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不過個人去臺北市幾次經驗來說,臺北市旅遊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臺北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父紀念館、自由廣場、101大樓等。 臺北(Taipei),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 。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東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柵以南丘陵區,北包大屯山東南麓。臺北是臺灣省 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省 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僅次於新北市的臺灣第二大城市。包括由同臺北市外的基隆市、新北市的蘆洲、三重、新莊、板橋、中和、永和、新店、汐止、樹林、土城、五股、泰山、淡水由上述2個城市都區與臺北市共同組成的大型都會區,而這片區域又泛稱大臺北地區或雙北。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希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陽明山,位於臺灣省臺北市近郊,居紗帽山之東北,磺溪上源谷中。陽明山原名草山,後來蔣中正因為崇拜明朝哲學家王守仁(即王陽明),後來就改名陽明山,此山位於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海拔1120米〔3674英尺〕)南側。該山是風光秀麗的旅遊觀光勝地。陽明山原名草山,據臺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峰。名稱由來因此地在滿清統治時期,官府憂慮賊寇可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滿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1932年臺灣日據淪陷時期成立大屯國立公園協會,將大屯山地區列入國立公園的範圍。1937年12月27日,大屯國立公園與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兩處國立公園同時成立,直到日本戰敗。
國父紀念館位於臺灣省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紀念館佔地35000坪,為宮殿式建築。館外有中山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館內四大展覽室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及現代名家藝術品。此外,館內的表演廳、燈光、音響設備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自由廣場,原名中正廣場,位於臺北市中心地區,廣場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是臺灣地區的公共活動廣場,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自由廣場四周為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和信義路,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體,分布中正公園、自由廣場牌樓、瞻仰大道、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等公共建築。除此之外,臺北還有好多地方。以後的文章小編還會繼續訴說,你們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