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集團正式官宣!最強國產5nm晶片蝕刻機誕生:再次打破技術封鎖

2020-12-06 數碼人科技

【5月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國產晶片也是不斷傳來好消息,華為和中芯國際的強強聯手,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實現7nm晶片量產,這對於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而言,也將會起到進一步促進作用,而近日,中微集團也是傳來了好消息,正式官宣:「5nm蝕刻機已經正式獲得了上遊客戶認可,同時還與臺積電籤訂了大批量的訂單;」要知道在全球範圍內,只有兩家企業擁有5nm晶片蝕刻機,其中一家就是我們的中微集團,作為晶片製造產業最為重要的一環,中微集團所取得的技術突破,無疑也將會進一步推動我國半導體晶片行業的發展。

要知道,在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社會中,我們也逐漸開始走向智能化,晶片無疑也是成為了重中之重,雖然目前我國的晶片設計水平已經能夠達到世界主流水準,尤其是在5G領域、手機晶片領域的表現,最為突出,但在晶片製造領域,卻依舊存在很大的短板,畢竟我國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所以我們也不得不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血汗,如今中微集團花了將近15年的使勁,也是成功研製出了5nm晶片蝕刻機;

要知道在晶片製造領域,不僅僅光刻機重要,同樣晶片蝕刻機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高性能晶片對晶片蝕刻機的精密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此前我國在蝕刻機技術開發上,雖然一直和世界先進的企業之間,並不存在太大的關係,一直都緊隨其後,而如今中微集團成功研製出了5nm的晶片蝕刻機,5nm晶片蝕刻機的技術突破也直接打破了夠沒國家的封鎖,未來隨著5nm晶片普及,臺積電、三星也勢必會加大對於中微集團的5nm晶片蝕刻機的進口需求。

當然對於我國晶片製造產業而言,由於在光刻機設備領域落後太多,所以想要實現5nm晶片量產,依舊還需要依賴於進口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如果ASML公司的EUV光刻機順利進入我國企業,那麼5nm晶片就可以實現量產,那中國徹底進入了國產晶片的新時代。所以面對中微集團的成功研發出了5nm晶片蝕刻機,也是非常有利於我國半導體晶片產業的發展,畢竟目前中微半導體在蝕刻機、MOCVD等設備都已經取得了新的技術突破,而這些設備與光刻機一併被稱為半導體工藝三大關鍵設備,所以這對我國半導體晶片行業都將會起到最大的鼓舞和支持;讓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的各方面實力隨之提升。

