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是地球上平均體型最大的一類生物,特別是以藍鯨、抹香鯨、虎鯨等體型最為龐大。鯨魚總體上可以根據是否有牙齒,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鬚鯨,沒有牙齒,在上頜的左右兩側分布著數百條呈梳條狀的角質須,因此得名,主要以磷蝦、小型魚類和貝類為食,我們常聽說的藍鯨、座頭鯨、灰鯨等都屬於鬚鯨。
另一類是齒鯨,口腔中均分布著呈圓錐形的牙齒,不過不同的種類,牙齒數量有較大的差別,有的僅有一顆牙齒,有的多達50顆左右,主要以大小不同的魚類、烏賊以食,有的還能夠捕食海豹等體型較大的海洋生物,我們常聽說的抹香鯨、虎鯨、海豚等都屬於齒鯨。
抹香鯨是齒鯨類的鯨魚中體型最大的,體長可以達到18米,體重超過50噸之巨,常年棲息在離海平面1000米左右的深海地帶。從外形上看,抹香鯨與其它齒鯨的不同之處,除了身體更為巨大之外,其頭部佔身長的比例也非常高,幾乎佔據了1/3,裡面容納著重達8公斤的大腦,雖然大腦容量要比人類高出好多倍,但是腦重量與全身重量的比例非常低,因此智力水平遠沒有人類高。
抹香鯨的牙齒分布與虎鯨也有著較大的區別,虎鯨的上下頜的兩側均長有10-12顆牙齒,牙齒的上緣向內和向後排列,其下頜短而粗壯,在咬到獵物之後,依靠龐大的身軀劇烈擺動,能夠對獵物造成嚴重的撕裂傷害。而抹香鯨僅在下頜上分布著50顆左右的牙齒,每顆牙齒的長度都在20釐米左右,上頜沒有牙齒,只有與下頜牙齒對應的較深的孔洞。
由於抹香鯨牙齒的特殊分布特徵,使得它們不能像虎鯨那樣,依靠強大的咬合力和撕咬能力,去捕食那些大型的海洋動物,而只能依靠強大的吸力,將一些體型不是很大的魚類特別是烏賊、章魚等軟體動物吸入口中進行吞食,每天的進食量可以達到1-2噸之多。
我們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判斷一種動物是否具有天敵,依據就是,是否能夠找到專門捕食或者危害該種生物的其它生物。首先,這種動物必須要與「天敵」的棲息地要有交集;其次,「天敵」要專門以這種生物為食,是一種生態位的完全壓制,那些互有勝敗或者偶爾捕食的情況,則不能支撐「天敵」的定義。第三,這種捕食的現象要純粹地發生在自然環境中,在人類的幹擾或者直接捕獲的情況,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能稱為「天敵」。
由於人類智力水平在地球上獨領「風騷」,即使再龐大、再兇猛的動物,在人類利用現代化捕獵手段的情況下,都處於被人類壓制的地位,抹香鯨也不例外,正因為抹香鯨體內含有大量的鯨油,另外還會分泌出具有特殊香味、可以入藥的物質-「龍涎香」,所以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抹香鯨的捕殺強度居高不下,數量持續下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其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從廣義上對抹香鯨種群產生嚴重影響的因素來看,人類名副其實地可以算作「天敵」,但卻不屬於生物學上對天敵的定義範疇。
而在純粹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對抹香鯨種群產生嚴重影響的其它動物,幾乎沒有。這裡需要說明兩點,其一是即使是身體也比較龐大的大王烏賊,在抹香鯨捕食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利用強大的纏繞力和尖銳的觸手和吸盤,對抹香鯨的體表造成一定傷害,但也僅限於體表,根本造不成更深層次的傷害,相反,抹香鯨的食譜中經常有烏賊甚至大王烏賊的存在,所以抹香鯨是大王烏賊的天敵,反過來則不成立。
另外一點是虎鯨的性情更為兇猛,它們依靠強大的撕咬和捕獵能力,可以對那些落單的幼年抹香鯨痛下殺手,因此對抹香鯨種群的順利發展造成一定威脅。但是由於抹香鯨屬於典型的群居動物,幼年抹香鯨落單的機會其實不多,在虎鯨的食譜中,並不是專門以抹香鯨為食,所以虎鯨也算不上抹香鯨的天敵。
綜上所述,雖然人類的捕殺和虎鯨等大型齒鯨,對抹香鯨的生存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但都不符合自然生態系統中「天敵」的定義標準,就像巨蟒一樣,可以說,它們在自然界是沒有真正的「天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