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滑鼠看劇情,中國第一部桌面電影《雲端》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雲端》劇照。

  「桌面」上的《雲端》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靜

  發於2020.11.30總第974期《中國新聞周刊》

  登錄微博,一個未知的操作者搜索著懸疑小說作家張言的公開信息,從中找到線索,黑進他的網盤,肆意瀏覽張言的私人照片、資料。不一會兒,觀眾就跟隨著操作者的滑鼠對張言的職業、愛好、感情狀況、社會關係了如指掌,一場需以生命和名譽為注的危局在觀眾的眼皮底下就此展開……

  不久前上線優酷的網劇《雲端》,兩季共16集,每集平均15分鐘,從第一個鏡頭Windows10登陸界面開始,故事的每一步發展都在電腦「桌面」呈現,成為國內首部「桌面劇」,顛覆了觀眾傳統的觀劇體驗,正如導演老算所說:「讓視聽語言的傳統手段都回到教科書上躺好。」

  「桌面電影」

  2017年老算就萌生過拍攝桌面劇的閃念。那時,他的電腦壞了,在淘寶購買了雲維修服務。維修者通過遠程監控連接上老算的電腦,老算盯著那個在自己電腦頁面上下翻飛卻不由自己控制的滑鼠,看入了迷。「我想知道他是怎麼修好的,就一直觀察他的滑鼠,什麼時候點什麼時候停,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一直在揣摩他的思維邏輯,想他所想。當時有個起心動念,這個方式可以用來敘事,用來講故事。」

  當時,國外已經有電影從業者率先孕育出了成品,只不過桌面影視劇這個藉助現代科技而生的新鮮產物尚屬小眾。

  從2010年開始,一些西方電影開始借筆記本電腦、手機屏幕等界面為敘事線索,例如2011年上映的《0s & 1s》,2012年上映的《致命錄像帶》、2013年上映的《巢穴》等。2014年,俄羅斯裔電影人提莫·貝克曼貝託夫製作了第一部主流的正片長度的桌面電影《解除好友》,在這部影片中,鏡頭始終沒有離開女主角第一視角所望著的那臺電腦屏幕,她通過facebook、gmail和imessage傳遞消息,其他演員的鏡頭都出現在skype的視頻聊天對話框中。影片投資僅100萬美元,卻在北美市場收穫了6200萬美元票房。

  《解除好友》的上映,使得「桌面電影」這一稱呼正式確立。試水成功後,貝克曼貝託夫將桌面電影設想為一個完整的電影類型,並發起名為「屏幕生活」(Screenlife)的創意招募,向全世界的年輕影人徵集項目方案,要求使用電腦桌面、手機屏幕、平板電腦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屏幕進行創作。

  桌面電影的定義也由貝克曼貝託夫在幾次採訪中逐漸總結出來:桌面電影應該完全由電腦桌面、手機、監控等屏幕組成,沒有攝像機的運動,它們完全是實時發生的,配樂只能包括來自電腦本身的音頻。

  2018年,由貝克曼貝託夫擔任製片人的兩部「桌面電影」《解除好友2暗網》和《網絡謎蹤》相繼上映並風靡全球。其中《網絡謎蹤》投資不到100萬美元,票房達7500萬美元,《泰晤士報》驚呼《網絡謎蹤》高達75倍的投入產出比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網際網路精神。2018年底,《網絡謎蹤》在國內上映並成為豆瓣年度評分最高的恐怖/驚悚類電影。由此,2018年被許多中國電影愛好者稱為「桌面電影」元年。

  這一年,編劇葉小白在自己的第一部短劇《不過是分手》大獲成功後,與浙江龍果映畫影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穎合作開始寫第二部短劇。根據自己第一本書售賣慘澹的經歷,他構思出一個失敗的作家撿到載有一部未發表小說的U盤,結果陷入一場巨大危機的故事。正巧,《網絡謎蹤》上映,葉小白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從張言發現殺人日記、自己通過發表日記中的故事獲得名譽利益到被日記作者找到、勒索,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網上,看了《網絡謎蹤》後,我受到很大啟發,發現桌面電影的形式非常適合這個故事。」根據桌面電影的表現形式,葉小白很快完成了《雲端》的故事大綱和前五集劇本。

  王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項目一開始籌備自己就很有信心,因為桌面影視劇在國內還是空白。」果然,項目的創新性很快得到了播出平臺優酷的認可,並由優酷牽線找到了拍攝過懸疑網劇《瘋人院》的導演老算。本就對「通過桌面講故事」有興趣的老算,看到項目,與片方一拍即合。

