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2018年可能是過去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壞的一年,中美貿易戰這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讓中國半導體廠商對外併購,以及產業鏈布局都受到了遏制。尤其是到了2018年下半年,雖然有大基金二期的支撐,但是資本寒冬還是不可阻擋地到來了。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2018年可能是未來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好的一年,因為在未來有可預計的貿易戰,有可預計的摩爾定律放緩甚至停滯,還有惡劣程度未知的全球經濟下行和中國經濟降速。2018年宛如一個周期的轉折點,在這上演「冰與火之歌」的一年,中國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筆者將從材料和設備、IC設計、製造和封測幾個角度詳細地為你解讀。本期文章從半導體產業材料和設備環節系統地盤點各上市公司的表現。
半導體設備
總體來看,半導體設備環節國產替代率依然很低,主要設備還是依賴從發達國家進口,這是大陸半導體的薄弱環節,需要相關廠商繼續攻克難題,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成套布局。
在設備環節上,上市的大陸半導體廠商主要有長川科技、北方華創和至純科技。
長川科技
長川科技成立於2008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集成電路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在自主研發創新層面,長川科技有著不俗的成績,當前該公司已申報專利127項,已授權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7項,智慧財產權體系構建已經初見成效。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長川科技的營業表現不錯,半年營收為1.16億元,同比增長76.78%,淨利潤0.25億元,同比增長47.58%。2018年第三季度,長川科技的營收依然保持不錯的增長,累計收益1.72億元,同比增長73.86%,但淨利潤增速放緩,報0.32億元,同比增長27.32%。
2018年,長川科技的股市走向和半導體產業的風向基本一致。從2018年年初到9月份,長川科技股價一路走高,從32.55元攀升到了42.11元,漲幅約為30%。第四季,隨著「周期論」和「寒潮論」在2018年下半年愈發成為共識,長川科技的股價受到了波及,到2018年12月28日,公司的股價已經跌落回年初水平,為32.50元。
近期,長川科技發布公告將進行資產重組,不知道活躍資本對此會不會買帳。根據金融分析師引用AI大數據對長川科技做出的分析指出,由於一段時間資金面持續低迷,長川科技股票的機構活躍度在近段時間的交易中並未達到活躍級別,由於缺乏強勢機構的關注度,進而導致了該股走勢的弱化。
北方華創
北方華創是由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設備工藝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戰略重組而成,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領先企業。北方華創擁有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精密元器件四個事業群,為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該公司現有四大產業製造基地,營銷服務體系覆蓋歐、美、亞等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方華創交出了漂亮的營業成績,營收為13.95億元,同比增長33.44%,淨利潤為1.19億元,同比增長125.44%。進入第三季度,這樣的強勢表現並沒有結束,北方華創2018年三季度營收達到了21.01億元,同比增長35.59%,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110.12%。
2018年,北方華創在股市上面的表現也符合半導體產業的大趨勢。該公司的股票從2018年1月5日的41.88攀升到了2018年7月27日的56.47。七月過後,該公司股價便是一路下行的趨勢,到2018年收尾股價為37.76。綜合全年來看,股價約有9.8%的跌幅。
財經分析人數認為,北方華創在國家02專項統籌規劃下,公司負責研發產品種類最多,所對應的市場空間巨大,隨著製造向國內轉移,國內半導體設備需求端預計2019超100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40%,北方華創作為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有望快速成長。
至純科技
至純科技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至純科技致力於為高端先進位造業企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的解決方案。系統解決方案涵蓋了提供整個系統的設計、選型、製造、安裝、測試、調試和系統託管服務。
從財報數據上看,至純科技2018年上半年營收達1.88億元,同比增長19.13%,淨利潤為0.19億元,同比下滑23.71%。進入到第三季度,至純科技的財報表現基本雷同上半年,營收累計為3.2億元,同比增長42.05%,淨利潤0.27億元,同比下降23.99%。
