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群雄匯,中國戰力如何?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近期,知名半導體行業分析師Robert Castellano表示,應用材料(AMAT.US)將在2020年超過ASML(ASML.US),重新成為半導體設備的頭羊。按照Castellano在2019年的統計,ASML在當年超過了應用材料,登上了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榜首位置。

Castellano表示,總部位於荷蘭的ASML在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1%,這是導致該公司在2020年失去榜首位置的主要原因。他預測,2020年,應用材料的市場份額將從2019年的15.9%提高至18.8%。而ASML在2019年的市佔率為16.9%,2020年將小幅降至16.8%。

排名前五位的其他供應商包括Lam Research,東京電子(TEL)和KLA。

圖:2015至2020 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百萬美元)

排名第三的TEL的市場份額將從2019年的11.7%增長到2020年的13.4%。

由於受低 ASP 和高庫存過剩的影響,Lam Research的市場份額將從 2019 年的 10.6%增長至2020年的11.8%。

KLA 的市場份額將從2019年的5.4%增長至2020年的6.8%。

2020年,晶圓加工前道設備(WFE,按工藝流程分類,在晶圓廠設備投資中,晶圓加工的前道設備佔據主要的市場份額,約85%,封測設備約佔15%)市場總規模為640億美元。總體上看,在WFE設備市場,刻蝕機、光刻機、薄膜設備的價值量佔比最高,這些市場也是被排名前五廠商把控著。

Castellano表示,2020年,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將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中,應用材料、ASML、TEL這三家公司合計佔比高達60%-90%,特別是應用材料和TEL,橫跨多細分領域,是航母級龍頭企業。而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將會下降,從2019年的39.6%下降至2020年的33.4%。

預計2021年,內存和邏輯晶片廠商,以及晶圓代工廠的半導體資本支出都將增長。Castellano表示,2021年經濟氣候的主要受益者將是ASML、應用材料和Lam Research。

雙雄爭霸

在2018年之前的幾十年時間內,應用材料長期穩坐在全球半導體設備第一供應商的位置,憑藉的就是其全面而強大的產品線,特別是具有更高技術含量的半導體製造前道設備,該公司具有深厚的技術功底。

從歷史來看,應用材料通過一系列的併購,不斷加強著自身的實力。不過,從1967到1996年的 30年中,該公司只有一次與核心業務相關的併購,即1980年收購了英國Lintott Engineering公司,進入了離子注入市場,並於1985年推出了第一臺全自動離子注入機Precision Implant 9000。1992年,應用材料超越TEL,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並蟬聯多年。在成為市場龍頭後,該公司加快了併購的步伐,從1997到2007年,先後發起了14起併購案,不斷進入新市場並完善產品組成。

應用材料的產品線涵蓋了半導體製造的數十種設備,包括原子層沉積(ALD)、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離子注入、刻蝕、快速熱處理(RTP)、化學機械拋光(CMP),以及晶圓檢測設備等。

半導體設備行業技術壁壘非常高,隨著製程越來越先進,對半導體設備的性能和穩定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應用材料一直保持著在研發上的高投入,其30%的員工為專業研發人員,擁有近12000 項專利,平均每天申請4個以上的新專利。正是這種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促成了應用材料的內部創新,構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使其自1992年以來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半導體設備公司的地位。

ASML方面,據Gartner統計,該公司在全球光刻機市場中的份額接近80%,營收中,深紫外光光刻機(DUV)佔比最高,達到55%,隨著臺積電5nm+製程的量產,其EUV光刻機的需求量明顯上升。

在2019年第三季度,ASML的EUV新增訂單達到23臺,這與歷史最高的10臺相比,增長了130%。同時,ASML的EUV交貨量也穩步上升,據統計,2019年第三季度交付了7臺EUV設備,第四季度交付了8臺,從而實現全年交付26臺,而該公司在2016、2017和2018年,交付給客戶的EUV設備數量分別為5、11和18臺。

除了臺積電這一大客戶外,三星也在緊跟先進位程,特別是7nm工藝,為此,該公司在2019年向ASML 追加採購了15臺EUV設備,這是其2018年2月宣布採購10臺EUV後,再次大量採購。

2020年第三季度,ASML一共交付了 10臺EUV設備,並在本季度實現了 14 臺系統的銷售收入,第三季度的新增訂單達到29億歐元,其中5.95億歐元來自4臺EUV設備。

在DUV光刻機方面,該公司在2020年第三季度對第一臺TWINSCAN NXT:2050i 進行了質量認證,並於第四季度初發貨。NXT:2050i是基於NXT平臺的新版本,其中包括掩模版工作檯,晶圓工作檯,投影物鏡和曝光雷射器的技術改進。由於這些創新,該系統提供了比其前身更好的套刻精度控制,並具有更高的生產率。

