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龍和三角龍,看起來都很厲害的樣子。要是一決高下,誰才是最終的王者呢?
從生物學結論: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決鬥中,霸王龍的戰鬥力明顯強於三角龍。體成熟的三角龍面對體成熟的霸王龍勝算很低,大致和非洲的角馬面對成年雄獅時的戰鬥力差不多。
三角龍看上面普遍上限(6500kg的USNM 4842已經是大個體的水平了,見泰坦角龍建屬論文)是7000~7500kg左右,大部分漸進大個體都可以達到這個體重
超過8000~9000kg的是特大個體和極端個體。
相比之下霸王龍對應的是上限是10500~11000kg,極端個體12000~13500kg。
總的來說三角龍肯定比霸王龍小多了,最大有股骨的三角龍LACM 150076和霸王龍FMNH PR 2081。
圖中三角龍的股骨為117cm+軟骨~127cm,脛骨加軟骨~83cm,USNM最大的三角龍股骨115cm,脛骨76cm。
當然三角龍裡面也有類似UCMP 137538的,而且還是UCMP 137538的鄰居,叫做UCMP 128561,數據只有測量尺,沒有數據,一個鼻子尖,兩個都是非常不完整的標本。
UCMP 137538和UCMP 128561,最大的霸王龍和三角龍。圖中三角龍體重為10250千克,霸王龍為14850千克。
以上就是三角龍和霸王龍的體型差距,可見還是比較大的,雖然說三角龍的武器理論上具備殺死霸王龍的可能性,但是體型差距大到這地步,應該說常規狀況下三角龍肯定是打不過霸王龍的。
下面說說霸王龍可能的攻擊方式
霸王龍最希望的戰鬥方式肯定是這樣的:
三角龍見霸王龍來襲被嚇得魂都沒了掉頭就跑
霸王龍乘勝追擊,對準三角龍毫無防備的側後發動雷霆一擊
一舉命中目標,三角龍被當場幹翻。
不過也有科學家提出過霸王龍可以用腦袋先撞翻三角龍再咬,這一觀點受到了一些質疑,下面我僅將其觀點部分貼出,不進行討論。
以上是國外科學家計算的一些新的捕獵方式,例如如何撞倒三角龍。上面這個這個是按照6300kg的小個體霸王龍,三角龍用的是5000kg的平均個體,霸王龍快步從側面可以按3.6m/s的安全速度的撞倒三角龍(對霸王龍是安全的,霸王龍頸部力量的資料見巨鱷部分之前的補充)。
當然我們還是需要考慮到三角龍堅決抵抗的情況下於霸王龍決鬥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霸王龍必須強攻三角龍正面,也就是說得突破頸盾防禦才能殺死對手。當然如果能咬碎三角龍的角,後續攻擊自然遊刃有餘。
不僅霸王龍,其直系祖先阿爾伯特龍對於攻擊三角龍正面的經驗也很豐富。下面這個始三角龍的眉角下面就有牙印,而它屬於馬蹄化石點第五層,那個區域大型獸角亞目就是阿爾伯特龍。從牙尖距分析大概是頭骨長度約1.01米的阿爾伯特龍。估測該阿爾伯特龍體重為2400kg,始三角龍可能為10500kg。之所以不足3噸的阿爾伯特龍能攻擊10噸的始三角龍,主要是因為始三角龍雖然體型大,但角和頸盾的進化尚未完全,所以戰鬥力不如後來進化出的三角龍。
當然,正面進攻時,霸王龍也會面臨風險。
當然實戰中三角龍不可能會這麼蠢的直接撞上去搞斷自己的鼻子,如果衝撞則會低下頭保護要害,或者乾脆和轉動脖子直接頂襲擊者,反正霸王龍的肚皮沒有硬到沒有速度就不能刺穿的地步。
總結,通常情況下霸王龍面對三角龍有絕對優勢,不過三角龍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其眉角還是具有一定戰鬥力。如果滿足以下條件,三角龍有很大把握擊退霸王龍:
1.三角龍的綜合體型大小超過霸王龍的75%。
2.三角龍身體健康、角完好且霸王龍殺來的時候選擇抵抗。
3.只有一條霸王龍前來攻擊,雙方單挑。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經驗對於戰鬥而言也非常重要,如果尚未體成熟的青年霸王龍(例如10.2-10.8米,5000-6000千克)面對體成熟經驗豐富的三角龍而且選擇莽撞強攻,則很有可能翻車。
假設雙方一對一遭遇,其實也不一定會發生戰鬥。真實的生活畢竟不是競技場鬥獸,「參賽選手」可以不計代價爭取勝利,無論是掠食者還是假想獵物都必須考慮清楚利害,尤其是對掠食者來說,是否值得為了一次捕獵負傷,或者說有沒有因為這頓飯導致吃飯傢伙被廢未來餓死的風險,如果掠食者認為本次出擊得不償失就有可能放棄行動。現代的獅子、獵豹戰鬥力明顯強於角馬羚羊等中小型素食動物,但也不是每次出擊打獵都能成功,這其中就存在掠食者因為自身考慮放棄行動的原因在。對於素食者而言邏輯就更簡單,如果可以通過逃跑完全擺脫捕食者,或者依靠自身的戰鬥力嚇得對面不敢戰鬥,那麼自然沒必要主動攻擊自找麻煩。照此推算,三角龍和霸王龍進行一對一單挑決鬥的場景在馬斯垂克階的日常中不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當然假如大家已經決定了,霸王龍和三角龍就要打一架,出全力打,一方斷氣才算對手勝利的地步,那麼實際身體條件(體型大小、健康程度)將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在身體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戰鬥中的狀態和發揮也是重要因素。————————————————————————————————————
再說普通生活問題。在下以為,題主可能需要先明確一個問題,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讓孩子花很多時間去學習然後到好成績,以後考到高學歷再出國深造出國拿好文憑找到好工作?
