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納米耀斑被發現,10分鐘炸150次,能量等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

2020-11-22 騰訊網

據報導,近日,西班牙《國家報》發表了一篇有關於太陽耀斑的研究報導,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第一次證明了太陽納米耀斑的存在,同時,這個發現也為研究太陽日冕層,提供了相關數據支持。

什麼是太陽納米耀斑?

先讓我們看一下太陽耀斑的概念。現代研究發現,在太陽表面的大氣局部區域,會突然爆發強烈的電磁輻射現象,這個時候,發生爆發現象的局部區域熱量會瞬間升高,同時除了各種電磁輻射之外,粒子輻射也會突然增強。

這種爆發現象就是太陽耀斑,也是太陽活動的一種。太陽耀斑對於地球有著很多影響,所以多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研究太陽耀斑。

根據介紹,在2014年,科學家們在太陽界面區域進行觀測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微小的噴射狀爆炸,當時雖然記錄下來了這個現象,但是卻並不知道它是什麼。

一直到2017年,人類的觀測儀器更加先進,研究者也終於有機會對這個現象進行細緻分析。最終,通過圖像重建,發現太陽的磁能在轉化為熱能的過程中,可以讓太陽日冕層瞬間升溫,而且整個過程會釋放出某種微小的能量。

研究發現,當磁能轉化開始的時候,原本處於冷卻狀態的太陽日冕,會一下子溫度上升到數百萬攝氏度左右,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微小的能量爆炸會釋放出來。

最終,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們終於為它命名,將這種發現於2014年的太陽現象,稱為「納米噴射流」,也就是我們提到的「太陽納米耀斑」。

微小卻仍然能量驚人

看到「納米」這個詞,大家都會覺得它很微小,並不會釋放出太強大的能量,不過,研究者卻表示,作為太陽活動的一種現象,太陽納米耀斑爆發的時候,仍然能量驚人。

通過研究,當太陽表面爆發納米耀斑的時候,一般持續時間都不會超過10秒。不過,納米耀斑爆發時釋放能量的速度,卻可以達到每小時70萬公裡,相當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

提到原子彈,它的威力不用多介紹,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如果這場納米耀斑爆發發生在地球上,那麼,地球上的一切也都很難倖免遇難。

研究者表示,太陽納米耀斑是非常活躍的,在確認了太陽納米耀斑的存在後,短短10分鐘的時間,通過太陽觀測,就已經捕捉到了150次的太陽納米耀斑爆炸。

目前,科學家們可以肯定的是,太陽納米耀斑爆發,是可以影響太陽日冕層瞬間升溫的,或許它與太陽風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關係,不過至於它和普通耀斑相比,究竟會對地球構成哪些威脅,這一點還需要日後來進行研究。

太陽耀斑爆發有多可怕?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就提到過,當太陽表面爆發超強耀斑的時候,對於地球來說,是具有很大威脅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太陽耀斑爆發的影響。

首先,當太陽爆發耀斑的時候,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非常美麗的極光。在歷史記錄中,1859年9月,太陽就曾經爆發過一次超強耀斑,當時極光遍布了地球大部分地區。

其次,太陽耀斑會干擾地球上的電磁波和通信設施,對於地球的空間環境也存在幹擾。舉個例子,在1956年9月23日,地球上很多地方都發生了通信故障,後來得知,和太陽爆發了一個大耀斑有關,這件事之後,科學家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太陽表面耀斑活動,竟然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近年來通過研究,科學家們也逐漸掌握了太陽耀斑的活動規律,比方說大約每隔11年,太陽就會爆發一次比較強烈的耀斑,這個時候,人類就需要提前做好預防。

當然,未來伴隨著人類觀測太陽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也可以像每天預報天氣一般,將太陽的一舉一動提前匯報給地球,這樣就可以在太陽活動尚未發生之前,就提前關閉、調整空間設備,或者是暫停太空人們的太空活動等。

拿這次發現太陽納米耀斑來說,就是一個重大的突破,NASA方面的研究者也表示,希望未來可以通過對太陽納米耀斑的研究,來早日揭開太陽的諸多謎團,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太陽,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10月10日文章《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太陽納米耀斑:能量相當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

