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U 審核/有魚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刻蝕機作為晶片製造過程中的關鍵設備,重要程度不亞於光刻機。同光刻機一樣,刻蝕機對精度的要求極其嚴苛,其鑽頭僅有一根髮絲的寬度,卻要完成數以億計的打孔任務。令人驕傲的是,難度如此高的刻蝕機已被我國半導體巨頭——中微半導體所攻克。
說到中微半導體,就不得不提創始人尹志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讀完研的尹志堯,畢業後在英特爾工作一段時間後,便被Lam請去做刻蝕機研發工作。不過五年的時間,Lam便在刻蝕機領域躋身全球第一。不過,後來Lam出現了內部管理問題,於是應用材料看準時機挖走了尹志堯。
尹志堯在應用材料工作的13年裡,帶領公司刻蝕機業務飛速發展,最終應用材料便擠掉Lam坐上了第一的位置。尹志堯,絕對是刻蝕機行業大佬級的人物,搶手程度不難想像。不過,在2004年,年過六旬的尹志堯帶領著研發團隊,選擇了回國,並創建了中微半導體。
經過16年的發展,中微半導體已經成為我國唯一的,也是全球領先的刻蝕機巨頭。雖然尹志堯對於刻蝕機的製造工藝瞭然於心,但是他明白美國智慧財產權管制的嚴苛,不想惹上官司。於是,尹志堯與團隊最先做得是對海外專利的研究,然後才開始國產蝕刻機的研製。
中微半導體從65nm做起,對業界刻蝕機巨頭窮追不捨,在公司成立三年後,首臺CCP刻蝕設備驚豔亮相,打破我國刻蝕機領域的空白。而且,該CCP刻蝕設備還一舉打入了海外市場,令人矚目。此後,中微半導體不斷追求更高精度刻蝕機,如今,更是突破5nm刻蝕機。
在2019年,中微半導體交付5nm刻蝕機。在發展過程中,除遇技術難題外,中微半導體還遭到了來自應用材料、英特爾於Lam三家的輪番起訴,理由是中微竊取專利。但是,尹志堯對此早有準備,因此,在長達11年的官司裡三家並沒有討到好處,最終和解。
用11年的時間,中微半導體從65nm到5nm,成長速度不得不令人讚嘆。而在2019年,中微半導體成功登陸科創板,同年,其營收也增長至19.47億元。接下來,中微半導體將投身於3nm刻蝕機的研發,期待其表現。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