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這個龐大的家族雖然曾經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億多年的時間,但恐龍不僅要提防其他物種的威脅,還要提防家族內的鬥爭,否則很容易就會「命喪黃泉」。恐龍家族中之所以會出現「內鬥」,是因為始終會有一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它們才不會分哪些是同類,哪些不是同類,一旦飢餓起來任何一種動物都不放過。
說到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霸王龍,這種出現在恐龍稱霸末期的恐龍給人類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除了霸王龍之外,和它同一時期也給人類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三角龍。也就是說,三角龍和霸王龍是有機會碰面的,那麼如果這兩種動物打起來,最後誰會勝出呢?
如果只根據三角龍和霸王龍各自的化石來分析它們之間的強弱對比,那麼可能存在諸多可能性,比如霸王龍的體型雖然比三角龍大得多,但是三角龍像一輛小型坦克一般,霸王龍很可能不戰而敗。那麼是否有更具有說服力的考古發現可以說明霸王龍和三角龍之間的強弱對比呢?還真的有,前段時間國外一支考古隊伍在美國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有重大發現。
據了解,這支考古隊伍在該地層中先是發現了一具保存度十分高的霸王龍化石,然後又在同一個區域發現了一具三角龍化石。等到考古人員將兩具恐龍化石都清掃乾淨後,驚訝地發現它們所擺出來的姿勢像是在打鬥。考古人員對三角龍化石進行深入考察後,發現它身上的多處骨骼都存在突出的咬痕,很明顯這些咬痕是霸王龍在它身上留下的。
然而考古人員並沒有在霸王龍身上發現嚴重的傷痕,這場打鬥的勝負似乎已經蓋棺定論了,霸王龍打贏了三角龍。這兩具化石給出了直接的證明,而我們從兩種恐龍的特點進行分析,也能得出相同的結論。成年霸王龍體長可達10米,身高超過6米,而三角龍的體型和一輛小轎車相仿,因此三角龍在霸王龍面前顯得矮小了一截。
其次,霸王龍是肉食性動物,長期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覓食,練就了一身無所畏懼的本領,關鍵是它也有硬實力。而三角龍是食草動物,它唯一具有威脅性的武器就是頭上的三個犄角。同時它頭上長出的肉盾也是一件防禦性較高的「防具」,只可惜霸王龍可以從它的背後進行偷襲,從而將三角龍擊倒。
考古人員表示,這兩隻恐龍在打鬥的時候遇到了天災,因此即使霸王龍戰勝了三角龍,最後也沒有機會享用它的美餐。如果不是這次在蒙大拿州同時發現了霸王龍和三角龍的化石,而且它們保持打鬥的姿勢,那麼至今也無法對「霸王龍和三角龍誰更強」這個問題下結論。可惜的是,它們最後也敗給了自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