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蝕刻機一枝獨秀

2021-01-17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行業 |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蝕刻機一枝獨秀

發表於 2019-07-09 10:00:08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中國投入最多資金的就屬晶圓代工部份。具體來說,晶圓代工就是在矽晶圓上製作電路與電子元件,這個步驟為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技術最複雜,且資金投入最多的領域。

以處理器為例,其所需處理步驟可達數百道,且各類加工機臺先進又昂貴,動輒數千萬美元起跳。而一個成熟的晶圓代工廠其設備投入佔總設備比重在70%~80%之間。

晶圓製造中各設備價值比重(資料來源: 招商證券)

氧化:其目的在於生成二氧化矽薄膜。用矽作為半導體原材料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矽容易生長出二氧化矽膜層,這樣在半導體上結合一層絕緣材料,就可用做摻雜阻擋層、表面絕緣層,及元件中的絕緣部分。

氣化爐市場主要以國際大廠為主,如Themco、Centrotherm Thermal Solutions等。而中國也有北方華創供應相關設備,目前中芯、華力微電子、長江存儲等廠商已採用。此外,中電科48所、青島旭光等在氧化爐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市場預估氧化爐今明兩年中國需求共約20億美元。

光刻:為整個晶圓代工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其原理是在晶圓片表面覆蓋一層具有高度光敏感性光阻劑,再用光線透過掩模照射在晶圓片表面,被光線照射到的光阻劑會發生反應,最終達到電路圖的移轉。

目前全球光刻機龍頭為ASML,此外,德國SUSS、日本尼康、美國Ultratech等也具備較強實力。中國方面則有不少光刻機製造廠,如上海微電子、中電科45所、中電科48所等,但主要技術在65nm~28nm間,與國際大廠實力相差一大段。市場預估今明兩年中國光刻機需求分別達38億美元與51億美元。

刻蝕:就是通過光阻劑暴露區域來去掉晶圓最表層的工藝。主要分為兩大類:溼式刻蝕和乾式刻蝕。簡單區分,溼式刻蝕局限在2微米以上圖形尺寸,而乾式刻蝕則用在精細的先進電路中。

刻蝕機目前國際上主要的供應商為應用材料、Lam Research等。中國方面技術有慢慢追上的趨勢,即將登錄科創板的中微半導體,其自主研發的5nm等離子體刻蝕機經臺積電( 2330-TW )驗證,將用於全球首條5nm製程生產線。而北方華創則是在14nm技術有所突破。市場預估今明兩年中國刻蝕機需求分別達15億美元與20億美元。

拋光:可以使晶圓表面達到全面性的平坦化,以利後續薄膜沉積工序。美國應用材料、Rtec等均為國際上主要供應商,中國則有中電科裝備、盛美半導體等。但陸廠的產品才剛打入8寸晶圓廠中,12寸的相關設備還在研發,明顯與國際大廠有實力上的差距。市場預計今明兩年中國拋光機需求將達3.77億美元與5.11億美元。

離子植入:其是用來控制半導體中雜質量的關鍵程序,對半導體表面附近區域進行摻雜技術。優點在於雜質量的精確控制,雜質分布的再重整,及低溫下操作。

離子植入機主要的供廠商為AMAT,中國部份只有中電科電子裝備公司能供應。市場預計今明兩年中國離子植入機需求可達5億美元與7億美元。

沉積:PVD沉積為一種物理製程,此技術一般使用氬等惰性氣體,藉由在高真空中將氬離子以加速撞擊濺鍍靶材後,將靶材原子一個個濺擊出來,使被濺擊出來的材質沉積在晶圓表面。

薄膜沉積設備主要的供應商包含應用材料、Vaportech、Lam Research、ASM、 Tokki等。而中國相關設備製造廠有北方華創、瀋陽拓荊等。北方華創是中國薄膜沉積設備龍頭,目前技術已達到14nm。市場預計今明兩年中國薄膜沉積設備需求可達15億美元與20億美元。

測試:在晶圓完成製造之前,會有一道晶圓中測工序。在測試過程中,會檢測每一個晶片的電路功能。

晶圓中測檢測設備包括CDSEM(掃描電鏡)、AOI(自動光學檢測機)等。中國在這領域只是起步階段,該產業主要由國際大廠所把持,如KLA-Tencor、應用材料、Hitachi、Rudolph、Camtek 等。