至純科技的股市表現和財報掛鈎比較明顯,第一季度淨利潤下滑超過70%,股市也是一路走低,年中財報淨利潤有所改觀,股市也開始回暖,第三季度淨利潤回暖乏力,股價再次開始走低。總體一年,至純科技的股價是走低的,從20.32元到15.67元,跌幅達到了22.9%。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至純科技仍是高純工藝集成系統佔大部分,趨勢是設備的比重在不斷上升,但短期不會超過系統。未來,從長期看,設備的增長有可能超越系統的增長,從而在收入結構中兩者所佔比重相當。
晶盛電機
晶盛機電創建於2006年12月,是一家以「發展綠色智能高科技製造產業」為使命的高端半導體裝備和LED襯底材料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晶盛機電相繼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單晶爐、多晶鑄錠爐、區熔矽單晶爐、藍寶石爐,成功開發並銷售多種光伏智能化裝備,並布局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等其他裝備的研發。
財報數據顯示,晶盛機電2018年前三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8.90億元,同比增長50.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6億元,同比增長76.13%。
從股市行情來看,雖然過去一年裡晶盛機電營收和淨利潤表現不錯,但是股市還是經歷了大起大落。2018年,晶盛機電股價從年初的16.23元到年末的10.02元,跌幅為38.3%。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晶盛機電參與合資成立的中環領先實施的項目主要為擴產半導體8-12英寸矽片項目,將建設月產75萬片8英寸拋光片和月產15萬片12英寸拋光片生產線。晶盛機電在半導體單晶爐領域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設備供應商,預計中環在擴產中將優先選擇晶盛的設備,晶盛機電將會顯著受益逐步兌現半導體設備的業績。
半導體材料
目前,大陸廠商在靶材等領域已經比肩國際水平,但在光刻膠等高端領域仍需較長時間實現國產替代,相較於設備領域,從事半導體材料的上市公司更多一些。包括:雅克科技、潔美科技、鼎龍股份、中環裝備、上海新陽、南大光電、飛凱材料、晶瑞股份、江豐電子、阿石創、巨化股份、江化微。
雅克科技
雅克科技是一家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主要致力於電子半導體材料、深冷複合材料以及塑料助劑材料研發和生產。雅克科技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集成電路(晶圓製造及封裝)、平板顯示(包含LCD及OLED)等電子製造產業鏈各個環節。
從財報數據上,2018年前三季度雅克科技財報的表現很搶眼,截止到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收一共為10.96億元,同比增長33.55%,淨利潤為1.16億元,同比增長130.91%。
但是,不錯的市場財報數據並不能贏得投資者的親睞,在過去的一年,雅克科技的股市走勢和財報幾乎就是反比關係。第一季度財報數據表現差強人意,淨利潤出現了同比下降,但是股價卻先降後升。第二季度財報數據出現好轉,淨利潤開始同比增長,股價卻開始走低。到了第三季度更亮眼的財報數據也沒能逆轉局勢。全年來看,從28.49元到13.87元,雅克科技的股價呈現了腰斬之勢。
財經分析人士對於雅克科技的未來還是看好的。原因之一是大基金其股東之一,可以為雅克科技背書;原因之二是分析師認為,未來大陸新增 12 寸產能 80 萬片/月以上,帶來前驅體和特氣市場空間在 2 億美金以上,雅克科技有望從中受益,業績迎來快速發展。
潔美科技
潔美科技創建於2001年,位於浙江省安吉經済開發區,專業為片式電子元器件、IC半導體器件配套生產電子薄型載帶及配套產品,主要產品有分切紙帶、打孔紙帶、壓孔紙帶、上下膠帶、塑料載帶及配套蓋帶、離型膜等,為全球客戶提供電子元器件使用及製程所需耗材的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
從財報數據來看,過去一年潔美科技不管是營收還是淨利潤均呈現上升的態勢,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潔美科技的營收為10.02億元,同比增長44.35%,淨利潤為2.04,同比增長55.47%。
從股市上看,潔美科技2018年的股價經歷了起起伏伏,股價從年初開盤的36..44元一路走低到2月9日的25.42元,後面也是動蕩不穩,最終的年末收盤價為30.75元。全年的股價下跌幅度約為15.6%。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 5G、智能設備對電子元器件的需求將會穩步增長,潔美科技將直接受益於下遊的拉動,通過積極擴產實現業績快速增長。
鼎龍股份
