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教師因「疫」而堅,迎「疫」而進,積極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努力打造有質量、有溫度、有高度、有廣度的在線「雲課堂」。該校於2月24日正式開啟在線教學活動以來,教師們堅守崗位、別樣戰「疫」,用實際行動詮釋教育工作者在戰「疫」鬥爭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把屏幕作為講臺,化身網絡主播,讓學生們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溫暖,確保了在線教學工作有序推進。
聚焦「教學基本建設年」工作主題,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與教務科研部攜手合作,通過明德要聞和官方新媒體平臺走進這些「網絡主播」的課堂,全方位報導在線教學的榜樣風採與典型事跡,期望這些內容能夠引發廣大師生關於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入討論;同時圍繞學院開展的「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進一步加快學院改革發展步伐,全面強化以教學基本建設和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建設與發展目標。
該校史曉亮老師作為語言文化傳播學院英語專業教師,本學期需要承擔《英語基礎寫作》《英語語言學》《西方社會學》《英語辯論與演講》《英語論文寫作指導》五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涉及14個班級共260名學生。
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國人民遵照國家要求進行居家隔離。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原定計劃,各大中小學均延期開學。在網上看到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之後,他在為在線授課做前期準備時發現,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及部分教學資料因為疫情封校的原因留在學校,五門課程只有兩門課程有教材。
設備課本不完備,備課工作怎麼做?
為了應對隨時開始的線上教學,史曉亮老師同時在多個電商平臺訂購教材,避免因物流原因影響備課;對騰訊會議、矚目、ZOOM、QQ、釘釘等平臺進行了反覆對比和試用,組織部分同學對不同平臺進行了測試;對電腦端和手機端進行了比較,並對家裡的硬體設備進行準備和測試。
根據學校對疫情防控和「停課不停學」的總體部署和具體安排,語言文化傳播學院統一部署,積極貫徹「停課不停學」要求,克服設備、網絡、部分課程無教材等困難,全力保證網絡課程的順利實施。按照學校及學院要求,積極參加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在線培訓,學習平臺的使用技巧,努力掌握在線授課所需的製作技巧,積極和同事進行交流學習,提前規劃課程,準備資料,為網上授課做好準備。
教材不齊全,網課互動如何進行?
按照學校要求,針對學生實際和教材現狀,對比各種網上課程之後,精心挑選五門課程對應的慕課課程,通知學生提前開始網絡學習,並對慕課學習的內容、進度、筆記和presentation做出了具體要求。
為防止網絡擁堵影響學習通平臺的授課,依照課程和班級,新組建了9個微信群和9個釘釘群,並建立了相應的學習委員群,以保證網絡授課過程中不因平臺的擁堵導致師生溝通和授課的中斷。
在2月19日網絡授課測試開始前,針對每門課程、每個授課班級,該校組織學生進行了學習通的使用培訓和測試,並對擬選用的備用平臺(騰訊會議、釘釘視頻會議和釘釘群直播)進行了測評。
在全校正式開始網絡授課後,第一周除了指導學生進行慕課學習,並進行在線答疑以外,通過學習通平臺的提問、問卷、主題討論等形式,對所帶班級提前一周慕課學習的效果進行了詳細了解,發現部分學生對慕課內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或盲點,很多同學的自覺性不足以保證高效高質量的慕課學習,師生、生生交互差,教師線上的檢查督促未必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難點頻出,如何解決師生不可觸問題?
針對線上教學第一周出現的種種問題,果斷調整授課方式,跳出慕課或在線授課二選一的框框,採用二者兼顧的模式:利用慕課讓學生提前學習課程內容,對慕課學習的筆記和presentation做出了具體要求並定期檢查,儘可能提高慕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課前先學習慕課相關內容,結合學生特點,選擇線上授課的精講內容,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互動;按照線下課堂教學的要求,重新準備五門課程的教學資料和課件,通過講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掃清學生知識盲點、根據學生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加強師生及生生互動。儘可能地依託現有的條件,努力還原真實課堂效果,構建現有條件下的虛擬教室,大膽進行嘗試。
通過課外任務,檢查督促學生的慕課學習;通過學習通平臺進行課程籤到、提問、問卷、主題討論及專項答疑,積極獲取學生反饋;課程講授主要通過備用平臺的視頻會議及直播完成,強調授課過程中的師生及生生互動,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
依據不同課程的特點,比如《英語辯論與演講》強調學生的能力訓練,師生的一對一、一對多交流多,採用視頻會議與直播相結合的方式;《西方社會學》以一對多交流為主,則通過釘釘群直播對重點、難點進行進一步講解,通過群聊功能提升師生及生生互動;建立作業臺帳,定期在線發布,督促學生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配合默契、互動積極,學生反饋良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網課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教改實踐,為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在史曉亮的網課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從臺上臺下變成了平等的你一端我一端,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與學生之間都可以敞開心扉。網課的優勢是讓我們的心更加開放了,更加自由了,更加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史曉亮深知自己作為教師所承擔的責任,那便是育人的責任,他說:「教書育人,對學生來說,育人重於教書。對學生的關愛培育才有可能改變她的人生軌跡和選擇,單純的教書只是讓學生更快速地沿著既定的軌跡繼續慣性運動,而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滲透,教師首先要做的是使學生『成人』,然後才是『成才』」
對於未來的網絡教學,史曉亮充滿了希望,他說,「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創建一套實現線上與線下融合、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或許會成為個人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