最後:對於國產晶片在各個方面都在不斷的尋求新的技術突破,對此,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樣的意見和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記得點讚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又一個好消息,中國5nm蝕刻機正式面世,再次打破技術封鎖!
    又一個好消息,中國5nm蝕刻機正式面世,再次打破技術封鎖!在以前,我們中國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一直是一個短板,我們的起步很晚,科技也跟不上。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所有的零件都需要依賴進口,一直在被別人卡脖子。最值得一說的是,我們也擁有了很多屬於自己的頂尖世界級技術——蝕刻機5nm。2004年,尹志堯博士帶著很多有才能的人回國,一起創辦了中徽半導體公司。在經過了幾年的努力之後,攻克了5nm的蝕刻機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而就在前不久,從裡到外均為國產研發製造的5nm蝕刻機技術面世之後,率先被臺積電採用,繼續為其5nm的晶片代工出力。
  • 中國科技傳來2大捷報,國產5nm蝕刻機突破技術封鎖,華為陸續跟進
    雖然我國在全球科技發展史上一直都扮演著追隨者的角色,但是在近兩年來中興和華為事件的發生後,也對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敲響了警鐘,掌握核心晶片技術迫在眉睫。可是在對當前中國晶片產業發展進行分析之後可以得知,制約我國晶片發展的並非是設計環節,而是製造。
  • 國產晶片崛起,中微半導體CEO尹志堯:5nm蝕刻機已獲臺積電認可
    國產晶片的崛起之路可謂是艱辛,但是成果確實有目共睹的。除了在晶片上面有了不少成就,在製造元件上也已經有了很多的技術成果。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就是其中之一。臺積電的工藝路線,明年第三季度就要試產5nm工藝,這一代工藝會全面應用EUV光刻技術。
  • 國產蝕刻機巨頭再次「破冰」,成功突破5nm
    殷志耀中國生產的蝕刻機是微半導體公司,微半導體已成為世界知名的蝕刻機巨頭 下面我們想談談微半導體董事長尹志耀,他的成就歸功於今天的蝕刻機在矽谷工作多年,在晶片領域擁有60多項專利,在美國的中國人尹志耀早就想用所學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做出貢獻,雖然回歸中國的道路不是那麼順利,但最終尹志耀帶領30多名精英人士返回開發了5nm的蝕刻機技術 尹志堯一個好的研究團隊是一個關鍵要素
  • 國產5nm刻蝕機問世,但這並不能突破華為晶片封鎖!
    近日,中微半導體公司傳來了好消息,國產5nm蝕刻機已經完成最好的測試,並將交付臺積電使用。而這也標誌著國產蝕刻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已具備組件5nm製程工藝生產線的能力,也不能從根本上幫助華為突破晶片封鎖。
  • 中微5nm蝕刻機問世,晶片壟斷進一步鬆動
    該協議的主要內容為:成員國在出口敏感產品和技術前,在自願前提下向其他成員國報備。該協議的初衷原是為了增加透明度,增強敏感產品或技術的可控性。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卻明顯違背了自願性的原則,逐漸演變為美國的「一言堂」。這一點,在捷克的無源雷達設備、烏克蘭的發動機、荷蘭的光刻機等生意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中微攻克5納米蝕刻機技術,通過臺積電的認證!
    中微攻克5納米蝕刻機技術,通過臺積電的認證!對於晶片領域比較關注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擁有一臺先進的光刻機對於這個國家晶片生產的重要性,於是我國也在為研製出這樣的光刻機而做努力,我們向其他國家進口先進EUV光刻機沒有成功,我們就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出了N+1,N+2工藝能不能夠生產出性能良好的7納米晶片。
  • 國產蝕刻機的崛起,從65nm到5nm,給國產光刻機樹立榜樣
    而在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不斷加大晶片制裁力度情況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短板也暴露的愈發明顯。高端光刻機的短缺嚴重影響我國晶片代工企業的技術迭代速度,這也是當前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路上的最大阻礙。中國雖然不缺光刻機公司,但國產光刻機和高端光刻機相比,在精度方面還是有著不小差距。
  • 從65nm到5nm,這家中國蝕刻機巨頭,給國產光刻機樹立榜樣
    雖說目前也有中國企業在晶片製造領域全球領先,但這類企業所需要的技術、設備無一不依賴美國,而當供應鏈無法為晶片設計廠商做後盾時,必然會被卡脖子。因此,目前中國相關製造企業,開始加速推進技術以及高端設備的自研,其中雖然光刻機製造商尚未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但一家中國蝕刻機巨頭,成功給國產光刻機樹立了榜樣,這位巨頭正是中微半導體。
  • 60歲創辦中微半導體!自研出首臺5nm刻蝕機,確立了技術地位領先
