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華為晶片業務被美國制裁一事,讓中國半導體領域意識到晶片製造業以及核心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雖說目前也有中國企業在晶片製造領域全球領先,但這類企業所需要的技術、設備無一不依賴美國,而當供應鏈無法為晶片設計廠商做後盾時,必然會被卡脖子。
因此,目前中國相關製造企業,開始加速推進技術以及高端設備的自研,其中雖然光刻機製造商尚未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但一家中國蝕刻機巨頭,成功給國產光刻機樹立了榜樣,這位巨頭正是中微半導體。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微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至今為止已經在蝕刻機等半導體設備上研發16年。
眾所周知,對於半導體行業而言,16年並不算長,但得益於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突飛猛進,中微半導體在這16年的時間內,斬獲種種令人驕傲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的發展。據筆者了解,中微半導體起初研發的蝕刻機精度僅為65nm,而如今公司已經實現5nm工藝的突破。
最新消息顯示,中微半導體的5nm蝕刻機已經成功下線,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微半導體的5nm蝕刻機還被臺積電採購用於5nm晶片的量產。要知道,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領域常年處於霸主地位,既然臺積電選擇採購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這足以證明中微半導體的技術實力。
據悉,這家拿下中國市場80%份額的國產蝕刻機巨頭,在成功研發出5nm蝕刻機後便開始了3nm蝕刻機的研發,力求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優勢。事實上,中微半導體並非如今才顯露光芒,2018年年初的一件事就證明了中微半導體早已突破西方的技術壟斷,並成功建立起技術壁壘。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年初,美方的相關設備涉嫌侵犯中微半導體的專利權,在中國海關介入執法後,美方主動與中微半導體談判,最終中微半導體同意授權給美方,雙方就此和解。在半導體領域能夠讓美方需要公司的專利授權,可見中微半導體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至於營收方面,根據公司公布的財報,在2019年中微半導體實現營收19.47億,淨利潤1.89億,同比大漲107.51%。對於中微半導體,你還有其他看法嗎?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