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驕傲!中國最強刻蝕機,每臺售價2000多萬,正在研發3nm技術

2020-12-03 只說數碼科技

眾所周知,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美國最強,其次是日本,2019年全球10大半導體設備排名中,美國佔了4家,份額高達50%,佔統治地位。而日本3家,荷蘭一家,歐洲一家,而中國沒有企業能夠上榜。

也正因為有這個底氣,所以這次美國才將華為的晶片禁令升級,要求所有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的晶片製造企業,幫華為生產晶片時,需要美國的許可證。

不過,雖然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中沒有大企業能夠排進全球前10,但在刻蝕機領域,卻領先於全世界,目前中微半導體生產的刻蝕機,已達5nm水平,並且現在已經被臺積電用於蘋果A14,華為麒麟1020這樣的5nm晶片的生產。

不僅如此,中微半導體目前正在研究3nm的刻蝕機,比起國際頂尖大廠應用材料來,進度也一點也沒有落後。

中微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由歸國博士尹志堯博士帶著一幫海歸精英創辦的。而在創辦中微半導體之前,尹志堯博士一直在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企業應用材料工作。

而應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最先進的刻蝕廠廠商,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勻膠顯影等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領先優勢,而尹志堯博士在這樣的企業工作,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人脈,技術。在看到中國半導體設備落後的情況下,覺得應該為祖做貢獻,於是50歲時離開應用材料,正式回國創業。

當然,從市場來看,目前中微半導體全球份額不到5%,畢竟應用材料、泛林這些全球知名度更高,也被眾多的廠商採購。

但在中國市場,中微的份額高達80%以上,國內的晶片生產晶片們,都大量採購中微的刻蝕機,像長江存儲年初就採購了9臺刻蝕機,每臺2000多萬,還有些更高端售價超3000萬,另外像華虹系、粵芯等使用中微的刻蝕機。

可見,在半導體設備領域,雖然我們現在還落後,但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夠追上來,刻蝕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麼?

