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肖鑫)「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是根據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白澤計劃』願景而建。醫院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一支高水平的醫療團隊。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也是『森林』式醫院,它佔地40000平方米,環境非常宜人。」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麥可·萊維特教授昨天(24日)專門為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揭牌發來視頻祝賀。他說:「相信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能夠引領細胞免疫治療的快速發展,為未來醫學發展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這次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上海大學共建附屬醫院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揭牌(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來自德國的諾貝爾醫學獎或生理獎獲得者厄溫·內爾教授說:「我很榮幸能參與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的揭牌慶典並送上祝福。我們都知道,細胞治療是目前醫學界具有方向性的研究領域,而如何讓細胞治療在臨床上有所突破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細胞水平到分子水平,是人類認識生命本質的一次飛躍;從分子水平回到細胞水平,人類更加理解細胞的行為,並且可以有目的地改造它用於疾病的治療,比如幹細胞、免疫細胞。」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和上海孟超腫瘤醫院的產業閉環模式就非常具有創新性——細胞藥物主要是對產品進行研究研發;細胞健康主要是為健康人群進行細胞凍存,為健康做保障;細胞醫療即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主要是針對腫瘤病人進行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同時再將臨床數據回饋到細胞藥物研發當中,以助力研發出更多有效的細胞藥物。我祝福並且相信,上海大學附屬孟超醫院將在人類醫學的不斷發展中迎來更好的未來。」
來自全球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紛紛發來視頻,共同祝賀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揭牌。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揭牌(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中國康復醫學會黨委書記牛恩喜,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錢其軍,以及上海市嘉定區領導等200多人出席揭牌儀式。
據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院長程傳苗介紹,今年6月6日,上海大學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上海孟超腫瘤醫院基礎上建立「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目標是建成國際一流精準醫療中心,國際頂尖「免疫治療+」為特色的臨床研究型醫院,以及國際一流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基地及轉化應用平臺。
程傳苗說,上海孟超腫瘤醫院隸屬於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細胞治療是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主要的研發方向之一。該集團也是國內首家以非病毒載體工藝製備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公司。目前,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依託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以白澤T技術為核心手段,以納米抗體研發、非病毒載體轉染為兩大核心技術平臺,以實現細胞治療0到1的突破。去年4月11日,該集團申報的項目——以CD19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新藥「非病毒載體CD19 CAR-T細胞注射液(BZ019)」獲藥監局批准可開展臨床試驗,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家通過許可的以非病毒載體製備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進入臨床研究。「非病毒載體CD19 CAR-T細胞注射液(BZ019)」曾獲2019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年度十大進展項目。
近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科研團隊所做的白澤T細胞第一篇臨床研究文章,也被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雜誌(IF9.9)正式接受,相信這種以改變腫瘤局部微環境及殺滅腫瘤細胞並重的白澤T細胞將會在實體瘤治療中發揮非常重要價值。
程傳苗表示,在不斷加強基礎醫學研究的同時,該院還不斷拓展國際視野,在全球範圍內吸納醫學科技英才,源源不斷地為該院科研及臨床轉化注入創新活力。今年11月,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和安德森癌症腫瘤醫院的終身教授劉昌功先生加盟該院,並擔任醫院科研副院長和上海白澤檢驗所首席科學家。
程傳苗介紹,劉昌功教授從事人類疾病基因檢測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多年,掌握基因測序和非編碼核酸晶片技術,曾任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高通量基因和測序和非編碼核酸晶片研發中心主任,他開發並研製的世界第一批非編碼小 miRNA基因晶片,為早期小RNA在癌症中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劉昌功教授曾被託馬斯路透社評為「世界二十一個學科中最有影響力」的三千位科學家之一。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打造的一支以兩院院士領銜的中外融合研究型醫療隊伍已初具規模。目前,已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皮膚病學專家廖萬清教授,影像學專家肖湘生教授、抗體研發專家朱偉民教授、免疫學專家陳泰穎教授、生物信息學專家王信浩教授等多個國內外著名專家團隊加盟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