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遭受到新一輪「晶片斷供制裁」後,也是讓更多網友意識到了,在關鍵的半導體設備領域,美國依舊保持著絕對性的技術優勢,在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中,僅美國企業就獨佔四個名額,市場份額更是高達50%,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家中國企業能夠上榜,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能夠在晶片製造領域,對華為實施新的「斷供禁令」,要求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在為華為提供晶片代工生產服務時,必須要得到美國商務部的許可審批。
雖然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未能夠成功進入到全球前十榜單之中,但實際上在很多半導體設備領域,中國半導體企業都已經取得了新的技術突破,尤其是在晶片蝕刻機領域,更是實現了技術全球領先,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微半導體所生產的蝕刻機,已經能夠達到了5nm製程工藝水準,並且每臺售價更是高達2000萬元,雖然售價不菲,但依舊得到了臺積電方面的青睞,目前中微半導體所生產的5nm晶片蝕刻機,已經能夠被臺積電用於蘋果A14系列、麒麟1020系列晶片的生產,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微半導體已經在研發下一代3nm的晶片蝕刻機,這意味著中微半導體已經開始在晶片蝕刻機領域實現了技術領先。
或許很多網友對於中微半導體並不太了解,中微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是由歸國的尹志堯博士以及尹志堯博士帶回來的一批海歸精英所創辦,而尹志堯博士此前就一直在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設備企業—應用材料工作;尤其是在蝕刻機領域,一直都是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蝕刻機廠商,所以積累了大量經驗和技術的尹志堯博士,在關鍵的時刻能夠回國,為祖國晶片產業做出巨大的貢獻,確實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雖然中微半導體在海外並沒有太多的市場,但在中國市場,中微半導體卻擁有著高達80%以上的市場份額,臺積電、長江存儲、華虹半導體等晶片生產巨頭們,都大量的採購了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產品。
最後:不斷地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取得新突破,如今我們雖然在光刻機領域處於落後態勢,但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未來一定能夠像晶片蝕刻機一樣,在技術領域實現逆襲突破;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樣的意見和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