鼎龍股份創立於2000年,是一家從事集成電路晶片及製程工藝材料、光電顯示材料、列印複印耗材等研發、生產及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創業板上市公司。總部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鼎龍股份旗下擁有湖北鼎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武漢柔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鼎澤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湖北三寶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愛視覺傳播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名圖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科力萊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鼎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超俊科技有限公司、寧波佛萊斯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龍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時代立夫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全資及參控股子公司。
從財報數據來看,2018年的上半年鼎龍股份在營收和淨利潤上都有明顯的下滑。半年報數據顯示,鼎龍股份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6.72億元,同比下降20.41%,淨利潤為1.31億元,同比下降15.41%。到了第三季度,營收依然同比下降了20.67%,不過淨利潤有所回暖,同比增長了1.06%。
財報數據不給力,鼎龍股份的股價在2018年也是一路走低。從年初開盤的11.40元到年尾收官的6.37元,鼎龍股份股價一年的跌幅達44.1%。在2018年財報預計上,鼎龍股份給出的解釋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主要系股權轉讓收益減少,研發投入增加,以及合併報表範圍變化影響所致。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鼎龍股份依託新設控股子公司武漢柔顯科技正在從事集成電路柔性顯示基板材料(PI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隨著OLED柔性顯示發展大趨勢,PI漿料國產化有望成本公司新的利潤增長極。另外,鼎匯CMP拋光墊項目和時代立夫將在產品差異化方向上共享上市公司品牌及資源優勢平臺,發展壯大公司CMP拋光墊業務。
中環裝備
中環裝備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旗下專門從事高端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的二級公司,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的節能環保裝備製造與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目前擁有17家子公司,7個高端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園,業務分布在國內30多個省市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環裝備業務範圍涵蓋智慧環境綜合解決方案及監測裝備業務、固廢裝備業務、水處理裝備業務、煙氣治理裝備業務、 能效裝備業務、智能製造及電工裝備業務。
從財報數據來看,中環裝備2018年前三季度除了第一季度的營收同比有所增長外,其他時間的營收和淨林潤都在呈現同比下降的趨勢。以第三季財報數據為依據,中環裝備共營收8.3億元,同比下降22.92%,淨利潤為-0.26億元,同比下降194.17%。
財報不給力,股市的行情相應也不好看。整個2018年中環裝備的股價整體呈下降的大趨勢,從年初開盤的15.53元下降到了年終收盤的9.2元,跌幅達40.7%。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中環裝備積極參與長江大保護、海南生態島建設,預計將有所受益。
上海新陽
上海新陽創立於1999年7月,是以技術為主導,立足於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半導體行業所需電子化學品及配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化學材料、配套設備、應用工藝和現場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上海新陽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子電鍍和電子清洗核心技術,先後開發研製出四大系列100多種電子化學品與30多種配套設備產品,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和豐富的產品系列。已申請國家專利19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
從財報數據看,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新陽承受了較大的盈利壓力,淨利潤同比下滑的趨勢明顯。從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來看,上海新陽的營收為3.94億元,同比上漲8.27%。但是淨利潤為-0.03億元,同比下降104.45%。208年整體財報預期顯示,上海新陽2018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0-900萬元,同比下降87.57%-93.09%。