EUV光刻機方面,絕大部分TWINSCAN NXE:3400B 系統在客戶處同時進行了生產率模組的升級。ASML公布了TWINSCAN NXE:3600D的最終規格,這是 EUV 路線圖上的新機型,具有30 mJ / cm2 的曝光速度,每小時可曝光160片晶圓,生產率提高了18%,並改進機器配套準精度至1.1nm,計劃於2021年中期開始發貨。

細分領域市場格局與中國力量

下面看一下WFE市場的幾大細分領域的市場格局。

光刻機方面,主要生產廠商包括 ASML(荷蘭)、尼康(日本)、佳能(日本)和上海微電子(SMEE,中國)。ASML於2001年推出了TWINSCAN系列步進掃描光刻機,採用雙工件臺系統架構,可以有效提高設備產出率,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高端光刻機。

上海微電子研製的90nm高端步進掃描投影光刻機已完成整機集成測試,並在客戶生產線上進行了工藝試驗。在中國市場,上海微電子是國內唯一能夠做集成電路光刻機的企業,在該公司已經量產的光刻機中,性能最好的是SSA600/200,能夠達到90nm的製程工藝,而ASML生產的N+1光刻機採用了先進位程,能夠達到7nm。因此,國內晶圓廠所需要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此外,從光刻機工作檯、塗布顯影、去膠/清洗等其他光刻設備來看,我國在研企業還有華卓精科、芯源微,以及屹唐半導體等。

刻蝕機方面,Lam Research、TEL、應用材料都實現了矽刻蝕、介質刻蝕、金屬刻蝕的全覆蓋,佔據了全球幹法刻蝕機市場80%以上的份額。

在中國市場,介質刻蝕機是我國最具優勢的半導體設備,目前,我國主流設備中,去膠設備、刻蝕設備、熱處理設備、清洗設備等的國產化率均已經達到20%以上。而這其中市場規模最大的就是刻蝕設備,代表廠商為中微公司、北方華創,以及屹唐半導體。

中微半導體在介質刻蝕領域較強,其產品已在包括臺積電,SK海力士、中芯國際(00981)等廠商的20多條生產線上實現了量產。該公司5nm等離子體蝕刻機已通過臺積電驗證,已用於全球首條5nm工藝生產線。中微半導體還切入了TSV矽通孔刻蝕和金屬硬掩膜刻蝕領域。

北方華創在矽刻蝕和金屬刻蝕領域較強,其55nm/65nm矽刻蝕機已成為中芯國際主力設備,該公司的28nm矽刻蝕機也已進入產業化階段,14nm矽刻蝕機正在產線驗證中,金屬硬掩膜刻蝕機則攻破了28nm-14nm製程。

物理薄膜沉積(PVD)方面,應用材料一家獨大,佔全球市場份額的80%以上。化學沉積(CVD)方面,應用材料、Lam Research、TEL三家佔全球市場份額的70%以上。

中國設備廠商中,北方華創的薄膜沉積設備產品種類最多,其28nm硬掩膜PVD已實現量產,銅互連PVD、14nm硬掩膜PVD、Al PVD、LPCVD、ALD(原子沉積)設備已進入產線驗證階段。2020年4月,北方華創宣布,其THEORISSN302D型12英寸氮化矽沉積設備進入國內集成電路製造龍頭企業。該設備的交付,意味著國產立式LPCVD設備在先進集成電路製造領域的應用拓展上實現重大進展。

另外,中微半導體的MOCVD在國內已實現國產替代。瀋陽拓荊65nm的PECVD已實現量產。

離子注入方面,廠商主要有應用材料和Axcelis。中國生產線上使用的離子注入機多數依賴進口。

在國內,北京中科信、中電科48 所、上海凱世通等也能提供少量產品。其中,中科信公司已具備不同種類(低能大束流、中束流和高能)離子注入機上線機型的量產能力。

清洗設備方面,目前槽式圓片清洗機在整個清洗流程中約佔20%的份額,市場已逐漸被單圓片清洗機取代。槽式圓片清洗機主要廠商有迪恩士、TEL和JET,三家約佔全球75%以上的市場份額。

單圓片清洗設機主要廠商有日本的迪恩士、TEL和美國Lam Research,三家約佔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的單圓片溼法設備廠商中,盛美半導體獨家開發的空間交變相位移(SAPS)兆聲波清洗設備和時序氣穴振蕩控制(TEBO)兆聲波清洗設備已經成功進入韓國及中國的集成電路生產線。北方華創的清洗設備也已成功進入中芯國際生產線。

