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是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是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

中國科學報 發表於 2020-11-10 10:14:01

近日,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團隊在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先後在《先進科學》和《納米能源》發表。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是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它依賴於摩擦起電和電致發光耦合,通過極其柔和的機械作用將動態運動轉換為發光信號。與傳統力致發光相比,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以其顯著的優勢,諸如低應力閾值、高應力響應度和無損特性等廣泛應用於實時感測、防偽、自供電照明以及人機互動顯示。

在利用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器件實現人眼直接觀測的空間壓力映射方面,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柔性光電薄膜與器件團隊蘇麗博士等人在成功實現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寬譜顏色操控基礎上開發了新型自驅動可視化柔性壓力傳感器,它能通過不同顏色的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響應外界機械應力變化,探測範圍可涵蓋整個人類日常活動。進而將其與陣列集複合構成多功能壓力傳感,可用於運動監控、實時多點觸摸感應和人眼可視的空間壓力分布。此研究為未來實時壓力映射傳感系統開發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


此前,蘇麗通過構建具有發光層和起電層的多層材料,利用在風振顫效應驅動下引發摩擦電荷產生交變電勢,進而在發光層產生電致發光的原理,首次展示了基於風力驅動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風速傳感器。在此基礎上,引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集成,使其在可變風速下將各種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強度轉換為實時電信號。這種新型風速傳感器具有較低的檢測極限,出色的響應度以及快速響應時間。相關工作以河北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在《先進科學》。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獲進展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是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它依賴於摩擦起電和電致發光耦合,通過極其柔和的機械作用將動態運動轉換為發光信號。與傳統力致發光相比,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以其顯著的優勢,諸如低應力閾值、高應力響應度和無損特性等廣泛應用於實時感測、防偽、自供電照明以及人機互動顯示。
  •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團隊在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先後在《先進科學》和《納米能源》發表。
  • 變色電致發光器件的新型交通燈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於變色電致發光器件的新型交通燈設計。電致發光器件結構簡單,易實現商品化。基於電致發光效應的器件目前以有機EL(有機聚合物電致發光器件)和LED(光發射二極體)為主,大有取代傳統的廣泛用於電信及PC領域的CCFL背光的趨勢。兩者在激發和發光機制上沒有本質的不同,都是在電激發下分別從2個電極注入的空穴和電子複合形成單重態激子,激子經過衰減後發光,只是製作器件的方法和材料的玻璃化溫度有明顯的差異。
  • Andor EMCCD 和力致發光:蔗糖也發光
    力致發光是指物質在受到外界作用力而發光的一種物理現象,摩擦發光是力致發光的一種,常常在對晶體如蔗糖進行摩擦、碾壓等物理過程中觀察到此現象。最近,英國BBC節目《The One show》展示了利用Andor iXon Ultra EMCCD記錄蔗糖晶體的摩擦發光現象。
  • 深圳研究生院在新型平面型OLED電致發光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電致發光現象自發現以來,就被人們廣泛研究,包括OLED器件。自從1987年OLED器件被鄧青雲博士報導以來,所有研究工作均是基於三明治夾心結構來製備的,即在上下兩層電極間夾著發光層和其它功能層,其中一個電極必須為透明電極。傳統的器件結構一方面限制了電極材料的選擇範圍,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器件的製備方法與工藝。
  • 在電致發光研發領域,選擇有機材料是基於哪些原因?
    電致發光現象最早是在1936年,由Destriau等人以ZnS粉末為發光材料觀察到的,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當時最早商品化的發光二極體是無機的磷砷化鎵紅色發光二極體,而發光二極體材料一直是一十分重要的光電材料。如今,發光二極體的應用遍及電子、光電及民生等各項產品,未來更有可能取代傳統光源,成為消耗能源低且環保的新光源。
  • LED材料分析:磷光發光材料能否取代螢光發光材料
    如果讓你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微觀的分子世界,你會選什麼顏色?對於這個問題,台州學院張杰博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五彩斑斕。近年來,張杰始終致力於光電轉化領域磷光發光材料的研究,相比於傳統的螢光發光材料,這項技術能夠讓顯示的色彩更加絢爛,同時光電轉化效率更高。
