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不過個人去亳州市幾次經驗來說,亳州市旅遊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花戲樓、華祖庵、天靜宮、東太清宮、尉遲寺、曹操運兵道等 。亳(bó)州,安徽省地級市,簡稱亳,別稱譙(qiao)城,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裡,西部、北部與河南省接壤,西南部與阜陽市毗連,東部與淮北市、蚌埠市相倚,東南部與淮南市為鄰,面積8374平方公裡。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亳州成為三朝古都之地。亳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長三角經濟圈的直接輻射區、中原經濟區成員城市、皖北旅遊中心城市[7] 、安徽省域交匯中心城市之一 ,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花戲樓,原名大關帝廟,亦稱山陝會館。由於戲樓的磚雕、木雕、彩繪多以地方戲曲折子戲為主要內容,所以俗稱花戲樓。花戲樓始建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位於安徽省亳州城北關隅鹹寧街,花戲樓路的最北邊。為山西商人王璧、陝西商人朱孔領發起籌建,後經康熙、乾隆兩朝共百餘年多次擴建。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祖庵,是為祭祀我國中東漢時期傑出的醫藥學家華佗的廟祠。華佗字元化,一名敷。安徽亳州人,他精研歧黃,並通數經。一生不慕利祿,走街串巷、尋求方藥,為人聞疾、濟世活人。在1600多年前就創用酒服「麻沸散」施行剖腹手術,為外科鼻祖。又創編「五禽戲」以防生保健,開我國體育醫療的先河,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後人頌為神醫。
天靜宮,俗稱老子廟,又名中太清宮。是紀念中國先秦偉大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聖地。天靜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的渦北街道鄭店村。天靜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初稱老子廟。[3]因漢桓帝夢老子降於殿廷,乃頒旨在老子故裡,建廟祭祀,命陳國丞相邊韶撰《老子銘》碑文。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南宋謝守灝《混元聖紀》、宋末元初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史料對此均有記載。天靜宮是供奉老子的道教祖庭,故今人稱其為「老子廟」。明成祖朱棣曾在此養兵,未發跡時給老子許下願,後成功登基稱帝,依願擴大重修了天靜宮,輝煌後逐漸敗落。
東太清宮又名天心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城東約20公裡的曹市鎮太清村太清集東北角。唐代為紀念老子,全國各地興建有近百座太清宮。渦河流域就有三個太清宮,東太清宮就是其中之一。宮前有明熹宗天啟2年(1622年)碑,未說是創建還是重建,清宣統元年(1909年)渦陽縣人袁大化重修,並樹碑記事。從碑文中得知原宮有正殿3間,供老子騎牛像;正殿西有三宮殿,前為祖師殿,東有流星園,西北建聖母庵。現存前後大殿各3間,為1999年重建,由太清小學使用。現為渦陽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尉遲寺遺址,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150米,是5000年前人類文化遺址。該遺址是國內目前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遺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遺址中的紅燒土排房是我國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築遺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從1989年起,先後進行了13次發掘,在一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清理出房跡78間,墓葬300餘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尉遲寺遺址被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
曹操運兵道又稱曹操藏兵道,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老城內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分別通達城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除此之外,亳州還有好多地方。以後的文章小編還會繼續訴說,你們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