從股市行情來看,在上海新陽提交二季度財報之前,公司的股價還是呈現不錯的上升態勢,但是5月份之後便開始出現下滑,二三季度財報不給力讓下滑持續到了11月初。總體來看,2018年上海新陽的股價從開年的34.35元最後到年末收盤的24.81元,跌幅達到了27.7%。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上海新陽參股27.56%的上海新昇300mm大矽片項目在華力微電子和中芯國際的驗證後銷售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上海新陽將有所受益。
南大光電
南大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純電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於2012年8月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通過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項目並實現產業化,南大光電形成了MO源、電子特氣、ALD/CVD前驅體材料和光刻膠四大業務板塊。
1月28日,南大光電披露2018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盈利約5,100萬元-5,500萬元,比上年度增加約50.71%-62.53%。
雖然財報預計很好看,不過過去一年南大光電股市行情並不好,「綠化」面積很高。從年初的15.08元到年尾的8.86元,南大光電過去一年的股價跌幅達到了41.2%。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在我國大力推進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的背景下,相關原材料的國產化替代乃大勢所趨,這將推動南大光電此前布局的高純電子氣體進入業績收穫期。從收入結構可見,電子氣體給南大光電貢獻的營收呈快速增長的態勢,該增長勢頭在未來數年之內將得到很好的延續。
飛凱材料
飛凱材料是一家研究、生產、銷售高科技製造中使用的材料和特種化學品的專業公司。公司成立於2002年,其總部和研發中心座落於上海市寶山區。飛凱材料率先打破國外巨頭對紫外固化光纖光纜塗覆材料的技術壟斷,搶佔市場先機,逐步樹立了公司在紫外固化光纖光纜塗覆材料行業的領先地位。飛凱材料的產品廣泛應用於IC製造、IC封裝、LED製造,TFT-LCD、PCB、SMT等諸多電子製造領域。
2018年前三季度,飛凱材料的財報數據非常亮眼,營收為11億元,同比增長130.14%,淨利潤為2.55億元,同比增長416.59%。
不過,三個季度亮眼的財報數據並沒有給飛凱材料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目光。2018年前3個月還是符合財報和股價的正比,從四月份開始股價連續下跌。最終,飛凱材料的股價從年初的20.10到年末的15.70,跌幅達到了21.9%。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引入大基金背景產業資本,將助力半導體材料發展。光纖塗料主業量價齊升,未來有望維持穩健增長。未來隨著5G進程的不斷推進,光纖塗料需求有望維持穩健增長,這些都將使飛凱材料受益。
晶瑞股份
晶瑞股份於2001.11註冊成立,位於蘇州市吳中經濟開發區,是一家生產銷售微電子業用超純化學材料和其他精細化工產品的上市企業。品種包括氫氟酸、過氧化氫、氨水、鹽酸、硫酸、硝酸、異丙醇、冰醋酸、混合酸(矽腐蝕液、鋁腐 蝕液、鉻腐蝕液、BOE、金蝕刻液)氫氧化鉀、氫氧化鈉、配套試劑等。產品廣泛應用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ED、TFT-LCD面板製造過程、太陽能矽片的蝕刻與清洗。
從財報上看,晶瑞股份2018年前三季度都保持著不錯的增長速度,營收為5.91億元,同比增長53.52%,淨利潤為0.39億元,同比增長70.99%。全年的財報預期指出,2018年度,晶瑞股份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非經常性損益約為1000萬元,2017 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非經常性損益為412.37萬元。
從股市行情來看,晶瑞股份的表現和其他公司類似,也是在前面四到五個月有著強勁的表現,之後便是不斷走低。晶瑞股份股價從開年的17.88元到年尾的13.54元,跌幅也有24.3%。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由於成本端下降,晶瑞股份利潤回歸,不過受供給側去產能影響,原材料價格維持較長時間高位,公司利潤承壓。2019年晶瑞股份產品定價與2018年保持平穩,在產品價格穩定的情況下,成本端的回落將促使公司利潤回歸。
江豐電子
江豐電子創建於 2005 年,是專業從事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先後承擔了多項重大科研及產業化項目。公司於 2017 年 6 月 15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江豐電子研發生產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成功獲得了國際一流晶片製造廠商的認證,產品終端客戶有臺積電、聯華電子、格羅方德、中芯國際、索尼、京東方、華星光電、SUNPOWER 等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平板顯示及太陽能電池製造企業。
