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顧這一年來,究竟有哪些電影表現得差強人意呢?美國娛樂新聞媒體網站The Wrap近期公布了今年最賠錢的好萊塢電影,且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星際大戰j外傳:韓索羅》Solo: A Star Wars Story:作為史上製作成本最昂貴的一部《星際大戰》系列電影,耗費高達兩億五千萬美金拍攝,然而最後開出的票房卻奇差無比,全球僅回收了三億九千兩百萬美金。《星際大戰j外傳:韓索羅》同時也創下了《星際大戰》系列電影有史以來,全球票房首次未能突破四億美金的最差紀錄,還被影迷封為「最沒必要拍出來的星戰電影」,這個封號顯然比票房更傷人!
二、《歡樂時光謀殺案》The Happytime Murders:製作成本四千萬美金,全球票房僅收回了兩千七百萬美金。以喜劇片《伴娘我最大》、《麻辣賤諜》走紅的女星瑪莉莎麥卡錫,即使成為富比世榜上有名的高收入女星,《歡樂時光謀殺案》卻未能受惠於她的明星光環。
三、《高蒂傳》Gotti:本片是一部真人實事改編的黑手黨傳記電影,然而原定的男主角喬派西卻不滿自己被換成配角、片酬也大幅縮減,因此憤而對片商提告。發行商也在電影上映的兩周前宣布退出,最後只能草草上映,甚至還在影評網站爛蕃茄上拿下難得一見的零分評價。電影雖然投入了一千萬美金拍攝,最終僅收回了四百一十萬美金。
四、《猛龍怪客》Death Wish:這部重新開機的動作片原本被寄予厚望,甚至還請到了打不死的布魯斯威利領銜主演,未料原定檔期竟遇到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由於時機過於敏感,於是片商順延到隔年3月上映,想不到又在上映前夕發生了佛羅裡達州派克蘭校園槍擊案,這類槍戰動作片終究不見容於當時的社會氛圍。電影製作成本雖然耗費了三千萬美金,最終只收回了四千八百萬美金的全球票房。
五、《玩命颶風》The Hurricane Heist:由首集《玩命關頭》導演羅伯柯恩操刀,《玩命颶風》結合了刺激搶案和駭人天災的雙重元素,然而在美國颶風災情頻傳之下,觀眾顯然已沒心情再進戲院觀賞這類災難電影了。耗費三千五百萬美金拍就,本片最終僅收回了三千一百萬美金的全球票房,口碑也未能發酵。比起電影劇情而言,票房似乎才是真正的災難。
六、《暗黑之心》The Darkest Minds:青少年小說改編似乎早已成為電影賣座公式,然而企圖重現《飢餓遊戲》賣座奇蹟的《暗黑之心》,則未能演算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本片耗費三千四百萬美金派就,全球票房只收回了四千一百萬美金;相較於首集《飢餓遊戲》以七千八百萬美金的製作成本,卻瘋狂攻下近七億美金的豐碩成果,兩片完全是天壤之別。
七、《滅絕》Annihilation:由《人造意識》導演艾力克斯嘉蘭自編自導,娜塔莉波曼與奧斯卡伊薩克主演的《滅絕》,儘管耗費四千萬美金拍攝,但電影版權最終賣給了串流平臺Netflix,所以只有在美國、加拿大與中國限定上映,票房紀錄是四千三百萬美金。但其中並不包含Netflix上的收益,因此這項票房紀錄只能僅供參考。
八、《石器小英雄》Early Man:由奧斯卡四度得主尼克帕克執導,這部英國定格動畫請到影帝艾迪瑞德曼與「洛基」湯姆希德斯頓等當紅影星獻聲加持,一共耗費五千萬美金拍攝。偏偏北美上映檔期撞上了來勢洶洶的《黑豹》,全球票房同樣慘澹,僅以五千四百萬美金作收。其中貢獻了絕大部分票房的國家,則是出品國英國。
九、《倫敦戰場》London Fields:沒有更爛,只有最爛。耗費八百萬美金拍就,最終只回收了二十九萬五千美金,這部改編自同名犯罪小說的《倫敦戰場》,早於2015年便在多倫多影展首映,卻因為製片與女主角安柏赫德陷入訴訟,讓電影延宕至今年十月才終於上映。即使全美開出了六百一十三廳的強勢發行規模,但首周末竟然只拿下了十六萬多美金的悽慘票房,等於每天平均只有九位觀眾進場,票房奇慘無比,甚至還創下了美國影史上首周末票房第二差的全新紀錄。導演近來更公開承認,這部電影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