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70%核燃料熔融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近日,有日媒援引名古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稱,2011年發生核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70%-100%的核燃料可能已經熔融。文中稱,今年4月起,研究小組的科研人員利用宇宙空間的基本粒子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進行監控,卻幾乎沒有發現核電站核心區域的核燃燒跡象,所以推斷出70%-100%的燃料已經熔融。

那麼這裡所指的「宇宙空間的基本粒子」是什麼?又是如何監測的呢?澎湃新聞為我們帶來了比較詳細的解答。

原來,該粒子為「μ粒子」,μ粒子的原理與X射線相似,由於其穿透力非常強,它們中的大多數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直接穿透到地球的另一邊,而其運動軌跡不會發生變化。但μ粒子很容易被鈾等高密度物質擋住。正是利用這一特性,研究人員才得以探測反應堆中核燃料的位置。

另外,據觀測結果顯示,與倖免於難的5號機組相比,2號反應堆內的核燃料已所剩無幾。若考慮誤差,熔融的核燃料有可能達到70%-100%。至於這些核燃料究竟去了哪裡,目前還不得而知。

2011年「3·11」大地震發生後,由於海嘯衝毀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冷卻系統,致使1至3號機組無法冷卻,造成持續升溫,最終導致堆芯不同程度熔毀,大量放射性物質揮發。震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外界無法靠近核電站、更無法了解內部狀況。

有業內專家稱,(堆芯熔融後)各種物質混合,人們根本無法靠近,相關的機械設備也無法靠近。在強電離輻射的環境下,機械手、工程機械在很短時間內便會失去效用,電路板會被電離輻射燒壞。在外部,人們完全無能為力。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43/5438469.html report 1202 近日,有日媒援引名古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稱,2011年發生核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70%-100%的核燃料可能已經熔融。文中稱,今年4月起,研究小組的科研人員利用宇宙空間的基本粒子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進行監控,卻幾乎沒有發現核電站核心區域的核燃燒跡象,所以推斷...