相比較於其他半導體材料企業,江豐電子的營收和淨利潤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2018年前三季度,江豐電子營收為4.69億元,同比增長20.51%,淨利潤0.45億元,同比增長17.01%。從全年的業績預期來看,業績預期比上年同期下降3%~15%。
股市方面,江豐電子也不出意外地遵循了先揚後抑的態勢,轉折點也是在四五月份。總體而言,2018年江豐電子的股價從開始的70.25元到年終的41.32元,跌幅也有41.2%,屬於近乎腰斬的範疇。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國內半導體材料國內最大的需求增量主要來自大量投建的晶圓廠和面板產線,將大幅提升濺射靶材等材料的需求,江豐電子將從中受益。
阿石創
阿石創成立於2002年,是集高檔薄膜材料生產、研發、銷售於一體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阿石創薄膜材料,可分為濺射靶材、蒸鍍材料與鍍膜配件三大產品線,主要應用於光學、光通信、平板顯示、觸控面板、集成電路、LED晶片、Low-E玻璃、裝飾鍍膜、工具鍍膜、光伏太陽能、光磁存儲等領域。
從財報數據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阿石創的表現差強人意,除了第一季度都很掙扎。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阿石創營收為1.78億元,同比增長2.46%,淨利潤為0.27億元,同比下降了22.75%。從全年的業績預期來看,業績將同比下降。阿石創給出的原因是,由於整體經濟環境和原材料價格波動,以及對產業結構合理化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產品綜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阿石創的股市表現和財報關聯密切,在第二季度未接露之前,公司股價有著不錯的上升態勢,此後便開始下滑。綜合全年的表現看,阿石創的股價從開年的48.54元到年末的24.14元,跌幅達到了50.3%。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大陸顯示面板產業憑藉產業集群、行業後發優勢屬性以及資金實力的優勢,未來在全球產能份額持續提升,將拉動上遊材料需求持續增長,阿石創將在這個過程中受益。
巨化股份
巨化股份成立於1998年6月,是國內領先的氟化工、氯鹼化工綜合配套的氟化工製造業基地。巨化股份形成液氯、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AHF 為配套原料支撐的氟致冷劑、有機氟單體、氟聚合物完整的產業鏈。公司核心產業氟化工及其它主導產品在規模、技術上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巨化股份營收和淨利潤都保證著高增長,尤其是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了100%。具體表現為,營收為119.75億元,同比增長19.47%,淨利潤為16.53億元,同比增長104.66%。巨化股份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6億元到12.7億元,至19.95億元到22.05億元,同比增加113%-136%,創出歷史最高業績。
看到巨化股份的股市行情,也沒有逃脫半導體概念股的定律,依然是在前五個月有一波增長,接下來的下半年大體走勢是下行。從8.14元到6.63元,巨化股份的股價在一年內也縮水了18.5%。
財經分析人士認為,巨化股份調整產品結構後,未來將大力向產業鏈下遊延伸,技改擴能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產能和種類,助力巨化股份業績持續增長。同時巨化股份未來也將不斷擴大三代製冷劑的產能,鞏固龍頭地位。
江化微
江化微是無錫科技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業生產適用於半導體(TR、IC)、晶體矽太陽能(solar PV)、FPD平板顯示(TFT-LCD、CF、TP、OLED、PDP等)以及LED、矽片、鋰電池、光磁等工藝製造過程中的專用溼電子化學品——超淨高純試劑、光刻膠配套試劑的專業製造商,屬國內生產規模大、品種齊全、配套完善的溼電子化學品專業服務提供商。
2018年的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江化微在營收增長表現乏力,淨利潤一端更是同比下滑。前三季度,江化微營收為2.84億元,同比增長5%,淨利潤為0.3億元,同比下滑31.57%。從全年的業績預期來看,營收將有8.3%的增長,淨利潤將有29.93%的同比下滑。
股市上,江化微的股價走勢符合半導體的大趨勢,和很多廠商都類似。江化微股價從年初的53.27元到年末的28.85元,跌幅為45.8%。
財經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江陰、鎮江、成都等地的工廠擴產,新增產能有望給江化微業績帶來較大提升。
結語
從財報數據來看,2018年設備和材料廠商大部分都交出了不錯的答卷,少數企業受困於利潤增長,更多的企業是實現了高速增長。但是,從股市行情來看,半導體產業確實也迎來了自己的寒冬期,上一個強力增長期到2018年年中基本宣告結束。雖然股市表現不好,一些企業甚至出現了股價腰斬的情況,不過財經分析人士在研報中對國產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商都給予了「買入」評級。確實,國產替代是大趨勢,這些早早進入產業上遊的廠商都有可能成為行業的寡頭,享受到國產替代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