相關焦點

  • 太陽納米耀斑被發現,10分鐘炸150次,等於2000顆原子彈
    最終,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們終於為它命名,將這種發現於2014年的太陽現象,稱為「納米噴射流」,也就是我們提到的「太陽納米耀斑」。看到「納米」這個詞,大家都會覺得它很微小,並不會釋放出太強大的能量,不過,研究者卻表示,作為太陽活動的一種現象,太陽納米耀斑爆發的時候,仍然能量驚人。
  • 太陽納米耀斑被發現,威力等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讓日冕瞬間升溫
    ,這些爆炸的時間都在幾秒鐘左右,最長也不會超過10秒,但是當它們出現的時候,卻可以讓太陽日冕的溫度瞬間上升。在此後的多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對此展開研究,最終確認了太陽納米耀斑的存在。>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噴射狀爆炸雖然微小,但是當它出現在太陽日冕的時候,卻可以形成巨大的能量,產生的威力相當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這是非常驚人的,這個發現也讓科學家們更加確信,這種神秘的現象和日冕升溫有關。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太陽納米耀斑:能量相當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0月6日發表了題為《首次發現揭開太陽主要秘密的納米耀斑》的報導。報導稱,研究首次證實了納米耀斑的存在,並有助於解釋為何日冕的溫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數千倍。安託林是最近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這項研究首次證實了納米耀斑的存在,並有助於解釋為何日冕的溫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數千倍。安託林早在2014年對太陽界面區成像光譜儀衛星目錄進行核查時就進行了觀測,但直到2017年才有機會對其進行細緻分析。在安託林重建的一系列圖像中,首次觀察到磁能轉化為熱能並使日冕升溫的三個清晰階段。
  • 首次證實太陽納米耀斑存在:相當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
    西班牙媒體報導稱科學家首次證實了納米耀斑的存在,其迸發的能量是驚人的,能量相當於2000顆廣島原子彈。報導中提到,天體物理學家派屈克·安託林首次在日冕上觀察到微小的噴射狀爆炸,其觀察到磁能轉化為熱能並使日冕升溫的三個清晰階段。首先可以看到一小部分處於冷卻狀態的日冕,其溫度約為6萬攝氏度。隨後可以觀察到釋放能量的微小爆炸。
  • 除了耀斑之外,太陽還會爆發納米耀斑,能量超過1000顆原子彈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太陽耀斑,但應該沒有多少人聽過太陽納米耀斑,畢竟這個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最早發現太陽納米耀斑現象是在2014年,當時有一群科學家在對太陽大氣層觀測時發現了一些特殊現象。根據記錄,當時科學家發現太陽表面出現了一些微小的噴射狀爆炸,但這種現象前所未見,因此並未對該現象進行定義。
  • 《自然·天文學》雜誌:首次發現揭開太陽主要秘密的納米耀斑
    《自然·天文學》雜誌:首次發現揭開太陽主要秘密的納米耀斑(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參考消息網(編譯/廖思維):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0月6日發表了題為《首次發現揭開太陽主要秘密的納米耀斑安託林是最近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這項研究首次證實了納米耀斑的存在,並有助於解釋為何日冕的溫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數千倍。安託林早在2014年對太陽界面區成像光譜儀衛星目錄進行核查時就進行了觀測,但直到2017年才有機會對其進行細緻分析。在安託林重建的一系列圖像中,首次觀察到磁能轉化為熱能並使日冕升溫的三個清晰階段。
  • 太陽納米耀斑首次被證實,持續不到10秒鐘,威力卻令人生畏
    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天文現象是在2014年,據了解當時科學家在對太陽的日冕進行觀測時,發現了一些微小的爆炸現象。這些爆炸的情況和耀斑的情況幾乎一致,但是它們的規模要比耀斑小得多,因此當時科學家並未能對該現象進行定義。
  • 今年最強颱風山竹:每小時釋放能量等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
    一些氣象學家計算發現,龍捲風在肆掠的一個小時內所釋放的能量區間值相當於8至600倍廣島原子彈。美國國家強風暴實驗室氣象學家哈羅德·布魯克斯認為龍捲風在某些路徑點上的寬度可以超過2公裡,路程大約為27公裡,持續時間為40分鐘。
  • 每小時釋放能量等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
    一些氣象學家計算發現,龍捲風在肆虐的一個小時內所釋放的能量區間值相當於8至600倍廣島原子彈。美國國家強風暴實驗室氣象學家哈羅德·布魯克斯認為龍捲風在某些路徑點上的寬度可以超過2公裡,路程大約為27公裡,持續時間為40分鐘。