    近兩年,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和美國等科技巨頭相比較,技術仍是落後別人,但是國內產生所自研的技術、設備都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蝕刻機設備,國內晶片企業所自研的蝕刻機已打破海外的技術壟斷。
  • 臺積電都採購了國產5nm蝕刻機,國產光刻機要多久?
    說實話,臺積電在華為之前晶片被斷供之前,也算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盡力生產,而且還在申請許可,希望給華為繼續供貨。但是由於生產先進的7nm甚至是5nm工藝製程的晶片,需要用到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 。
  • 半導體巨頭崛起,突破5nm蝕刻機技術!中國芯有望突出重圍
    今年年初,中國還率先製造了配有光刻機的5 nm刻蝕機,佔據了全球5 nm刻蝕機的制高點。這次突破也意味著中國在刻蝕機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企業是中微電子。
  • 中國5nm晶片蝕刻機面世,華為迎來最強助攻,蘋果高通誰也離不開
    導讀:中國5nm晶片蝕刻機面世,華為迎來最強助攻,蘋果高通誰也離不開眾所周知,對於科技企業的發展來說,晶片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東西,中國作為全球知名的製造業大國,每年我們所消耗的半導體晶片也是全球最多的;雖然說中國對晶片的需求巨大,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的晶片產業基礎都是比較薄弱的,而國產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晶片都是依賴於從美國高通等科技企業進口而來
  • 大圖重器再攀高峰,5nm蝕刻機正式面世,對我國半導體有什麼影響
    近日,上海傳來好消息,中微5nm蝕刻機正式面世,並已通過臺積電驗證,計劃在今年用於臺積電5nm晶片的生產中。目前其生產的7nm刻蝕機已經用於臺積電的晶片製造中,像麒麟980、高通855,蘋果A12背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中微半導體的5nm蝕刻機,可以說是繼華為5G之後,完全自主研發的頂尖技術。
  • 中國中微半導體,突破5nm蝕刻機,3nm提上日程
    中國中微半導體,突破5nm蝕刻機,3nm提上日程我們現在在各方面都發展,都有很多的一些能力及技術的提升,但是只有更好的一些發展可能才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優勢,接著是大家都明白的,所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就會有更多的一些投入。
  • 半導體的王炸,中國最強的蝕刻機
    一片晶片從設計到量產,中間需要經歷光刻、蝕刻、擴散、薄膜、量測等過程。在光刻階段,需要的核心設備光刻機。而在蝕刻階段,就需要蝕刻機!蝕刻機的地位等同於光刻機,晶片生產缺一不可!世界上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只有荷蘭的阿斯麥ASML,而能做蝕刻機的公司正是中國的一家公司---中微半導體,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微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由博士尹志堯一手創建,已在矽谷的半導體行業從事了二十多年,積累豐富的經驗,掌握了大量的高新技術。
  • 不只是光刻機,國產巨頭攻克5nm蝕刻技術,臺積電第一個下單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不只是光刻機 華為在面對晶片限制的時候,讓國人都開始關注國產晶片的實力。這時候才發現,在這部分,國產晶片是有短板的。華為晶片反映出的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現狀,國外對華為晶片的技術封鎖,更讓我們知道,自研技術的重要性。
  • 何止5nm蝕刻機!華為正式宣布,川普有心無力?
    2004年,年近60歲的尹志堯博士帶領眾多優秀海歸人才回國,創辦了中徽半導體公司,並在短短13年的時間,帶領團隊攻克了5nm加工工藝,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在前不久,國產5nm蝕刻機也是正式面世,並率先被臺積電採用。
  • 新消息:華為或首發6nm,中微蝕刻機被爭相下單,中科院回應!
    #最新科技動態#近期的科技市場中誕生了三則新消息,分別是華為或首發6nm,中微蝕刻機被爭相下單,中科院回應!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華為或將首發聯發科6nm晶片的消息,要知道現在的華為已經無法進行使用自家的海思麒麟晶片,高通的5g許可證又沒有下來,所以能夠使用的基本只有聯發科。而根據市場爆料稱,聯發科即將發布6nm製程工藝的5G晶片,在安兔兔後臺顯示的代號為MT6893,綜合跑分高達62萬多,已經超過了驍龍865。
  • 國產5nm蝕刻機打入臺積電
    根據臺積電的工藝路線圖,2020年Q3季度就要試產5nm工藝了,這一代工藝會全面應用EUV光刻技術。除了光刻機之外,蝕刻機也是半導體工藝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在這個領域中國半導體裝備公司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中微半導體的5nm蝕刻機已經打入臺積電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