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明德學院史曉亮老師:育人重於教書,我的網課要重點培才

2020-12-04 陝西高校資訊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教師因「疫」而堅,迎「疫」而進,積極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努力打造有質量、有溫度、有高度、有廣度的在線「雲課堂」。該校於2月24日正式開啟在線教學活動以來,教師們堅守崗位、別樣戰「疫」,用實際行動詮釋教育工作者在戰「疫」鬥爭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把屏幕作為講臺,化身網絡主播,讓學生們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溫暖,確保了在線教學工作有序推進。

聚焦「教學基本建設年」工作主題,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與教務科研部攜手合作,通過明德要聞和官方新媒體平臺走進這些「網絡主播」的課堂,全方位報導在線教學的榜樣風採與典型事跡,期望這些內容能夠引發廣大師生關於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入討論;同時圍繞學院開展的「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進一步加快學院改革發展步伐,全面強化以教學基本建設和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建設與發展目標。

該校史曉亮老師作為語言文化傳播學院英語專業教師,本學期需要承擔《英語基礎寫作》《英語語言學》《西方社會學》《英語辯論與演講》《英語論文寫作指導》五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涉及14個班級共260名學生。

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國人民遵照國家要求進行居家隔離。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原定計劃,各大中小學均延期開學。在網上看到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之後,他在為在線授課做前期準備時發現,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及部分教學資料因為疫情封校的原因留在學校,五門課程只有兩門課程有教材。

設備課本不完備,備課工作怎麼做?

為了應對隨時開始的線上教學,史曉亮老師同時在多個電商平臺訂購教材,避免因物流原因影響備課;對騰訊會議、矚目、ZOOM、QQ、釘釘等平臺進行了反覆對比和試用,組織部分同學對不同平臺進行了測試;對電腦端和手機端進行了比較,並對家裡的硬體設備進行準備和測試。

根據學校對疫情防控和「停課不停學」的總體部署和具體安排,語言文化傳播學院統一部署,積極貫徹「停課不停學」要求,克服設備、網絡、部分課程無教材等困難,全力保證網絡課程的順利實施。按照學校及學院要求,積極參加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在線培訓,學習平臺的使用技巧,努力掌握在線授課所需的製作技巧,積極和同事進行交流學習,提前規劃課程,準備資料,為網上授課做好準備。

教材不齊全,網課互動如何進行?

按照學校要求,針對學生實際和教材現狀,對比各種網上課程之後,精心挑選五門課程對應的慕課課程,通知學生提前開始網絡學習,並對慕課學習的內容、進度、筆記和presentation做出了具體要求。

為防止網絡擁堵影響學習通平臺的授課,依照課程和班級,新組建了9個微信群和9個釘釘群,並建立了相應的學習委員群,以保證網絡授課過程中不因平臺的擁堵導致師生溝通和授課的中斷。

在2月19日網絡授課測試開始前,針對每門課程、每個授課班級,該校組織學生進行了學習通的使用培訓和測試,並對擬選用的備用平臺(騰訊會議、釘釘視頻會議和釘釘群直播)進行了測評。

在全校正式開始網絡授課後,第一周除了指導學生進行慕課學習,並進行在線答疑以外,通過學習通平臺的提問、問卷、主題討論等形式,對所帶班級提前一周慕課學習的效果進行了詳細了解,發現部分學生對慕課內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或盲點,很多同學的自覺性不足以保證高效高質量的慕課學習,師生、生生交互差,教師線上的檢查督促未必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難點頻出,如何解決師生不可觸問題?

針對線上教學第一周出現的種種問題,果斷調整授課方式,跳出慕課或在線授課二選一的框框,採用二者兼顧的模式:利用慕課讓學生提前學習課程內容,對慕課學習的筆記和presentation做出了具體要求並定期檢查,儘可能提高慕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課前先學習慕課相關內容,結合學生特點,選擇線上授課的精講內容,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互動;按照線下課堂教學的要求,重新準備五門課程的教學資料和課件,通過講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掃清學生知識盲點、根據學生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加強師生及生生互動。儘可能地依託現有的條件,努力還原真實課堂效果,構建現有條件下的虛擬教室,大膽進行嘗試。

通過課外任務,檢查督促學生的慕課學習;通過學習通平臺進行課程籤到、提問、問卷、主題討論及專項答疑,積極獲取學生反饋;課程講授主要通過備用平臺的視頻會議及直播完成,強調授課過程中的師生及生生互動,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

