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光圈3號
主題:攝影分享會
形式:線下(上海)
tag: #攝影留學# #申請# #作品點評# #年輕藝術家#
光圈Aperture:介紹優質海外攝影資訊,伴隨年輕一代攝影師成長。攝影留學 | 作品集輔導 | 分享會 | 工作坊報名,請聯繫服務號 xlly1992
在歐洲攝影圈擁有重要地位的Vogue Italia主編Alessia Glaviano,曾召集15位資深圖片編輯、策展人和攝影藝術家,在全球範圍內選出他們心中最好的攝影學校,其中提到次數最多的前三所學校分別是美國的國際攝影中心ICP(6次)、耶魯大學(4次)以及英國的皇家藝術學院(3次)。
2018年,還在ICP上學的中國攝影師王若邦曾以獲得美國PDN攝影獎被廣泛報導。作為我們作品集輔導的合作導師,王若邦學長將在這個周日來上海做一期分享會。
為給大家帶去最實用且最真實的一手信息,分享會主要會聊聊申請心得、創作經驗以及作為年輕藝術家的生活。
對ICP和攝影留學感興趣,尤其是對自己的作品集心存疑問的朋友,可不要錯過。
具體有什麼問題,帶著作品自己來問學長唄~
1
本期學校
1974年,著名攝影記者、前瑪格南圖片社主席康奈爾·卡帕(Cornell Capa)在紐約創立了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ICP)。通過展覽、學院教育、公開課和社區活動,ICP探討圖片、視頻和新媒體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攝影交流平臺,也是全世界最為優秀的攝影學校之一。
2
嘉賓自述
「我是王若邦,畢業於ICP(2018),目前是自由攝影師。」
Q: 當時申請為什麼選擇ICP?
答:因為大部分院校的攝影系沒有細分到紀實攝影,那個時候就是希望能成體系地接受這方面的訓練。而且國際攝影中心(ICP)有一年的項目,時間上也適合我。但其實在紀實之外ICP還有其他三個項目。
Q: 你的畢業作品主題是什麼?
答:我的畢業作品是關於宗教多樣性的題材: The Doors of Bowne Street 《邦恩街的信念》。
Q: 你認為在ICP學習,對於你理解攝影有什麼影響?
答:原先設想是對深度的探索,但收穫更多的其實是寬度的拓展。我覺得對理解攝影最大的影響是讓我意識到了影像的諸多可能性,比如跨媒體的創作。
Q: 從學校畢業之後,你都做了什麼呢?
答:畢業之後大方向上會把紐約宗教專題拓展開,包括對本土宗教和神靈的影像探討。當然也會做一些其他專題和報導,比如去年9月底印尼海嘯之後幾天去拍攝了《劫後餘生》,是後續能跟進的題;還有近處的一些社會題材也持續在拍。
Q: ICP知名校友或老師有哪幾位?
答:創始人Cornell Capa是非常優秀的攝影師,也是RobertCapa的弟弟。老師有Justine Kurland、MaggieSteber、Greg Miller、Ron Haviv、Scott Thode等,其中大部分都有獲得過古根海姆基金。
Q: 面對想要申請ICP的同學,你有什麼建議嗎?