  

  《雲端》劇照。

  「比在現實搭個景還累」

  桌面影視劇通過網頁、視頻、各種App的頁面形式傳遞內容,在畫面中提供豐富且直接的線索信息,觀眾成了坐在電腦前的那個人,帶來無與倫比的真實感和代入感,但這也意味著要完全拋卻傳統的影視劇視聽語言。

  片方和播出平臺對觀眾能否一下子接受桌面劇有顧慮,計劃採取實拍搭配桌面拍攝的方式,保留一些傳統視聽語言。老算否定了這種兼顧的想法,「既然要邁出這一步,這種實驗性的片子也不可能投很多錢,不如咬牙做得極致一點,在『桌面』形式上走到頭,看看這種玩法到底能走到哪,能走多遠。」

  非常規的視聽呈現需要非常規的拍攝手段,在《雲端》開機儀式上,紅布下覆蓋的不再是傳統攝影機,而是手機和Gopro。進入實拍後,老算發現從創作方向來說,這實在是一次難度頗高的挑戰。

  桌面影視劇看上去簡單,在實際操作時卻需要非常強的圖層思維。有時候,不需要演員表演,但是他的視頻窗口還沒關閉,那麼這一段也需要原樣拍攝下來。更多情況是屏幕上出現兩個以上的窗口,就要求製作團隊提前把整個桌面做出來,算好窗口的切換時間,其間不能有任何剪輯點,同時演員還得去表演,處理起來難度可想而知。比如,片中張言在家裡用電腦與正在開車的鄭雄視頻連線,兩邊分開拍攝,每個片段的時間卡點不能有任何偏差,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產生他們在實時對話的感覺。

  為了拍攝實現精確卡點,開機前的籌備期老算就帶著團隊把整部戲預演一遍,製作了小樣,然後把素材導進電腦,用motion graph做塗層,把畫面全部貼進去計算兩邊的拍攝時間,根據拍攝好的小樣再反過來調整劇本,一點點磨合。老算承認,「大家都是第一次拍攝桌面劇,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想法還沒有完全從傳統製作思維裡抽離出來,在細節上磨合了很久。」

  即便已經細緻地進行了預演,後期製作時仍然會遇到時間卡點不夠準、臺詞對不上的問題。好在這個問題導演已經提前想到,他直接把公司的一間辦公室改裝成了張言的家,後期又重拍了一些鏡頭。在張言直播的拍攝中有一兩個鏡頭重拍後效果仍不理想,老算琢磨了很久,最後用非常「桌面」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利用直播時因網絡信號不好發生的卡頓和快進,將這一段戲剪輯拼在了一起。

  最終,老算帶團隊用了三個月才完成整個片子的預演,後期製作又花了七個月,實際拍攝只用了20天。這符合桌面影視劇的製作規律,被影迷戲稱為「累死剪輯師」的電影《網絡謎蹤》拍攝僅兩個星期,後期卻耗費了2年多時間。為了將懸念和細節做到極致,一度畫面內超過30個圖層,通常一般電影後期最多用到三四個圖層,美國《滾石》雜誌評價這部電影是一個「技術奇蹟」。

  老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曾想過找《網絡謎蹤》的後期製作公司合作,但是《雲端》每季預算僅有500萬人民幣,思來想去最後還是自己帶著團隊把硬骨頭啃了下來。在後期製作時,最難處理的不僅僅是卡點問題,還有一張與劇情緊密相扣的數字地圖。

  故事發生的關山市是一個架空虛擬的城市,拍攝時不能使用現成地圖,老算請來了曾在「高德地圖」工作過的地圖編程師,用算法和代碼「虛擬建城」,構建出了關山市。

  這是老算第一次在拍攝時跟「碼農」合作,同樣需要互相理解和適應。「他們考慮的是軟體的實用性,我考慮的是觀眾在視覺上看不看得懂,視線能不能有邏輯地被牽引而不出戲。」雙方磨合了兩個月才逐漸走入正軌。編程師架構好城市,老算帶著團隊設計城市,每天沒事就分批編寫整個城市的道路、商鋪、地標,衣食住行都考慮到,甚至還要去算比例尺,計算片中角色從甲地開車到乙地,10分鐘能不能開到。這個工程比他想像的大得多,「比在現實搭個景還累,」老算說,「因為劇情緊扣在地圖上,如果不把這一塊做紮實了,真實感和代入感就瓦解了。」