依據不同課程的特點,比如《英語辯論與演講》強調學生的能力訓練,師生的一對一、一對多交流多,採用視頻會議與直播相結合的方式;《西方社會學》以一對多交流為主,則通過釘釘群直播對重點、難點進行進一步講解,通過群聊功能提升師生及生生互動;建立作業臺帳,定期在線發布,督促學生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配合默契、互動積極,學生反饋良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網課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教改實踐,為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在史曉亮的網課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從臺上臺下變成了平等的你一端我一端,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與學生之間都可以敞開心扉。網課的優勢是讓我們的心更加開放了,更加自由了,更加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史曉亮深知自己作為教師所承擔的責任,那便是育人的責任,他說:「教書育人,對學生來說,育人重於教書。對學生的關愛培育才有可能改變她的人生軌跡和選擇,單純的教書只是讓學生更快速地沿著既定的軌跡繼續慣性運動,而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滲透,教師首先要做的是使學生『成人』,然後才是『成才』」

對於未來的網絡教學,史曉亮充滿了希望,他說,「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創建一套實現線上與線下融合、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或許會成為個人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

相關焦點

  • 今天,你最想表白的西工大老師都在這裡啦!聽說表白還有福利?
    全體在校校領導及校長助理、各學院和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榮休教師代表、全體獲獎教師、新入職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第35個教師節。 《老師,我想你》,西工大大學生合唱團用優美的歌聲唱出了全體學生的心聲。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
  • 西工大教師節頒獎典禮隆重舉行,看看光榮榜上都有誰?
    並對全校教師提出三點希望:一要聚焦主責主業,堅持育人為本;二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四有」好老師;三要注重價值塑造,促進改革發展。西工大學子從老師手上接過了榮耀與擔當,作為志願者前往廣西融水、雲南紅河、陝西漢中等地開展支教和扶貧工作。
  • 樊會濤院士受聘擔任西工大航天學院院長
    西工大新聞網6月30日電(記者 高瑩 攝影記者 郭友軍)6月29日下午,汪勁松校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頒發聘書,聘任樊會濤院士為航天學院院長樊會濤院士非常感謝學校的信任,並深情回憶了在西工大的7年求學經歷,表示一直希望能為母校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此次受聘更為學校的誠意所感動。
  • 西工大老校長:百鍊成金解材料難題;建國內最大無人機基地
    畢業後,他回到了西工大繼續教書。前往蘇聯讀書,師從材料大家1958年夏,傅恆志成為當時全國唯一考取鑄造專業留蘇名額的研究生,到蘇聯列寧格勒工學院學習,跟隨當時鑄造學科界的元老涅·亨齊,研究航空航天中經常用到的耐熱合金。當時,普遍用於航空航天尖端技術領域的是鎳基高溫合金,這種合金以高含量的鋁、鈦作為主要強化元素,必須在真空狀態下熔化和澆鑄,否則極易氧化。
  • 這個教師節,西工大老師這樣上思政課
    這是西工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試點課上的場景。據了解,2019年,為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西工大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院賀苗、陳誠平、馬軍、劉遠亮等四位思政課骨幹教師,經過一個暑假的集體備課,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開設了思政課改革試點課。而9月10日,便是試點課的第一次授課,由陳誠平老師講授馬克思主義原理導論。
  • 致家長: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再忙也要讀一讀)
    又有多少父母認為,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教育就主要在學校,責任就主要在老師了。 每次孩子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發現的總是老師。 每當老師聯繫家長,希望和家長一起商量孩子的問題時,得到的答覆總是: 「老師,我太忙了,麻煩你好好教育!」
  • 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受聘為西工大講座教授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4日電(魯越)10月14日上午,材料學院在公字樓322會議室舉行了講座教授聘任儀式,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受聘為西工大講座教授。學校高層次人才辦公室主任傅莉教授,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殷小瑋教授、副院長林鑫教授等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授聘儀式。授聘儀式由殷小瑋主持。
  • 在這個前沿領域,西工大排名世界第一!