從上述可看出,各晶圓製造設備中以光刻機、刻蝕機和薄膜沉積設備的產值最大,生產難度也最高。除了刻蝕機,中微半導體順利成為臺積電供應名單的一員外,光刻機與薄膜沉積等等的半導體設備,中國廠技術離國際大廠還有一段差距,且短期仍不易追近。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 蝕刻機一枝獨秀
    打開APP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 蝕刻機一枝獨秀 發表於 2019-07-09 09:59:55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中國投入最多資金的就屬晶圓代工部份。
  • 半導體的王炸,中國最強的蝕刻機
    在光刻階段,需要的核心設備光刻機。而在蝕刻階段,就需要蝕刻機!蝕刻機的地位等同於光刻機,晶片生產缺一不可!世界上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只有荷蘭的阿斯麥ASML,而能做蝕刻機的公司正是中國的一家公司---中微半導體,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
  • 國產蝕刻機困境破局,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開篇提醒:本期的支線將從晶片製造的整個流程中,重點帶出「蝕刻步驟」中的尖端設備——蝕刻機,然後主線將從全球蝕刻機的市場形勢,拉回到國產蝕刻機的現狀和進度,弄清楚新生的中國蝕刻機企業,是如何突破美日老牌蝕刻大廠的技術圍堵。「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中微已製造出5納米蝕刻機,對中國半導體領域影響深遠
    (文章來源:國器紀錄片)        早在2017年4月份從研製半導體設備的中微公司傳來捷報,其掌門人尹志堯正式對外宣布已經攻克5納米蝕刻機的製造技術,一時在國產半導體行業激起千層波浪,而實力頗為強勁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在兩星期後才掌握5納米刻蝕工藝。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蝕刻機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蝕刻機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是專門針對蝕刻機產業的調研報告,通過對蝕刻機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企業、投資者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
  • 半導體巨頭崛起,突破5nm蝕刻機技術!中國芯有望突出重圍
    如今即使是晶片生產設備也在逐步國產化,自主可控的晶片生產流程將會大大提高晶片的精密性和安全性。 光刻機也是晶片製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設備。另外,蝕刻機也起重要作用,這兩種類型的設備幾乎佔整個晶片製造過程的70%,任何一種設備中的問題都可能限制整個晶片製造過程。
  • 中國半導體設備發展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中國是全球半導體設備的第三大市場,17 年中國半導體設備 82.3 億 元,增速 27%。 1.我國半導體行業政策歷史演變 1956 年國務院制定的《1956-1967 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已將半導體技術列為四大科研重點之一,明確提出「在 12 年內可以製備和改進各種半導體器材、器件」的目標。
  • 中微造出5納米蝕刻機,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簡單來說,所謂的蝕刻機,就是在晶片生產的過程中所必須使用的一種設備,這種設備的作用就好像是雕刻中的刻刀一樣,用種種手段把一塊完整的金屬板中我們不需要的部分給去除掉,剩下的就是我們需要的電路了。等離子蝕刻機那什麼是等離子蝕刻機?
  • 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突破5nm蝕刻機技術,或帶領中國芯突出重圍
    由於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起步較晚,再加上「造不如買」的方針存在,使得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雖然當前我國在諸多行業都實現了彎道超車,但是晶片這一短板卻成為最大的瓶頸,尤其是在華為事件發生之後,更是對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敲響警鐘,在晶片領域實現獨立自主迫在眉睫。
  • 低調的中國半導體巨頭,耗時11年研發5nm蝕刻機,公司市值1400億
    當然,在國家和各行各業的重視下,我國近兩年已經在通信和網際網路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但最為關鍵的半導體行業卻始終與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半導體產業屬於門檻較高的產業,由於中國在半導體產業的起步較晚,技術積累較少,所以使得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在很多方面的發展都受人掣肘。當前,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晶片製造環節受限於人所存在的弊端,尤其是光刻機這一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國在半導體材料和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發展