相關焦點

  • 傳麒麟9010正在研發 將採用3nm工藝
    傳麒麟9010正在研發 將採用3nm工藝 驅動中國 發表於 2021-01-06 16:07:56 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超16萬 據報導,今年元的當天,特斯拉國產Model Y正式公布售價
  • 國產芯驕傲!最強國產晶片蝕刻機誕生:售價不菲依舊獲得臺積電青睞
    【6月2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遭受到新一輪「晶片斷供制裁」後,也是讓更多網友意識到了,在關鍵的半導體設備領域,美國依舊保持著絕對性的技術優勢,在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中,僅美國企業就獨佔四個名額,市場份額更是高達50%,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能夠上榜,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
  • 國產刻蝕機的「突圍」之路
    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到,中國刻蝕設備的工藝節點已經達到5nm,並得到臺積電的驗證,追趕上主流半導體的步伐;在市場表現上看,國際大廠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最初幾乎壟斷到2019年下降至77%;北方華創的矽刻蝕機、金屬刻蝕機,中微公司的介質刻蝕機在國內均已牢牢佔據一席之地,並成功進軍國際市場。
  • 大國重器之國產刻蝕機:中國晶片燎原火 - 刻蝕機,半導體,中微...
    中國方面,由於半導體產業起步比較晚,就刻蝕機設備來說,目前國產化率其實還不高。以2017年到2018年國內存儲產線和代工產線代表企業長江存儲和華力微電子採購的刻蝕設備來說,來自國產的設備分別只有9%和17%。情況就是這樣,不過,好消息是國內的刻蝕機設備製造商這幾年正在奮起直追,並且已經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 巨·研究|國產半導體設備正在逆襲 刻蝕機有望率先實現國產替代
    集成電路就在沉積、光刻、刻蝕、拋光等步驟的不斷重複中成型,整個製造工藝環環相扣,任一步驟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整個晶圓不可逆的損壞,因此每一項工藝的設備要求都很嚴格。晶圓製造工藝中三大核心設備光刻機、刻蝕機和薄膜沉積設備是晶片製造過程中的三大核心設備。
  • 大國重器之國產刻蝕機:中國晶片燎原火
    以2017年到2018年國內存儲產線和代工產線代表企業長江存儲和華力微電子採購的刻蝕設備來說,來自國產的設備分別只有9%和17%。 情況就是這樣,不過,好消息是國內的刻蝕機設備製造商這幾年正在奮起直追,並且已經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 晶片刻蝕機生產企業調研
    國外的刻蝕機在中國的售價一般是每臺幾百萬人民幣,屬於高端儀器。這些外國公司開發的刻蝕機在中國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刻蝕機市場上,國外企業佔據統治地位。而且,這些巨頭們已經開始合併,謀取壟斷溢價。強強聯合能減少市場競爭,保持高額利潤,因此中國企業要在這個外國企業強敵環伺的局面中殺出重圍,必須依靠自己過硬的核心技術。核心技術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刻蝕機來說,其對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以16納米的晶片來說,等離子體刻蝕的加工尺度要達到普通人頭髮絲的五千分之一,而加工的精度和重複性更要達到頭髮絲的五萬分之一。因此,這類儀器對機械精度要求很高。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想要復盤這個過程,就不得不從刻蝕機的技術發展歷程說起。刻蝕機發展到幹法刻蝕階段以後,最重要的技術就是等離子體刻蝕。展望未來,國產半導體設備正在逆襲3.1 工程師紅利助力我國企業的追趕式研發近些年來我國已經開始在各類設備中開展追趕式研發,在技術難度最高的主設備中,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的最前列。
  • 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美國113臺,日本34臺,中國讓人驕傲!
    導讀: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美國113臺,日本34臺,中國讓人驕傲!,日本有34臺上榜,而中國一共有217臺上榜,中國超級計算機上榜的數量排名全球500強榜單的榜首,這也非常的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
  • 中國的驕傲!第一臺100%純國產電腦問世,微軟、英特爾始料未及
    近些年,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總是被「刁難」,而中國科技企業就是吃了沒有技術的虧。中興也好、華為也好,能夠被美國卡住脖子都是因為還不能實現技術自主。萬一這些美國企業對中國企業「斷供」,那麼中國科技企業的處境就相當被動了!其實這麼年來,斷供的傳聞一直都沒有斷過,雖然大部分都是謠言,但是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空穴未必來風」,所以說中國科技企業也已經有了危機意識。如今中國在PC領域終於有了100%純國產的產品,天玥的問世就是中國的驕傲。
  • 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
    北方華創(Naura)官方宣布,ICP等離子刻蝕機第1000腔交付儀式近日在北京亦莊基地舉行,NAURA刻蝕機研發團隊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北方華創表示,這不僅是公司發展徵程中的重要裡程碑,更是國產刻蝕機在歷經了20年自主創新後得到客戶廣泛認可的重要標誌,未來會持續在等離子刻蝕ICP技術領域尋求更多突破。
  • 6旬老人回國創業,從65nm到5nm耗時11年,締造中國唯一刻蝕機巨頭
    同光刻機一樣,刻蝕機對精度的要求極其嚴苛,其鑽頭僅有一根髮絲的寬度,卻要完成數以億計的打孔任務。令人驕傲的是,難度如此高的刻蝕機已被我國半導體巨頭——中微半導體所攻克。說到中微半導體,就不得不提創始人尹志堯。
  • 國產5nm刻蝕機問世,但這並不能突破華為晶片封鎖!
    不少自媒體對此誇大其詞,與其說是為了熱度炒作,不如稱其是謠言,其實一直以來就有對國產5nm刻蝕機的熱炒,中微半導體公司對此也異常的反感。其實蝕刻機只是晶片生產中的一部分罷了,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非光刻機莫屬,也就是說想要打造頂級的晶片,高端的光刻機、刻蝕機二者缺一不可。相信不少媒體人都未曾搞清楚其中的關係,就在給大眾帶來盲目的樂觀。那光刻機與刻蝕機在晶片生產的過程中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國產5nm刻蝕機技術突破意義大嗎?
  • 半導體設備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刻蝕機是用來做什麼的刻蝕機,顧名思義,對應的是晶片製造中的「刻蝕」這一步。在晶片製造中,「光刻」和「刻蝕」是兩個緊密相連的步驟,也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光刻」就相當於用投影的方式把電路圖「畫」在晶圓上。注意,這個時候,電路圖其實不是真的被畫在了晶圓上,而是被畫在了晶圓表面的光刻膠上。
  • 國產3nm半導體工藝又刷屏了 先別沸騰了:量產還需多年
    今天有多家媒體報導了中國科研人員實現了3nm半導體工藝的突破性進展,香港《南華早報》稱中科院微電子所團隊的殷華湘等人研究出了3nm電晶體,相當於人類DNA鏈條寬度,這種電晶體解決了玻爾茲曼熱力學的限制。
  • 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從65nm到5nm,一臺設備賣出2000多萬
    其創始人尹志堯曾在應用材料任職13年的時間,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企業中,尹志堯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技術,也建立起不錯的人際關係網。為改變中國半導體設備受制於人的境況,已是50歲的尹志堯帶領著精英團隊,創建了中微半導體。而尹志堯果真沒有令眾人失望,短短十幾年間,其已經帶領中國刻蝕機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再走到世界前列的大跨步發展。
  • 十年磨一劍,國產5nm刻蝕機研製成功,晶片製造前進一大步
    其實國產晶片代工技術發展緩慢的一大原因是缺少頂級的代工設備。在晶片製造中有兩樣設備是無法避免的:1.EUV光刻機,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在加工晶片的過程中,需要光刻機將線路圖按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當然越頂級的光刻機的顯影效果越好。
  • 蝕刻機和光刻機之間的區別,國產5nm蝕刻機取得臺積電認證
    最近5nm刻蝕機被炒的很火,網上鋪天蓋地的消息都在說,中國晶片已經實現彎道超車,我國晶片將自給自足,不用擔心被卡脖子的問題了。其實這種說法是極其不專業的,純粹就是偷天換日、混淆視聽。而刻蝕機也只是諸多晶片製造設備其中之一。下面我給大家聊一下蝕刻機。蝕刻機和光刻機其實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設備,不論從功能還是結構上來說都是天差地別,光刻機是整個晶片製造過程中最為核心的設備,晶片的製程是由光刻機決定的,而不是蝕刻機。從工作原理上看光刻機和蝕刻機。
  • 國內刻蝕機供應商崛起有望
    除了已經量產的9條12英寸產線外,從2014下半年至2017上半年,中國大陸正在興建或宣布計劃興建的12英寸晶圓生產線共有23條(包括擴產升級的產線),大大超越了已有數量,這在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集建設時期。
  • 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刻蝕機是晶片製造的關鍵裝備之一,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在潔淨室門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看到身穿白色工作服、戴著白帽子和口罩的研發人員,正在測試一臺大型設備,它就是全球屈指可數的5納米刻蝕機。只見一片片300毫米大矽片被機械手抓起,放入真空反應腔內,開始了它們的刻蝕之旅。「多種氣體會進入真空反應腔,經過化學反應變成等離子氣體,隨即產生帶電粒子和自由基,與矽片發生化學物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