相關焦點

  • 福島2號機組70%核燃料熔融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近日,有日媒援引名古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稱,2011年發生核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70%-100%的核燃料可能已經熔融。文中稱,今年4月起,研究小組的科研人員利用宇宙空間的基本粒子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進行監控,卻幾乎沒有發現核電站核心區域的核燃燒跡象,所以推斷出70%-100%的燃料已經熔融。
  • 又一機器人在福島「犧牲」 安全殼內部輻射太強
    核熔融堆積阻礙通行 安全殼內部輻射太強又一個機器人在福島「犧牲」了【環球網軍事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記者 馬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6日宣布,專門研製的蠍子機器人在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實施調查時被困,最終被迫將機器人遺棄。
  • 福島核電站發生氫氣爆炸 無須談「核」色變
    日本8.8級強震嚴重影響當地核電站的正常運行,特別是福島核電站出現了放射性物質外洩的情況,導致周邊居民緊急撤離。那麼,核電站出現事故的原因是什麼,又會對周邊產生多少影響?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表示,目前來看,核洩漏的影響有限,至於未來情況如何要看事態發展。
  • 讓福島真正安全:用介子探測器尋找洩漏核燃料
    4年前,在大地震和海嘯中被損毀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可能不會真正安全,直到工程師能夠將反應堆中的核燃料移走。但首先,他們必須能夠找到這些燃料。
  • 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日本福島核電站出現前所未見的超高輻射量,足以使深入反應爐內進行勘察的機器人停止運作,恐將妨礙核電站的拆除工作。先科普一下,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這個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一句話告訴你:福島核事故和著名的車諾比一樣!早在6年前就提到了最高級別,7級!車諾比現在是一片死城!而福島呢?
  • 福島核電站壓力容器已燒穿!輻射超高可數十秒殺人
    MQyEETC-電子工程專輯福島離毀滅只差最後一道屏障?1月底以來,東京電力公司開始對2011年核事故中爆炸損毀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核心區域進行調查,以確定核事故中壓力容器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殘渣的位置等。調查通過安全殼貫通孔將前端帶有相機的管狀設備伸入安全殼內部進行拍攝。
  • 日本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熔化核燃料含致命輻射,機器人難以進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利用一根15米長的杆插入位於日本東海岸福島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中,杆的頂部設置有相機,相機記錄了數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福島核災難核心區域反應堆內部的破壞情況。
  • 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前景不明 機械研發因疫情停滯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計劃2021年啟動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作業,前景變得不明朗。這是由於在英國的機械研發受新冠疫情擴大影響而陷入停滯。
  • 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容器內輻射量爆表 30秒內可致人死亡
    【環球網綜合報導】前日,曾有日媒稱,日本福島核電站2號機核輻射量達到歷史峰值每小時530西弗,足以致人死亡。圍繞強輻射的熱議還未散去,日本電力部門9日監測數據顯示,福島核電站核輻射量再創新高,已增至650西弗。
  • 國際原子能機構將監控日本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日本原子能規制廳為防止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被轉用於核武器,將從預計2021年開始的實驗性取出少量燃料碎片階段起,對作業實施嚴格監控。
  • 核能新發展,荷蘭完成熔鹽核燃料測試
    (圖:NRG)荷蘭核研究諮詢集團(NRG)已完成首次熔鹽核燃料輻射測試,這是的新核能反應爐的重大裡程碑。他們是在阿姆斯特丹北面60公裡,佩滕(Petten)的高通量反應爐(high neutron flux reactor)完成試驗的。
  • 福島核電站輻射量「爆表」:人進入秒死亡
    最新估測顯示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內部核輻射「爆表」  新華社東京2月3日電(記者華義)東京電力公司根據最新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部拍攝的視頻圖像分析估測,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1希沃特為1000毫希沃特),人若暴露在這種輻射中幾十秒即可致死。
  • 中核集團第一次探秘核燃料
    年相當於核電站的1個反應堆運行1年)的運行歷史,發生過3次大事故——美國三裡島核電廠事故,前蘇聯車諾比事故以及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2011年福島核洩露讓我們耿耿於懷,我國的核電站會不會有這種風險?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任永崗提到,福島事故主要是應急措施沒有做到位。我國的核電站假設遇到突發問題,第一時間就會調動各地資源進行應急處理,所以發生核洩漏的可能性非常小。
  • 受疫情影響 日本東電推遲福島一核燃料碎片取出作業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相關人士透露,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基本決定,放棄原定於2021年啟動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作業。東電正探討推遲1年左右。據報導,取出事故中產生的燃料碎片,是第一核電站報廢作業的最大難關。
  • 日本福島核輻射有多強?瞬秒一切活物!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岸發生巨大海嘯,造成超過18000人死亡或失蹤,並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三次反應堆熔毀。這使得福島核電站事故成為繼1986年車諾比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那麼福島核電站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 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東京2月15日電(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
  • 公然排核汙水,日本制度解決不了福島核洩露事件
    日本福島的B W BR反應堆同樣是通過核反應直接加熱核燃料周圍的冷卻水,使其沸騰,帶走反應堆產生的熱能,然後沸騰的水推動發電輪機運轉,推動輪機運轉的水蒸氣冷卻之後又會被管道抽回反應堆底部再次加熱沸騰,實現循環。同時用可以吸收中子的控制棒對反應進行控制。只有飛出油泵的中子才能被各種慢化界減速,成為適用於核裂變反應的熱中子,射入相鄰的油泵才能反應。
  • 測量熔體黏度快、狠、準,熔融指數儀怎麼用?
    聚酯的紡絲和注塑成型等加工是在熔融狀態下進行,對此,準確測量熔體的黏度對於確保加工質量至關重要。基於此,本文專門對一種可用於測量熔體黏度的設備——熔融指數儀的重要作用和基本測試原理進行了介紹。因此,準確地測量熔體黏度對聚酯的紡絲和注塑成型等加工至關重要。在傳統的聚合物熔體黏度測試中,毛細管流變儀使用較多,其優點在於結構簡單,能在較寬的範圍內調節熔體速率和溫度,得到十分接近於加工條件的流變學物理量。作為同樣可用於聚合物熔體黏度測試的產品,熔融指數儀具有價格便宜,測試方法簡單等優勢,可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對聚酯熔體黏度測試的需求。
  • 怎麼看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倒入大海?
    有幾個朋友都發來連結給我看,問怎麼回事?是不是假新聞?中外權威媒體有沒有報導?要麼是不常見的深海生物被撈出來了,要麼是人偽造出來。類似圖片很多,大家可以關注@博物雜誌,每個月鑑別一批水猴子。 總的來說,可能因為這些緣故,權威媒體更傾向于謹慎報導而不是炒作這件事。 但不是日本就可以排了。
  • 福島核廢水到底會不會放流入海?
    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這兩天,收到的最多的詢問,是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要放流入海的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爆炸並不是核燃料棒的爆炸,而是爐內氫氣等物質的爆炸。但是,爆炸氣體帶出了一部分核物質,汙染了周邊地區。這就是「福島核汙染」的成因。那麼,原子爐內那麼多的燃料棒都去了哪裡了呢?從後來的機器人的觀察分析來看,這些燃料棒都因為高溫而熔化,沉入了原子爐的爐底,部分還熔穿了爐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