答:目前ICP一年的項目有三個:The New Media Narratives、 The Creative Practices、The Documentary Practice and Visual Journalism;還有和Bard學院合作的MFA項目。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發展方向去申請,並非只有Documentary這一個選項。
Q: 你對出國學習攝影的態度是怎樣的?對你而言,攝影留學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答:我覺得出國留學是非常好的一件事,除去學校學習收穫之外,利用所在城市的資源、在截然不同的環境中感受都是對創作和發展很有幫助的事情。回來之後大家會問是不是改變了很多觀念。這個確實會有,但絕對沒有這麼快,只能是邊做邊思考,更多的是和當下的結合吧。
個人作品:www.robanwang.com
3
活動時間
時間:8月11日 (周日)下午2:15-4:00
地址:上海黃浦區紹興路7號 光的空間
4
活動內容
1、嘉賓介紹
2、關於ICP
3、Q&A
4、*作品點評(critique)
5
報名方式
名額10位,活動免費,請找小編預約。
*如參加作品點評,需付費99元(包括輸出費,作品可帶走)。繳費後請發送10張照片至aperture@vip.163.com,我們會負責照片的輸出,統一帶到現場。
6
*作品點評(critique)
往期學員反饋↓
「這次點評讓我意識到拍攝過程中的思慮過重,因而不知道怎麼繼續,但其實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繼續創作」— 趙同學 加州藝術學院(攝影專業已錄取)
「這次老師們的點評不是狹義上的作品點評,例如評論如何構圖、如何打光或者如何選擇拍攝對象;老師給的點評是廣義上的如何用視覺語言去表達出攝影師的想法,以及帶著我去思考我到底更在乎什麼,是想在視覺藝術的層面上做突破,更加有自己的想法,還是想更強化傳統新聞攝影裡的快、準、狠。早一點思考這些選擇我覺得是有好處的。 — 吳同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聞專業在讀)
「作品點評非常重要。在拍攝過程中其實是非常主觀的,無論主題是私人的還是社會性的,他人的觀點能夠幫助我反思我視角內的觀察和調查,給拍攝方向尋找不一樣的靈感」— 馮同學 芝加哥藝術學院(攝影專業在讀)
「聽聽老師對其他人的點評對自己也有一定幫助,對於剛剛起步的創作者,需要得到自我定位和接下來如何發展的指導」— 張同學 攝影師
更多關於ICP
擇校亮點
▶ICP位於全球藝術中心紐約,擁有非常豐富的攝影師資源和業界資源,
▶提供多種學制的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
▶MFA項目與美國一流文理學院Bard學院合作
▶學校各類設置先進,器材室設備齊全,圖書館藏書豐富
申請項目
ICP可申請的項目有一年制的攝影證書課程和兩年制的MFA學位。
一、 ICP-BardMFA(兩年制學歷課程)
學費:$34,063(2019-2020)
介紹:通過工作室和創意實踐的綜合課程、批判性研究和駐地藝術家項目,對攝影的各個方面進行嚴肅地探索。畢業要求修滿60個學分,不僅需要完成課堂作業、實習,還需要完成原創作品的個展、群展和發表。
學校每年的訪問學者都有所不同,包括藝術家、學者、評論家、歷史學者等。訪問學者和學校核心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注和支持。
本科不一定是攝影專業,但需要表明自己掌握了足夠的攝影知識和拍攝技巧,並且對當代視覺藝術有一定的理解。
主要課程:數字編輯、實驗電影、紀錄片拍攝、策展策略、現當代藝術、駐地項目等
1、申請材料
①作品集:20張照片,每張照片小於5MB
②個人簡歷
③推薦信:3 封,證明申請者的個人強項和藝術優勢
④本科成績單
⑤個人陳述:不超過500字,闡述申請目的和研究興趣
⑥託福
錄取程序:作品集等申請材料由ICP-Bard 課程學術委員會評定。入圍申請者需要參加面試,並提供一份20-30張照片的作品集,照片需輸出。國際學生可以參加電話面試或網絡面試,但輸出作品需要在面試前寄送至ICP。
二、 攝影證書課程(一年制)
學費:$32,817(2019-2020)
方向:創意實踐(creativepractice)、紀實攝影和視覺新聞(documentarypractice and visual journalism)、新媒體敘事(new media narratives)
申請材料:
①作品集:15-20張照片,每張照片小於5MB。長度不超過5分鐘的視頻亦可。
②個人簡歷
③個人陳述:1頁紙,不超過500字,闡述申請目的和研究興趣。
④推薦信:2 封,證明申請者的個人強項和藝術優勢
⑤託福成績
ICP學生作品:
攝影學校官網:
www.icp.org/school(可點擊閱讀原文)
更多問題,請添加服務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