  粗糙的真實感

  在桌面影視劇中,傳統影視劇畫面的構圖美學已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類似偽紀錄片的粗糙真實感。相比《解除好友》《網絡謎蹤》等前輩影片更多將鏡頭對準電腦桌面,《雲端》在表現方式上多元地將電腦桌面、手機屏幕、行車記錄儀、酒店監控等媒介靈活搭配起來。一方面防止觀眾長時間只觀看電腦桌面產生疲憊,另一方面也確實因為這些屏幕在生活中佔用了普通人的大部分時間。

  為了把不同媒介產生出的材質感凸顯出來,拍攝時老算也真實地運用這些媒介。例如,鄭雄等人在電梯間邊與張言視頻邊救人的劇情,就是用手機拍攝。這也打破了傳統影視劇的拍攝流程,導演沒有監視器,工作人員也不能留在拍攝現場。「手機拍攝的跨度和自由度太高了,如果現場有工作人員,演員舉起手機360度一轉,就穿幫了。所以我們只能藏得很遠。」老算說。

  沒有傳統拍攝中連著攝影機的監視器,老算也很犯難,試了很多手機,最後發現只有華為手機有屏幕分享功能,劇組將華為手機的屏幕實時分享給華為Pad,老算就躲在遠處的角落裡對著Pad看演員表演,再給他們講戲。「很多戲份是不可能用其他器材取代的。」老算感慨,「角色翻牆的時候把手機遞給別人,翻進去之後再拿回手機,用傳統攝影機怎麼完成?」當鄭雄去冷罐車救兒子,投到地上、車上的影子清楚顯現著一個人舉著手機。「沒有『斯坦尼康』,沒有『魚鉤』,沒有這些那些綁定的攝影設備,這次我們確實走得比較極致,比較任性。」老算說。

  傳統影視中為了打造角色而搭建的實景裝飾也自然挪到了桌面上,在懸疑小說家張言的電腦裡,東野圭吾、福柯、福爾摩斯全集、稿費記錄無處不顯示他的身份,他在微博分享最喜歡的影片,就有《解除好友2:暗網》和《網絡謎蹤》。這些文本、圖像符號成為電影重要的多重表意細節,時刻暗示著觀眾緊盯屏幕,讀取信息。

  無處不在的細節更增添了觀眾的參與感和代入感,與觀看傳統影視劇的上帝視角截然不同。這也使得伴隨網絡時代而生的桌面影視劇天然地適合懸疑、犯罪或恐怖片,目前受到觀眾關注的桌面影視劇均為此類題材。

  導演老算也認為,桌面劇中人物的對抗性應該走到極致,否則給觀眾帶來的緊張感會瓦解,「勁兒就掉了」,從這一點來看懸疑與桌面影視是最契合的搭檔。在《雲端》劇本的最初始版本中,愛情戲曾佔相當大比重,老算加入項目後,和編劇葉小白一起刪掉了大部分感情戲,將整個劇的重點放在了懸疑上。

  一些國外的電影人已經不再只滿足於桌面懸疑片,正在嘗試用「桌面」講述其他類型的故事,例如桌面電影的奠基人貝克曼貝託夫,正在籌備一部喜劇桌面電影。他說:「傳統的敘事方式已經讓人感到無聊,我現在完全滿足於就用電腦屏幕講故事。這個社會已經習慣隨時盯著屏幕看,所以在屏幕上講故事是一種自然的進化……」

  儘管一些電影原教旨主義者認為桌面電影只是一種噱頭,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各種數位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巨大存在。正如美國科技思想家凱文·凱利在其著名的《必然》一書中所說,「屏幕將會成為尋找答案、尋找朋友、尋找新聞、尋找意義、尋找我們自己是誰以及能夠成為誰的首選目標。」

  也正因如此,觀眾能夠忍受90分鐘觀看各種屏幕而不是傳統影視劇中的「被攝對象」,一切都源於「熟悉感」,屏幕上的一切,哪怕是那些不停敲擊出的文字,都已經成為每個現代人日常生命經驗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影評人艾米·羅伯茨刊發在《電影日報》的一篇文章中寫到,電腦體驗將更有規律地融入到電影中去,通過桌面屏幕來表現電影藝術很可能將成為一種「常態」。只有這樣,電影才能更加真實地展現無處不在的數字通訊和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並以此與當今時代的觀眾產生真實共鳴。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4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相關焦點