    現階段因為中微半導體材料研發的5納米技術蝕刻機早就根據臺積電的驗證,那麼在臺積電生產製造5氧化矽晶片時,生產流水線的一部分蝕刻機可能是中國生產製造。現階段中微半導體材料早已向臺積電的供應鏈管理出示5納米技術蝕刻機機器設備,而從臺積電的加工工藝路線地圖上看,在2020年第三季度臺積電可能應用全世界更為優秀的極紫外光刻機生產製造5氧化矽晶片。
  • 中微研製5納米蝕刻機,已供貨給臺積電,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談及我國晶片製造行業的相關企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臺積電,中芯國際這幾個被人們掛在嘴邊的知名企業。這讓很多人認為似乎除了這幾個企業,中國晶片領域再無領頭者,讓人們對於中國晶片的未來有所擔憂,其實並不是這樣,除了這幾大熱門企業之外,在我國還有無數的中小企業專注於半導體領域以及晶片領域的研發,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只是其成就沒有廣為流傳而已。
  • 中微半導體造出5納米蝕刻機,對中國半導體象徵什麼?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另外一個,在晶片製造領域同樣重要的關鍵設備,那就是光刻機的好兄弟蝕刻機,對於這一個新的設備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為什麼與光刻機如此相似但是卻不經常被提起.其實光刻機把圖案印上去之後,蝕刻機會根據光刻機印上去的圖案,把那些光刻標記出來的區域刻蝕掉,留下晶片生產的需要部分,蝕刻機前段就是將矽及化合物進行蝕刻,後段就是金屬和電解質的蝕刻了.
  • 中國中微造出5nm蝕刻機,已經打入臺積電供應鏈
    早在2017年4月份從研製半導體設備的中微公司傳來捷報,其掌門人尹志堯正式對外宣布已經攻克5納米蝕刻機的製造技術,一時在國產半導體行業激起千層波浪,而實力頗為強勁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在兩星期後才掌握5納米刻蝕工藝。
  • 「中國芯」傳來喜訊!中微半導體:突破5nm蝕刻機,3nm提上日程
    最近有一個名詞熱度很高,那就是「半導體」。半導體領域一直以來都是科技的代名詞,近幾年觀察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觀察他的半導體領域發展情況。
  • 全球頂尖的刻蝕機公司,除了日美3巨頭,中國也有一家蝕刻機龍頭
    因而,掌握蝕刻機製造技術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而言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方面不同於光刻機領域,蝕刻機是目前我國最具優勢的半導體設備領域。據IC Insights的數據,時至今日,蝕刻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20%以上,而且國產蝕刻機的市場規模也在隨著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擴張不斷提升。站在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雖然美國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以及日本的東京電子這三家頂尖的蝕刻機公司佔據了94%的市場。
  • 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從65nm到5nm,一臺設備賣出2000多萬
    當然,也不是所有方向,國內企業都受到了打壓,在蝕刻機領域,中微半導體便已經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微半導體於2004年5月份成立,如今已經成為我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其創始人尹志堯曾在應用材料任職13年的時間,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企業中,尹志堯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技術,也建立起不錯的人際關係網。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半導體CVD設備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半導體CVD設備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半導體CVD設備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半導體CVD設備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半導體CVD設備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
  • 大圖重器再攀高峰,5nm蝕刻機正式面世,對我國半導體有什麼影響
    但差距還很明顯,關鍵就在於晶片製造設備不到位。晶片製造設備重點就是光刻機和蝕刻機。先進的7nm光刻機,現在只有菏蘭ASML能生產,但因美國阻撓,遲遲不能到位。而蝕刻機已經被我國成功突破。近日,上海傳來好消息,中微5nm蝕刻機正式面世,並已通過臺積電驗證,計劃在今年用於臺積電5nm晶片的生產中。
  • 從65nm到5nm,這家中國蝕刻機巨頭,給國產光刻機樹立榜樣
    雖說目前也有中國企業在晶片製造領域全球領先,但這類企業所需要的技術、設備無一不依賴美國,而當供應鏈無法為晶片設計廠商做後盾時,必然會被卡脖子。因此,目前中國相關製造企業,開始加速推進技術以及高端設備的自研,其中雖然光刻機製造商尚未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但一家中國蝕刻機巨頭,成功給國產光刻機樹立了榜樣,這位巨頭正是中微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