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員澄清5nm光刻機技術為誤讀,國產水平在180nm

2020-12-05 AI財經社

文| AI財經社 唐煜

編輯| 趙豔秋


近日,有關「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澄清,這一技術與高端光刻機採用的極紫外光刻技術(EUV)是兩回事。



今年7月,中科院網站刊登了一則國產5nm光刻技術獲突破的新聞,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研究員,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劉前研究員合作,在《納米外報》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述了該團隊開發的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的新聞,恰逢華為遭遇美國技術封鎖、尋求出路的時刻。這一突破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消息一出,社交媒體上一片沸騰。但隨後這條新聞被刪除。


劉前解釋,中科院研發的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的主要用途是製作光掩模,這是集成電路光刻製造中不可缺少一個部分,也是限制最小線寬的瓶頸之一。但即便這一技術實現商用化,要突破光刻機巨頭荷蘭公司ASML的壟斷,還有很多核心技術需要突破,例如鏡頭的數值孔徑、光源的波長等。況且這一技術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


按照製程,光刻機工藝可以分為180nm、90nm、65nm、45nm、22nm、14nm、7nm等。根據外媒報導,在日前的ITF論壇上,與全球光刻機巨頭ASML合作研發半導體光刻機的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 IMEC 正式公布,ASML對於3納米、2納米、1.5納米、1納米,甚至是小於1納米的工藝都做了清楚的發展規劃。


國內的光刻機到底在什麼水平?一位半導體產業界資深人士對AI財經社說,目前可以實現180nm製程,但還在試用階段,仍需要攻克。


一位光刻機行業人士曾對AI財經社透露,據他了解,目前上海微電子僅有一臺尚沒有量產、能做到90nm製程的光刻機,使用的實際上是海外20年前的光源技術。


在國家2008年啟動的扶持晶片設備的02專項中,光刻機是花錢最多的項目,一投就是10多年,為什麼一直沒有做出追趕世界潮流的先進產品?


前述半導體行業人士稱,這並不完全是技術問題,而是產業環境問題。在華為事件發生之前,國產設備一直處於鄙視鏈下遊,客戶都不願意配合使用和測試。「送給別人用,人家都不願意花時間,天生覺得你不行,在那種狀態下,幹著都沒勁。」