我覺得這些事情確實很有意義,但是了解古生物知識並非沒有意義。小孩子的視角關注兩種恐龍打架這種簡單問題很正常,可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他會去查資料,這就是一種學習和獲得知識的過程。
業餘愛好階段的古生物學常識可能與我國頂尖中小學校內教授的課程內容差異是很大,可課外知識不能說毫無意義。就算是國外大城市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也在對孩子要求嚴格的同時會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可沒有誰說古生物就是沒意義的事情。說句不中聽的話,如果一個國家所有人都只關心CS或者金融這種容易賺錢「走上人生巔峰」的職業,對純數學、地球物理學、天文學、古生物學,包括古漢語文學、歷史學一概視為奇技淫巧而判定為毫無意義的事情,那麼這個國家前途黯淡。更何況,像那些販賣成功學和焦慮的營銷號中所說「京城魔都家長」那般從幼兒園開始把孩子的所有生活全部安排上好、時間全部安排上好讓其儘快踏入「上流社會」,效果未必好,如果孩子沒有自發產生積極性,做什麼事都事半功倍不說,和家長關係還可能持續緊張,到他長大的時候就難免會發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所以依在下之見,正事當然要辦,但沒有必要填滿所有小孩子的課餘時間,給他留一些空閒任其發展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接觸違法亂紀之類不健康的東西就可以了,古生物我覺得挺好的,沒啥問題,再說要把古生物了解研究透徹,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須得在高中生物、物理、地理方面都成績優秀,在本科學好包括物理、數學、地質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古生物學等專業基礎課才能入門。不然諸如本人這樣只知道皮毛的業餘人士,每次在博物館裡遇到專業的工作人員都以被吊打結束……
人來分不分階層,從社會學角度講,分。不過理直氣壯宣揚出身決定論並且以身居所謂高階層而自鳴得意者,在下不認為這是明智的。高階層未必高枕無憂,豈不聞靖康之宋廷宗室,沙俄之尼古拉二世?便是不聞,也當知曉天行有常,譬如這恐龍,無論是身長不足兩米的伶盜龍還是重達95噸的阿拉莫龍,或者頂級捕食者霸王龍、滄龍,在小行星撞擊引發的大滅絕之下,還不都是歸於塵土?沒有什麼食物鏈頂端物種就能倖免於難的好事。
補充一下霸王龍的口裂問題。
老觀點認為霸王龍的嘴張到最大時上下頜夾角不超過45度(如下圖),這個認識是不正確的。
上圖是誤將鱷魚的腦袋結構生搬硬套用在霸王龍的腦袋上造成的後果,下面根據多種寬吻鱷和鳥類的實測數據進行參考重新建模的圖才是正確的:
霸王龍口裂是60度以上,這是估測正常咬合雙方的極限(存粹張嘴極限測算)。如果按同樣有限元模型,那麼鱷魚口裂是小於等於49.5度, 霸王龍小於等於80度,這個有限元模型對比現實結果還是比較接近的,還有一個按56度的測算,但是作者認為大部分情況下不現實,幾種恐龍也都沒有按那個56度的設定指標做測算。
可見霸王龍並不存在因為口裂太小不能對三角龍進行致命打擊的問題,只要大嘴能命中三角龍側後無頸盾防護目標,三角龍就涼了。
就像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