據中國國際招標網統計,在長江存儲、華虹無錫、上海華力二期項目累計採購的200多臺清洗設備中,按中標數量對供應商排序,依次是迪恩士、盛美股份、Lam Research、TEL以及北方華創,所佔份額依次是48%、20.5%、20%、6%和1%。

拋光機(CMP)方面,主要生產商是應用材料,以及日本的Ebara,其中應用材料約佔全球CMP設備市場60%的份額,Ebara約佔20%的份額。

在中國,CMP設備的主要研發單位包括天津華海清科和中電科45所,其中,華海清科的拋光機已在中芯國際生產線上試用。

結語

綜上可見,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全球排名前三的應用材料、ASML和TEL擁有很高的市佔率和極強的話語權,而相對來看,中國本土排名靠前的廠商在絕對營收額及市佔率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例如,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統計的一份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銷售收入排列首位的是浙江晶盛機電,其2019年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為28.86億元人民幣,排在第二位的是北方華創,銷售收入為28.42億元。對標全球半導體設備頭部企業的銷售收入來看,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規模仍處於較低水平,行業設備需求多依賴於國際品牌,本土設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李國堅)

相關焦點

  •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十強榜單 北方華創領跑半導體設備產業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根據「2019年第四季度企業季度調查表」以及各分會、地方協會2019年企業銷售額統計情況排出「2019年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019年中國十大半導體製造企業」、「2019年中國十大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201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功率器件十強企業」、「201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MEMS
  • 中國半導體設備發展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中國是全球半導體設備的第三大市場,17 年中國半導體設備 82.3 億 元,增速 27%。 1.我國半導體行業政策歷史演變 1956 年國務院制定的《1956-1967 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已將半導體技術列為四大科研重點之一,明確提出「在 12 年內可以製備和改進各種半導體器材、器件」的目標。
  •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 蝕刻機一枝獨秀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中國投入最多資金的就屬晶圓代工部份。具體來說,晶圓代工就是在矽晶圓上製作電路與電子元件,這個步驟為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技術最複雜,且資金投入最多的領域。 以處理器為例,其所需處理步驟可達數百道,且各類加工機臺先進又昂貴,動輒數千萬美元起跳。而一個成熟的晶圓代工廠其設備投入佔總設備比重在70%~80%之間。
  • 日媒繪馬龍戰力六維圖 宣傳片贊中國為桌球帝國
    而對於中國桌球的絕對地位,網友們早已習慣。就在近日,網友再次爆出去年世乒賽日本電視臺在賽事直播中製作的中國隊員戰力六維圖,全面讚賞中國隊員的絕對實力。  馬龍戰力圖數值爆表資料圖:馬龍戰力滿格 資料圖:吉村真晴戰力圖   日本東京電視臺在比賽直播中借用電腦遊戲戰力六維圖的形式對比了兩位比賽選手。而世界第一的馬龍戰力爆表!在防守、經驗、發球、力量、速度和技術等六個方面都是5分滿分。
  •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國產化
    好消息是,此刻正是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進而調整中國半導體產業結構的好時機。半導體行業有一個被稱為「矽周期」的周期,每隔三到五年就會重複一次繁榮到蕭條。半導體市場目前正在繁榮波段。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2020年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較2019年會增長15%,增至549億美元(約人民幣38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行業|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蝕刻機一枝獨秀
    打開APP 行業 |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蝕刻機一枝獨秀 發表於 2019-07-09 10:00:08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
  • 中國半導體廠商採購四大痛點 2019年半導體設備排名美日呈現壟斷局面
    在同一天,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正式頭投片,這是上海市重大工程,總投資359億,該項目目標是建設月產能6萬片的8英寸生產線和5萬片的12英寸特斯工藝生產線,產品重點向工業控制、汽車、電力和能源等領域。 隨著中國建設半導體產業的熱潮,這兩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快速擴大。2018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2019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達到173億美元。
  • 國產半導體設備的四個思考
    核心觀點本文主要回答半導體設備行業四個根本性問題:1、行業最終的市場格局是什麼?2、此輪半導體設備周期有何不同?3、國產設備在全產業鏈中的地位?4、如何給國產設備行業估值?4、設備如何估值:影響半導體設備估值的四個因素:1、產業發展階段;2、行業成長天花板;3、產品稀缺度;4、業績增速。在不同的階段,公司亦對應不同估值方法。如只關注單一估值指標,從歷史來看,也呈現出較大的波動,出現階段性的估值失真。對於業務進入成熟階段,盈利趨於穩定的半導體設備類企業,PE或者EV/EBITDA是有較強參考價值的估值指標。
  • 半導體專題 | 韓國半導體是如何崛起的?