  • 推薦十部特效震撼的巨獸電影,第一部特效堪稱近年之最
    近年來導演同編劇好似對巨獸非常著迷,各類巨獸電影層出不窮。不講劇情(廢話,看這類電影你還有多高要求),特效那是做得槓槓的,一部比一部更加精良。很多影迷痴迷十米甚至一百米高的巨獸,反正越是巨大他們就越是興奮。雨飛今天就來講一下十部特效爆炸的巨獸電影把。
  • 推薦25部好看的動作電影,不要劇情,只是打戲不停的狂勁動作電影
    25部好看的動作電影推薦,不要劇情,只是打戲不停的狂勁動作電影。現在沒時間看,趕緊點個關注點個收藏,有時間了慢慢看一遍。都是適合重複刷的好電影。但要特別說明一下,以下推薦的動作電影在追求動作和暴力上有過之無不及,不適合未成年人看,未成年人等十年後再看不遲。我是一直很喜歡動作電影的,動作電影自然是看動作的,相對來說劇情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 北極星姐姐是哪部電影 美劇天賦異稟劇情介紹
    北極星姐姐是哪部電影 ?北極星小姐姐這個角色不是電影裡面的而是美劇天賦異稟,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美劇天賦異稟劇情介紹。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北極星姐姐是哪部電影  不是電影,是美劇《天賦異稟》。  《天賦異稟》第一集節奏快、信息量大、小高潮不斷,一片叫好聲。
  • 喜歡燒腦劇情必看的三部懸疑電影
    01《看不見的客人》IMDB評分該電影通過企業家和女律師「維吉尼亞」之間的層層博弈,將故事的真相一層一層的撥開,影片之中反轉再反轉,令人慾罷不能,值得細品。02網絡迷蹤IMDB評分:7.9豆瓣評分:8.8該片是少有的以桌面電影形式拍攝的電影
  • 《指環王》第一部電影中咕嚕的形象,為何和另外兩部有所不同?
    咕嚕在《指環王》三部曲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長得像一個小老頭,眼尖的觀眾會發現,咕嚕這個角色在三部電影中形象發生了變化,那麼咕嚕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他的形象在三部曲中發生了改變?當護戒團隊小心翼翼地穿過摩瑞亞礦坑時,佛羅多注意到他們身後跟著一個長相矮小的奇怪生物。
  • 《流浪地球2》定檔,吳京暗示回歸,劇情或比第一部刺激
    雖然距離電影上映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還是挺令人興奮的。陣容方面,目前確認由前作郭帆導演繼續指導,影片仍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至於劇情和主演,片方沒有透露太多,不過公布的VCR中,劉慈欣出鏡送上祝福,吳京也現身,並調侃難道這次郭帆又想「空手套白狼」嗎——第一部中,吳京不僅零片酬客串電影,還投資了6000萬。
  • 淺談電影《科洛弗悖論》劇情鑑賞
    我沒有看過這個系列前面兩部,它獨立成片,並無關係。一直關注著,是因為章子怡參演了。在這部電影當中,章子怡並非主角,但的確是主要角色,甚至在劇情的推動上來說,是關鍵角色。在這裡就不劇透了。說幾個跟劇情沒太大關係的信息點吧。第一,總共7個太空人,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象徵意味很濃烈。
  • 中國第一部IMAX3D電影,如今被翻拍為電視劇,網友:依舊經典
    敢問有多少人的武俠關是通過看徐克的電影建立起來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是沒有武俠的,武俠就是一種天馬行空,武俠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理解成不同的東西,每個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並且不同年齡段的時候對武俠這兩個字的夢都不一樣。
  • 中國第一部狂蟒巨作:電影《狂蟒來襲》即將曠野上演
    由廣東弘數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甘肅華禹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重慶佳萊影業有限公司、雷州市大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高氏白雲珠寶有限公司、重慶渝漫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廣東穿越互聯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廣州星品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中國第一部狂蟒巨作,電影《狂蟒來襲》將於年底上映。
  • 恐龍電影排行榜:3部動畫片,5部侏羅紀,第一是它毫無懸念!
    雖然這一部的投資超過了前兩部,不過製作的質量卻大打折扣。劇情簡單到無腦,而片名也沒了副標題,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視覺效果。而除了這一點,這部電影就沒有其他亮點所在了。第8名:《恐龍》6.5分2000年的時候,迪士尼製作了一部三維動畫電影,就是這部《恐龍》。
