起來
然而這些給我們帶來溫暖的取暖設備
一旦操作不當,就會帶來災難
11
月
23
日
周
三
一起來看幾個由 取暖設備引發火災的案例
冬季採暖務必 注意防火安全!
△視頻:取暖設備引發火災
電暖器烤燃空氣清新劑
致11死24傷
2014年12月15日零時26分,河南省長垣縣皇冠KTV發生火災,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傷,而造成火災的原因是由於吧檯內一箱空氣清新劑受電暖器烘烤,熱脹冷縮發生爆燃,之後由於工作人員處置不力,導致火災迅速蔓延。
央視記者調取了事發當時的監控錄像。監控錄像顯示:
事發前15秒,吧檯的兩名服務人員正在用身後的電取暖器取暖,零時26分19秒,電取暖旁邊的箱子突然發生爆燃,兩人迅速離開現場,如果這時用一個滅火器就可以將火勢控制,遺憾的是兩人都沒有採取滅火措施,其中一人邊離開邊看自己的衣服是否燒到,對身旁即將蔓延的大火全然不知。
△電暖器烤燃一箱空氣清新劑瞬間
此後著火點再次發生轟燃,火勢迅速向周圍蔓延。這時服務人員仍沒有發現不遠處就有兩具滅火器,而用腳去踹燃燒物,空手與大火搏鬥,直到發生第三次、第四次轟燃,被大火包圍後才慌忙逃生,這家KTV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可見一斑。
△著火點再次轟燃
△服務人員嘗試滅火
由於吧檯堆放有大量可燃物導致火勢迅速蔓延,短短50秒的時間大火就將整個吧檯吞噬,並很快蔓延到整個KTV,最終使小火釀成大災。
△模擬實驗畫面
在一個模擬實驗中,實驗人員分別將毛巾、空氣清新劑和打火機放在與電暖器約30釐米的距離,通電後20秒,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到毛巾表面溫度達到114℃,棉布的燃點在130℃至350℃之間,不到5分鐘毛巾開始出現明顯煙霧,打火機在215℃的高溫下瞬間就發生了爆炸,毛巾在溫度上升到222℃時由陰燃變成了明火,並很快進入猛烈燃燒狀態,當溫度達到315℃,烘烤時間達到28分鐘時,空氣清新劑瓶罐發生了爆炸。可見,電取暖器離易燃易爆品太近非常危險。
電熱毯插頭未拔釀火災
2015年1月31號上午8點半,江蘇揚州一居民小區二樓一住戶家中發生火災,消防人員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滅火。
幾分鐘後大火被撲滅,所幸沒有人員傷亡。消防人員發現起火部位主要在床上,為什麼床上會起火呢?戶主說,床上鋪了電熱毯,而電熱毯的插頭經常不拔。看來,電熱毯老是不拔,也有很大風險。
△戶主講述用電熱毯習慣
電熱水袋突然爆炸胳膊被燙 傷
2013年2月17日晚上睡覺前,山東濟南的田女士像往常一樣,給電熱水袋充上了電。 誰知熱水袋剛開始漲包馬上就爆炸了,裡面的液體將一旁的田女士胳膊燙傷,家人迅速將她送到醫院檢查。
△田女士胳膊被燙傷
事後田女士說,想想都後怕,「崩到臉上或者是崩到眼上,那不就瞎了眼啊!」
冬季取暖這些安全事項要牢記
冬季來臨,使用取暖設備時要溫暖也要安全。那麼使用電取暖器取暖時應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一起來牢記↓↓
△視頻:冬季取暖安全事項
①電暖器取暖遠離易燃物。用電暖器取暖時,不要跟沙發等棉織物品放得太近,更不要在電取暖器上烘烤衣物,這樣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發火災。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些易爆品,例如打火機、花露水、空氣清新劑等更不要離電暖器太近,以免發生爆炸。
②電熱毯取暖通電時間不宜過長。睡前通電加熱,入睡時關掉電源,不要通宵使用。兒童睡覺不要用電熱毯,以防尿床打溼電熱毯,引起觸電。電熱毯要放平,不要在不平的金屬物或硬物上使用,不要摺疊使用,避免損壞電器元件,造成火災。每年使用電熱毯前要檢查電熱毯的電線、導線、開關等是否損壞,發現損壞不要自行拆修,找專業人士更換。
③電熱水袋取暖要選合格產品。使用熱水袋取暖時要關好充電處的蓋子,最好不要將熱水袋放入被褥內使用,以免發生燙傷和意外事故。電熱水袋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電熱絲式熱水袋,一種是電極式熱水袋,電熱絲式熱水袋的加熱體不直接跟液體接觸,溫度是恆定的,可確保安全,而電極式熱水袋的加熱體直接跟液體接觸,當液體受熱時產氣體超出熱水袋的承壓能力之後,就容易會發生爆炸。選購熱水袋時用手輕輕捏一下,電熱絲式熱水袋裡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弧形線圈或網狀裝置,如果捏到的是兩截硬邦邦的圓柱體,就肯定是電極式熱水袋。劣質產品電線銅絲較細,容易引起短路。另外,電熱水袋使用時間也不宜過長。
每個人都要引起重視
防患於未然!!!
於是,小編很認真的
告訴自己
不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