社交媒體上,有疑似上海微電子的員工留言說,2015年曾給國內某晶片製造廠送了一臺樣機,最後機器一直放在廠房裡成了一堆廢鐵。


但在華為事件的催化下,國內廠商都看到了晶片被卡脖子的嚴重後果。前述半導體行業人士觀察,這兩年光刻機的進展快了很多。「被逼到絕路上的時候,大家都拼命幫你做,這和你自己幹的勁頭是不一樣的。但是光刻機的進展肯定不會那麼快,總體來說得一步步地往前走。」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究員闢謠:5nm光刻技術被誤讀,國產水平在180nm
    今年 7月份,中科院發表的一則《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的研究論文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當時,華為正被美國打壓,中國晶片產業成為了國人的心頭憂慮。有媒體將其解讀為「中國不用EUV光刻機,便能製造出5nm晶片」,但事實並非如此。近日,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劉前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作出了解答。
  • 中科院公開發聲:打破ASML5nm光刻機壟斷,這是誤讀
    聯繫到中科院要布局光刻機,把光刻機,晶片等技術列為科研清單,讓國內一眾民眾歡呼雀躍。而且之前中科院網站上也發布了一篇關於「5nm光刻技術獲突破」的論文更是讓網友沉不住氣了,紛紛發布國產光刻機突破5nm,打破ASML 5nm光刻機壟斷等話題。認為中國已經能打造出能生產5nm晶片的EUV光刻機了。
  • 「5 nm光刻技術」被誤讀,中科院研究者講訴真相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官網上發布了一則研究進展,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Nano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5 nm Nano gap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看研發者是怎麼說的
    眾所周知,今年7月份的時候,網上傳出一則重大消息,那就是中科院發布了一篇文章《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這篇文章介紹了中科院團隊研發的一種新型的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於是網友們沸騰了,把它與5nm光刻機聯繫起來,說中國有了5nm光刻技術,打破了ASML的封鎖,還有什麼彎道超車,不需要極紫外錢也能實現5nm等等。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導師劉前特別強調,「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是一個誤讀,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中科院研發的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的主要用途是製作光掩模,因為目前國內製作的掩模板主要是中低端的,裝備材料和技術大多來自國外。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財經》新媒體近日的報導道出了事實真相:今年7月,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上發表了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的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導師劉前特別強調,「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是一個誤讀,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
  • 中科院的5nm光刻技術,和ASML的5nm光刻機是兩碼事
    但這麼重要的設備,國內水平較為落後,目前還在90nm節點,只能用於90nm晶片的製造,屬於低端產品,而ASML最強,可用於5nm晶片的生產,中間隔了10年以上的技術。但重要的是當晶片進入到7nm時,必須要用到EUV光刻機,即紫外線光刻機,波長為19.3nm的光源,這種光刻機只有ASML能夠製造,而中國芯要實現7nm或以下技術,就得看ASML的臉色,要看對方賣不賣EUV光刻機給你。
  • 中科院再傳喜訊,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或將突破5nm光刻機技術
    我們都知道,我國在科技技術上的起步要晚於西方國家,但也讓我國的科技發展遇到了限制,那就是他們對我國進行封鎖。雖然我國華為研發出了5G,但要想有高端的晶片還是離不開光刻機的支持。據了解,我國的中科院再次傳來喜訊,更是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或將突破荷蘭的5nm光刻機技術!
  • 中科院研發者回應5nm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這是一個誤讀
    近日,中國科學院官網上發布的一則研究進展顯示,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隨後這被外界解讀為,該團隊已經突破了5nm ASML的壟斷,對此相關人士也是進行了回應。據《財經》報導稱,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公開回應稱,這是一個誤讀,這一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按照劉前的說法,如果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技術能夠用於高精度掩模版的製造,則有望提高我國掩模版的製造水平,對現有光刻機的晶片的線寬縮小也是十分有益的。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研發成功,但有人卻不看好,這是為什麼?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子暘與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劉前合作,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這種方法有別於傳統的縮短雷射波長或增大數值孔徑的技術路徑,打破了傳統雷射直寫技術中受體材料為有機光刻膠的限制,可使用多種受體材料,擴展了雷射直寫的應用場景。
  • 從65nm到5nm,這家中國蝕刻機巨頭,給國產光刻機樹立榜樣
    雖說目前也有中國企業在晶片製造領域全球領先,但這類企業所需要的技術、設備無一不依賴美國,而當供應鏈無法為晶片設計廠商做後盾時,必然會被卡脖子。因此,目前中國相關製造企業,開始加速推進技術以及高端設備的自研,其中雖然光刻機製造商尚未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但一家中國蝕刻機巨頭,成功給國產光刻機樹立了榜樣,這位巨頭正是中微半導體。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另一面:擁有這項光刻技術的企業多家已上市
    2018年比利時Imec研究機構的研究員指出EUV光刻技術在5nm時會出現隨機缺陷,主要表現在有些是不完美的電洞,有些是線狀裂縫,或者在兩線和兩電洞之間形成短路,而這些過於微小的尺寸讓缺陷檢測變得較難,工藝缺陷是導致良率較低的重要因素。有數據顯示193nm浸沒式光刻機的良率達到95%以上,但EUV光刻機的良率為80%,較低的良率同樣讓製造成本上升。
  • 中科院5nm雷射光刻加工方法被誤讀
    近日,《財經》雜誌發文澄清了一個關於中科院光刻技術突破ASML的誤讀傳言。事情可以追溯至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官網上發布了一則研究進展相關消息,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Nano Letter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5 nm Nano gap Electrodes and Arrays by a Super-resolution Laser Lithography)的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
  • 突破5nm光刻技術瓶頸,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中國芯未來可期
    最近,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我國的光刻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有了先進的光刻技術,未來中國人通過光刻機就可以研發自己的晶片5nm光刻技術獲重大突破不得不說,2020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我國先是成功研製出了28nm的光刻機,後來經過多次試驗又突破了10nm和7nm的光刻技術,而在最近,世界上最頂尖的5nm光刻技術也被我國科學家成功突破。
  • 中科院成功研發2nm晶片!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2nm的光刻機!
    其實,我們的技術是完全可以實現突破的,但是被卡在了晶片的製造上面,因為晶片的製造是需要專門的設備來完成的,也就是所說的光刻機,如果過不採用光刻機來完成,製造的精度是達不到要求的。在最近有消息稱,我國的中科院已經成功研製出了2nm的晶片,但是目前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能夠滿足2nm工藝製造的光刻機。在全球,臺積電是技術最超前的晶片製造企業。
  • 新消息:華為或首發6nm,中微蝕刻機被爭相下單,中科院回應!
    ,中微蝕刻機被爭相下單,中科院回應!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華為或將首發聯發科6nm晶片的消息,要知道現在的華為已經無法進行使用自家的海思麒麟晶片,高通的5g許可證又沒有下來,所以能夠使用的基本只有聯發科。而根據市場爆料稱,聯發科即將發布6nm製程工藝的5G晶片,在安兔兔後臺顯示的代號為MT6893,綜合跑分高達62萬多,已經超過了驍龍865。
  • ASML都要推出2nm晶片光刻機了,我們的光刻機卻還在90nm水平!
    ASML將要推出2nm光刻機,國產光刻機卻是90nm作為光刻機巨頭,ASML在光刻機的研發上,也一直在不斷進步,如今臺積電和三星使用的ASML的光刻機,已經能夠支持7nm和5nm晶片製造,在此基礎上,ASML還計劃在2021年推出2nm的光刻機,屆時如果投產後,臺積電這些晶片製造企業的生產工藝,勢必又會提升到新的水平!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當今世界主流的晶片是採用7nmEUV工藝的晶片,臺積電甚至已經準備開始5nm晶片的量產了,而我國國產晶片卻還停留在14nm時代,光刻機更是停留在90nm時代,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同時也是激發我們進步的動力。
  • 國產光刻機造了嗎?是什麼水平?專家:180nm工藝製程試用階段
    實際上,不管是臺積電還是中芯國際,生產設備中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美國技術,一旦美國動起真格,它們也只能愛莫能助。國產晶片製造主要卡在一個環節上——良品率,畢竟晶片需求都是以百萬計,殘次品佔比提高零點幾個百分比,都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損失。
  • 媒體稱中科院實現5nm晶片光刻機,傳到美國那裡就是「笑話」
    這在《蘇州納米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超高精度雷射光刻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一文中提到的觀點。 可是該文章中並沒有提到5nm是用於晶片製造,而是研究團隊利用雷射直寫技術,實現了納米狹縫電極陣列結構的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