  • 盤點5部催淚電影,《你的名字》不是第一,榜一看哭了幾次
    對於喜歡動漫的我們來說,看了無數部動漫,其中包括2D、3D,也包括電影、漫畫,看了一些熱血番,也看了不少催淚漫。有一些動漫,當時看哭了我們,多年以後回過頭去看,依舊可以感受到那一份當初的那一份悸動。接下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催淚動漫電影,每一部都非常感動,「第一名」多次看哭了我。第五部:《螢火之森》《螢火之森》是一部比較催淚的動漫電影,電影的故事是圍繞少年「銀」在鄉村跟「螢」認識,他們二人從此結下了奇妙的友誼。
  • 10部成龍電影推薦
    如果要列舉出一個中國動作電影最具代表性的演員,那麼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會是成龍。李小龍雖然一時名氣大噪,但是可惜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寥寥;而甄子丹如今也算是動作電影中國的一張名片,《葉問》系列名氣不小,在好萊塢也有《俠盜一號》,《極限特工3》等作品,而近年來突然爆火的吳京,儘管國內口碑不錯,也有兩部超高票房的電影傍身,但是他的路還有很長,我們且看之後他的發展。
  • 推薦暑假宅在家看的四部蛇類怪獸電影
    第一部、大蛇電影的特效對中國電影特效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最起碼能感覺到這條大蛇的恐怖感。狂蟒之災系列狂蟒之災系列電影都是在圍繞著第一部的蛇在拍,第一部主要講的是人類學家史蒂文凱對舒爾人的圖騰神蛇頗感興趣,他和紀錄片導演泰莉勞瑞組成一個七人攝製組,前往雨林為這神秘的部族拍攝紀錄片。
  • 總有部電影能讓你憋尿看完!86部電影86種慰藉
    《怒火攻心2:高壓電》  ­這次情況更加糟糕、剛出來心臟就被人拿走了、帶著人工心臟的斯坦森又演繹了一部讓人叫好的影片、很是喜歡這兩部電影、都很有想法、當然暴力和色情也充斥著兩部作品、要連著看   65.
  • 成龍最受歡迎的4部電影,《十二生肖》墊底,第一部百看不厭
    眾所周知,成龍是知名的電影明星,他演過多部出色的電影受到了廣大電影愛好者的愛戴和好評。今天小編要和小夥伴們聊聊成龍經典電影的那些事,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吧!由成龍 、梅豔芳 、歸亞蕾 、柯俊雄 、午馬 等演員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奇蹟》,豆瓣評分高達7.7分。這是成龍1989年自導自演的翻拍劇,改編自西片《一日貴婦》,不過改編很大,完全看不出有一點改編的樣子。
  • 一口氣看完的6部電影,劇情緊湊不會快進一秒
    雖然我個人認為這一部在芬奇的所有作品中不算太出彩,但是還是值得看的。朱迪和克裡斯汀都演的很贊。3、《奪命深淵》;設備強大,阿凡達同款攝影機,畫幅的增加明顯使內容細節更加豐富,即使是在電視上也能感受到洞穴中撲面而來的震撼,如果是在影院,拋開劇情也值得四星。片名直譯為聖殿,和重複出現的那首詩也非常呼應,水中那種神聖渺遠的震撼直擊心靈。
  • 中國第一部硬科幻《流浪地球》將上線 網友是這麼點評這個電影的
    由劉慈欣原著小說改編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即將上線,大年初一在全國進行公影,而原作者劉慈欣率先看完此片,在微博上給自己的作品預熱,稱讚這部影片創造的場景充滿了史詩感和厚重感,甚至表示,即便用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來衡量,這也是部一流水準的科幻大片。
  • 吳京第一部被炸成煙花,第二部怎麼復活?編劇抓耳撓腮太頭疼
    隨著《流浪地球》第一部作品的大賣,《流浪地球2》也隨之提上日程,畢竟在第一部作品的結局中就給後面留下了不少的伏筆和彩蛋,拍續集是妥妥的。 如今《流浪地球2》已經官宣定檔2023大年初一,不過導演郭帆卻放出了編劇抓耳撓腮的場景,表示了自己的「幸災樂禍」!
  • 最震撼人心的9部狙擊手題材的電影,關於狙擊手看這幾部就夠了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和狙擊手有關的電影,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戰爭,每一個細小的因素都可能會引起整個戰爭發展的走向,而狙擊手就是這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今天推薦10部狙擊手題材的電影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喲。
  • 票選十佳科幻片:黑客帝國第5,漫威僅1部,2部系列電影成贏家
    《星球大戰》這個大IP實在是經典又成功,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戰》排在第7名。該片拿下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最佳服裝設計等多項大獎。比較遺憾的是喬治.盧卡斯只獲得了最佳導演和原創劇本提名,沒有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