    「第一」為什麼是西工大?2013年以來,我國多個重點科研計劃對群智感知研究進行了重點支持。《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將智能感知、群體智能列為重點發展方向。作為國內最早開始在群智感知領域探索的高校之一,2013年,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於志文教授便帶領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的支持下,開始了群智感知領域的探索。
  • ...西工大的「魔鬼魚」長大了!將來還會「長」出「耳朵」和「眼睛...
    去年「魔鬼魚」剛剛落戶西工大時,它在遊泳池裡撲動、滑翔、急停、轉彎、穿越……好不自在。那時它還很靈動小巧,只有10kg。但是在過去的一年裡,它「急速成長」,除了背部「長」成黃顏色,體重也達到了100kg。記者前去探訪時看到,這條「魔鬼魚」不但個頭長大了,還「力大如牛」。「拖個把成年人前行,一點都不氣喘。並且非常靈動,可原地流暢轉彎。」
  • 西工大的「魔鬼魚」長大了!將來還會「長」出「耳朵」和...
    去年「魔鬼魚」剛剛落戶西工大時,它在遊泳池裡撲動、滑翔、急停、轉彎、穿越……好不自在。那時它還很靈動小巧,只有10kg。但是在過去的一年裡,它「急速成長」,除了背部「長」成黃顏色,體重也達到了100kg。記者前去探訪時看到,這條「魔鬼魚」不但個頭長大了,還「力大如牛」。「拖個把成年人前行,一點都不氣喘。並且非常靈動,可原地流暢轉彎。」
  • 【教師風採】給數學課裡加點鹽——西工大教師潘璐璐的課程思政探索
    眼神溫和,平靜從容,溫聲細語間一個個問題從授課老師的口中拋出。這是數學與統計學院副教授潘璐璐老師的課堂,在這堂融合了課程思政理念的數學公共課《高等數學》中,精妙的數學符號中綴著點點哲思與賢明,數學知識被她用一個個故事串起,為整個課堂帶來生機盎然。
  • 拓土深耕 木已成林——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重點改革領航學院...
    去年年底,「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評選揭曉,同濟大學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建設中包含「重點改革領航學院」「特色改革領航團隊」「精品改革領航課程」建設。
  • 西工大電子信息學院何明一教授團隊獲CVPR2012最佳論文獎
    西工大新聞網7月12日電(記者 王麗)「沒有太多的驚喜,只意識到這個結果很重要,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提及剛剛獲得CVPR2012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一事,西工大電子信息學院的何明一教授微微笑著,帶著些川音的普通話裡,飽含了一個知識分子的低調和樸實。
  • 去年大火的西工大「魔鬼魚」長大了,胖了90公斤,還多了很多新技能
    去年大火的西工大「魔鬼魚」(仿蝠鱝智能水下航行器)今年長大了,從10kg長到了100kg,下潛深度、續航時間、搭載能力、推進速度等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遊泳館裡出現了一條「魔鬼魚」去年8月,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遊泳館裡出現了一條「魔鬼魚」。
  • 我國第一屆試飛員博士生進入西工大學習
    為何西工大能成為我國第一家培養試飛員博士生的高校?且聽小編一一道來。,學院掛靠西北工業大學,並於1994年正式掛牌。其中「西工大培養平臺」依託航空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學實驗中心、國際化交流基地,主要發揮學校理論課程教學體系和先進數位化手段的優勢,形成了「理論教學+科學研究」的培養子體系;「試飛院培養平臺」依託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的各類飛行模擬器等試驗設施,各類固定翼、直升機試驗機型及專用變穩飛機,專業試飛保障隊伍等優勢條件,形成了「飛行技能+試飛實踐」的培養子體系。
  • 國家對西工大有多重視?
    西北工業大學位於陝西西安,被很多稱為「西工大」、「瓜大」,是我國西部地區最著名的幾所大學之一。雖然學校在我國一眾985高校中的排名好像並不亮眼,但了解這所學校的都知道它有多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西北工業大學到底有多厲害。
  • 工商管理學院打造心理育人生態系統
    聽說工商管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心理育人生態系統,在心理育人工作上卓有成效,那到底有什麼特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吧! 大學要做立德樹人的工作,我們就需要讓樹紮根,伴樹發芽,讓每一棵樹健康成長,讓心理育人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
  • 首臺超氧水消殺機器人現身深圳明德實驗學校
    今天(11日),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迎來了第二批學生返校,還迎來了一位新「校工」上崗——全國首臺利用超氧水消殺機器人。經過工程師的最終調試,這臺明德學生家長捐贈的智能消殺防疫機器人終於與明德實驗師生見面,開始投身到校園消殺防疫工作。
  • 【特稿】加州理工學院對西工大建設世界知名大學的啟示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6日電 前言: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共同資助,我有幸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這所世界名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工作和訪問交流,也得以有機會近距離了解加州理工學院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原因。
  • 北大教授劉若川:不能只看分數不看人 育人是最重要的使命
    這是一門有相當深度的課程,期末考試是開卷考試,我給了學生們幾個問題,要求他們在24個小時內給出解答。答卷質量普遍很高,包括本科生的答卷,甚至有些超出我的預期。北大數學科學學院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學生,很多是各類數學競賽的優勝者,有些學生甚至可以稱的上是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