    作者:格隆匯 大胖龍編者按:當前,中國經濟進入調結構轉型關鍵期,過去的鋼筋水泥無法帶來自主產業發展的主導權,中興缺芯之痛,讓國人不禁唏噓,偌大的國家,居然連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晶片都造不出來。不到40年的時光中,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在起步比美國、日本晚上十幾年的情況下,從一片荒蕪逐漸生長為半導體產業之林的巨擘,離不開密集的技術援助、政府的強力保護以及企業的「工匠精神」。那麼,韓國半導體產業是如何崛起的呢?在中國急需發展半導體產業實施進口替代以及產業自主的情況下,極具借鑑意義。
  • 十張圖帶你了解半導體設備行業發展情況 全球半導體產能向中國大陸...
    科天半導體是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進口依賴度高從需求端分析,根據SEMI統計數據,2018年半導體設備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為128億美元,同比增長56%,約佔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21%,已成為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需求市場。
  •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2018年的表現盤點:材料和設備篇
    本文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2018年可能是過去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壞的一年,中美貿易戰這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讓中國半導體廠商對外併購,以及產業鏈布局都受到了遏制。尤其是到了2018年下半年,雖然有大基金二期的支撐,但是資本寒冬還是不可阻擋地到來了。
  • 半導體設備廠商有哪些_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
    一、應用材料   按維基百科,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創建於1967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應用材料公司1984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上海,北京,天津,蘇州,無錫等地有辦事處或倉庫,在西安設有太陽能開發中心。
  • 群雄爭霸 王者之戰 電子行業品牌盛會30強出爐
    群雄爭霸 王者之戰 電子行業品牌盛會30強出爐 群雄爭霸 王者之戰 電子行業品牌盛會30強出爐 2017-11-02 14:06:36  來源:慧聰電子網   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佳訊光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氣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全產業鏈視角看半導體檢測設備
    高頻指標顯示,10 月份北美半導 體設備商出貨額同比增速轉正,截止到 2020 年 2 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商出 貨額同比增速 26%。驅動本輪半導體景氣向上周期的主要動力為 5G 及物聯 網技術發展,中國對晶片自主可控需求。
  • 半導體設備全球銷售額創新高 6成面向中國
    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團體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日發布數據稱,半導體製造設備的2020年7-9月全球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30%,達到193.8億美元。這一數據高於此前歷史最高的2019年10-12月的178億美元。隨著高速通信標準「5G」的普及,全球半導體需求正在增加。
  • ...看半導體測試設備如何以「緩慢」應對迅疾;中科銀河芯等企業傳...
    1、超長「待機」服務半導體全行業 看半導體測試設備如何以「緩慢」應對迅疾2、【芯視野】芯恩「進行曲」?而一臺20年前上市的半導體測試ATE設備至今依然可以有良好的銷售業績,這種超長「待機」的背後,是哪些核心技術能力的支撐?在摩爾定律快速迭代的技術路線之下,測試設備如何以「以緩慢應對迅疾」,為半導體產業的推進保駕護航?超長「待機」背後看似「緩慢」其實一直在變化。「現在半導體測試機臺,都是一個平臺的概念。
  • 全球排名前十的半導體設備廠商詳解
    編者按:毫無疑問,中國在未來幾年在半導體設備方面有高速增長的需求,但與高速增長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國產半導體設備,尤其是在高端設備的缺失,提升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準入門檻。
  • 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股價大漲的背後,半導體、顯示面板設備採購高峰...
    集微網消息,2020年伊始,以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精測電子為代表的半導體設備廠商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中微公司12個交易日漲幅超100%,1月17日,中微公司總市值已突破1000億元,排在科創板首位,也是繼匯頂科技、韋爾股份、聞泰科技之後,A股迎來的又一家破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公司。
  • 全球半導體設備「大亂鬥」
    代表廠商如Jusung Engineering,該公司生產半導體,平板顯示器和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儘管該公司在2020年苦苦掙扎,當地客戶的訂單減少了,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今年有望恢復增長,主要的半導體和顯示設備客戶已恢復投資,近幾個月來,來自中國客戶的訂單也已恢復。Jusung與LG Display籤訂了一項合同,於2020年11月提供175億韓元的顯示器製造設備。
  • 傳FPC尋找中國買家:匯頂科技/信維通信積極搶進3D攝像頭
    與此同時,作為半導體晶片公司,匯頂科技選擇了其擅長的領域,並且依然聚焦在晶片設計端,並且選擇的是3D攝像頭核心領域中的DOE和VCSEL晶片!而3D人臉識別方案與其屏下指紋方案,兩者在某種意義上可謂互補!據匯頂科技強調:「我們的3D面部識別方案不僅僅是軟體算法,還會提供光學、圖像傳感器的算法。從過去到現在,我們都給用戶提供從硬體到軟體的完整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