  • 格陵蘭島發現最強太陽耀斑痕跡,如果發生在現在,結果可想而知
    文/濤聲依舊格陵蘭島發現最強太陽耀斑痕跡,如果發生在現在,結果可想而知太陽耀斑是一種發生在太陽大氣局部區域的劇烈爆發現象,這種現象會讓太陽在短時間內爆發大量的能力,讓局部區域的溫度變高,並且開始像太陽外部爆發大量的電磁輻射,這種現象的持續時間一般是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內
  • 每秒接收能量相當於3200顆廣島原子彈,地球正在一點點被改變
    美國宇航局在1960年代就開始對太陽進行研究,早期使用先鋒系列探測器對太陽風進行觀測,到了1970年代部署了9顆OSO太陽觀測星座、兩顆太陽神A星和B星,1980年代發射了太陽極大期觀測衛星、1990年代初的尤利西斯號探測器、Yohkoh太陽探測衛星、TRACE過渡區與日冕探測器、SOHO日球層探測器、專門研究太陽風暴及預警預報的ACE空間高能粒子探測器
  • 汶川震級同唐山大地震 能量堪比400顆廣島原子彈
    他當時在解釋唐山大地震破壞性為什麼如此巨大時表示,「唐山大地震是7.8級,能量相當大,地震是由於巖石圈的巖石突然破裂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400顆美國1945年投在廣島的原子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震專家鄧乃恭5月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震級,二是烈度。
  • 能量相當於多少顆原子彈?
    近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彼得·布朗(Peter Brown)首先公開了這項發現,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體觀測項目經理凱利·法斯特(Kelly Fast)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舉行的第50屆月球與行星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50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上承認,美國軍用衛星探測到這顆隕石穿過大氣層並發生爆炸的事件,發送給
  • 被原子彈炸了兩次都沒死的那個人是誰?山口疆
    我們經常用喝口涼水都塞牙來形容一個人點背,這種運氣不好肯定沒有被原子彈炸更糟糕;我們也經常用買彩票中大獎來形容一個人運氣好,但這種運氣好,肯定沒有被原子彈炸還沒死更好;日本有個名字叫山口疆的人,他被原子彈炸了兩次都沒死,你說,他的運氣是好還是不好呢?
  • 比太陽亮10萬倍!拋出130萬億噸物質!首次觀測到另一顆恆星耀斑
    太陽耀斑是太陽系中最劇烈的爆發事件,由太陽磁場能量突然釋放造成。太陽耀斑爆發通常伴隨日冕物質拋射,噴薄而出的過熱等離子體質量超過440億噸,拋射速度更是驚人,2012年檢測到的最快日冕物質拋射速度達到1275萬公裡/小時!
  • 威力10倍於日本廣島原子彈
    這一爆炸,威力是日本廣島原子彈的10倍!23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衛星拍攝到的一顆神秘而威力強大的流星的衛星照片。這顆流星於去年12月出現在天空中,在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高熱中,它發生猛烈爆炸,釋放出的能量是廣島原子彈的10倍。但不知何故當時沒有人看到這一巨大的爆炸。
  • 小行星近距離掠過地球,威力等於30顆廣島原子彈(雙語)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科學家顯然不知道這顆小行星臨近。   Asteroid 2019 OK came hurtling toward Earth at a speed of nearly 15 miles a second, before flying past.   小行星2019 OK以接近15英裡/秒的速度飛奔向地球,然後從地球邊掠過。
  • 環形耀斑與日冕變暗有關?太陽爆發活動都是「團夥作案」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人員與國內同行合作,利用美國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衛星搭載的大氣成像儀(AIA)和日震磁像儀(HMI)的多波段觀測數據,詳細研究了2015年10月16日在編號12434的活動區發生的一個M級環形耀斑,發現耀斑所在區域和附近並沒有明顯的暗化,卻在距離該耀斑約18萬千米的寧靜區出現了遠端日冕暗化現象。
  • 俄羅斯遭隕石襲擊示意圖:能量相當30顆廣島原子彈(圖)
    新京報製圖/師春雷  大約一年前,這顆隕石脫離小行星帶  由於體積太小,僅有一顆人造衛星拍到了這顆隕石的圖片,地面的專業望遠鏡也未能發現。專家稱,目前人類還沒有有效的辦法抵禦來襲的大小天體。  此前有消息稱,這顆隕石和另一顆更大的近地小行星有關,但實際上兩者沒有關係,方向也相反。
  • 太陽X射線爆發瞬間:地球嚇得一哆嗦
    耀斑是指太陽的帶電粒子噴發和高能輻射。研究指出納米耀斑應該存在,能夠解釋太陽的外層大氣層日冕為何溫度極高。這種神秘現象被稱之為「日冕加熱問題」。日冕的平均溫度達到180萬華氏度(約合100萬攝氏度),相比之下,日表溫度為10800華氏度(約合6000攝氏度)。形象地說,日冕就像是從冰塊中噴出的火焰。納米耀斑以及正常耀斑可能是巨大熱量的源頭。