  • 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發光材料,因激發方式的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其因吸收能力強,轉換效率高,在可見光區發射能力強等優點,而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 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發光材料,因激發方式的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那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 新型電致發光塗料問世 塗覆後通電發炫光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想像一下有一種塗料,只要你把它塗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通上電流,表面就可以發光,聽上去是不很炫很給力?更給力的是這並不是痴人說夢,而是已經成為現實的技術。    LumiLor是一個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塗料系統,基於電致發光塗料技術,配合簡單的電子元件,塗在表面之後,接通電流,你就可以控制物體表面,讓其發光。當你把開關關掉之後,物體表面又會恢復到常態。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慧聰LED屏網報導  本綜述針對量子點應用於高色彩質量的照明和顯示技術的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應用進行系統的闡述。量子點的發展從最初的照明到如今的光致發光高色域顯示背光源,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下一階段可以想像出量子點的成本的逐漸降低、大規模的合成,以及QD Vision、三星、LG等廠商在量子點電致發光上所付出的努力,會進一步促進量子點的大面積的電致發光器件的商業化。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力致發光材料體系的新設計策略
    力致發光(Mechanoluminescence, ML),又稱摩擦發光、斷裂發光或壓電發光,是指固體材料在機械外力作用下破裂或形變而產生發光,這是直接將機械能轉變成光能的一種發光現象。與其它類型的發光相比,力致發光不需要外加電壓或紫外光照射等激發源,其環境友好的激發方式使得力致發光材料在應力傳感、壓光照明和加密防偽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
  • 黃維院士等構築了世界上首個由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黃維院士指導下,孟鴻教授課題組於2017年提出了共平面電極的新型電致發光器件結構,採用這種結構的電致發光器件可以採用任何材料作為基底,可以使用任意導體作為電極,無需使用價格高昂且製備工藝複雜透明導體電極。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 靈敏可逆的光致發光變色晶體材料
    近年來該團隊設計合成了大量結構簡單具有新穎發光性能的有機發光材料(有機超長磷光材料: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7451;有機力刺激響應發光材料: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3739;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22645)。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為解決這一世界性難題,在黃維的指導下,孟鴻課題組於2014年成功實現了共平面電極新型電致發光器件結構的構思,並於2015年申請了相關國際專利。 孟鴻告訴記者,「這種結構的電致發光器件可以採用任何材料作為基底,任意穩定導體作為電極,無需使用價格高昂且製備工藝複雜的透明導體電極。
  •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光致發光印花採用一種特殊塗料印花漿,該印花漿中含有光致發光固體及其它助劑。光致發光固體受光照射後,在黑暗中能發光,且能保持一定時間(約20分鐘),再經光照後又具有發光效果。光致發光用花裝不含有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無害。   光致發光印花與一般印花基本相似。目前國產的夜光印花漿有淡黃、翠綠、橙紅三種顏色。   光致發光印料可在各類織物上印花,在棉織物、滌棉織物上的印花,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均很好。   光致發光印花具有較長的發光壽命。
  •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光致發光印花採用一種特殊塗料印花漿,該印花漿中含有光致發光固體及其它助劑。光致發光固體受光照射後,在黑暗中能發光,且能保持一定時間(約20分鐘),再經光照後又具有發光效果。光致發光用花裝不含有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無害。   光致發光印花與一般印花基本相似。目前國產的夜光印花漿有淡黃、翠綠、橙紅三種顏色。   光致發光印料可在各類織物上印花,在棉織物、滌棉織物上的印花,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均很好。   光致發光印花具有較長的發光壽命。
  • 實驗理論相結合:揭示SVO材料的光致發光特性
    可以得出結論,[SrOx]和[VO4]團簇中的畸變在帶隙中產生新的中間能級,可能改變樣品的表面能、形貌和發光性質。白光發光材料除了可以降低在發光元件和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成本外,還可以克服由於非本色平衡而產生的許多問題。為了觀察這種光致發光現象,來自聖保羅大學研究團隊在低溫下進行了合成了釩酸鍶(Sr10V6O25,SVO)材料。
  • 光電子薄膜之電致發光薄膜:無機電致發光薄膜
    1、交流高壓發光,10V/cm(隧近效應);2、三步驟:電子的注入與產生、高場電子加速與熱電子的生成、熱電子激發電致發光中心而發光;3、發光薄膜:ZnS:Mn為基質材料;4、發冷光;5、結構:ITO/絕緣層/ZnS:Mn/絕緣層/Al電極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力致發光材料體系的新設計策略
    力致發光(Mechanoluminescence, ML),又稱摩擦發光、斷裂發光或壓電發光,是指固體材料在機械外力作用下破裂或形變而產生發光,這是直接將機械能轉變成光能的一種發光現象。Commun., 2018, 54, 8206-8209)同時研究發現,將主體材料(具有力致發光性能)與不同客體發光材料(不具有力致發光性能)進行複合,可以通過機械力激發不同發光顏色客體分子產生發光,從而把力致發光材料體系從純有機單組分進一步拓展到複合體系,極大地豐富了有機力致發光材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